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同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30周明唐新梅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双师校企合作

周明 唐新梅

【摘要】本文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从“双师”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估、跨境人才联建等方面探究践行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同堂教学的方法,分析实践成果并归纳校企合作“双师”同堂教学的优势,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双师”同堂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双师”同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8-0144-05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提高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参与学校办学的程度,健全完善多元化辦学体制,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动校企协同育人。2019年国务院、教育部和财政部先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实施方案》提出深化校企合作,全面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鼓励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命运共同体;“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强力推进产教融合办学、校企合作办学,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双高计划”建设和发展的主线,是地方高等院校和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需要,更是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师”队伍和专业群建设、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等的重要举措。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同堂教学的措施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农旅”特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立项为契机,在进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建设中,发挥“农旅电商”特色人才培养优势,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紧缺人才需求,校企协同开展“互联网+广西本土电商”技术研究,校企深度合作探究“农旅”“双师”特色同堂育人实践方法,培养“知农、爱农、助农”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电商人才,实施电商助农、惠农工程,形成“专业+行业+企业”三业协同的“校行企”命运共同体。

(一)建设层次丰富、崇德尚技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团队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推进“三全育人”:抓教学内容改革,深化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改革,实现全员育人;抓师德师风改革,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抓实教学资源改革,整合学校行业企业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依据教学要求和职业教育学生认识规律,团队制订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项目管理和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执行学生双重管理标准;引入多层次的企业技术人员、工匠能人、创业达人、农产品经纪人、贫困村第一书记等社会技能人才协助专业建设,改革特色课程教学、建设智慧课堂、开发课程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扎实、配置合理、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见下页图1),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

(二)推行线上立体教材与线下融合教法改革

学院建立了企业专家资源库,由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的50%以上。以“教学管理与项目转化”双线渗透为共享策略,学院创建了“教师引导、学生实施、企业考评、市场检验”的职业教育动态“农旅”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建设新范式,推动教材与教法的改革。校企合作开发《网络营销》等在线开放课程、县域“农旅”特色电子商务培训课程、“运用农旅思维推介农旅线路”系列课程标准及资源、《产品包装设计案例教程》等“农旅”特色系列教材,并开发了相应的立体化数字教材,将课程学习常规考核与相关课程的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开展“课证赛创”通融的教法改革与实践,完成主干课程线上立体课程的搭建与资源的开放共享,力求通过线下教法的改革提升“农旅”人才培养质量。

(三)“校企联动直播”指导学生学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联合企业教师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在线直播教学。如在《直播营销》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由校内教师组织,并邀请了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教师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远程直播的方式,学生在教室借助直播设备开展农产品直播活动,企业教师远程掌握学生直播情况,进行互动点评。在直播教学过程中,企业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校企联动直播”有助于企业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会选拔表现优秀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工作,实现校企育人、用人合作共赢。

(四)开展“教学互融”创业实践活动

校企教师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教学。校企合作师资团队指导学生组建小分队,借助“互联网+”人才建设理念,分析电商专业工作岗位典型职业能力情况,针对农产品美工、运营、管理等各个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实践技能要求、知识能力要求及职业素养要求,学院策划了土货秀“撩啰赶圩”“线下走秀体验”“线上赶圩营销”等一系列“农旅电商”乡村实践项目。以学银在线课程资源库的云端教学平台为基础,学生通过“赶圩”“走秀”“开馆”“进企”等跨越传统课堂界域的实践活动,为地方进行农副产品的设计、包装、销售,这些实践活动很好地衔接了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课堂与乡村,在实践中学生对农产品和乡村旅游品牌的理解更加深入、运维能力不断提升。

(五)实施农旅电商项目运营式教学

学院以项目实践与孵化为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创业达人、企业家等开展企业沙龙,与学生分享创业经验与故事。校企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选品和市场调研,校企共同评估学生的选品结果,将选品的包装设计、文案策划等企业需求以项目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产品的推介、营销、预售、服务等环节。学生的实践过程其实也是项目的孵化过程,通过电商项目实践加深学生对农旅电商项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和素质,对企业盈利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学生直接参与农旅项目孵化运营和课堂双向教学中,不仅能获得显性知识,随着专业技能的提高,协作、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六)实施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团队教师十分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将知识点、技能点、校企文化及职业素养融入真实的“农旅”项目中,构建了以“农旅”电商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使通识课与专业课融通,在“润物细无声”的职业情境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服务农村、投入农村建设的责任意识、规章意识、契约精神和从事农村电商事业的情怀与技能,促使学生完成从厌农到知农、惠农、爱农的情感转变。

(七)实施“校内培基—企业实践—跨境联建”的中国—东盟跨境电商教学

在以农产品和旅游为主要产业的中国广西和泰国等东盟国家,有“一村一品”的扶贫助农政策和发展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通过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的指导,搭建中国—东盟国家跨境领先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桥梁,解析跨境电子商务典型工作岗位的素质需求(见下页表1),学院实施了“校内基础—企业实践—跨境联建”的教学模式。校内基础是指校内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商品认知、洽谈、拍摄美工、客服、跨境文化与贸易等具有跨境特色的电子商务基础岗位基础技能训练;企业实践是指领先企业将运营项目引入校园,企业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对学生进行跨境平台店铺建设、跨境项目运营、网络推广等企业实践技能培养;跨境联建是指在实践教学组织中,通过中国与东盟各国间、东盟国家间的结对互助、团队合作,由结对伙伴为对方的项目在本国的跨境推广,设计基于本国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网络环境的跨境电商推广方案。

(八)改革校企“双师”同堂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在课程考核中学院实施的是“教师考核+企业考核”的双向考核评价方式。教师考核由学院教师完成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考核,项目分阶段考评折成相关课程成绩,贯穿于养成教育的全过程。企业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是由企业教师对学生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规章意识、契约意识等职业素养进行考评,贯穿于养成教育的全过程;结果性考核是将项目实施效果作为考核的内容,通过企业的绩效考评制度,考核学生的表现及项目完成情况,并折算成相关课程成绩。此外,学院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家校沟通、麦可思咨询、校企生满意度调查等在职业院校中具有创新性的多元评价制度,规范、细化课程评价内容,建立评价跟踪反馈制度,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内容系统、评价要求结果客观、评价反馈方式及时方便的课程建设综合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结果能发挥对课程建设的监督、促进作用。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同堂教学的成效

(一)“农特产品+电商”实现了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在教学中,校企双方人员组成“双师”授课,将商业项目直接引进课堂,师生直接在课堂上参与项目实际建设,以农产品经营实务作为载体,强化策划、营销、电子商务技能实训,实现了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这样的方式营造了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商业运营业务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规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南宁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企业已成为区内特产营销行业的领头军;学院举办方协同供销社依托实训基地创新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新模式,盘活了农产品资源交易市场。

(二)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学院发挥驻企业电子商务技术工作站的优势,以共建校企合作基地等形式,帮助企业实施建设规划、完成农产品签约、维护平台系统、培训员工和农户等工作,将教学实践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机地融合起来,推动了广西县域电商发展转型升级,促进了全区农产品在东盟的跨境双向流通,帮助各市县大力推广特色产品,为实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壮美广西”使命、实施强首府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三)教学团队斩获多个重大奖项

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做强师资队伍品牌,利用电商平台和VR技术带动农产品销售,实现电商渠道与传统贸易渠道产销对接,并形成口碑,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获得了一系列成果: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成为国家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教师获2021年度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20年度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网店保税进口商品选品策略》《水果短视频拍摄技巧》《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中的SVM模型》3个微课均获得第十九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四)开发推广多样化“农旅”教学资源

基于“农旅”电商的工作项目,学院建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两个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等7门精品在线学习网络课程,实现优质职业教育立体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运营实务》在线课程先后获得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开发了县域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课程,在扶贫扶智中为全区供销系统电子商务培训、县域电子商务人员技术培训所使用;开发了运用“农旅”思维推介“农旅”线路的《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系列课程,并推广到泰国清迈远东大学等东盟院校,其中《网络营销》《选品与采购》《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等课程获2021年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产品包装设计案例教程》被评为高职高专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

(五)学生技能比赛屡创佳绩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校企协同育人的“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水平和电子商务技能。学生自主创业成立公司及农业专业合作社23家,开设网店和微店327家,其中苍梧县木双镇友谊村、河池侧岭乡等“农旅”电商生态游线路与系列产品开发成功得到推广,带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级金奖2项、银奖3项和铜獎2项;在2018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在2021年度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赛项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2020年度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项中获一等奖1项等。

(六)服务兄弟院校提升了专业影响力

以“农旅”电商综合实训基地为依托,融合南宁市供销社、广西电子商务协会、田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行业、企业、乡村多方资源,搭建产学研商一体化平台。通过与职教集团、中职院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对口支援培训教师和联合培养学生。通过向具备远程教学条件的中高职院校开放及共享“农旅”电商资源平台,使本专业成为创新成果和技术产业化的转化中心,提高了专业的辐射水平。依托学院电商“农旅”特色的专业优势,积极对接国家及自治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感党恩·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推动广西县域农村电商转型升级。校企合作持續开展技术助农和培训助农服务,实行“传、帮、带”和团队帮扶结合模式,在南宁等地开展“电商助农,乡村振兴”助农直播活动200余场次,成功帮助果农销售将近60万斤芒果、百香果、菌菇等广西优质农产品,并协助市、县供销合作社构建网络销售平台,促成企业完成农产品签约金额7 000多万元,增加了农产品收入,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学院开展的助农、惠农系列电子商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已被中国新闻网、广西日报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提高了学院和专业的影响力。

(七)服务东盟赢得口碑

2019年学院携手合作企业在清迈远东大学建成首个“电商谷”清迈中心,培养泰国清迈企业主、泰北各院校教师、大学生等新商科青年人才累计300多人次。开展中泰学生技术技能展示和联合创新创业东盟特色产品营销活动,共同销售特色产品;通过课程资源输出和“电商谷”项目的推介,学生进行“农旅”电商线路的线上推介和线下展示,孵化咖啡小镇等中泰“农旅”电商线路,销售咖啡产品及中泰产品,同时中泰师生共建的创业项目在泰国首届“一带一路”泰北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亚军。2021年“电商谷”南宁分中心(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正式启动,学院作为“电商谷”的发源地,面向泰国等东盟国家开展了输出中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先进经验等系列活动,服务“一带一路”电商人才培养,获得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东盟国家的认可。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所需、企业所需,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广西高水平专业的过程中,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在校企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实践校企“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提高了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校企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共建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课程教学、建设专兼职师资团队等方面加强融合与创新,以期源源不断地输出“爱农村、知农情、善技术、会营销”的电子商务人才,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由广西的高水平专业建设成为全国的高水平专业。

参考文献

[1]韩西清.“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任务与举措: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9(10).

[2]于仁萍,宫晓峰,邢勤.六维度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锻造新时代模具专业工匠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1).

[3]张占国,孙丽霞,耿德旭,等.校政企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2022(1).

[4]林荣花.构建育人队伍、课程体系、文化涵养、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三全”育人体系: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12).

注:本文系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思政的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YB2020110104)、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创新研究与实践”(20JDSZ3049)、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重点课题“广西面向东盟国家构建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及其实施路径研究”(2021AA07)、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重点课题“基于文化视角‘三向融通的广西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ZJY1397)、2016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构建与实践”(2016MSZ0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明(1981— ),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唐新梅(1982— ),广西资源人,硕士,副教授,教育部2021年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双师校企合作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