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05-30夏友健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文章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即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预习任务、点拨方法、试卷难度和课后作业分层,以此将分层教学理论应用于历史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096-03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提到“因性以练才”,这些教育理念与分层教学关联紧密,可以证明践行分层教学理念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多个学习层次。这样,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和学生指导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全体学生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主要是指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科兴趣、知识探究能力等要素,将学生划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设计差异化教育指导方案。其中,学优生是指能够高效预习和复习学科知识、作业完成效率较高、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并高效内化所学知识的学生;中等生是指在教师要求下才能被动参与学习活动,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学生,或能够主动探究和应用学科知识但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学困生是指学习习惯不佳,学科知识探究主动性较弱的学生。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以下两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所差异,但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非如人们料想般巨大,只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科学的指导方法,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并吸收所学知识。分层教学与掌握学习理论关联紧密,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不同的学习材料,布置差异性学习任务,并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帮助和指导,使不同历史基础、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透过教材中的文字领悟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通过以史为鉴提升生活质量。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引导方式,使学生顺利通过当前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其意识到在学科知识学习期间,只要“跳一跳”,就能取得进步。初中历史学习期间,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教材中的文字信息,还要逐步提升自己的史料实证素养、时空观念等,不断拓展探究的深度,研读课内外史料信息[1]。传统历史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关注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导致很多学习效率高和学习效率低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取得满意的成绩。而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逐步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历史学习期间学有所得,劳有所获,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将分层教学理论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教师应认真探究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参与历史学习活动,促进初中历史教育的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人教版历史教材教学案例,系统论述几点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一)分析学情,学习目标分层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指明了学科知识探究活动开展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实施分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先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学生需要达成的基础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适当调整学习目标。这样,根据学习目标的差异性,教师就可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帮助学生有效落实学习目标的指导方案。以七年级上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为例,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目标。

学优生学习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透彻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唐朝的贡献。中等生学习目标:通过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合作,了解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基本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唐朝的贡献。学困生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能够了解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基本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唐朝的贡献。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充分分析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帮助每一个层次学生取得满意的知识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优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中等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这样,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取得满意的学习成绩。

(二)课前准备,预习任务分层

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以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为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然而,不同层次学生理解新课知识的效率有所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预习活动,为其提供充足的新课知识探究时间。为提升学生的预习质量,可借助预习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向学习目标迈进。教师需要将预习任务分层,并为预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开发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预习资源[2]。依然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为例,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分层,辅助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准备。

学优生预习任务:阅读教材,整理本课知识网络图。中等生預习任务:观看教师分享的微课视频,阅读教材,整理本课知识网络图,要从“贞观之治”知识网络图中引入“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唐太宗与武则天”三个关键信息,“开元盛世”知识网络图中引入“开元盛世”“经济繁荣”两个关键分支。学困生预习任务:观看教师分享的微课视频,阅读教材,完成教师分发的导学案。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将预习任务分层,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针对学优生的预习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其自主阅读教材,并总结预习成果,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中等生的预习任务,可以使其在微课的辅助下快速把握预习重点,并在整理知识网络图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本课重点知识内容;针对学困生的预习任务,可以使其结合微课和教材,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梳理重点知识,并借助导学案中的习题检验学习成果,在发现自己存在知识盲区的情况下重新观看微课,阅读教材,提升预习质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又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循循诱导,点拨方法分层

历史学习期间,学生需要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重新阅读并研读教材中的信息。在这一环节中,鉴于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的不足和史料分析能力的欠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向教师寻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诱导方法,做到点拨方法分层,以进一步提升学优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强化中等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以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为例,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难以细致地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呈现在课堂中,因此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期间很可能会提出“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点拨方法。

首先,针对学优生,教师可以鼓励其研究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是否对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其自主借助互联网搜集“新文化”代表人物与“旧文化”代表人物之间进行辩论的故事,逐步加深对“新文化”和“旧文化”的理解,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響。其次,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复习“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相关知识,使其意识到动乱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其阅读《青春》《文学改良刍议》等文章,使其通过阅读真切地感受到《新青年》对当时的学生、工人、商人等不同阶级人民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学困生,教师要考虑到其历史知识探究兴趣较弱的特点,引导其探究更具趣味性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其观看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电视、电影片段,使其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感受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思想解放的进程。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为学生设计不同的点拨方案,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解读在课后深度探究期间产生的困惑,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四)强化动机,试卷难度分层

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定期组织日常测试,这一环节既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情,也有助于学生检验自己是否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成果。然而,在传统的测试环节,学优生的成绩普遍较高,而学困生又难以取得满意的分数,导致有的学生过度骄傲,有的学生出现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试卷难度分层的教学策略,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试卷。以八年级上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分层设计试卷难度。

针对学优生:鉴于其能够较好地理解并内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适当提升试卷难度,减少填空题、选择题等简单问题的数量,引入3至5道材料分析题,并借助材料检验学生能否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如设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相关习题时,教师可以引入“李大钊研读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的经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相关材料,使学生感受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针对中等生:教师需要保证试卷难度适中,引入2至3道材料分析题,检验学生能否透彻理解本课知识。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引入具备较强趣味性或开放性的材料,使学生乐于利用课余时间深度探究本课知识。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引入基础知识填空、细节信息判断等问题,并设计1至2道材料分析题。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成果的同时,逐步培养其史料实证素养。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将试卷难度分层,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认真思考和细致分析取得满意的成绩,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强化其深度探究历史知识的动机。

(五)课后提升,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双减”政策落地后,如何科学设计课后作业成为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3]。对此,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分层,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完成过多重复性、抄写性作业,减轻学生课后作业压力,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作业的辅助下提升学习深度。以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针对学优生:教师可以引入近几年中国外交相关视频材料,鼓励其在学习视频材料的过程中,运用本课知识解读视频内容。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完成教材“课后活动”板块的活动任务,并借助手抄报总结探究成果。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引导其重新阅读教材,整理知识结构图。

在上述案例中,不同层次的作业都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知识。针对学优生的作业,可以使其感受到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针对中等生的作业,可以使其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梳理新课知识;针对学困生的作业,可以减轻其课后学业压力,使其顺利完成作业。

简言之,初中历史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理念应用于多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满足其学习需求。为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科学划分学生层次,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科素养有所提升后,要及时调整其所在层次,确保其能够长期得到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郑志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2]丁学宾,任宪法.初中历史“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构想[J].华夏教师,2019(29).

[3]范太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J].历史教学问题,2021(3).

【作者简介】

夏友健(1992~),男,汉族,江苏海安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