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背景下小学生追星现象 调查及治理策略研究
2022-05-30王铭钰陈鹏
王铭钰 陈鹏
【内容摘要】近年来,“粉丝文化”逐渐融入小学生的生活中,对小学生的文化认知及辨别能力造成一定干预。本文通过非结构化访谈,对小学生追星方式、追星原因以及“粉丝文化”对小学生的行为误导进行分析,同时依据研究提出了相关教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粉丝文化”;小学生;行为方式;教育教学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2年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其中未成年网民达1.83亿,普及率达94.9%,远高于成年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①小学生逐渐加入网民行列,接受互联网各类文化的“洗礼”,其中“粉丝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粉丝文化”更为复杂,影响学生的生活模式、言语气质。②由于家长管控不力,学生自律意识薄弱,“粉丝文化”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言语交流、人际交往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置身“粉丝文化”的氛围中,小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在模仿着明星群体,给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学生无意识的网络用语可能影响群体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学生之间关系冲突,甚至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扰乱秩序,模仿偶像的娱乐行为,极大地妨碍了班级管理,对班级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粉丝文化”存在一些畸形的价值观,小学生开始对健康的校园文化产生质疑,影响健康的校园文化构建与传播。
“粉丝文化”从微观方面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宏观方面影响着教育管理,给教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认清“粉丝文化”的内涵,了解当下学生的行为方式及心理状态,遵循相应的教育原则,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学,纠正学生错误的行为方式。
一、文献综述
(一)“粉丝文化”的内涵
“粉丝”一词来源于英文“fan”,有喜爱、崇拜的意思。盛水舟、范宇辉认为,“粉丝文化”是一种参与性文化,主要特征是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是在技术许可下所增加的一种交流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活跃的文化形态,体现着人物的个性与群体智慧。③孙淑娴认为,“粉丝文化”是伴随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依附于媒介技术、大众文化所滋生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④李蕙言认为,“粉丝文化”是以“粉丝”为主体,通过“粉丝”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确立情感信任、身份认同、建立“粉丝”组织,形成“粉丝”群体,再凭借相互之间的创作、表达、互动与消费构成“粉丝文化”。⑤如今,“粉丝文化”借助网络设备的蓬勃发展,逐渐构成一个利益群体。小学生要想融入“粉圈”,就需了解明星成员关系、交往状态,顺应圈内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参与相关组织的应援活动,满足群体活动的需求。“粉丝文化”在互联网的特殊背景下,依赖文化的传播价值和个体心理欲望,逐渐衍生出具有商业、情感等特征的群体组织,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二)“粉丝文化”的影响
“粉丝文化”已逐渐趋向复杂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个体,更多的是造成群体效应和多类因素共同影响。伍尚邱葛认为,“粉丝文化”造成“粉丝”群体的身份认同,他们会为偶像组织一系列活动,如应援活动、公益活动等,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由于群体化造成网络骂战,也不可避免造成网络污染。⑥如今信息多样化,学生能够从网络接受多方面的信息与知识,而只关注偶像群体,对学生的认知层面也会有一定影响。仇玉娟认为,“粉丝文化”中由于各个网络平台利用算法对“粉丝”进行精准化的推送,容易使“粉丝”的视野逐渐窄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播。⑦学生片面的信息“存储”,对个人价值认同、身份觀念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容易引发视野窄化及认知定位的偏差,影响个人发展。“粉丝文化”存在商业性,而从消费主义倾向的角度分析,王汝源认为,“粉丝文化”带有鲜明的消费主义色彩,带来较多的过度消费与无用消费,对青少年而言是巨大的财富负担,同时也会对青少年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养成产生不良的影响。⑧由于小学生群体普遍对消费缺乏判断能力,因此“粉丝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消费观更多具有消极意义。追星学生疯狂购买偶像相关的宣传材料,甚至打榜、购买昂贵的门票,导致其他学生效仿这种消费观,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粉丝文化”对小学生行为方式的误导
由于辨别能力的局限,“粉丝文化”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身份意识有一定的误导。因为“粉丝文化”存在强烈的情感归属性,偶像是青少年理想化的自己,借助新媒体与偶像的近距离交流,参与到偶像的构建中,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⑨这些畸形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及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粉丝文化”对身份地位的划分也相当严格,在“粉圈”中,学生被分成“铁粉”“老粉”,有着明确的等级意识。很多学生都认为“铁粉”身份较高,必须尊重他们不需要理由,他们对地位较高的“粉丝”的尊重和优待表现出无原则性、无理性的偏袒和崇拜,⑩这种身份价值观念的消解,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深远。
麦奎尔曾说:“真正的传播革命,其最直接驱动力,一如既往是技术。”“粉丝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迅猛,基本原因在于上网设备的先进性。如今的家庭里,每个孩子都配备手机,网络对自制力较弱的孩子,往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粉丝文化”的本质是参与性文化,需要学生们日常生活的参与,他们往往会放弃学习时间,给自己喜爱的明星助力,对他们学业及生活造成影响,消极的“粉丝文化”价值观正误导学生的行为方式。
二、研究方法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局限,在问卷调查中不易表达内心真实想法,尤其在面对带有情绪、感情色彩等主观性因素的调查对象时,结果的客观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项目研究人员选择访谈法,从指定学校抽样选择学生作为访谈对象,然后对访谈录音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对整个访谈材料进行编码与分析。
在进行访谈之前,首先了解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特点,并制定了访谈的详细方案与目录。访谈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对“粉丝文化”的理解、怎么追星、追星对自己的影响等,每一个问题设置若干问题分支来帮助详细分析,以便更深入地挖掘数据。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次访谈主要选择有过追星经历的8位学生,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第三节课,每一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为30分钟。(见表1)
三、研究结论
经过对数据的两级编码,总结“粉丝”的追星方式、原因及影响。(见表2)
(一)如何追星——线上线下同进行
媒介文化的传播需要载体,网络设备的先进性加快虚拟文化进入现实空间。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追星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上网络社交平台,一种是线下活动。在线上追星中,手机是学生进入“粉丝文化”使用最多的设备,上网设备方便学生进入各种网络环境并参与“粉丝文化”。而且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不重,从而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成为追星群体,形成一种特殊类型的“粉丝圈”。有关研究显示,小学生的媒介利用重娱乐、轻学习,并有部分学生表示会在QQ空间及微信转载或分享关于偶像明星的消息,较少发布自己原创内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过多参与网络文化,会形成一种“与机为乐”的学习状态,精神上与偶像明星产生“共鸣”,使得个性发展依赖于文化导向,难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与学习的专注力。据访谈对象表示,遇见明星的新闻也会分享给同学,平时也会和朋友、同学分享自己对于偶像的看法,“经常用手机看他们的电视剧和听他们的歌,偶尔使用平板,电脑一般不会使用,平时通过微博、抖音等参加打榜、购买海报”。由此可见,追星群体的线上交流、参与的主要设备是手机,常用软件是抖音与微博。當笔者亲身使用这两类软件,发现里面存在大量的明星信息,并且软件开发者会经常组织“粉丝”与明星的各类活动,甚至可以与自己喜欢的明星进行交流,这些丰厚的条件无疑成为追星者的“福利”。当追星学生不满足于网上交流,就会出现线下支持活动,“参加过肖战的演唱会,买过他的海报和周边”“去过周杰伦演唱会,也看过很多其他明星的演出”。对于尚未建立完整消费观的小学生,线下活动最多是观看明星演出,由此成为与明星线下交流的途径。“最近,校门口小店出了‘时代少年团的盲盒笔,我们班追星的人就使劲买,还有一些海报和明信片”,也有部分学生通过购买明星的海报、信物等,参与到“粉丝文化”里的消费市场,试图通过购买明星产品来构建线下支持。
(二)为何追星——内外双重作用
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还未发育成熟,为何能够成为偶像的狂热“粉丝”?访谈结果显示,小学生追星的主要原因是身份认同、学习压力和同伴参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认同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模仿与靠拢。”“粉丝”对偶像的爱,是个人意识的幻想在某个人身上变成现实,也是“粉丝”对自我完整身份的渴望。“我很喜欢李现,感觉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他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可见,小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幻想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容易对人设完美的偶像产生认同,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此时网络中的偶像抓住学生心理特征,不断构造完美人设,引发学生的崇拜及追捧。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追星学生更集中在小学高年级,他们现在的学科知识更加抽象,难度也更大,此时注意力容易转移与分散,偏向于在“粉丝文化”中寻求归属和满足,这时存在部分学生因学业压力开始寻找外在的“庇护”,希望在明星身上找到“慰藉”,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当班级内部形成一个特定的“粉丝圈”,学生要想融入班级内部,也要去了解偶像,甚至有些班级的圈内有着等级意识,那么学生的地位就与“粉丝”狂热程度挂钩,这就促使更多学生参与“粉丝文化”。
(三)追星影响——行为方式的误导
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扰与干预,妨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展。若想深度探析学生在“粉丝文化”中追星的影响,首先要明了不良“粉丝文化”的异动样态。如今,部分文化传播趋向去思想化、去价值化、泛娱乐化。低劣文化形态难以具有一定思想价值,甚至充满低级趣味,满足学生的不良嗜好。一些“粉丝文化”存在灰色情绪,干扰学生正常心理状态,引发情绪波动问题。相关“粉丝文化”宣传内容,引导学生抨击自身价值,否认正确价值观念,试图消解主流文化与思想的价值意义。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关注了不良“粉丝文化”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聚焦学生在校表现。通过访谈调查,笔者发现“粉丝文化”对学生的误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积极性的干扰,二是消极语言的交流,三是课后参与讨论。学生在追星的同时消耗大量精力,经常导致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粉丝文化”对学生心理刺激较大,学生在偶像身上寻找满足感,浪费大量时间,甚至部分学生有网络成瘾相关特征。这些不良文化干扰,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成为教育的新问题,“我很喜欢肖战,上课时我的脑海里时不时会出现他的影子”“我喜欢刷抖音,有次把手机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刷抖音”。学生在校期间,受追星的影响,对学习的参与性不高,甚至有学生将上网设备带进校园,与同学一起上网,干扰正常学习秩序,对于教育管理也是一个大的挑战。有关研究表明,“粉丝社群”已经显示出某类宗教特征,“粉丝”逐渐将偶像视为自己的信仰和精神家园。此时若有不好的声音出现在偶像身上,就会引起大型的“偶像保卫战”,“看到在网络上有人说他不好,我会在网上直接骂他是不好的人,因为我非常生气”“刷到了偶像的视频会多看一些,如果底下评论不好的话也会回复一下”。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偶像群体的保护及崇拜,已经符合“粉丝社群”的特征,同时小学生存在心理局限,对于网络暴力缺乏一定的理性,会进一步促使消极语言的发展,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笔者也了解到,学生间的消极语言一方面是从网络小视频学来的,另一方面是从父母那里学来,可见“粉丝文化”也会影响学生父母,进而间接影响学生行为方式。另外,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有一定影响,而媒介素养也会作用于生活,因此提升媒介素养对于学生的健康交流是有积极意义的。“下课会较多参与关于偶像的讨论,好事坏事都有”,学生追星不仅课上耽误学习,课下闲暇时间也会和同学讨论明星,可见“粉丝文化”已侵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四、研究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粉丝文化”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健康交流以及课后行为,而学生追星的根源是身份观念的认同、学习压力增大以及同伴参与。因此要化解“粉丝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教师、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方式,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获得积极意义。
(一)以学生为立足点,关爱学生
学生追星,大部分是想融入集体、获得身份认同,所以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遇到内向学生应给予鼓励和赞赏,让学生有归属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在学生面临学业压力时,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调整教学策略,把握课堂重、难点,同时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让班级所有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上文提到,“粉丝文化”已开始出现某类宗教特征,偶像成为学生的信仰,所以教师应该做好信仰教育,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借助学校隐性文化熏陶,让学生有正确的追星态度;当面对因追星而荒废学业的学生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从虚拟空间里走出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家校合作,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家長应当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情况。“粉丝文化”的传播载体是手机,家长应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与频率,防止孩子网络成瘾;同时也要清楚“粉丝文化”的内涵与实质,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刷视频,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学生出现追星过度现象时,教师应及时通告家长,共同做好合理的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避免不良“粉丝文化”的冲击。
学校可以举办相关讲座,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学生讲解“粉丝文化”的危害性,让学生对网络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学校也应对家长开展网络教育,让家长了解网络媒体的发展程度和不良“粉丝文化”对学生认知的冲击,有的放矢地铲除病态文化的“种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网络环境,家校协同共进,进而全方位保障学生的成长。
(三)把控社会源头,建构网络新生态
解决不良“粉丝文化”的侵扰,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首先要把控媒介源头,提高网络作品的质量,给小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视频,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做好媒体的监管工作,针对青少年上网要有监督与管控,从根本上防止学生出现网络依赖,同时政府可以借助媒体制作教育视频提供给学校,让其上好媒介素养的公开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
注释:
①《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P02021091552
3670981527.2021年9月15日。
②闫玉霞:《“粉圈文化”对小学生行为模式的误导与纠偏》,《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8期。
③盛水舟、范宇辉:《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和身份认同研究》,《新闻传播》2021年第3期。
④孙淑娴:《新媒体视域下的粉丝文化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6期。
⑤李蕙言:《粉丝文化视角下提升文化自信路径的探讨》,《南方论刊》2020年第5期。
⑥伍尚邱葛:《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和身份认同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0期。
⑦仇玉娟:《饭圈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粉丝文化2.0》,《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8期。
⑧王汝源:《新媒体视域下粉丝文化发展特点研究》,《汉字文化》2020年第11期。
⑨吴春霞:《新媒介下粉丝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11期。
陈雪、高琴、孟梦:《城市儿童手机媒介素养调查——以湖北省宜昌市小学生为样本》,《青年记者》2015年第35期。
袁月明:《粉丝群体粘性:管理结构与身份认同》,《东南传播》2017年第5期。
王亚娜:《粉丝行为、心理特征及粉丝文化》,《青年记者》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