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融合点”

2022-05-30许慧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融合教学阅读教学

许慧

摘要:从教学《花钟》一课的两次尝试说起,引领学生赏花儿之魅,品汉字之味,解表达之妙,初探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融合的必然性。结合更多的教学尝试再探,发现可以在情感浓郁处、意象丰富处、表达生动处、凸显文体处,实现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汉字教学;阅读教学;融合教学

如果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引领学生穿过一个个“有形”的汉字,慧见“无形”的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会收获怎样的惊喜呢?

一、初探:从两次教学尝试说起

一起来看我教《花钟》一课描写鲜花开放姿态这段时的两次尝试——

【尝试1】

体会“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昙花含笑一现”等句时,我引导学生将这些拟人的修辞手法与直接写“开花了”的手法作对比,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生动。

这样的教学也关注了文字的表达,但为什么蔷薇是“绽开了笑脸”,万寿菊则是“欣然怒放”?为什么每一种花开放的姿态有不同的描写呢?对于其中表达的妙处,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体会。

【尝试2】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体会到文字的妙处,体会到作者生动表达的用意,我尝试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融到一起教。

教学“蔷薇绽开了笑脸”时,我做了这样的引导——

师“绽”是生字,读准它。

(学生读“绽”。)

师“绽”是绞丝旁,绞丝旁表示——

生丝线、细丝。

生和织物有关。

师你们见过衣服绽线吗?衣服上的线崩开了,裂开了,这就是——

生“绽”。

师(出示蔷薇花骨朵的图)蔷薇的花骨朵一层一层的,饱胀得就像马上要破裂似的。(出示蔷薇盛开的图)蔷薇开放啦,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一朵朵粉红粉红的,真像你们这群可爱娃娃绽开的笑脸。

教学“睡莲从梦中醒来”时,我做了这样的引导——

师注意“醒”,它是后鼻音。一起读准。

(学生读“醒”。)

师(出示夜里睡莲花瓣合起来的图)瞧,这些睡莲都在——

生睡觉。

生正做着美梦呢!

师(出示睡莲花瓣展开的图)看,早晨七点,睡莲又展开了花瓣。

生它们从梦中醒来啦。

生它们醒来后就像一盏盏魅力无限的花灯。

生醒来后的睡莲眼睛,就像闪烁的星星。

师是呀,醒来后的睡莲多美呀!

教学“万寿菊欣然怒放”时,我做了这样的引导——

师有一种菊花叫万寿菊。看到“寿”字,你会想到什么词?

生寿星。

师老师也会想到“寿星”。“寿”字多像老人脸上的一道道皱纹。谁来读读它的名字?

(学生读“万寿菊”。)

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棒!“万”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呢!

生“万”表示十个千。

生“万”表示很多。

师(出示万寿菊图)老师奖励大家看一看万寿菊,感觉怎么样?

生花瓣层层叠叠,数都数不清呢!

师数也数不清花瓣的万寿菊!请大家想象着画面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

师开得这么旺盛的万寿菊,听到大家读,真的是“欣然怒放”!

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学生的领会更真切。把“绽”的本义“绽裂”和“蔷薇绽开了笑脸”以及娃娃们绽开的笑容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把“醒”的字形和睡莲醒来的姿态融合到一起,把“万”“寿”的内涵与万寿菊开放时的样子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对这个自然段的生动表述有了真切体会,而对“绽”“醒”“万”“寿,,等生字的教学也落到了实处。

《花钟》这课到底教什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不同鲜花开放的生动表达,理解什么是“花钟”,又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概括段落的意思。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分离,教的内容多,但是散,整合不起来。从汉字入手,教师能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抓手,会惊奇地发现:每一个汉字的含义和每一种花开放的独有姿态竟然如此匹配!教学《花鐘》,抓住“花圃”这个核心词汇,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花钟”其实是一个特别的花圃,由一天之内依次开放的花组成。“花钟”里的花如何依次开放呢?学习第1自然段便能见分晓,体会到作者描写鲜花开放的生动表达。“花钟”里不同的花为什么开放的时间不同呢?继续到第2自然段中探究,所有的教学内容就串了起来,哪些是重点、哪些可删去就非常清楚。

就这样,赏花儿之魅,品汉字之味,解表达之妙,真是汉字如花,教学如花。

二、再探:挖掘“融合点”

实现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有哪些“融合点”呢?结合更多的教学尝试,我有如下发现:

(一)在情感浓郁处“融合”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姿态,有味道,有思维,更有情感。文章的感情,就是通过一个个有情的汉字去表现的。而体会文字里的情感,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学每一篇课文,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能够体现文章情感主旨的关键字词,引领学生深入研究,触及这些汉字的本源,理解这些汉字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把对汉字的教学与文本情感主旨进行整合。当一个个汉字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文本丰富的情感时,学生的情感之门自然会被打开。

五年级上册的《父爱之舟》,是一篇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却情感很浓的文章。不过,由于作者描写的生活和当下学生生活的距离有些远,学生要想精准、深切地体会到这份情感是不太容易的。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就要挖掘出最能表达作者深厚情感的汉字,将其顺势融合到文本理解中。就以文中的“疼”字来说。该字本指生病疼痛。“我”被虫咬,疼在“我”身上,更疼在父亲心上。我将“疼”这个生字的教学融入引领学生体会父亲宁花“冤枉钱”也想帮我换房间的爱中,学生很快就能结合生活中父母宁可自己吃苦也要让孩子过得更好的事件深入体悟,初步领会文中的父爱。再以文中的“粜”字为例。该字原指把米卖出去,在文中所处的语境是——卖出口粮换点钱,为“我”凑学费。我让学生联系父亲“粜稻”时的场景,想象为了给“我”凑足饭费、宿费、学杂费的窘迫,以及父亲的竭尽全力。由此,学生对父爱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还教到了“启”字。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指用手推开一扇门”,我追问道:“是谁为‘我开启了艺术之门?”学生回到文中,联系前文,再品读“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这部分文字,意识到——是父亲亲手为我糊的万花筒,为我推开了一扇艺术之门。瞧,把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汉字与文本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浓浓的父爱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到了学生心间。

(二)在意象丰富处“融合”

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意象。引领学生去体悟这些意象,有必要先启发他们解读与意象相关的关键字。汉字本身就是有温度、有质感、有意味的,是承载丰富意象的绝佳载体。学生玩味汉字、品味意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思考意象、品悟意象、解读意象。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一诗,其中“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蕴含了雄浑豪迈的意境。但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积淀和认知水平来看,想要体会出这番意境还是有难度的。有教师将“断”“开”等汉字的教学和启发学生理解古诗意象融合在一起,真是妙极了——

师(出示“断”字的象形图)看,“断”左边表示什么?

生表示用“刀”割断丝织物。

师那右边的“斤”又指什么?

生看起来像在用斧头砍东西。

师是的!如此看来,左右部分合起来表示——

生表示用斧子有力地砍断丝织物。

师很好!那回到这句诗中,让我们和大诗人李白一起展开想象: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生是有利斧把天门山砍断了。

师那这把利斧就是——

生楚江。

师(出示“开”的繁体字)这是“开”的繁体字,下部的“廾(gǒng)”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谁有这样一双能推开天门山的大手呢?

生楚江。

师(出示天门山图)这就是天门山。

生明明是夹江对峙静止的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白却大胆地将它想象成是被楚江水撞开的、劈开的,太有力量了!

生这句话让我看到,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的,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非常有气势!

生大自然真是神奇壮丽!

师大家想象一下这般神奇的画面,读一读,体会一下:哪两个词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生“断”和“开”。

这般由汉字串联起来的意象,让学生的认知全面立体,精准到位。教师顺着这样的思路继续教学后面三句,学生对天门山整体意象的理解就更为丰满立体。

放眼古诗教学,很多都可通过汉字抓取意象:《清平乐·村居》中的“醉”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潋滟”,《伯牙鼓琴》中的“巍”“太山”“汤汤”等,都活脱脱再现了农村清新宁馨、西湖晴姿雨态、高尚友情等意象。

(三)在表达生动处“融合”

一篇篇再现欢喜、悲伤、激情满怀或思绪飞扬生动表达的文本,都是由一个个喜、悲、激情或生动的汉字组成的。引领学生穿过一个个“有味”的汉字,品赏表达的生动秘妙,定会收获惊喜连连。

执教三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汉字又成了我有力的抓手。该如何指引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美妙,进而洞悉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我在备课时从汉字切入,仔细揣摩研究,反复推敲品读,课上启发学生由字延伸思维,品读鉴赏,效果非常好。以体悟描写水声的生动表达为例,我以“五步”开展教学:第一步,出示打击乐器图,让学生认读打击乐器;第二步,出示词卡“敲敲打打”,让学生讨论打击乐器怎么玩;第三步,教学“敲”字,让学生明确“敲”右下的“又”表示手,“又”上面的部分表示树杈,很像小鼓槌,因而“敲”字就像人手拿着小鼓槌,由高往低敲;第四步,品味小雨滴怎么敲打乐器,让学生想象小雨滴摇身变成魔法棒,由高往低敲打出“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声音;第五步,让学生联系观察下雨的经验,体悟“下雨的时候,小雨滴喜欢在哪儿敲打乐器”,再读读这段文字。如此教学,学生学得非常欢喜,他们表演模仿小雨滴敲打乐器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充分感受到了小雨滴敲打出的水声的美妙。

(四)在凸显文体处“融合”

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融合,教不同的文体,真的能教什么像什么,教什么就是什么。对写人类文章,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关键字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崛”字,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精髓就都在其中了;穿行于散文的汉字丛林,如《鸟的天堂》中的“热闹”“应接不暇”等,能很好地品味形散而神不散的韵味;化作水滴流淌在诗词文字里的汉字,如上述《望天门山》中的“断”“开”“回”“对”“来”等,能让人置身绝美意境,洞悉深远而又厚重的意象;嚼着故事里的汉字,如《猎人海力布》中的“酬”“誓”等,能让人把古老的故事读得“摇椅咿咿呀呀地作响”,意味深长;穿行在科学小品文的汉字中,如《太阳》中的“热”“大”“远”等,能在神奇的科幻之光照耀下变得理性睿智……

举例细说,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有一个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将孔隙的狭小写清楚的。教学时,我带着学生对“隙”字进行了研究,发现“隙”字本指墙的裂缝,右边的两个“小”就像裂缝,能让光线透过来,可以引申为空间狭小和时间短。学生探究时还发现,不仅能从“隙”字的字形解读出其意思,读“隙”字时,气流从齿缝间穿过,也能让人感觉到缝隙的狭小。再将對这个字的理解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体会孔隙的特点,学生就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品味到了作者描写孔隙时独特、精妙的表达。

在一步步的实践操作中,我发现,将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是与母语教学非常匹配的教学尝试,也是学生非常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水平、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何以为证?选取一位学生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后的一段感言:

我对文中的“落”这个字十分感兴趣。查了一些资料后我知道,“落”上面的草字头是指叶子或花朵枯萎了,然后从树上落了下来。比如,秋天,桂花宝宝开过后,纷纷从树上落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这时地面上就像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再比如,秋天,火红的枫叶从树上落下来,红红火火,就像是一片火海。“落”字下面的“洛”提示读音。秋天,许多叶子和花朵落了,但正因为它们默默无悔的付出,明年春天才会有更绿的叶子和更艳丽的花朵出现。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懂得适当放弃,不能一味地坚持,因为有舍才有得!

当学生在做汉字探究或文本探究时说“顿悟了”,你或许不会完全相信。再看看他们频繁生成的这些生动、精彩而又不乏智慧的“顿悟”,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收获了诸多感动与兴奋?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融合教学阅读教学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
试论怎样利用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如何有效实现民族体育融入现代中学体育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