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价值与实践分析
2022-05-30成思思
成思思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5 — 0159 — 03
前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双管齐下,针对各个学科特点开发其中所涵盖的思政教育内容,来完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教育。在“立德樹人”课程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导下,高校要针对“铸魂育人”的价值本源,从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层面,开展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与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创新,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内外的思想政治学习、实践之中,一方面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加强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内涵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国高校对于人才的思想教育根本目标就确立为——“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产业结构更新升级发展的大势所趋。当下,国家教育、科技、经济等全面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于科学基础扎实、道德水平良好的全能人才的需求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有助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提升。课程思政是指采取全员、全程、全课程相结合的育人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专业课程中,挖掘重要的政治理念、思想道德内容,对学生展开“立德树人”的协同教育,培养出具有高度政治服务意识的专业人才[1]。
从课程思政教育参与主体来看,通常包含地方政府机构、教师等教育人员、专业课堂内容三部分。其中地方政府机构主要制定用于课程思政教育的综合改革发展纲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升级为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如2014年起,上海市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就提出将育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高校教育的顶层设计、注重资源共享与互补,形成高校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2]。
而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授业的主体方自身的思想教育水平、思政教育意识、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品德修养,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教育的关键,其自身不断参与课内外课程思政的学习中,将有助于将思政教育的具体教学实践融入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如在2018年,国家教育部就强调立德树人理念,加强不同专业学生理想信念、专业知识与能力、品德修养等的综合素质教育,将课程思政内容教学的任务落细、落实。
二、“课程思政”与铸魂育人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习近平总书记“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率先明确了两大内容:意识形态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该理念从多维视角下,明确传达了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德行教育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谓之铸魂,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称之为育人,铸魂和育人在人才教育过程中也往往为一体同构[3]。
而“课程思政”是在传统意义上“思政课程”的进化升级,是根据各个学科教学特点,匹配与之相适应的思政教育内容,把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知识育人的作用,完成学生在掌握学科理论的前提下同步实现思想素养升华、思政水平提升。在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教学中,实现以不同学科内容的特点为媒介,深入发掘涵盖在专业知识体系背后的思想道德理论,个性化地将教师课程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与政治体系建构、思想价值引领、道德育人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完成思想政治理念、道德素养、学习生活等的培养建设,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内容教学的育人智慧,达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和教书育人目标。
三、“课程思政”实现育人本质的特点与实践体现
(一)“课程思政”实现育人本质的主要特点
课程思政之所以具有“铸魂育人”的本源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的隐含性、系统性、意识形态性与教育性。
1.隐含性。隐含性是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的主要特征,其并不直接向学生们“灌输”思想政治观念、专业理论知识,而是暗中将不同学科课程涉及的思想政治理念、道德价值观念,渗透到具体的课堂内容讲解、实践活动之中,强调的是一种无声无息、春风化雨式的施教,更易于被学生自然接纳和理解。
2.系统性。课程思政为“铸魂育人”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程教育的全面“思政化”,也不是将专业课、思政课进行简单相加,而是将思想政治内容作为一种教育观念,融入到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铸魂育人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任务目标、课程思政为铸魂育人教育实现的主要渠道,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在课程思政内容组织、教育中,应秉持协同效应的系统化教学原则,摆脱思政与专业课程的“两张皮”现象,达到以课程内容为媒介进行个性化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实现专业与思想教育的同步完成。
3.意识形态性与教育性。意识形态性也即政治理念、政治方向,高校课程思政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课程思政教育属性的发挥,主要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何种人才、如何进行培养、为了什么培养。在学好专业学科的基础上,实现思政道德水平的提升,开发出培育专业人才、完善学生人格的课程,促进不同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思政”教育中育人本质的实践体现
“课程思政”教育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导向、规范作用,特别在高校学生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与塑造方面,既能有效指导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日常生活行为,还能在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之余,不断深化、完善学生的政治价值认知和认同。
1.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和谐化的思政教育环境。不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实施模式,主要通过课内外多元化教育内容组织、教学情境创设,丰富现有的校园思想政治文化。如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为例,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慕课、微课在线教育平台,向学生展示与剖析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进而加快学生政治观念、高尚道德的形成。
2.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日常生活行为提供规制与指导。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堂教学、辅导员教育,相融合的引导性和指导性教育,其在传统理论知识讲解、日常生活教育基础上,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于多种网络信息传媒,如慕课、微课、微博、微信等途径,将对学生思想意识、学习状况的了解融入到专业理论知识讲解与教育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成绩,同时对犯错误的学生耐心教导,以职业素养和责任心铸就其正确的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念。
四、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方向指引
以往青年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通常以“灌输讲授式”的政治内容传达为主,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完成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达,以及帮助学生期中、期末政治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偏差,使得以专业课程为主的思政教学活动,更加着重于与政治教材相关内容的涉及、讲解,缺乏课程思政知识体系的整合与设置,也很少关注学生自身思想观念、政治认知的状况,导致学生在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中,没有明确的方向作为指引、学习积极性较差,因而课程思政无法展现育人价值。
(二)课程思政教育硬件、校企合作载体建设落后
由于“课程思政”属于隐性的文化引导式教育,其需要通过多种线下课堂讲解、线上软硬件演示等操作,才能展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功用。但从现阶段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来看,课堂本身硬件设施不完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缺乏,是“课程思政”文化性教育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虽然多数高校引入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设备,用于搜集网络中的思政理论知识、实践案例,辅助教师开展相应的政治内容教学,但缺少网络在线“慕课(MOOC)”“微课”等课程,学生在课程思政学习中缺乏参与感;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仍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或者在专业课程上添加部分的政治内容,并未做到专业课、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也很少为学生提供企业思想政治实践、学习的机会,整个思想政治建设载体非常陈旧落后。
(三)课程思政课内外资源挖掘、实践教育有待完善
在以专业学科课程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包括校内教育部门、教师人员等,需要針对不同课程存在的思想政治、道德价值元素,有意识地培养其政治意识、爱国情怀、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等。
但当下不同教育主体,对学生思政理论、实践内容的教学,仍旧以政治教材知识的整合、讲解为主,缺乏对专业学科中隐性政治理念、政治与道德元素的剖析。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育方面来看,教师并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进行课程思政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的组织设置,而是针对某一部分专业教学内容,对思想政治理念、道德元素作出涉及,思政道德元素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被大大弱化,虽然更加符合专业课程教育的初衷,但学生很难从思想政治学习中有所体悟[4]。
五、高等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策略
(一)注重课程思政文化建设以发挥舆论导向的育人价值
高校校园内部“课程思政”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对不同思想政治理念、道德价值观念的教育传达具有促进意义。如专门设置有关时代政治理念、价值导向与精神的展示区,应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中涵盖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同时教师在“课程思政”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结合校史馆、校报中的思想政治内容,展开对学生政治信仰、良好学风与精神文明的探索教育,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学习榜样,发挥“课程思政”舆论导向的育人作用,为高校校园营造出一种思想健康、内容积极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以专业学科为主的政治理念、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课程思政专业学科内容的讲授教学,需要与原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协同结合,这不仅表现在课内学科专业知识、政治观念与意识形态内容的简单归纳,而且应充分引入和发掘课外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内容,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引导式”教育,进而达到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以挖掘专业学科的育人价值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执行流程的组织设置,需以学生作为学科育人教育的中心,针对不同学生主体的思想认知、政治学习状况,选择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在线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进行教育相关视频制作,发布一系列有关专业课程的政治理念、新闻内容,以及借助微博、wechat、等数字媒体与学生开展线上探讨,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引导学习[5]。
(四)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的挖掘与实践以提升育人质量
在日常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或学习中,教师应将自身置于课程思政的建设之中,根据学科育人的思想政治实践要求,挖掘不同专业课的多种思想政治内容、道德价值观念,巧妙融入到现有专业课程的课堂、课外实践之中,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起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李波,屈原,徐静.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0(13):77.
[2]文晶晶,李墨.深化河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共产党员(河北), 2019(22):34-36.
[3]吴满意,景星维.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J].学术论坛,2019(05):133-139.
[4]姜如星.跨界融合视角下网络思政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95-96.
[5]王宝军.大学理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和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37-40.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