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寻新角度,体会阅读乐趣

2022-05-30崔婷婷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崔婷婷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一种科学、有效的思维工具,即思维导图,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予以重视,同时,还应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形成清晰的认知,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推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语文阅读

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予以足够重视,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理解掌握,并对文章脉络形成清晰认知,推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可实现学生良好阅读思维的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现大部分教师将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题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对带领学生深层次学习文本、阅读文本并未予以足够重视。此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发散思维,并且课堂阅读教学氛围枯燥、压抑,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师生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但阅读效果却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与预期教学效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阅读活动将逐渐丧失兴趣,这对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思维发展将会形成一定的阻碍。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认知能力均存在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在注意力方面通常会表现出无意注意明显高于有意注意的现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易被有趣且新颖的事物所吸引。在记忆方面通常会采取机械式无意识识记方式记忆具体形象的事物,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难以深化记忆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原因。

其二,分析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发现,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此阶段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影响抽象思维的重要因素,学生展开想象时,多会存在形象且直观的特点。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以视觉形象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其具有独特、发散、直观等诸多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推动学生发散思维发展,还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此外,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融入,还可以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便于语文知识点的记忆及提取。与此同时,思维导图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契合,能够推动阅读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2.1利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正式开展课文学习前先进行预习,而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多为书写生字词及朗读课文等。这种预习方法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可有效扩大识字量,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对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则远远不够。此时,教师可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将思维导图引入预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深层次理解,并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对文章形成深层次理解,对作者写作方法及写作意图有整体把握,并将疑问及困惑标明于思维导图中。教师借助此类预习任务的布置,可以实现对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并有效缓解学生的书写负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文章时,可布置如下预习任务:先要求学生初读文章,通过工具书的应用,对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加以理解,同时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对文章写作背景做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文章中标明优美之处,并分析写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对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加以体会。学生可以上述预习任务为基础,在初读文章时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立足整体视角理解文章大意,推动预习效果的提升。

2.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发现,其中所收录的部分文章篇幅较长,然而因小学阶段学生文字分析能力、基础阅读能力并未得以成熟发展,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以良好心态完成阅读任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将文章内容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此过程中,还可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主动思考意识加以培养,以此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课文主要内容,以此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及阅读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篇课文主要涉及“负荆请罪”“渑池会见”“完璧归赵”三项分支,教师应以每项分支为中心,逐渐向各分支蔓延并填充具体内容,如教师在“完璧归赵”故事中需要补充的主要故事情节包括:和氏璧是如何通过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也因此成为受赵王赏识的高官。“渑池会见”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蔺相如如何凭借聪明才智解救赵王,使得赵王安然无恙地回城。“负荆请罪”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自渑池会见后,廉颇为何对蔺相如产生忌妒情绪,廉颇在多次激怒蔺相如后,蔺相如均选择避而不见。廉颇知晓个中缘由后,背负荆条主动去蔺相如家负荆请罪,自此以后,蔺相如、廉颇二人共同保卫赵国的安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可将长篇幅的文章以清晰且具有条理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阅读文章难度、理解难度,促使学生对文章的主体框架形成清晰认知,并在此过程中锻炼阅读思维能力。

2.3利用思维导图,凸显文章重点

分析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其中涉及多项内容,依据文章类型展开探讨,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等多种类型。按照知识点展开探讨,不同文章类型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以记叙文为例,强调人物关系梳理和厘清事物发展脉络;以议论文为例,列举论据及论点的提出为重要因素;针对诗词类的文章而言,诗词大意的理解及单词的释义为重要内容。上述内容均可通过文章阅读的方式直接加以总结。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探索。但大部分情况下,教師所引导学生展开的探索性活动多停留于文章表层。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重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借助思维导图将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伴随教学进程的持续推进,学生在后续学习相同类型的文章时,将会自主完成思维导图的创作,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时,这首诗的主要知识点是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生僻字解释及诗中所传达的中心思想等。针对此类知识内容,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将上述知识点加以归纳总结,以此帮助学生对于本诗中所涉及的多项知识点全面掌握,还可通过深层次理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将会自觉展开思维导图的绘制,自觉挖掘可构成思维导图的各种要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可帮助学生对文章重点形成全面理解。

2.4利用思维导图,明确文章内涵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成功绘制,可对文章核心思想形成清晰、直观的了解。思维导图是学生以自身阅读感受及阅读认知为基础所绘制的图形。绘制思维导图后,学生的阅读活动将会受到思维导图的影响。因此,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对文章的不同部分架构形成清晰、合理的了解,方可对段落在文章核心思想表达中所发挥的作用加以体会。而学生通过文章核心思想的把控便可对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形成深刻感悟,还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不断强化。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多数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为小时候的好友相伴长大,多年后重新相聚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于闰土的变化并未予以重视,而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便发现闰土在课文中前后的变化。由此可对作者写作意图加以掌握,对闰土由少年至青年的变化形成感知,还可体会到旧社会对于聪慧勇敢的少年所造成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可实现文章内涵的深化,并推动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5利用思维导图,激发阅读兴趣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推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動中,要实现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推动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小学生正处于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可将冗长且枯燥的文字以彩色图形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传统枯燥乏味的阅读模式进行转变,促使学生在边读边画的良好氛围中开展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感知阅读魅力,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阅读《小真的长头发》这篇文章时,学生便可绘制思维导图。在阅读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对小真长头发的特点形成清晰认知,小真的长头发可以晾衣服、套牛、钓鱼等,将课文内容以富有画面感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而学生在结束文章阅读后,还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延伸思维,想象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变成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借助这种方式的应用不断增加思维导图分支,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6利用思维导图,增强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明显优势还在于其促使大脑在更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处理多种信息。思维导图可以中心图像为核心,向外延伸众多分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让学生展开深层次的阅读思考活动。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秋天的雨,蕴藏着好闻的气味”这一中心句加以理解,并向学生提问:如何明确这就是中心句?学生通过文章阅读找到“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好多香甜的气味”。由此发现,诸多内容均以味道为中心展开描写。此时,教师便可借助思维导图的应用,将段落内容与中心句二者间的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教师还可要求学生以中心句为依据,拓展思维,阐述秋天还蕴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以此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除此之外,借助思维导图延伸性的应用,还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及探究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习《盘古开天辟地》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结束文章阅读后,可延伸分支,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如盘古倒下后,四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激发创造性思维,由此展开课堂探讨活动,强化探究能力及实践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思维导图应用优势的充分发挥,推动学生良好阅读思维的养成,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学生认知特点、阅读特点作为依据,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凤.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真情,2021(4):141.

[2]顾婷婷.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0(5):87-88.

[3]郭丽所.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刍议[J].名师在线,2020(16):12-13.

[4]孙洁.思维导图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8):88-89.

[5]石国华.试析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上旬,2020(03):80-81.

[6]郑颖.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02):158.

[7]董阿萍.巩固基础提升能力构建体系——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6):2.

[8]张国寿.试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05):52-53.

[9]沈小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05):154.

[10]张敏娜.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文学少年,2021(01):128.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