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22-05-30徐伶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初中生阅读教学

徐伶俐

[摘 要]文章从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出发,探讨基于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和提升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即培养学生预测技能、设计和开展读中活动以及组织读后讨论活动。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3-0022-03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批判性思维包含开放、好奇、灵活、好学等情感态度,是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一种折射。陈则航教授指出,培养和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批判性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掌握预测、推断、分析和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方法,同时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据此,笔者总结了基于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初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预测技能

(一)读前预测

1.借助标题预测文本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触发点。借助标题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充满期待,而且能促使学生围绕文本主题展开深层次思考。

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4的Read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第一课时时,先呈现标题,然后提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while seeing the title? 接着示范:To me, while see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I want to know who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is. 之后追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待学生回答后,笔者把学生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围绕这些答案(同时也是对文本内容的预测)展开阅读。

2.结合文本主题展开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有助于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相关背景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经常在进入文本学习前,结合文本主题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此外,头脑风暴还特别有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7的Reading “Going shopping”为例,笔者将读前导入环节设计如下:

Write the topic“Going shopping” on the blackboard, then ask the students:“Looking at the topic, what do you think of?” Let the students start to brainstorm, try to list information about this topic as much as they can.

笔者引导学生围绕“shopping”这一中心词进行发散性思考。学生列出了shopping的定义、地点、内容、时间、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拓展和加深了对“购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为后面的对话和写作环节做了充分的铺垫。这一活动也能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解释技能。

(二)读中预测

例如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8的Reading “The Taiwan earthquake”, 围绕1999年发生在台湾的一场地震展开,讲述了男孩Timmy幸存于这场大地震的故事。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用本子遮挡住后三段,先读前两段,然后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前两段的主要内容:①What was Timmy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②What was the earthquake like?学生据此预测故事的发展与结局,再阅读文本的剩余部分。读完后,学生纷纷惊叹于故事情节的曲折,同时又觉得合情合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内的小标题中发掘出文本的信息与相关线索,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发散思维和合理想象展开预测,再通过阅读来检验自己的预测,同时修正预测中的错误,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設计和开展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意义建构,有效学习、整合和内化文本内容。教师应认真分析、研读文本,思考和设计出有效的读中活动,使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和运用所学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实现由字面阅读到解释性阅读的跨越,最终实现批判性阅读。

读中活动的形式及目的,由浅入深可分为识别具体信息、分析语篇结构、梳理文本逻辑关系、运用证据推理论证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各项阅读活动,以达到让学生“真阅读”的目的。笔者常用的读中活动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分析行文逻辑

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逻辑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具体方式是让学生快速浏览文本内容,发掘出文本的行文线索,从而获知文本的大致结构。

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下册 Unit 1的Reading “Two cities in China”时,设置的读中活动如下:

Students read the two short passages quickly,  think about how the author organize the two short passages,and try to fi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opinions at the same time.

笔者设置此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的逻辑顺序,从而引起学生对文本逻辑性的关注。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线索展开推理并输出观点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又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4的Read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时,也设置了类似的读中活动:

Students finish reading the passage in one minute,and try to find out in which order the passage is organized. The teacher reminds th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ouns of time.

笔者设置此项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传记类文章行文结构的初步认知,发现作者的行文逻辑,从而达到通过解读一篇文章熟悉一类文章的目的。这样能为学生以后阅读同类体裁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制作相关图表,梳理文本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相关图表,例如结构图,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错综复杂的文本内容和文本内在主旨关联在一起,梳理出文本的结构,且将对文本零散的认知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宏观地把握文本的脉络结构。

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下册 Unit 2的Reading “Neil Armstrong”时,设计了一个结构图(见图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Armstrong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及其发生时间并填写结构图。这样有助于学生厘清这篇人物传记中的时间顺序,提高学生对人物传记这种文体的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三)回答相关追问

追问类型的活动,可以避免学生的阅读仅停留在表层。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追问,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说理能力。

例如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下册 Unit 2的Reading “Neil Armstrong”的教学,教师可在学生发现文章的时间顺序后进行追问:为什么人物传记类文章大多按照时间顺序行文?作者为什么選取这几个时间点来讲述Armstrong的生平?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不同看法,让学生意识到:人物传记类文章大多按时间顺序行文,是因为时间顺序是有条理地梳理一个人的一生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顺序;选取的关键时间点一般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转折点或有代表意义的时间点。

(四)进行合理质疑

质疑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让学生敢于质疑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并引用文本作为佐证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批判,这对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是相当有益的。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8的Reading “25-year-old Computer Engineer Murdered”为例,大部分学生在对文本进行略读后得出结论:作者是按照案件发展的顺序组织文章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结论后追问“还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吗?”,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因老师提问而故意说不同的观点,提出的观点要有理有据。有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作者是以受害人为核心组织文章的,依次讲述了受害人被发现、被杀的时间及地点,死亡原因,工作情况,以及仇家分析,嫌疑人和目击者,受害人父母等。

(五)推断作者态度或写作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解读,有理有据地分析与推断作者的态度或写作意图,这能使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获得发展与提升。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4的Read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为例,在学生掌握文本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其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文时,在读中活动的最后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Why did the writer write this article?”,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进而得出结论: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六)回答深层次问题,挖掘文本内涵

教师应根据文本特征设计能体现文本深层次内涵的问题,并引领学生运用分析、推理与判断等思维形式领会文本要义,挖掘文本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类问题在文本中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去获得答案。学生通过这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可以实现对文本的多角度整理、挖掘和加工,从而有效锻炼和提升判断、归纳和推理等高阶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还要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以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Unit 4的Reading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为例,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类文章,介绍了Spud Webb尽管身材矮小,但从不放弃努力,最终成为NBA球星并赢得扣篮大赛冠军的励志故事。文章的第一段列出了一组反义词——small和big,并且这两个词贯穿了整篇文章。因此,笔者围绕这两个词,设置了如下问题:

①In the article, what are “big” and what are “small”?

②Can we use other words to replace the word “big” and “small”? Why?

理解文本是思维的起点。以上两个问题,恰恰涉及了文章的中心。small Spud有一个big dream,整篇文章都是围绕Spud为这个梦想而努力来展开的。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突显了文本的情节发展脉络,活化了文本信息,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紧扣文本的核心词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挖掘文本内涵,并将文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比较、分析、联想等思维形式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组织读后讨论活动

讨论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它通过促使学生分析和比较自己与他人对于同一问题所持观点的异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水平在与他人思维的碰撞中不断获得提升。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不断发掘出蕴含在文本中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讨论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5 的Reading “When in Rome”第二课时时,列出了几个讨论题,让学生讨论manners in China,旨在帮助学生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讨论,学生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讨论活动是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为学生提供了解他人观点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将思维训练的内容融入阅读任务,采用丰富多样的思维训练活动形式,搭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平台。只要教師愿意做一个有心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契机是随处可见的。如果教师都能倾力去打造学思结合的生态课堂,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不难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则航.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培养[J].中国外语教育, 2015(2):4-11,97.

[2]  梅学芳.以创新提问为支架培养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7):14-17.

[3]  宋颖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4):46-49.

[4]  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21-2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初中生阅读教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多文体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