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审辩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2022-05-30陈春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 要】审辩思维的培养,契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可以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质疑能力的提升。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审辩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内容理解不够透彻,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审辩思维训练的整体设计。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着眼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设计完善的审辩思维培养方案,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审辩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027-03

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重点内容逐渐由知识讲解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以帮助其深入理解所学历史知识,强化其质疑和求证探索意识,培养其历史素养。审辩思维在高中生的历史学习乃至综合素质发展中均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以审辩思维培养为核心,打造全新的历史教学模式,致力于探索高中历史教学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

一、审辩思维理论与培养方法

(一)理论概述

审辩思维是判断命题是否为真或者部分为真的方式,也是学习、掌握、使用特定技能的过程。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独立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审辩思维是指通过推理来进行审辩,分析经过整合的不同信息,建立论点并找到理论支持,同时在考虑反方向论据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既有观点,最终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能力[1]。审辩思维是衡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具备审辩思维的人能够全方位思考问题,通过科学的逻辑探究和推理论证,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来找到支撑理论的依据,或者检验假设。专家学者经过一致的研究和实践后,指出审辩思维并不是特定的思想方法,而是思想方法的综合体,这种思想方法的综合体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审辩思维也是描述学习、思考、分析形式的专业术语,其超越了记忆信息和具体事实。

(二)培养方法

审辩思维具有辩证思维特征,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是现阶段学校和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2]。培养审辩思维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一般性方法和模型思维培养方法。一般性方法包括输入式、浸润式教学,就是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信息证明观点,使之能够用特定原理掌握思考技能,形成并应用审辩思维。模型思维培养方法是指帮助学生建立审辩思维的模型,利用旧知识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把指向审辩思维的认知技能与思维倾向整合,以建立模型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审辩思维框架,促进学生的审辩思维进一步发展。

二、审辩思维的组成部分

(一)质疑思维

质疑思维是审辩思维的前提,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科学分析的素养,使之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收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在验证疑问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辩思维[3]。《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告诉了我们审辩思维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以预设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与既有认知的思考,随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发挥情境容错性较高的优势,改变学生质疑的前置条件或表达方式,体现不同观点的漏洞,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质疑精神,据此进行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

(二)求证意识

求证意识是审辩思维的重要支撑,大胆质疑与理性求证相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教师紧扣学生的质疑内容,引导学生从具体资料和所学内容入手,科学求证不同的观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求证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审辩思维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求证活动,立足实际观点来指导学生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求证,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之能够在理性求证的同时发展审辩思维。

(三)总结意识

良好的总结意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有助于发展其审辩思维。在知识总结环节,教师归纳学生的不同观点,解读不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引导学生分析、检验推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性和偶发性错误,据此开展不同形式的论证和思考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基础知识体系,明确不同观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由此加深学习印象,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4]。

(四)反思意识

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辩思维水平,也能够使学生对基于审辩思维的学习内容有深层次的把握。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结合实际学情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使之明确教学内容的立意,理解不同知识之中蕴含的思想价值,从而增强学习反思意识。教师在反思活动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有效的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质疑、求证、总结的科学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全面的把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策略

(一)鼓励大胆质疑,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

培养高中生的审辩思维,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发挥學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自主分析不同问题,形成敢于质疑的精神[5]。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围绕不同的历史观点进行思考,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据此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学习,使其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为审辩思维的培养提供不同的切入点。

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围绕“秦王扫六合”相关历史知识,解读长期的战乱结束后,秦王顺应历史潮流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于秦朝统一的影响,并思考统一需要具备的历史条件。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总结,引申出后世对秦朝统一的评价,让学生立足评价来进行质疑,说出自己对中央集权国家的看法,思考秦朝的统治为何会激化社会矛盾,由此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围绕不同的历史评价来进行思考。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耐心解答并进行引导,先认可学生敢于质疑的行为,再解决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学习成果,总结学生的简单质疑,并针对具有难度的问题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解答,让学生能够梳理秦朝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秦朝灭亡后的历史格局,分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使之能够形成良好的审辩思维,对不同的历史观点有深刻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

(二)设计开放性议题,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设计开放性议题是审辩思维培养的出发点,师生共同围绕开放性议题进行讨论,能够有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由此构建探究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6]。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历史议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课外学习资料与学习工具,使学生能够围绕开放性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对不同历史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历史“明清经济与文化”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与明清经济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思考限制明清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小农经济为何占据压倒性优势?”这一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同时,教师下发有关明朝中期農业、手工业等行业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围绕议题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思维引导,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集中精力搜索历史资料之中的关于传统小农经济发展的历史信息,使学生能够明确探究方向,懂得导致中国社会迟滞不前的原因是专制统治日益僵化和经济发展观念滞后。其次,教师要围绕程朱理学等思想领域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一些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结合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方向,提出“陆王心学、工商皆本等思想的出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一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学习,自主运用不同的历史资料证实观点。最后,教师要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化科技成果,让学生围绕明清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因素,分析社会发展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促进学生审辩思维的发展,使其懂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坚持内外结合,循序渐进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意识,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坚持内外结合,开拓“第二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7]。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探讨历史问题,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上所学历史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审辩思维的培养路径,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进一步优化,也为学生审辩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解读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并让学生运用课后时间搜集有关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这一历史事件的信息。教师以内外结合的方式,开拓“第二课堂”,让学生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积极影响,使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体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来总结学生的分析成果,由宪章运动、新和谐公社等历史事件来引申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了解《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相关内容,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利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国情来理解“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这一论断。最后,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这一话题进行演讲,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上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见解,不断拓展历史教学深度。

(四)史料求证释疑,提升审辩思维培养效果

面对学生的历史学习疑惑,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实际学情,从文献资料、历史观点出发,开展不同形式的史料求证释疑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审辩思维培养效率,为学生的史料求证提供科学依据,使学生不断拓展历史学习思路,促进其审辩思维的发展[8]。

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历史“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呈现有关工业革命成果的不同历史资料,让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前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对比信息的形式来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求证,消除学生的疑惑。其次,教师要紧扣学生的质疑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工厂制度下“标准化生产”的意义,以促进学生审辩思维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要立足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对比、反思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释疑,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分析和思考,以免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识记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审辩思维。

总之,审辩思维是高中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强化审辩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完善历史教学架构,引领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质疑、探究素养。同时,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也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求证、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胡向东.基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

[2]吴宛儒.微阅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3]赵玲.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辨思维模式的方法[J].才智,2019(34).

[4]朱静.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5]孙建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6]赵伟吉.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性教学策略[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9).

[7]王梦艺.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框架构建[J].林区教学,2020(9).

[8]逄增翠.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史料[J].科技资讯,2020(18).

【作者简介】

陈春娟(1978~),女,汉族,福建漳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