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分析与构建
2022-05-30吴国盛
吴国盛
摘 要: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当主动寻找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着力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本文通过趣味新课导入,积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注重小组分工合作,课后进行及时反馈,正向促进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习质量,帮助学生长远、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分工合作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步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物理课堂是否高效与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与兴趣息息相关。我们应当积极完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1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教师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单方面地进行讲解、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许多学生没有了课堂参与感,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寻找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着力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1 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物理教学没有与生活情境有效结合
初中物理知识帮助我们揭开了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神秘面纱,大量的教学内容在生活情境中体现。知识不是独立于情境之外的公式和原理,但是在目前的物理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和课外习题的完成, 过分注重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联系现实生活中有趣、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现象,导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1.2 忽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2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下,物理教师在课程中的实验内容部分都是自己在讲台上操作演示,没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切身体会,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地在操作物理实验的过程当中互相探讨、动手实践而得出结论,只单单地记住了教师灌输的结果,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1.3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当下的物理课堂中,学生大多对物理学习缺乏主动性,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性格和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相对被动,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僵化,所谓的题海战术让学生的视野受到严重约束,没有兴趣创新和去探索物理的原理,最终使学生成为了学习“机器”。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下,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单方面知识传递,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接受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乐于探究,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和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好初中物理,并不是一味地靠教师教。
1.4 课后作业形式化
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当前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刻板严肃,过分在意课本理论内容的授课,课后作业形式化,笼统地布置作业,忽视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逐渐开始抄袭甚至不做作业,最终便慢慢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2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
2.1 促进学生发展
高效课堂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物理科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2.2 促进教师成长
构建高效课堂使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经过对高效课堂的不断摸索和改良,最终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形成共同探究物理现象、共同对话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每次的探索过程中找到更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技能。
3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3.1 体验生活情境,趣味导入课堂
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影响着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敏感性,影响着学生是否可以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做到有效理解与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质量。不难发现,生活中事物与在课堂上学习的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初中物理知识帮助我们揭开了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神秘面纱。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通过探索有趣的生活现象所反映的物理知识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课的前部分时间,学生的精力最为旺盛、注意力最为集中,如果教师这时候能够有效利用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来导入,就能立即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开展互动交流答疑,就能有效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是深切挂钩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切实促进物理课堂学习的高效进行。
3.2 组织物理实验,观察直观结论
直观的物理实验教学最能够提高学生们探索物理的兴趣,可以直接了解物理原理,由于学生第一次在初中接触到物理课程,没有物理方面的基础,在课堂上仅仅通过理论的学习很难体会到物理学习的有趣,所有,不能忽略开展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为学生的物理素养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物理以实验和观察作为基础,物理定律不能只靠课本上的内容来获得,很多理论知识获得需要通过动手实践得到,教师的单方面知识灌输已经不再适用如今的时代,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共同完成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学习,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这是一个正向促进的过程。
3.3 小组合作,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效的小组合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积极的物理课堂氛围,通过小组内部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帮助平时内向的学生能够逐渐放开自我,参与到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思维。小组分组时,不能草率分组,应当根据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潜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分组,最大程度地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参与感。不定时、不定期做出改进与调整,确保小组合作机制的正确、高效进行。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应当及时做出评价,对讨论结果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和评价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兴趣。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这样能够更好地做到理论和现实相结合,能更清楚地把握到物理这门学科自身所具备的重要价值,在长远的发展中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索。
3.4 及时反馈,正向促进
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课后作业应当具有针对性,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进步的需求,设置的难度要有梯度性,保证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许多教师将课后作业收上来批改后就分回给学生,课后作业反映学生对哪块内容掌握不够,对哪些地方没有理解透彻,忽略讲评作业的过程,这是不可取的。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导向下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 ]。
4 结语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在课前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开始上课时就能趣味导入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验环节,让学生都动手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机制不可或缺,在课后,通过合理、高效布置课后作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巩固知识,正向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物理高效课堂不仅是要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方面是为了学生的人生长远发展、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延瑞,鲁忠芳. 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 读与写,2021,18(3):157.
[2] 杨仕植.关于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20(7):116.
[3] 秦小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0(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