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药土人参的资源分布状况及混淆品

2022-05-30杨烨蒋家丽黄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6期
关键词:苗药

杨烨 蒋家丽 黄哲

【摘 要】 目的:调查研究苗药土人参的资源分布及其混淆品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的方法,对土人参的资源分布及混淆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较为全面的对土人参在全国的植物资源分布进行整理,调查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0个省份对土人参进行了相关的文献记载,不同地区的土人参的药用情况存在差异。调研发现紫茉莉、商陆、土党参、金铁锁为土人参药材的市售常见混淆品。结论:对土人参的资源分布、混淆品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为苗药土人参的开发应用和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苗药;土人参;资源分布;混淆品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2-0050-04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Adulterants of Miao Medicine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YANG Ye JIANG Jiali HUANG Zhe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y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its confusing products in the whole country, i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accurate application and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Methods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medicinal uses and the confusion of todays products were studied and summari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ference. Results The national distribution of T.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resources are comprehensively sorted out in this study. In the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vestigated, 10 have carri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cords to T.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medicinal us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addition, Mirabilis jalapa Linn.,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Codonopsls pilosula (Franch.) Nannf., Psammosilene tunicoides.W.C.Wu et C.Y.W. are common adulterant on sale. Conclusion From the study and summar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it provides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on the basis of todays research.

Miao Medicine;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 Resource distribution; Confusion

土人參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的干燥根,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材,其苗族药名为“Vob eb bens”(窝阿笨),具有补虚健脾、润肺止咳、调经功效。主治产后、病后体虚、老年多尿、小儿遗尿、产妇乳汁不通、无名毒疮等症[1]。土人参的化学成分复杂,其所含的维生素C、黄酮类、绿原酸等成分,能清除体内产生的过多氧自由基,多糖类成分能促进细胞分化生长,环烯醚萜类和三萜皂苷类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土人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易于种植,其根叶可做食蔬,在药食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4]。然而,土人参药材植物资源分布的文献记录较为分散,并且由于历代本草记载、地区用语、使用习惯的不同,使得土人参常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土人参品种资源情况尚需进行系统地调查整理。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标本查询及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土人参药材的植物资源分布状况、药用功效以及混淆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苗药土人参药材的开发利用与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1 本草学研究

1.1 植物形态 土人参始载于《本草纲目》[5],其描述为“江淮间出一种土人参。苗长一二尺,叶如匙而小,与桔梗相似,相对生,生五、七节,根亦如桔梗而柔,味极甘美,秋生紫花,又带青色。春秋采根,土人或用之”。在《本草纲目拾遗》[6]中记载:“土人参,各地皆产,钱塘西湖南山尤多,春二三月发苗如蒿艽;而叶细小,本长二三寸,作石绿色,映日有光,土人俊夏月采其根以入药,俗名粉沙参。”

1.2 药性 《中华本草·苗药卷》[1]:性热,味甜;《全国中草药汇编》[7]:性平,味甘;《草药彩色图集》[8]:性平,味甘;《贵州草药》第二集[9]:性平,味甘、苦;《贵州中草药名录》[10]:性平,味甘。

1.3 功能主治 《中华本草·苗药卷》[1]载其:“补虚健脾、润肺止咳、调经。主治产后、病后体虚、老年多尿、小儿遗尿、产妇乳汁不通、无名毒疮。”《贵州草药》第二集[9]:“补虚益损、润肺、解毒。主治病后虚弱、月经不调、老年多尿、小儿遗尿、虚热咳嗽、无名毒疮。”《全国中草药汇编》[7]:“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主治气虚乏力、体虚自汗、脾虚泄泻、肺燥咳嗽、乳汁稀少。”《草药彩色图集》[8]:“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生津。”《贵州中草药名录》[10]:“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主治病后体虚咳嗽、遗精、多尿、乳汁不通。”

文献资料记载的土人参喜生湿润、土壤肥沃处,主根粗壮,圆锥形,叶对生,叶稍肉质,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功效的描述,与现今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的植物形态、药性、功能主治描述相一致。

2 资源分布情况

2.1 浙江 分布于杭州、富阳、桐庐、萧山、湖州、绍兴、宁波、嘉兴、丽水、台州、温州永嘉、乐清、文成、金华、舟山等县(市)。常栽培于庭院及菜园,城市居民多盆栽,或为野生,墙角、路边及山里岩石旁常见生长。其根入药,味甘,性平。具有强壮滋补之效,主治病后体虚、劳伤咳嗽、月经不调、乳汁不足、遗尿、盗汗等症[11]。

2.2 河南 主要分布于洛阳。其根入药,味甘,性平。为补虚、润肺、补血、下乳药,主治病后体虚、虚劳咳嗽、劳伤、月经不调、乳汁不足、多尿频尿等症[12]。其中河南洛阳对野生土人参进行了驯化、栽培、繁殖,其表现优秀,适应能力强,目前在河南已有大面积栽培应用[13]。

2.3 安徽 分布于合肥、淮南、无为、泾县、祁门、广德、宁国、石台、桐城、池州、南陵、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庆、六安、毫州、阜阳、黄山等各县(市)[14]。喜生湿润、土壤肥沃处。其根入药,味甘,性平,归肺经。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虚热劳伤、神经衰弱、血崩、小儿脾虚腹泻、虚喘等症[15-16]。

2.4 湖南 分布于会同、凤凰、双牌、蓝山、炎陵等地。多生于田野、路边、墙角石旁、山坡、沟边等阴湿处。常栽于村庄附近的阴湿地方。其根入药,味甘,性平。具有补气润肺、止咳、调经的功效,主治气虚劳倦、食少、泄泻、肺痨咳血、眩晕、潮热、盗汗、自汗、月经不调、带下、产妇乳汁不足[17]。

2.5 湖北 分布于汉江、钟祥、广水、公安、通城、通山、宜昌、红安、咸宁、京山、宣城、远安、丹峰口、武汉(江夏)等县(市)。全草入药,味甘、微苦,性平。根具有滋补、益气、润肺生津的作用,主治病后体虚、遗尿、咳血、血崩等症,鲜草捣烂外敷主治痈疖[18]。

2.6 广西 分布于桂林、百色、柳州、梧州、南宁、贺州、玉林、北海、梧州、来宾、河池、贵港等地,多为栽培,或野生于田野、路边、村旁。其根入药,味甘苦,性平。具有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的作用,主治病后虚弱,劳倦乏力,月经不调,肺燥咳嗽,小儿遗尿,乳汁稀少等症[19]。广西民间用根作补药,煎水服或去皮与肉类同煮食之,有镇咳的功效。叶捣烂敷疮[20]。

2.7 四川 分布于攀枝花、广汉、北川、乐山、峨眉山、洪雅、屏山、雅安、天全、泸定、九龙、布拖、雷波等地。其根入药,味甘,性平。能补气血,冲乳汁,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等症[21]。

2.8 贵州 分布于贵阳、兴义、黔南、铜仁、黔东南、盘县、遵义、凯里、毕节、榕江、雷山、松桃、罗甸、独山、都匀等县(市)。生于向阳坡地上。其根入药,味甘,性平[22]。归肾、肺经。具有补虚健脾,润肺止咳,调经的功效,主治病后产后虚弱,月经不调,老年多尿,小儿遗尿,虚热咳嗽,盗汗,自汗,带下,产妇乳汁不足,无名毒疮等症[1]。炮制:取原药材,洗净,除去杂质及须根,刮除外皮,蒸透,切厚片或段,干燥[23]。

2.9 云南 分布于昆明、禄劝、东川、鹤庆、泸水、元江、绿春、富宁、曲靖、昭通、文山、玉溪、红河、楚雄、西双版纳、保山、普洱、临沧等县(市),但于云南省西北部较少见。喜生于半阴半阳的墙头、墙角、寺庙房瓦上及山坡岩石缝中或地边。其根入药,具有安神、补气、滋补、强身作用[24]。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的功效。主治用于产后体虚,病后虚弱、小儿遗尿、肺热燥咳、月经不调[25]。

2.10 甘肃 分布于西和、成县、徽县、龙林、康县、铜钱坝、华亭、庄浪、秦安、两当、玉都、清水、崇信、灵台、张家川、文县、临江、两河口等县(市)。其根入药,味甘,性平。具有补气润气、止咳、调经的功效,主治劳伤乏力、脾虚泄泻、多尿症以及月经不调[26]。

3 土人参易混淆品

由于历代本草记载、地区用语、使用习惯的不同以及人参代用品、伪品品种混杂等多种原因,使得土人参出现“同名异物”的药材混淆现象。通过文献查阅,至今仍沿用土人参名称的药材有18种之多,涉及11个不同的科[27]。而各种土人参的混用、滥用造成了土人参的药材质量差异大和用药安全问题,因此在药材的采收及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土人参品种来源的准确性。通过对贵州药材市场调研发现以下几种植物的干燥根部常混做土人参药材使用。

3.1 紫茉莉 为紫茉莉科紫茉莉属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inn.的干燥根。分布在我国各省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滋阴补虚、通淋调经的功效,主治红崩白带、小便不利、糖尿病等[28]。紫茉莉干燥的根呈長圆锥形或圆柱形,有的压扁,有的可见支根,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基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可见环纹。无臭,味淡,有刺喉感[29]。

3.2 商陆 为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分布在我国中部各省区。喜生阴湿环境,多见于房前屋后的肥沃地。具有利尿等功效,主治心脏病、水肿、气喘等症;外敷治无名肿痛、跌打肿伤[28]。商陆干燥的根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切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粗糙,具多数同心环状突起。质坚,不易折断。气微,味稍甜,后微苦,久嚼之麻舌[30]。

3.3 土党参 为桔梗科党参属土党参Codonopsls pilosula (Franch.) Nannf.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东亚、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如广东、四川西部、广西、贵州、云南西北部、甘肃东部等。作为贵州苗族习用药材,分布于贵州松桃、遵义、毕节、兴义、织金等地。具有健脾益气、润肺止咳、下乳的功效。主治虚劳内伤、气虚乏力、心悸、多汗、脾虚泄泻、白带、乳汁稀少、小儿疳积、遗尿、肺虚咳嗽[31]。土党参干燥的根呈长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常分枝,表面淡黄色或土黄色,有明显纵皱纹,下部常扭曲,质柔软,干燥后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黄色,木部类白色。气微,微甜[32]。

3.4 金铁锁 为石竹科金铁锁属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W.C.Wu et C.Y.W的干燥根。国内主产于云南,四川金沙江沿岸和西藏也有分布,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单属植物。在贵州省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的威宁,水城北部和赫章西部少数地区。生于海拔2000~3100 m的向阳岩石坡地或石缝中,喜阳、忌雨水过多。具有散瘀定痛、止血、消痈排脓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胃痛、痈疽疮疖、创伤出血[31]。金铁硕的干燥根呈长圆锥形,有的略有弯曲,表面黄白色,断面不平坦,粉性,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有密集的放射状纹理,质硬,易折断,气微,味辛、麻,有刺喉感[33]。

4 讨论

本研究对土人参的本草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始载于《本草纲目》,在本草考证中记载的性味、功能主治差异不大,其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等功效,主治体虚、月经不调、劳倦乏力、产妇乳汁不足等症。通过文献查询以及部分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土人参的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调研,较为全面的对土人参在全国的植物资源分布状况整理,在调研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中,10个省份对土人参的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相关的记载。通过对药材在不同地区的药用情况进行分析,各记载省份在药用方面存在差异,其中除记载土人参以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为主以外,浙江、河南、湖南、甘肃、云南、贵州等地记载了土人参的调经功效,广西、湖北记载了土人参鲜用治疗疮疡肿毒的情况。在炮制方面,贵州对土人参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记载,常采用蒸法,以此增强土人参补益的功效。

通过对土人参混淆品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历代本草记载、地区用语、使用习惯的不同以及人参代用品、伪品品种混杂等多种原因,使得土人参出现“同名异物”的药材混淆现象[27]。在贵州药材市场中常见4种植物的干燥根部与土人参药材混用,原因来源于地方售药习惯,常将具有“补益”功效,形态类似于根状的药材,取地方人参之意,冠以“土人参”之名进行售卖,导致药材品种来源不清、药材使用混乱。然而混淆品与土人参分属不同科属,其化学成分、药用功效及临床用药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在功能主治上,土人参具有健脾益气、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氣虚血虚、消化不良、咳痰带血。紫茉莉以清热解毒、凉血、通淋调经的功效为主,主治红崩白带、小便不利、糖尿病等症;商陆以利尿消肿为主,主治跌打肿痛、水肿等症;土党参具有健脾益气、润肺止咳、下乳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乳汁稀少及脾虚泄泻等症;金铁锁以活血止血为主,具有散瘀止痛、止血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及各种痛症。因此冠以“土人参”之名的药材需仔细鉴别,不能盲目混用。通过药材的性状鉴别可对市售的土人参药材混淆品进行区分,除药材表面和断面的颜色存在差异以外,紫茉莉、商陆、金铁硕干燥的根在口尝后具有麻舌或刺喉感,与土人参药材的口尝粘滑感具有较大差异,而土党参药材易吸潮后变软,质地较为柔软易折,与土人参药材质地坚硬难折具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通过苗药土人参的资源分布及其混淆品的调查研究,可为土人参药材的植物资源分布、临床使用安全性、种质资源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邱德文,杜江.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39-40.

[2]冯小雄,莫璐,黄锁义,等.土人参叶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5):39-41.

[3]王翔,林梦瑶,黄锁义,等.土人参研究的新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1):75-77.

[4]聂建华.土人参根、叶药效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6.

[5]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册)[M].刘衡如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00-703.

[6]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张绍棠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68-69.

[7]《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36-37.

[8]汪毅.草药彩色图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136.

[9]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草药(第二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0:18.

[10]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中草药名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34.

[11]王景祥.浙江植物志(第二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17.

[12]丁宝章,王遂义,高增义.河南植物志(第一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386.

[13]李海波,彭正锋,梁国辉.土人参在洛阳的栽培及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7):181-182.

[14]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二卷)[M].合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90-191.

[15]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安徽中草药》编写组.安徽中草药植物药部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75:501.

[16]安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8.

[17]潘遠根,谢照明.湖南药物志(第1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5-156.

[18]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湖北植物志(第一卷)[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3-284.

[19]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广西本草选编(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4:1480.

[20]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志[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59:63.

[21]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四川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71:193-194.

[22]贵州植物志编纂委员会.贵州植物志(第九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234.

[23]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23.

[2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01.

[25]云南中草药整理组.云南中草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67.

[26]赵汝能,马骥.甘肃中草药资源志(上册)[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3-114.

[27]黄宝康.土人参品名考证[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1996(4):236-237.

[28]胡静静.苗药土人参的药效学及化学研究[D].贵阳:贵阳中医学院,2010.

[29]苗明三,孙玉信,王晓田.中药大辞典[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3308-3309.

[30]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338.

[31]奚玮.贵州产土人参的生药学研究[D].贵阳:贵阳中医学院,2009.

[32]邱德文,杜江.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51-52.

[33]邱德文,杜江.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372-374.

(收稿日期:2021-10-26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苗药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苗药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近10年我国苗药的研究进展
苗药·消痞和胃胶囊、砂连和胃胶囊防治脾胃病临床应用
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苗药了哥王乙醇提取物中伞形花内酯和西瑞香素的含量
面向苗药药性挖据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