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听读写结合模式

2022-05-30蓝喜萍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摘 要: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培养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限制,在听读写结合模式下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进行训练与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听、读、写三者的内在联系,不断创设完善、丰富、系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与策略,以此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听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蓝喜萍,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将教学侧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引导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基于此,笔者想将高中英语听、读、写三者相结合,开展“开放式听读写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课外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高效有声阅读到写作,实现对学生语言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的基石;关键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生的基石。品格是人作为主体最富有人性的一种本质力量,内蕴着人的道德性、精神性与利他性;能力在英语核心素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受多年来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导致班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对学生今后的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适应新课改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思想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探索“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课外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的课堂教学手段很有必要。这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立足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文化内涵,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影视欣赏、对白阅读、英文歌曲欣赏以及外刊文章听读等,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并品味英语这门语言的美感,提高审美趣味。对此,笔者尝试利用听读写结合模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通过一些实际教学案例,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听读写结合模式的实际应用路径展开探究与分析。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听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路径

(一)开放式听读写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首先,要确保高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最后,有效之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优质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学习。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立足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高三年级一轮复習阶段,复习教学要以明确的任务目标为核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各种语言知识与功能加以整合。而核心素养目标,不论是思维品质还是文化意识都需要体现在任务之中,否则,教学仍然可能集中在知识点识记与理解。要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预知走向育人。而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站在“超越学科,超越教材,超越课堂”的角度,去思考体现学科价值的内在逻辑体系,构建超越学科知识体系的另外一个系统性框架,其中包括对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等要素的详细描述,并依靠这样的框架去分析教学内容,包括话题及语言知识内容,如语篇、语法、功能、词汇。

因此,我们按话题来整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内容进行课本复习。这样既不脱离教材,又能体验按话题复习的优势——按话题内容复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与话题相关的词汇会在不同语篇中多次复现,符合记忆规律;与话题相关的词汇本身是一个“词场”,容易联系记忆,确保学生词汇过关,为迎战高考夯实基础。

例如,笔者在复习关于旅游与文化话题的时候,把必修一 Unit3 “Travel journal”、必修三 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必修四 Unit5 “Theme park”和选修七 Unit5 “Travelling abroad”几个单元整合在一起,并提问“What can you benefit from your travelling?” ,同时给学生展示了关于旅行的音频和视频等听读写结合的有声阅读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深入思考学习。

(二)开放式听读写教学,高效导入话题,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要为学生基本词汇,指导听读写的技能技巧。主要材料为《21世纪报》、影视对白赏析、英语新闻等。同时要确保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具有合理性,控制听读写任务分配与完成,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并且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教学活动能够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选择材料、培养习惯、激发学生成就感等方式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复习旅游与文化话题的时候,在课堂开展与话题相关的外刊文章选读“10 tips to keep you healthy on a plane amid spread of coronavirus, flu and colds”,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也结合了时事,使学生积累了健康知识。同时还布置了与话题相关的写作任务:假设你是李华,你的外籍朋友Susan最近在上杭学习,想利用周末去旅游。请根据所给提示,给她发一封电子邮件,推荐上杭的景区。

(三)开放式听读写教学,以情境为依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社会发展趋于国际化的背景下,高中英语作为重要的语言类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能够促进他们英语思维的形成。因此,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对英语课程的规划,创新教学模式,将情境教学法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合理地发散思维,从而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感悟与内化。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合理应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掌握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被应用的知识才能显示其价值和力量。此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优质的目标,尽可能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后收获颇丰,学生在经历课堂教学后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四)开放式听读写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那就是“课程资源”。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资源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与整个教学体系有机融合,成为学生与课堂、社会、生活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自从提出“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后,学习内容明显变得更加丰富了,除了能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也能够从日常生活、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或网络媒体等方面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渠道,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活動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捕捉生活中、课堂中所有具备教育价值的资源,并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其中的内容,让课程资源成为教学活动的生长点。教师可以合理应用乡土资源,带领学生开展课外实践,让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实践技能;教师还可利用校内图书馆等资源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语言文化;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

教师要重视研究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一人一策”,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阅读解题、读后续写等方面点对点指导培养学生,面对面指导疑难问题,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面批面改,助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分数。除课内练习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记录好训练内容,并将其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掌握每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其中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课外训练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一句简单的评语能够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竞争意识等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成年人的身份去看待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带领学生真正在知识海洋中遨游,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并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发与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形成寓教于乐的良好局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或正在进行有关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有声阅读课程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得到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有少量的尝试。笔者尝试在研究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将高中英语听、读、写三者相结合,开展“开放式听读写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课外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的英语教学方法,探讨课堂教学为课外自主学习服务的可行性和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