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情境创设高中语文学习情境
2022-05-30徐玲玲
徐玲玲
夸美纽斯说过,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这种方法要数创设学习情境。具体说来,教师或依据教材内容还原作者笔下的情景,或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景,或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需要的教学情境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文本重难点的突破,完成新的学习图式建构。由此可见,文本情境既包含着学生的发展需求,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是教师创设情境开展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抓手。
一、以联系现实再现文本情境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入选教材的大量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景,都带有现实生活的印记,尤其是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的情感,经常在文本中设置一些重复出现的画面、动作、声音、场景等。对此,教師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或熟悉的生活来再现文本中所突出的特定情境。也就是通过创设情境,将文本描写的生活与学生记忆中的生活进行对接,使学生打开记忆中与之相关的库房,借助联想进行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对文本情境的把握与理解。
如学习《包身工》,夏衍在这篇报告文学中写的是旧社会工厂里童工生活的群像,其中有个让人忘不了的“芦柴棒”,文中有多处单独描述,使读者可以一斑窥豹。但学生对“芦柴棒”生活的时代有着太大的距离感,阅读文本时,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进行引导。一位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强调夏衍的这篇《包身工》从文体看是报告文学,让学生意识到文本内容的真实性;然后,指出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年龄相仿,多是十六七岁,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早晨在家里起床到吃饭这段时间的生活情形,并追问:“你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为什么?”有了这些现实生活及其理解做基础,教师再要求学生深入文本,梳理出“芦柴棒”的生活情形,抓住文本中最触动自己的表达,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在意这样的表达,由此读出作者描写以“芦柴棒”为代表的童工群像的目的与意义。最后,以“芦柴棒”的生活为底色,转过身来看自己今天的普通生活,通过比较发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今天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教学中,文本情境与生活情境在互相比较中体现了联系的意义,在二者的对接中,学生自然感受来自课文和教师的教育指向。
二、以具体图像再现文本情境
对于情境人们往往认为是看起来有说起来无的东西,换言之,语言似乎不是情境的最佳承载物,相比较而言,图画、画面更适合来表现情境。这正是苏轼评价王维诗歌中独特的意境表达时所说的诗中有画。因此,在阅读课文时,对文本中所传达的那些画面感很强的情境的理解,如果能够借助适宜的画面来感知、把握,就比用语言绕来绕去地说更具真切感、现场感;毕竟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画面的呈现不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绘画技巧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只要教师像搜集文字资料一样事先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轻点鼠标就能搞定。
如教学《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的诗虽然不像王维的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但琵琶行中出现了许多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画面,最著名的要数“犹抱琵琶半遮面”,简直成了琵琶弹奏的标志性画面。理解白居易在诗中所创造的情境,自然离不开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理解:“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嘈嘈切切错杂弹”“曲终收拨当心画”等,如果用语言来解释这些包含琵琶演奏技巧的诗句,即使解释得很精准,学生还是不明白琵琶女的这些演奏是为了什么。一位教师从电视连续剧《白居易》第十六集中精选一些片段剪辑成视频,在教学中适时播放,通过暂停让学生看出一些琵琶弹奏手法的关键画面。这样,学生借助画面不仅加深了对相关诗句的理解,而且能够很好地把握诗人在琵琶女的弹奏和音乐中所寄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感。
三、以角色代入感悟文本情境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文本多,作者在文本中创造出的情境具有独特的情感意蕴,是文本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把握这样的情境,就需要站在作者或者所创造的人物立场上,才能进入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换言之,学生需要进入相应角色,采用角色代入的方法,如分角色朗读、演一演等,文本情境就会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得以逐渐感悟。
如教学《哈姆莱特(节选)》,对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哈姆莱特,曾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但每个学生都是那一千个之外的读者,他们心目中的哈姆莱特到底是什么样的,很显然不适合用语言进行描述,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哈姆莱特的身份在剧中演绎一番,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真正进入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困境。对于当下的高中生来说,平时难以有机会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难题,因而读《哈姆莱特》难免有隔阂;当他们在角色代入中来一回“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思考,对文本情境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需要教师给予适时引导、组织,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借助图画、角色代入等方法,建构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