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向度与美好生活构建
2022-05-30葛秀窦一民
葛秀 窦一民
关键词: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理论;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A81;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5 — 0036 — 03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跨越,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导向,深入挖掘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指导经济社会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现实的人作为需要的主体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建构从现实的人(人的需要,注:由于“现实的人”一词很笨拙,且在下文分析中常用到,所以简化为“人”,除非另加说明,“人”指“现实的人”。)出发,克服了黑格尔抽象的绝对的精神主体,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剥离,指出需要主体人的三种存在形式,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自然存在物的个人依赖自然界生活。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资料以满足自身的生存所需。其次,人同时又是社会的人,社会属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成为人。社会个体受到各自不同需要的驱动,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中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依靠他人需要的满足来实现的,需要是互相满足的需要。最后人是有自由意识的存在物。有自由意识的存在物的个体是按照美的规定构建未来的需要,人因为有了思想和行为的动机,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类存在物,能够把握自身所处的环境,在适应外界环境的同时,对外界进行改造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人与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人依照自身的需要,通过对象性的活动,确证本质力量。
另外,人是存在于自然、实践、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其需要的满足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活着,但是,为了生活,就必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人的物质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满足,又会引起新的需要的产生。已经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以及满足需要的工具又会出现新的需要。个体在“实践—需要—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中,成为自身和行为的主体。劳动和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不断变化发展,使得个体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处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个体的人的需要受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阶段去发展,因此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去谈论人的需要。
二、实践是需要的实现方式
实践活动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需要是人的本性,马克思说:“需要是一种天然必然性。”[2],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其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存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首先要满足民食等基本需求,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满足生存需求就必须要同外部的世界打交道,所以马克思从人对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出发,指出人们通过劳动取得一定的生存资料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因此人的需要是从生产自身的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开始的,真正地同自然打交道,展开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意义来说,人的需要是人对象性活动的结果,是实践活动的产物。
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生存性需要并非是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人的本质需要生成于后天,是人的实践活动。人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和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人因此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和具体的。人的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并且无限地趋近于人的最终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需要。如果简单的将人的具体的物质需要等同于人的需要,这就相当于将实然等同于应然,将既成的当成生成的。人的需要是人的应然的需要,人的应然的需要并非是理性的产物,应然的需要的依据是人与世界的实践的关系,人们通过实践满足人的第一个需要的同时,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和满足需要的工具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幅人的需要与人的实践活动互动图景,清晰地说明了应然的需要的实现是根植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的,并且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从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人的需要,超越了传统哲学的狭隘的实现,将哲学放置于现实的世界,从而将人的需要从彼岸世界拉进此岸世界。马克思指出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也就是从事劳动的人。因此,马克思的人的需要并不等同于想要,也不是欲求,而是在现实的劳动中生成、展开与实现的。人的需要既是一种实然的定在,也是一种应然的追求,这也就为人们如何突破历史与现实的障碍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指明了方向。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最终价值目标。马克思通过对三大社会形态的阐述,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自然需要占据主体地位,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的需要以及人自身的發展呈现出低水平的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地激发,但是此时人的劳动仅是成为人的谋生的需要,对货币的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极少数人的奢侈的需要与大多数人的必要的需要的对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奢侈需要与必要需要的对立将会消失,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对货币的需要转化为对人的需要。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以及自主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人的需要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人的需要最终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人的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生成发展,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发展是无限的,其最终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社会生产以资本的增值为主要目的,需要呈现出物化、工具化和粗陋化的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商品作为分析的起点,指出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即商品生产是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价值的生产替代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替代了人的需要。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进入到资本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家以维持劳动者最低的生存资料作为劳动力价值的衡量标准,在不考虑社会历史因素的前提下,将工人的需要等同于动物的需要。只考虑劳动者的动物性需要,不考虑劳动者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人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生产中,劳动者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资料被纳入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劳动者作为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工具,人的需要成为资本家谋利的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人依赖于物而存在,新的需要成为物对于人的一种新的支配力量。人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呈现出粗陋化、工具化和物化的状态,人们对于货币的需要占据了主导地位,广泛的工人阶级所拥有的有限的必要需要与少数资产阶级的所占有的奢侈需要的尖锐对立。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劳动成为工人进行谋生的必要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需要表现为一种自私的需要,需要不仅丧失了人的本质,而且丧失了维持人的发展的力量。因此为实现人的发展,必须要进行需要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中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由谋生的需要转化为人的第一需要,即异化劳动转变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对货币的需要转化为对人的需要,被物掩盖的人的关系的恢复以及必要需要与奢侈需要之间的对立的消失,即人除了吃穿住等基本的自然需要之外的为满足自身发展的对于教育、文化等的需要得到满足。进行异化的扬弃,首先要以人的丰富的需要取代粗陋的需要,人的丰富的需要包括基础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以及在此基础上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不断发展。以丰富的人的需要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粗陋的动物性需要,是需要异化扬弃的第一步。其次是要将人的需要从物质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和自我实现的层面。人作为有总体的生命力表现的人,自我实现是作为内在的必然性,通过需要表现出来,在资本主义生产范围内,私有制将对需要的对象的占有仅仅是当作对物的占有,除了对物的需要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的东西。只有将自我实现的必然性需要作为人的本质需要,促进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对于需要异化的扬弃。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即是以他人的需要实现作为自己的目的。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物,人的需要是与他人的相互满足的需要,个人在满足他人需要的过程中也在实现着自身需要的满足,人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在满足着自身的需要。需要异化的扬弃,实现了人的劳动关系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目标。
四、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向度对于美好生活构建的现实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多项事业,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的多样化的需求。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实干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前进,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更多的民生业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克服个人需要的异化和抵制价值虚无主义的侵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的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我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特点。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民生保障体系,让人民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和食品公共安全卫生等方面更加满意,推动构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天蓝水绿的宜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用实干铸就高质量发展。实干成就梦想,奋进创造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富足、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在十四五时期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由最初对于吃饱穿暖便是满足,到如今的吃穿住行不用愁,对精神境界追求的向往。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当前,要让人民过上更高水平、高质量、更加全面和协调的美好生活,还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紧紧依靠改革,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体制机制,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继续弘扬实干兴邦的务实精神,用我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性智慧汇聚起實现中国梦和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
以价值观培育提升精神内核。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脑袋要富”与“口袋要满”并未同步,伴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是人们欲望的解放,物的有用性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不少人对于金钱物质的追求几近狂热的状态,需要的异化乃至欲望的扭曲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羁绊。从物的有用性角度来看待价值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仅仅将客体当作物而不是对象,其表现为一种异化了的价值观。这种异化了的价值观以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为主体,人的包括政治、文化和生态需要在内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在面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升精神内核,将人的世界还给自己,满足人们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张靓雯,陈育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EB/0L].(2020-12-07)[2021-05-14]http://gd.people.com.cn/n2/2020/1207/c123932-3446
0043.html.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