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曲艺的类型与特点
2022-05-30席玲玲
〔关键词〕曲艺;凉山彝族;克智;月琴弹唱;彝族相声;曲艺小品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其中,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彝族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和灿烂丰富的文化,在宗教祭祀、婚丧嫁娶、节日集会等民俗活动中都离不开诗、歌、乐、舞等艺术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颁布的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政策下,彝族传统文化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和保护,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对彝族民间文艺的研究热潮。但总的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彝族音乐、歌舞形式,而对根植并流传于彝族村落族群中的曲艺却少有关注。
一、彝族曲艺的概念解析
“曲艺”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文王世子》,用于泛指匠人的小技能,后来逐渐演变成与戏曲、杂技、口头文学相关联的艺术门类。195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曲艺研究会宣告成立,并将曲艺界定为以叙事为主的表演艺术形式,从此明确了曲艺成为我国表演艺术中与戏剧、音乐、舞蹈、杂技并列的一个艺术门类。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曲艺植根于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生动地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情趣。由于大部分曲种以“说唱”为基本形式,老百姓习惯用“说唱艺术”来指代曲艺。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曲艺与说唱是不能划等号的两个概念。“说唱”主要指“说”与“唱”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五大类之一,通常指与音乐相关的带“叙唱”性的表现形式,而“曲艺”则是比“说唱”范畴更宽泛的概念,包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和民间杂艺表演,并以多种表演形式表述民族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轶闻趣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及人生哲理、祈福祝词等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①
由于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汉族曲艺的表现形式已形成一个基本完善的系统,而少数民族曲艺的表现形式尚无统一的概念和系统分类。少数民族曲艺有着复杂而独特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因此,不能完全照搬汉族曲艺的体系来划分和界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少数民族曲艺的存在价值,如中央民族大学柯琳教授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就开启了这一新领域,其开拓并搭建了少数民族曲艺理论研究的基础构架,将彝族曲艺曲种归纳为12种:甲苏、阿细说唱、梅葛、烟盒弹唱、咪哄、噼啪达、走谷、白话腔、月琴弹唱、阿苏嗻、撒尼月琴、克哲等,概括性地介绍了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彝族曲艺曲种分类和基本形式。从该著中得知,从地域上来看,不同区域的彝族有着不同的曲艺形式,而云南彝族曲艺相比其他地区彝族曲艺在形式和种类上要丰富一些;从表演形式上来看,彝族曲艺曲种涵盖了说唱、歌唱、舞唱、杂艺四类。尽管有的曲种伴有乐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但它们与彝族歌舞最大的区别是器乐和舞蹈处于辅助地位,從而凸显了彝族曲艺以叙事为基调的讲唱演述特点。
将彝族民间流传的克智、梅葛、勒俄特伊、查姆等说唱形式归于彝族曲艺来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强调这类事物的艺术特质和跨文化性特征,既避免了将它们作为民间文学类研究而造成音韵表演要素的遗失,也避免了将它们作为音乐歌舞类研究而造成民俗人文要素的弱化。
二、凉山彝族曲艺的类型与特点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485万,有14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比超过半数以上,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势险峻,河谷幽深,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通往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人民用智慧和情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文艺,其中,凉山彝族曲艺是最具群众性、娱乐性、民俗性的大众文艺形式。在内容上吸收了彝族民谣、谚语、神话传说、叙事诗等民间口传文学;在表现形式上以彝语唱诵、演述、论辩为主,部分曲艺加入声乐、器乐和舞蹈作为辅助形式。从形成的时间上看,凉山彝族曲艺可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大类。传统曲艺源自彝族古老的民间文艺,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原生样态,被当地人俗称为“说唱”,根据说与唱的比例又可分为:咏唱(重唱轻说,如月琴弹唱、阿嫫妮惹)、吟唱(重说轻唱,如勒俄特依)、诵唱(似说似唱,如克智、尔比)。现代曲艺有彝族相声、曲艺小品、彝语谐剧等,是随着时代发展,在汉族曲艺的影响和借鉴下形成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凉山彝族曲艺做具体分析。
(一)克智(另音译为“克哲”)是流传在四川彝族地区、深受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口头论辩说唱艺术。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彝族克智论辩歌场制度就已形成。在彝语中,“克”即为“口、嘴巴”,“智”即为“移动、搬运”,“克智”一词表示“口的灵活运用”之意,故也有汉译为“舌战”“辩嘴”“赛说”等。克智是彝族民间流传最广、运用场合最多的口传文学之一,以口头创作、口耳相传、即兴表演为特点。有的人注重其社会功能性,称“克智”为“克似哈举”(口头闲聊);有的人注重其娱乐性特点,称“克智”为“克格哈查”(口头娱乐);有的人注重其表演的形式,称“克智”为“克波哈谐”(口头论辩)。②常用于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表现形态为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说唱诗歌或辞赋,互相辩驳,谈古论今,获胜者往往“穷百家之词,困众人之辩”,是彝族民间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表现形式。③内容上涉及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农学医学、风俗礼制等各种知识。程式上由开场白、入题、展开、转折、发展、高潮、缓和、结尾组成。音律上以五言、七言为主,句式结构整齐统一,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在悠久的演变历程中,“克智”不断吸收彝族创世史诗、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民歌民谣等民间文艺的精髓,结合彝语声腔特点,以散文诗的音韵和节奏,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进行唱述,将民族文化以一种轻松幽默、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到彝族村寨中。表演场所多在火塘边进行,众人围坐火塘,克智辩者双方各持一碗酒,边说边喝酒,有时对峙到天亮都不分胜负。
克智在凉山彝区流传至今,尤以昭觉、美姑等地保留最为完整。昭觉县流传着“酒香肉香,不如说唱”“财富撑一面,说唱挡九方”的说法,说唱能手有近300人。演唱形式比较丰富,有的一人唱众人和;有的一人唱一人和;有的两人对唱,就如演相声;有的是猜谜式对唱,一人唱谜面,一人唱谜底;有的是男女搭配,形式不拘。④
克智的表现形式是轻松随意的,但文化内涵却是寓意深刻、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的,凝聚了彝族人民对自然和社会所形成的丰富的认知能力和智慧结晶。2007年,彝族克智与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曲艺同时入选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彝族克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克智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众,服务于社会,是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广泛群众性与民族性的艺术。同时,也有着类似于说功、噱头、包袱、开篇等曲艺术语用于表演过程之中。因此,把彝族克智归属于曲艺是完全正确的。”⑤21世纪初期,在凉山州曲艺家协会的组织和推动下,产生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克智作品,如阿C·理竹的《迎客》、曲比卧龙的《彝学专家赞》、达久史布的《好书记带来好光景》等。
(二)月琴弹唱。月琴是彝族传统乐器之一,彝语称为“帕别”“哦巴约琴”等,彝语“帕”意为弦,“别”意为弹,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着谚语“男弹月琴,女弹口弦”,可见月琴在彝区的普及程度。月琴是一种弹拨乐器,由琴杆、琴盘、琴品、琴箱等部分组成。据史料记载,月琴的前身是起源于晋朝一种名为阮的乐器,至清代,形制发生一些变化,琴杆缩短,琴箱变圆,逐渐形成现在的样式。月琴不仅是汉族传统音乐的常用乐器,也是彝族民间文艺中的主要乐器,其应用空间广泛,可以用于独奏,也可为说唱伴奏。在凉山彝族曲艺中,月琴弹唱是当地彝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弹唱艺人将传说故事、典籍诗歌、民歌谚语等融入唱词中,反映了民族文化、思想情感、伦理道德、审美观念。
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誉为“从民间艺人成长为民族文艺家”的阿鲁斯基对月琴弹唱的传播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他改进了月琴的弹拨方式,从云南引进了用拨子弹月琴的新手法,较之以手弹的传统方式,具有音量大、音域宽、音色美、表现力丰富的诸多优势。在随后的18年间,他深入乡野村寨采风,创作、翻译了约20万字的彝语说唱、弹唱、话剧、相声、歌词等,并将其编导为各种节目,自编自演了25个月琴弹唱节目,这些节目至今还有不少被演出或播放。阿鲁斯基将月琴弹唱带出了大凉山,也将月琴传承给了表妹沙玛乌芝。1957年在莫斯科举办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沙玛乌芝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到彝族的月琴弹唱。
随着彝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月琴弹唱这门古老曲艺也与时俱进,在内容上不局限于传统故事的说唱,还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新风尚新气象的作品,在向彝族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类创作作品有《春回彝寨百花開》《阿嬷妞妞》《阿依几几》《大小凉山金灿灿》《火把节夜晚》《小阿哥》《月琴为什么会说话》《祖国啊,我们永远热爱你》《阿力妞》《月琴恋歌》等。
(三)彝族相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彝族曲艺在品种、体裁、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借鉴汉族相声艺术的基础上,出现了彝族相声,彝族称之为“克格”。自古以来,彝族就是一个善“说”的民族,通过诗化的“说”排解内心的苦闷,抒发心中的情感;通过论辩的“说”展示睿智幽默,传承民族文化。彝族古老的口头传统“克智”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生活情趣、饱含幽默诙谐的对口词,其语言行云流水、生动形象、引经据典、谈古论今,且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这样看来,彝族“克智”与汉族相声之间有着奇妙的共性和联系。彝族相声借鉴了汉族相声“说学逗唱”的精髓,结合了彝族的语言特点和民间文艺发展而成。“彝族相声不是汉语相声的彝语版,它深深根植于大凉山彝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克哲之中。应该说,对汉语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借用为彝族人性格中的幽默、开朗的成分找到了时代的表达渠道,彝族相声的诞生充分佐证了民族文化逐步融合的必然过程。”昭觉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彝族相声的重要推动人物阿吉拉则曾这样说道。⑥
在凉山州,沙玛木乌和莫色阿萨是家喻户晓的彝族相声明星,也是彝族相声的创建者。两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舞台形象喜感十足,捧逗哏搭档配合默契,而且均受彝族民间文学的浸润。为编创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他们走村串寨,深入田野采风,力图使作品贴近群众生活,反映彝区的新面貌新风尚。自2000年以来,彝族相声成为“三下乡”文化惠民活动中颇受欢迎的节目,几年间观众达20多万人次。观众普遍反映:“卡沙沙,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这么好的精神粮食,一场演出胜过开10次大会,比打骂教育有效百倍。”⑦由他们创作表演的《语言专家》《揭老底》《一堂课》《趣说火把节》《来自北京的温暖》等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其中,彝汉双语相声《语言专家》表现了因彝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引发误解而闹出的笑话,其新颖的艺术形式不仅获得彝族群众的认可,也受到曲艺界专家同行们的赞赏,曾先后在凉山州、四川省及全国文艺比赛中获得佳绩。
(四)曲艺小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大凉山,为这里的民族文化事业带来了新发展。曲艺小品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生动诙谐的综艺形式,借助中央电视台的晚会类节目在全国得到迅速传播。凉山地区的文艺工作者们结合本地文化和民族风情,探索出颇具特色的彝语或双语曲艺小品。
在题材上,围绕社会发展和改革主线,宣传党的政策为彝区带来的新风尚、新面貌,突出民族团结、禁毒防艾、乡村振兴、党史教育等主题,这类小品有《一封家书》《石榴花开了》《团圆》等;在人物形象上,源于凉山地区现实生活的典型事迹,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艺创作理念,用曲艺小品塑造出母亲、村民、医生、教师、公务员等形象,这类小品有《母女》《妈的生日》《打针》《税务之家》《欢乐彝寨》等;在表演形式上,既保留了曲艺小品在说唱技巧和角色扮演上诙谐滑稽、精练灵活等特点,又融入了彝语彝音、彝腔彝调,以突出本地化特色,有的小品还将克智、尔比、口弦、民歌等彝族传统民间艺术加入其中,这类小品有《家访》《寻找原生态》《移风易俗》等。
彝汉双语小品或彝族方言小品以其“接地气”的特点,在凉山地区广为流传,深受彝族同胞的喜爱,在轻松诙谐、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曲艺工作者们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向广大老百姓宣传普及,为促进当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结语
总的来看,四川凉山彝族曲艺的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基于本民族民间艺术的传统曲艺,也有借鉴外来文化的现代曲艺。传统曲艺沿袭了彝族古老的口头演述传统,融合了毕摩文化、民间文学、民俗礼仪等要素,通过说唱、弹唱、叙咏等形式来表现。具有题材广泛、表演生动、叙述性强、仪式感鲜明、歌舞诗一体化等特点。以克智、月琴弹唱等为代表的曲艺类型至今仍是凉山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文艺。与此同时,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现代曲艺在凉山彝区迅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以相声、小品、快板、谐剧等为代表的文艺形式也在凉山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融合了彝汉文化、彝汉语言、彝汉风格的现代曲艺作品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为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培育社会新风尚、推动民族团结事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凉山州曲艺家协会成立以来,在协会组织、推进和指导下,当地的曲艺表演队伍逐渐壮大。曲艺作品推陈出新,通过“文化三下乡”等惠民演出传播到乡镇村寨,充分发挥了曲艺“文艺轻骑兵”的优势与作用。一些优秀作品还在各级文艺展演和比赛中获得了佳绩,在曲艺专业领域也逐渐受到了关注和好评。然而,在当前社会变迁和文化消费模式下,曲艺同样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正如凉山州曲艺家协会主席熊克江先生所指出,目前,曲艺发展还面临着编创演出经费紧缺、作品质量不够高、演出机会和平台较少、曲艺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对此,熊克江提出建议:振兴曲艺,呼吁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对曲艺给予扶持;开展曲艺创作、表演培训活动;鼓励出版曲艺期刊和教材,为基层曲艺爱好者提供学习深造和发表作品的园地。⑧
只要始终秉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凉山彝族曲艺一定会开创出符合时代需求、彰显民族特色、让人民满意的文艺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①柯琳:《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北京:中國文联出版社,2016年。
②沙马打各:《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04期。
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s://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312。
④阿克鸠射:《经久不衰的彝族说唱艺术》,《凉山日报》,2007年1月19日。
⑤熊克江:《也谈四川彝区彝族“克哲”的保护与利用》,《凉山曲艺》第三辑(内部发行),2006年。
⑥鸠射尼古、朱勇钢:《彝族相声风靡大凉山》,《四川日报》,2005年1月21日。
⑦阿克鸠射:《彝族相声说的比唱的好听》,《凉山日报》,2004年12月19日。
⑧熊克江:《基层曲艺事业的历史现状与繁荣发展思考——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凉山曲艺》第四辑(内部发行),2009年12月。
作者简介
席玲玲,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任丽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