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张红霞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微课已成为当今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与传统的知识主导式教学相比,微课教学展现了良好的育人价值,不仅能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在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文章立足中职数学教学,阐述微课的概念、特征与应用优势,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应用价值;中职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24-0013-03
微课视频短小精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其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不仅能改善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数学知识,而且视听一体化的教学资源还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间的联系,在感受数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解读微课的优势,从内容、方式等层面进行渗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1 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1.1 微课的内涵
微课作为当今开展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课程知识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凭借时长短、内容精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制作多元化的微课视频,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呈现。
1.2 微课的特点
1.2.1 资源丰富,呈现直观
与传统的知识教学相比,微课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能够对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整合,围绕现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乐学、知学与好学。同时,微课能够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并围绕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同时,帮助其掌握与运用知识。
1.2.2 短小精悍,效率较高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的特点在于“短、精”,能够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压缩到5至8分钟的视频中,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同时理解重难点知识。此外,学生观看微课视频时可随时暂停,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反馈,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1.2.3 重点突出,目标鲜明
微课的制作往往会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核心,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依托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一系列符合现阶段学生学习认知特点的微课,以便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对于单个知识点和知识模块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制作简短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定义及具体应用方式,在提高他们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认知与学习习惯。
2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1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微课教学能够借助大数据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多个层次,并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制作多元化的微课视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对于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为其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以此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1]。此外,微课实现了课内外知识的有效整合,能够通过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内容,并使其在生活案例的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运用,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实现能力、思维的發展。
2.2 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组
受传统应试思维的束缚,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导致一些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引导,缺乏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意
识[2]。微课的出现转变了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教师从原先的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型,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融合多种情境的微课,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世界,依托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拆分、重组,在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思维。针对一些学困生,教师还可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分层结对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结合微课教学,帮助他们查缺补漏,把握重点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3 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影响着教学质量。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方法的传授,忽略了学科教学与学生发展间的关系。长时间的知识灌输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微课的出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教师要认真学习微课的制作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3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优化预习环境,使微课成为学生学习的方向标
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且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数学概念理解中存在很多问题。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能力比较差,一味套用公式解题,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思维培养,而且也容易使学生陷入数学学习困境,长此以往会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心理。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情入境,通过优化预习环境使微课成为学生学习的方向标。
以“双曲线”这一内容为例,部分学生对相关概念不了解,教师可借助微课为学生呈现与双曲线相关的生活图片,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双曲线。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演绎双曲线的绘制方法:首先,在几何画板上绘制一个圆F1,在圆上任意找一点A,圆外找一点F2,如图1所示。紧接着,按照图2所示方式连线,直线L垂直于直线AF2,延长直线AF1,与直线L交于点P,借助几何画板追踪点P(如图3所示),最终形成双曲线运动轨迹。借助微课为学生演绎动态化的绘图过程,能帮助学生从概念入手,深度剖析双曲线的内涵,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其后续解决双曲线的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3.2 助力课堂教学,使微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数学学科特点,依托微课的实时性、趣味性,优化传统教学架构,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3]。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3.2.1 助力课堂探究,培养探究精神
思考、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学目标,把握当下学生的情况,合理开展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就当前中职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来看,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多数中职学生自制力较差,难以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同时,课上、课下学习时也过于依赖教师的引导,缺乏自主反思等基本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引入多个导学问题,在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缩短其融入课堂的时间。
以“椭圆”一课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椭圆的概念及标准方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制作对应的微课视频,并将椭圆的绘制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平面上随机确认两点,随后在两点外找寻一个定点,利用绳子将三点连接起来,并用笔绕着外面的一个定点画图,最后形成的图形即为椭圆),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同时,使其掌握椭圆的特点。随后,教师还可出示大小不一的椭圆形状,并让学生思考构成该图形的组成元素,如焦点、顶点等,深化学生认知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引入小组合作、分层结对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椭圆的面积公式,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2.2 助力课堂解疑,内化数学知识
课堂答疑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课堂答疑环节,聚焦教学重难点,突破数学教学困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数学知识,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课堂。
以“抛物线”这一内容为例,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不能正确理解相关概念。对此,笔者借助微课为学生展示了抛物线图象、标准方程、焦点、准线。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引入了多个教学模块,如抛物线焦点位置的判断方法以及准线方程的求法。通过上述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学习重难点,进而突破学习困境。抛物线方程及图象如表1所示。
3.2.3 助力课后巩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课后巩固对于学生把握数学学习要点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到温故知新。数学知识形式多样,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课后巩固,则不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基于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整合课堂学习要点,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进而高效地解题。
以“双曲线”相关内容为例,在课后巩固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微课引入课后测试题,如“焦点在x轴与y轴上的双曲线的图象有什么特征?方程式表示有何不同?焦点与焦距呢?a、b、c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当然,学生也可将双曲线的相关内容联系到一起,从定义、方程、焦点、准线等多个角度探究二者的异同点。此外,教师也可引入一些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双曲线与椭圆的概念,避免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如“表示双曲线,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课后巩固过程中,借助微课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一些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来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借助微课引入符合教学主题的知识框架,引入契合学生学习特点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而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微课是现代教育的有效工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这一工具既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内容,也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微课与中职数学的融合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能使现代信息技术为职业教育服务,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灵活应用微课,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吴丹.中职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
[2]郑新梅,于玮.浅析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具体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
[3]吳丹.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51).
【作者简介】
张红霞(1981~),女,汉族,甘肃宕昌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