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2-05-30戴璇

高考·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能力高考

戴璇

摘 要: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想要提高高中语文学习效率,需要重视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古代诗歌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效率。本文就当下学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一、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学生知识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古代诗歌一直伴随他们的成长,同时也是一些重要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尤其是高考语文中更是侧重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情况。因此,从学生学习情况考虑,提高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有着一定的必要性[1]。第二,传承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入国内,使传统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师应以古代诗歌为媒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三,拓宽学生视野。古代诗歌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还展现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文化,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二、高中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首先,重视背诵,轻视鉴赏是较为突出的一大问题。在教育基础改革过程中,教师已经接受了新颖的教学观念和思想,但在具体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仍会首要考虑学生的成绩,从而将古代诗歌背诵、字词含义讲解作为教学重点,而古代诗歌鉴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其次,学生学习缺乏目的性。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古代诗歌是高考语文中的必考题型,在日常生活中多是将古代诗歌的学习作为应付考试的方式,自身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且也没有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更多是将其背诵下来,理解字词含义,而缺乏对深层内涵的探究。

三、高中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提升策略

(一)结合考查趋势,改进教学方法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发现在考查知识点、材料来源、出题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尤其重视运用主观性试题来测试。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除了加强学生对古代诗歌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要重视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着重引导其对古代诗歌进行体会和情感领悟。同时,教师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还要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以便助力学生学习[3]。

举例来说,在学习《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品味诗歌之美,深入感悟诗歌的情感基调,教师应分两步展开教学。首先,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再讲解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诗歌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基础知识,为后续深入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在备课环节多查阅往年的高考试题出题习惯,并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设计相应的问题。如文章结尾段的分析与鉴赏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应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如本文的最后一段是怎样表达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的?这类问题一向是学生的短板,教师要指导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深入对诗歌的鉴赏。如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一段,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致意思。通过精读原文学生了解到,作者在最后一段中先承接上端“吾生之行休”而自问,提出了“如何度过余生”这一涉及人生观的问题,“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等诗句都表达了作者不图富贵,只想寄情山水的情怀。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从诗歌内容分析出以上内容,但却很难体会到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遁世的生活态度,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诗句,指导学生认识到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可贵思想的同时,也对其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和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有所体会。由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对诗歌的情感基调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倡导因材施教,灵活展开教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与当下教育理念相符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教育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教学中,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特点,想要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结合诗歌的特点展开教学,以此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师可以利用“吟咏诵读法”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情感,也可以用“知人论世法”来降低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还可以借助诗歌中的争议点来开展问题研读,在交流探究中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

举例来说,在学习《离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感悟其中的思想情感,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采用“知人论世法”教学,设计“广泛阅读”和“问题研讨”等教学板块。首先,在正式教学前,为了让学生对作者屈原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史记·屈原列传》选段,突出司马迁对屈原一生的描述和记载。在学生对屈原生平详细了解的前提下,再引导他们朗诵《离骚》这首诗歌,会对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知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并非诗人的无病呻吟,而是一位爱国诗人在经受追求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后,表达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尽管如此,屈原仍为楚国忧虑,忧国忧民更是他的真实写照。由此,以作者生平为切入点,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其次,在广泛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诗歌中一些引人争议的地方进行交流和讨论,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中,屈原自拟为女性,以许多女人嫉妒自己秀美的蛾眉,因而毁谤自己好做淫荡之事,来比喻自己与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你如何看待屈原这种“拟女性”的写法?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观点不一,有的人认为这是作者消极态度的体现,也有的人认为这种写法值得肯定,能够让情感抒发得更加自然。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作者相关的资料,及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解读,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屈原这种“拟女性”的写法是为了影射君臣关系,进而深入掌握诗歌主题。

(三)赏析诗歌语言,锤炼语言意识

诗歌有着凝练、精简的特点,较短的篇幅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或丰富的情感,因此,在遣词造句、表达情感等方面都有着更加鲜明的特点。诗歌与写作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时,可以尝试引导他们从诗歌中提炼出要点,并重点赏析其中的词句,通过练字来帮助学生形成锤炼语言的意识,进而将其融入写作中,实现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发展[5]。

举例来说,在学习《蜀道难》一课时,诗歌的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一个“难”字用得也非常妙,被人奉为经典,也是高考试题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首先,全诗中一共三次提到“难于上青天”,且用了多个典故来形容蜀道的艰难,从逻辑上来讲部分地方似乎是不合理的,但这是作者将奇特的想象、恣意的夸张与神话传说糅为一体,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的路途和不可凌越的气势,借助诗歌咏叹出来,显示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壮丽。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完诗歌后,应将“难”字作为中心,带领学生锤炼文字,这一过程也就是锤炼学生思维的过程,只有不断地锤炼才能对学生写作提供较大的裨益。其次,《蜀道难》中还有很多描写手法的运用,也值得在写作中借鉴和应用,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一句中,诗人用了夸张和拟人两种写作手法,同时也侧面衬托了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衬托了山的高峻,表现“蜀道之难”。由此,引导学生在描写事物时要注意角度,并重视描写手法的运用来为文章添彩。最后,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选择诗歌中出现的写作手法,任选景物进行描写,促进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优化习题课堂,给予指导点评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能一味地依靠理论讲解,还需要亲身实践。因此对诗歌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外,习题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完成诗歌的赏析,但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帮助,则无法独立完成鉴赏[6]。而高考语文试卷是需要学生独立攻克的难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量的习题锻炼学生鉴赏能力,以便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举例来说,在学习《蜀相》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维,加强对诗歌主旨和情感的掌握。之后,优化习题课堂,提高习题课效率。传统课堂中多是由语文组教师来统一制订习题,这类习题更贴合教师的逻辑思维,很难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权限,让其参与到习题的制订中来。如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资料制订与《蜀相》相关的习题,习题并不一定需要原创,可以是对原有习题的改编,也可以是高考原题。当学生书写完习题后,教师要进行审核,修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按照习题的难度将其分为基础题、中难题和拔高题。这些习题就可以作为平时练习所用的习题,学生做完后,由命题小组进行批改。批改的过程中,要制订好评分标准,回答出要点且逻辑无误就可以得分,过程中批改小组成员可以从学生的答题中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思维。最后,再由学生对习题进行讲评,先带领学生回顾对诗歌的了解,再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公布标准答案为学生做参考,并强调其中的易错点和难点。由此,学生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完成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进而提高综合能力[7]。

(五)巧借课外活动,活跃学习氛围

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众多途径之一,毕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学生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继续探究,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但大部分高中生习惯了将课堂作为收获知识的主要渠道,很少会在课后自主学习,教师应巧设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活跃学习氛围,使其转变对古代诗歌的印象,不再畏惧学习[8]。

举例来说,在学习《临安春雨初霁》一课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展开探究。如教师在下课前就教学情况设计探究问题:1.诗歌当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果有,应该是那几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加以分析。2.颈联“闲作草”“戏分茶”表面上表明诗人闲居的雅趣,实际上又有何深意,试作分析。3.请从“小楼”“春雨”“杏花”等意象的角度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学生可以自行组成探究小组,利用課后时间逐一完成任务。这一环节学生有着绝对的自主权,可以自行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自由选择探究形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以设计导学案为学生提供思路,也可以分享一些解题技巧。由此,学生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先进行自主思考,接着与小组成员按照导学案的顺序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将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达到深入鉴赏和分析的目的[9]。

结束语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促进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消除学生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畏惧感,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在相关指导和训练下,掌握正确的阅读鉴赏技巧,从而具备一定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兆勇.新课标卷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备考之我见[J].高考,2021(1):7-8.

[2]王美智.以道驭术,因术得道: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与原则[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Z1):75.

[3]宋丽.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简答题考点特征分析:以2015年至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J].学语文,2020(1):47-49,42.

[4]刘洪禹.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以近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为例[J].中学课程资源,2019(12):61-64.

[5]王洪.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鉴赏诗歌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3):55-56.

[6]文琪.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J].高考,2019(1):168.

[7]张锐.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8]陈德俊.把握情感激发共鸣: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一点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10(6):18-19.

[9]樊小勇.感性的开发与审美的回归: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7):195.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鉴赏能力高考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论古典诗歌中“浮云”意象的多重意蕴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