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其“削足适履”,不如扬长避短

2022-05-30黄建初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普适性篇文章研讨

黄建初

教育写作很重要,教育写作很困难,这是好多教师的真实感受。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区内200多位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调查显示,89%的人希望有针对教育写作的辅导。

近日,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也遭遇了写作的困惑。她是一位很认真、写作兴趣很浓的教师,此前4次参加“学习共同体”的教改研究课,每一次都撰写观课感受,每篇文章均在5000字以上。她最近一次的观课文章,详细记录了课后的研讨,基础很好,稍微做一下修改就是一篇好文章。于是,我把修改建议发给她。几天后,收到了她的修改稿,我一看,却不是我希望看到的那种文章。我问怎么改成了这样。她如实相告,是接到了一位编辑的约稿。编辑想要的是论文,所以她动足脑筋要把这篇文章改成论文。

我不知该怎样回复她了。

一篇有实证材料、有分析思考的课后研讨文章,硬要改成所谓的“论文”,有点为难作者了。我想到了一个词,叫作“削足适履”。

这篇文章本来的结构是分三段阐述课后的研讨交流,每一段研讨交流的发言都很深刻,作者本身得到了启发,便把叙说和分析结合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新认识。这些新认识其实也是作者针对课后研讨提出的主张。

这篇文章的新意和价值在什么地方?总的来说,以往我们的评课环节,往往先说值得肯定的地方,后说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评课的依据大多以教师的经验作为标准。这样的评课已经成了“模式”。缺少理论视角的不痛不痒的评课,对执教者和观课者的触动不大,研究的作用就十分有限。

我给这篇文章拟了一个标题:学习共同体的奥秘——研讨聚焦于观课者的发现。因为文中有杨老师、陈老师、李老师的发现,都是观课教师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视角的新发现,很有价值。

鉴于我的不同意见,作者又做了2次修改,试着把文章切段塞入“论文”的框架中。结果,文章有点不伦不类了,她自己也感到不妥。

由此,我想到了几个问题。

一是,论文就一定比“非论文”(如案例、课例、随笔、叙事等)的水平高吗?

好多杂志和编辑以刊发论文、不刊发案例等“非论文”为荣。我认识的编辑中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相反,也有一批有识之士看到了“非论文”的价值,提倡和刊登教育案例、课例、随笔、叙事类的文章。《教师博览(原创版)》在封面上赫然印着“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以彰显办刊的宗旨。《教师月刊》曾经刊登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得失寸心知——执教〈理想〉的回顾与剖析》,文章长达14000多字,写作内容以叙事为主,议论较少。夹叙夹议的文章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但杂志编辑舍得拿出版面来登载这篇长文,足以说明编辑的倾向。肖川教授曾经说,他最引以为豪的不是课题研究报告论文,而是4本教育随笔。因为这4本教育随笔充分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对学界、对教育实践、对教师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看来,不能简单地讨论论文与“非论文”谁高谁低,更不能在论文与“非论文”之间划出一条鸿沟。论文不是天生就比“非论文”高贵。论文中有高水平的文章,也有低水平的文章。反之,“非论文”中有平庸之作,也有精彩之作。

二是,教师适合写怎样的文章?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教育现场,是具体的教育和学科教学,解决面临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做研究、写文章的首选。一句话,教师的研究与写作面对的是“情境性”的教育现场。如果说教师的研究与专家的研究大同小异(刘良华语),那么,这其中的“小异”大抵就是专家做“普适性”的教育研究,而教师做“情境性”的教育研究。

好多教育论文以思辨见长,不走进教育现场做研究。因为思辨可以脱离教育的具体情境,讲“普适性”的话语。教师则不宜。教师的经验镶嵌在教育的具体情境中,一旦脱离教育情境,经验可能一文不值。因为那些原理、策略、价值、意义早就有人说过,没有创新可言。对此,张肇丰研究员提出“教师的创新就是实践创新”。刘良华教授则告诫教师轻易不要写“论……的价值”“论……的问题与对策”之类的文章,要尽量写叙事的行动研究报告。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教师像专家一样做“普适性”的研究,写“普适性”的文章。这个标准该改一改了。如果教师选择的写作材料适合写成论文,那就写成论文。用思辨研究教育未尝不可。如果教师选择的写作素材不适合写成论文,那么写成“非论文”之类的教育案例、课例、随笔、叙事,我觉得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

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在写完自己的行动研究报告后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是的,不是要让“内容”去适应文体,而是要用文体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再者,教育论文的文体本来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三是,教师是否应该扬长避短?

答案是肯定的。教师的“长”,在于每天走进教育现场,获得复杂的、丰富的教育素材,有了素材再思考用什么文体表达。

回到那位教师的文章,她原来的题目是《成长于纯粹》,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课后的研讨,觉得这节课的课后研讨很“纯粹”,没有客套,直奔要害。我阅读的感受是,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把实施“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的一个明显特征通过一次课后研讨予以展示——每个课堂观察员借助“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视角辨析教学设计和推进中的得失。因为有理论视角的审视,观察员有发现,而且这种发现有深邃性和开放性。

尝试把这次观课的内容嵌入论文的框架行不行?作者做了尝试。第二稿用了我给的题目,文章的内容却有点散乱,不是聚焦这节课的发现与研讨,而是东拉西扯回到以往我們教师“擅长”的那种论文——用他人给的观点,再去寻找课堂里的事实证明那个观点是正确的。此时,教师自己成了隐身人,没有了自己的发现和阐述。这种中规中矩的所谓论文,没有扬长,而是走到了“扬短”的胡同里,让文章变成了“精致的平庸”。

我还是希望教师用自己在课堂观察中的发现与对课后研讨的辨析撰写文章,用“学习共同体”的长处做证据,证明课后有发现的研讨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效。这样的文章值得撰写,写了有交流的价值,对自己的成长也有意义。

猜你喜欢

普适性篇文章研讨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