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结构性思维的培养
2022-05-30李婧婧
【摘 要】近年来,许多初中历史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努力探索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内在结构。文章以具体习题讲解为着力点,从试题的求答词出发,通过“求答词的归位,梳理解答的内在逻辑”“求答词的释义,呈现解答的思维流程”“求答词的全观,拓展学科的思维视野”三个环节,就初中历史结构性思维的培养提出几点个人的实践所得与经验教训,以期帮助广大教师在未来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结构性思维看题、想题、答题,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结构性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075-03
虽然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结构化教学以及结构性思维的培养都受到了一定重视,但是在习题课中却少有涉及,这不利于学生结构性思维的养成。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就如何在初中历史习题讲解课中开展结构化教学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
一、案例背景
纵观近年来的历史教学,新的教学尝试与研究层出不穷,着力体现历史学科内在结构的教学探索更是热点所在。结构化教学的开展、结构性思维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新课教学中均有所涉及,但习题讲解课中却鲜有人涉足。为丰富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笔者于2021年3月开设了一节研究课,尝试以设问中的求答词作为突破口,依托对求答词的辨析与学生的实际应用,从“求答”走向“解答”,开辟出初中历史学科结构性思维培育的新天地。
二、案例描述
(一)归位求答,梳理解答的内在逻辑
笔者首先提出疑问:平时练习中的高频求答词——“原因”“影响”,在具体解答时如何借助事件间的时序及内在联系巧解、妙解呢?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原因”“影响”与历史事件或现象间存在的结构性关系(如图1)。
在这样的基本认知的引导下,可对习题中的材料信息进行结构性解读。如据材料“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批农民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就为以后新发展起来的工厂提供了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源泉……”,归纳工厂出现的政治条件。明确“条件”亦是“原因”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对照材料,观察“工厂”二字所在位置,依托“原因”或“条件”的分析,应当是该历史事件或现象出现之前,确定可用信息为“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批农民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其判断标准及逻辑关系在通用结构关系图的基础之上可进行个性化处理(如图2)。
设计意图:学生面对材料类习题时,无法对材料进行正确解读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依托于“原因”“影响”与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及联系,对材料进行结构化处理,能够强化学生阅读与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释义求答,呈现解答的思维流程
笔者呈现学生难解求答词榜首——“特點(特征)、特性”,询问学生就词语的构成而言,其含义有何共通之处。之后,笔者呈现自己的身高与体重等数据,邀请学生归纳笔者的体型特征,待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刚刚的思维过程,引导其认识到之所以能够得出这样的认知,是通过筛选、对比、归纳信息,最终概括得出了所需结论。有了以上认知后,笔者将学生由生活场景带入习题场景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习题:结合材料所提供信息,概括这一时期(1901年—1920年)中国社会的特征。笔者将试题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与结构化处理(如图3)。
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整道试题所呈现的信息进行筛选:这一时期《辛丑条约》的签订带来的群情愤懑、辛亥革命的爆发、“军阀割据”的动乱,折射出这一时期的动荡,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进步潮流的迸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又预示着这是一个充满新事物的时期。之后学生将所筛选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得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即新旧并存,走向光明。
设计意图:从生活化场景出发,引导学生理解该类求答词的含义,并实现结构性解构与生成。
(三)全观求答,拓展解答的学科视野
笔者呈现历年考试的高阶考查方向——变化及发展趋势的预测,讲述考查方式,“变化与趋势”多以图表、地图或配上解说文字来呈现现象的变化,在变化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预测发展趋势,梳理发展规律。学生通过笔者的讲述,能够明确考查方向,知晓解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如学生在分析“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时,由整道试题中文字的表述明晰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概况:政治层面,民族政权并立,或战或和;经济层面,通过榷场等边境贸易场所进行交流;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层面的互动交流与相互借鉴……
在解答过程中,A生通过两宋时期与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对比,得出了交流领域扩大、交融程度加深的结论;B生在此基础上,呈现了两宋时期与隋唐时期交流主体的相应变化——不再是汉族单一主体,而是出现了多元主体的新的民族交融格局。两名学生均站在“全观”历史现象的视角上进行思考,拓宽了思维路径。学生的作答思维路径(如图4)。
设计意图:在对求答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后,引导学生全观求答词,以整体视角看待习题,也是以整体视角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是学科视野的扩展及思维能级的提升,是结构性思维的进阶式呈现。
三、案例反思
结构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序地思考,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1]。本课正是笔者在结构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结构化解题实践探索。教学设计以课标和课本为纲,以求答词的辨析与应用为线,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结构化运用知识、深化理解的能力。
(一)结构化解读材料信息,有序思考
在结构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中,设问的指向性很重要,实则关注的是材料的过程和要素等信息,就设问进行结构化拆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问题指向和实质[2]。本节课中,首先,围绕平时习题中的高频求答词——“原因”和“影响”,利用历史学科独有的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原因”的相关信息应位于所考查事件或现象的文本叙述前,“影响”的相关信息则位于所考查事件或现象的文本叙述后。如此解读,有助于使学生将时序观念应用于材料的解读中,以有效提取信息。其次,围绕学生难以理解的“特点(特征)、特性”类求答词,引导学生围绕相关考查内容与现象在材料中进行信息的筛选与处理。最后,针对习题中的“变化、趋势”类求答词,学生需对文本进行对比式阅读,形成一一对应的前后结构,逐步理清逻辑序列,帮助学生依托结构的对应概括信息。
(二)结构化核心生成,有效解决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整体梳理教学内容……将单元中的相关专题内容连为一条教学线索。”[3]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中,笔者就学生的点状思维生成进行结构式引导和纠正。在“原因”与“影响”类求答词的讲解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原因”“影响”与具体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纵向与因果联系,但是学生的感知过于零散,缺乏整体性,习题讲解结束后,由学生回顾与整合所学知识,化零为整。在“特点(特征)、特性”类求答词的讲解部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将思维过程具象呈现,引导学生化点为线。在“变化、趋势”类求答词的讲解部分,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审视试题、历史事件或现象,拓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视野,不再只关注具体某一题的解答之法,而是摸清命题的思路,理出历史发展的轨迹与规律。整节课中,力图将学生的课堂核心生成引向结构化思维的培养,以线状思维代替点状思维,使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最终掌握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
(三)结构化叙述所想,清晰表达
只有用語言表述出这种联系才能真正体现思维的变化,“说得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满足于学生的点状输出,学生在现有课堂教学活动中缺乏系统化输出能力的锻炼,无法提高表达叙述的能力。目前初中阶段的习题出现了要求学生大段叙述的考查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引导乃至倒逼初中历史教学做出相应改变,是初中历史课堂迎合新课改要求的应然之举。整节课中,学生就方法的运用、思维的优化以及观念的更新等方面进行了完整叙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经过这节课的训练,学生掌握了清晰表达的要领。更重要的是,有内容、有层次、有主题的清晰叙述,是学生结构性思维是否逐步形成的过程性评价中重要的表征和参考。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已成为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共识与教学活动的准则,方法的教学固然重要,但学生若无法真正内化亦是枉然。当学生以结构性思维看题、想题、答题,甚至是阅读课本、看待周遭生活现象时,结构性思维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琳,朱文浩.结构性思维:让思考和表达像搭积木一样有序省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贾海燕.高三复习中的结构化思维培养[J].历史教学,202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
李婧婧(198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