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思政课教学成效的路径研究
2022-05-30段秀珍
段秀珍
摘 要:小学思政课教学,要树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明确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凭借道德与法治学科,充分挖掘“人文素养”,让课堂走向生活化,采用多种方法,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
关键词:思政课;小学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
思政课即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是突出内容的思辨性,思维的开放性;政,就是方向盘,突出价值观的引导;课,就是把课堂作为载体,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的天職。
当前的小学思政课,基本上是指道德与法治课,大多教师都是“照本宣科”,严重抑制了学生的道德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创设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成为优化小学思政教学的途径之一。
一、树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念
新时代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首先要求的就是德。立德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任务,更是所有课程及教师的任务。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教师既要做学问之师,又要做品行之师,这其中即蕴含着立德这一重要要求。
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我的课堂我做主”是对主体和责任的宣告。“思政课”教学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虽然不同学科的教师,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要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教师应当通过课堂互动、课后答疑、小组讨论、网上交流、教学反馈、学业指导等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和沟通,用好课堂,用好校园阵地,实现“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明确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不是要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材,以立德为根本,要聚焦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三、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素养”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即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要立德,还要树人,要为了学生,给予学生,更要成就学生。成就学生,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是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带着与日俱增的主体意识,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人文素养因素,并切入教育的每日生活中,努力让人文教育、情景教育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贯穿于德、智、体、美、劳各个环节,做到“润物细无声”,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让所有课程真正承载起育人的功能,切切实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充分接“底气”,让课堂走向生活化
“生活德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理念,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挖掘,进一步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识,培育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对于红色文化地区的学校,应该着力加强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魅力文字 民族瑰宝”时,可以让学生走进博物馆,进行“触摸历史 传承中华文化”研学活动,让馆内的一器一物、一字一画,均成为学生认知历史、感悟家国、根植文化自信最好的教材。通过珍贵文物、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爱国情怀、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的培育,弘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道德。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可以在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的价值引导。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进行价值理念的传递,培育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新中国建立不易的珍惜。
(三)充分调动感官,提高教学实效性
思政课应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打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应当自觉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扭转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
1. 激趣。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有机统一体。面对既是“教本”也是“学本”的教材,教师的“教”要有新的思路,做到“教”为“学”服务。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是引导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一味良药。教师应下大功夫钻研教材,设计有深度、有意义的教学环节,为课堂教学增“趣”添“味”,以“趣”为切入点,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运转思维。如果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保持注意力的持久集中,保持清晰的认知、感知,形成“学会—会学—乐学—学乐”的良性循环。
2. 导学。“任何知识要想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景或是思想境遇之中。”目前,不少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试图把道理、观点生硬地塞给学生,直接影响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效。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引导学生“自觉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扮演好启发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角色,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通过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如小品、课本剧、讲故事、数字趣味游戏等,不拘一法,因课而定,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让学生在进行自说、自演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惟妙惟肖的表演,唤起“观众们”的共鸣,让他们自主地获得知识,领悟体会其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基本文明素养,以达到育人的最佳效应。
3. 入情。好的教学是自觉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而且使其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发展和提升。对于人的德行生长来说,道德情感有其独特价值。朱小蔓教授说:“人的情感体验亲密关联其价值认同、道德品行与健全人格的养成,继而对完整的、整全的人的生命成长起基础性及持续生长性作用。”李吉林老师也认为:“情”则是学生情景学习的命脉。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应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具有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触动学生内心甚至灵魂深处,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进而让他们践于行动。
思政课,要关注人,要“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懂得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培养学生成为富有大情怀和大格局的人”。这是教育的初心,更是思政人、教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77.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6.
[3]朱小蔓,王平. 情感教育视域下的“情感-交往”型课堂:一种着眼于全聚德新人文主义探索[J]. 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1):58-66.
(责任编辑:罗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