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策略
2022-05-30高强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追求以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阶段性进展。然而,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高质量发展短板凸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居于高位、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数字鸿沟和信息障碍带来冲击等方面。建议以“做大蛋糕”“做实蛋糕”“做优蛋糕”和“分好蛋糕”为主线,同时要特别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和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分配制度 低收入人口 数字经济
[中图分类号] F1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2)04-0069-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历史性跨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21FJYB053)。
[作者简介] 高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政策分析、土地制度等。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并将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反复强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并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迈入新时代,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共同富裕核心要义的认识,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分析把握面临的主要挑战,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一、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维度对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阐释。一方面,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另一方面,共同富裕作为“两极分化”的对立面出现,具有历史渐进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规律。根据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渐进性和阶段性是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特征。“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商品经济下的贫富日益悬殊,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陷入崩溃。作为“两极分化”对立面的共同富裕成为未来社会最根本的发展目标,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让人人享有平等分配社会财富的权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认为只有坚持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江泽民强调,“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胡锦涛基于当时的基本国情,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社会主义建设全局来认识共同富裕,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水平,并将共同富裕思想和实践融入国家建设和发展之中。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带领全体人民向着美好幸福生活不断奋进。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追求
共同富裕指向的是通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全體人民福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只是为了简单地追求物的最大化,还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民的主体地位、主体意愿和主体利益都得到充分满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具有真实的进步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为先、以人为重的理念,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
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一个紧迫且艰巨的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多方面内容。理论和实践也已证明,我国追求的现代化是造福人民的现代化,而且无论何种现代化,它的目标指向都是人民美好生活。党和国家在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将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丰富了共同富裕思想,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三)共同富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首先表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毛泽东第一次将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指出农民共同富裕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农村作为突破口实行改革开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进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内在要求与重点方向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在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70多年间,我国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较好地扭转了物质生产落后的局面,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迈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生产力发展更加重视质量。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将更加关注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以高质量发展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高水平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筑牢我国由富到强的生产力基础。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根本保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宏观视野,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全面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到《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及党章的历次修订,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不畏艰难、历经挫折,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赢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一条能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勇于在实践中革新自己,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动荡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确立了基本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将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新时代国情出发,将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保证了财富的社会性。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地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如在农村领域,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基本经营制度,顺应了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选择,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遵循多劳多得的劳动逻辑,强调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高度重视再分配、三次分配的作用,从而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慈善事业等方式构筑起共同富裕的保障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这将极大提高社会财富的创造能力,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遵循。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契合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财富创造的主体力量,以及创造财富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的财富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这一主线,坚持将增进人民福祉、提升人民幸福感作为执政使命,通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共同建设、共同劳动、共享成果,推动物质积累、精神创造和社会进步,坚定人民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来实現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坚持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社会保障作为长期性的制度安排,根植于经济社会之中。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优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得到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保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对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关爱服务体系等社会保障关键领域进行系统部署,彰显了党和国家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决心。从历史经验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其调解收入分配的效果将更加明显,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也更加显著。迈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征程,必须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作为重要任务,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方式、价值功能和实施效益。总之,要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及其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功能。
(五)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态度和伦理追求,是实现人类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一方面,人类作为能动主体,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实现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肉体和“精神”的最终归宿。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是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革的重要着力点。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高度关切。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生态条件相关的人民发展权益问题,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同拥有、互惠共享与公平分配作为全社会的根本性原则,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三、新时代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和贸易复苏乏力,国际治理体系和大国竞争格局调整加快,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增加,我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更加錯综复杂。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低增长、高债务、不稳定”现象愈发明显。近几年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供需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潜在增速逐步回落,经济运行面临持续下行压力。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2500美元,接近世界银行2021年7月最新发布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2695美元)。然而,即便我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若要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年均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6%左右。从短期来看,我国经济正面对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板凸显
新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供需平衡关系被打破,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数量型、粗放式发展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是具备创新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性仍显不足,协调性仍是突出短板,共享性仍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协调性水平长期偏低,开放性水平提升缓慢,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虽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生态正在逐渐形成,但仍然存在研发结构不合理,科研人员密度低且分配不均等问题,部分核心技术仍然被先进国家“卡脖子”,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中低端产业。同时,供给侧质量和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大气、水、土壤污染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功能退化,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突出。此外,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尚未全面完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效率偏低,这些均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
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使所有居民能够享受到充足的、在内容和质量上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总体而言,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是造成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低效或缺位的重要原因。中国式财政分权和政府职能异化,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发展经济,弱化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和高质量等特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新矛盾”“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客观上要求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作出调整;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参与方式,对基本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新需求;新冠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则进一步考验了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治理水平。
(四)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居于高位
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和部分群体已经相当富裕,但先富带动后富的机制不健全,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比较缓慢,绝对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首先是城乡差距,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农村居民为18931元。从相对差距上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5倍,这一数值仅比2020年降低了0.06;从绝对差距上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高28481元,这一数值比2020年增加了1778元。其次是地区差距,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明显。如2021年上海和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8027元和75002元,而贵州和甘肃分别仅为23996元和22066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此外,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不容忽视。2020年数据显示,前20%的高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20元,而后20%的低收入农村居民仅为4681元,前者是后者的8.2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90%的低收入人口分布在农村,因而农村低收入人口应当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关注群体 。
(五)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待完善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机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初次分配的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再分配的税收体系、转移支付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收入的调节能力不足,公益和慈善事业等三次分配能力还不够高。初次分配方面,虽然我国市场化建设总体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资源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以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较低。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也存在明显的垄断和扭曲。再分配制度方面,首先,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的调节能力有限,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工薪税”,对于不以工薪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高收入人群来说,该税种显得无关紧要。其次,间接税占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较高,但间接税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功能。此外,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但转移支付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起到的作用较小,而社保缴费的累退性反而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三次分配机制方面,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等实施机制不健全,制约了社会力量在推进共同富裕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六)数字鸿沟与信息障碍带来冲击
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不可逆转的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不平等形式的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的挑战与冲击需要引起重视。数字要素的获取和使用具有一定的门槛,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可能对数字领域的共同富裕造成阻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没有政府的干预,数字经济将造成“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的分化,并诱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数字经济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生产技术等方面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在部分低技能、低收入和老年人等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形成一道数字鸿沟,这一鸿沟正成为扩大收入差距的重要潜在因素。以数字普惠金融为例,已有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农村居民,对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提升效果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居民,这一现象值得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3%,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7.6%,比城镇地区低23.7个百分点。同时,60岁以上网民群体占网民总体不到7%。数字鸿沟在老年人、农村居民、偏远地区居民,以及低收入者等弱勢群体中广泛存在,他们难以分享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成为数字时代新的贫困者,给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新的挑战 。
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策略
(一)做大“蛋糕”: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无论是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还是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角度来看,增长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和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这个优势条件,为“做大蛋糕”提供稳定、持续的内源性动力。从宏观层面看,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国内市场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为我国国民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日益成为我国稳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必须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有效的需求管理,提高供给侧活力,增强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在增速换挡中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要加快培育完善内需体系,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的堵点,促进商品生产与国民需求有机衔接,促进国内大循环。特别地,要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持续深耕农村这一潜在市场,着力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加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现代仓储设施布局,改善农村道路状况,优化配送网络,增加农村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以高水平供给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各类所有制企业投资环境,发掘农村投资需求,合理扩大农村有效投资。
(二)做实“蛋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其内含“做实蛋糕”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矛盾运动规律,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新趋势,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穿到发展全过程,将“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加快速度”转向“提高质量”,不断推动发展的质量效率变革、目标动力变革和方式路径变革。完善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支持协同创新,加强融资支持,降低创新成本,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因地制宜、分类别分层次突破发展瓶颈,前瞻布局把握未来主动权。要在发展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引导新旧产业和新旧技术接续转换,推进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三)做优“蛋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让人人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健全中央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规划、政策体系和考核机制的衔接。兼顾经济发展趋势和各级政府财政实力,深化基本公共服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厘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权责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央地财政共担的资金筹措机制。改变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治理策略,创新协同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公民等多元主体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和队伍建设。最后,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跟踪问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内容、供给质量和实施成效进行全过程监督。
(四)分好“蛋糕”:改革创新收入分配制度
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还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依托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势地位,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调节秩序。在初次分配领域,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步伐,让生产要素市场不仅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在决定要素回报方面起到更多的作用。在再分配领域,改革的重点是加大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力度。在税收结构方面,逐步提高直接税在税收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间接税比重。同时,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让个人所得税能够覆盖那些收入主要不是来自工薪的高收入人群,起到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此外,改革社保缴费制度,促进社保缴费从累退性向累进性转变,降低低收入人群缴纳的社保费占其收入的比重,从而缩小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在三次分配方面,健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机制,出台鼓励性政策,创造有利于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让人人愿意做公益,富人乐意做慈善,从而提高三次分配的收入调节能力。
(五)重点群体: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
考虑到我国90%的低收入人口分布在农村的现实情况,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这一重点群体持续增收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补齐“三农”领域发展短板,建立稳定增收机制,挖掘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潜力。首先,着眼于提高经营性收入,建立惠及低收入群体的乡村产业体系。创新乡村产业模式和业态,着力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健全低收入人口产业参与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其次,着眼于提高工资性收入,稳定低收入群体就业。强化就业帮扶和人力资本建设,建立覆盖低收入人口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发展富民产业,提高欠发达地区就业容量。再次,着眼于提高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块地”改革,探索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低收入人口以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入股经营主体,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此外,要着眼于稳定转移性收入,建立更有利于低收入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最低生活补助资金保障力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尽量满足差异化的救助需求,强化对困难群体的保障能力。
(六)關键领域:重视数字领域的共同富裕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是顺应全球发展变革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必将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在实际操作中,应加快制定和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数字普惠的政策。在政策设计上要尽可能扬长避短,规避数字鸿沟可能带来的冲击,努力放大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推进数字教育平等化,缩小城乡数字教育差距,促进人力资本公平发展。大力开展数字技能专业培训,重点对农民开展信息技术专项辅导,增强劳动力禀赋结构与数字技术的匹配度。扩大数字基础设施覆盖面,特别是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消弭城乡数据壁垒,提高农民数字素养,提高农村家庭数字工具的可及性。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民间商业资本,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减轻地方政府压力。规范数字经济监管,拓展数字产业链,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质效,以数字赋能推动政策集成化、精准化。
[参考文献]
[1] 陈新.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现实图景及实践路径——兼论对福利政治的超越[J].浙江社会科学,2021(8):4-10+156.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邱海平.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4):21-26.
[4] 范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J].经济研究,2017,52(5):23-25.
[5] 汪盛玉.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48-51.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9] 刘欣,黄轲.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32-40.
[10] 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37(8):117-129.
[11] 逄锦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协同推进共同富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13(1):3-13.
[12] 张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的庄严承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2):6-14.
[13] 逄锦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共同富裕百年奋斗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学动态,2021(5):8-16.
[14] 赵学清.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探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52-56.
[1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 谢小飞,吴家华.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历程与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7):53-58.
[17] 范从来.益贫式增长与中国共同富裕道路的探索[J].经济研究,2017,52(12):14-16.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2] 程恩富,刘伟.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剖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41-47+159.
[23] 王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逻辑进路[J].经济问题,2021(8):25-35.
[24] 何文炯,潘旭华.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J].江淮论坛,2021(3):133-140.
[25] 潘玲霞.“共同富裕”与“成果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9(1):40-43.
[26] 罗明忠.共同富裕:理论脉络、主要难题及现实路径[J].求索,2022(1):143-151.
[27] 李实.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2021,56(11):4-13.
[28] 李舟,陈翊旻,刘渝琳.“中国之治”视角下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表现[J].改革,2022(2):88-100.
[29] 李实,杨一心.面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22(2):27-41.
[30] 张帆,吴俊培,龚旻.财政不平衡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12):28-42.
[31] 杨晓军,陈浩.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2):127-145.
[32] 叶兴庆,殷浩栋.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的政策取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1):1-8.
[33] 高強,曾恒源.中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衡量标准、规模估算及思考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92-102.
[34] 李实.以收入分配制度创新推进共同富裕[J].经济评论,2022(1):3-12.
[35] 李实,朱梦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共同富裕实现[J].管理世界,2022,38(1):52-61+76+62.
[36] 王若磊.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与要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6):88-93.
[37]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4):14-23+94.
[38] 聂海峰,岳希明.间接税归宿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3,12(1):287-312.
[39] 岳希明,张斌,徐静.中国税制的收入分配效应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4(6):96-117+208.
[40] 蒋永穆,何媛.扎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要求、难点挑战和路径安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4-12.
[41] 张勋,万广华,吴海涛.缩小数字鸿沟:中国特色数字金融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21(8):35-51+205.
[42] 杨伟明,粟麟,王明伟.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基于经济增长与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0,22(4):83-94.
[43] 夏杰长,刘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作用路径与政策设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42(9):3-13.
[44] 高强,曾恒源,殷婧钰.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101-110.
The Promotion Strategy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Gao Qia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 Common prosperit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goal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t is the unswerving goa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uided by Marxism,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dhere to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people to achieve staged progress. However, the promo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new era still faces many challenges, 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greater pressure on economic growth, the prominent shortcoming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low level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the high income gap between residents, and the need to adjus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mprovemen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divide and information barri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while focusing on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key groups such as the rural low-income population and key areas such as the digital economy.
Key words: Common Prosperity; Distribution System; Low-income Population; The Digital Economy
(收稿日期:2022-06-30 责任编辑:罗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