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梦想扎根在教育的沃土上

2022-05-30钟洪尧

中国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课堂

钟洪尧

人们常说,梦想就像一首虚无缥缈的歌,只是在空中缭绕,若隐若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当我们细细观察余铁青老师的教育生涯,梦想仿佛就变成了一部纪录片,每天都在身边上映,如同春雨般浸润着你我。

一、立德树人,梦想萌发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德育为“首”,可见,“德”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切师德的要求都是基于教师的人格,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规范,又是教师良好的品格特征的体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完成好本职工作,一定要有高尚的师德和从未改变的初心,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真正做到持之以恒。余老师一直是这样做的,并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步坚定地走着。

余老师老师现年三十二岁,从刚走出校园的青涩少年,到如今学生口中亲切的“老铁”,他已经在三尺讲台耕耘了六年。2022年5月11日至14日,中山市持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停课。由于桂山中学是全寄宿制高中,所有学生都在学校。早上,老师们都在焦急等待学校发布通知,但余老师竟然在问怎样才能开车到学校,怎样才能避开去往学校的积水路段保证安全,到校后教师能不能上课等问题……他就是这样一位不论何时都将学生放在首位的好老师。余老师就是这样,作为教师,他细致耐心,以德化人;作为党员,他奉献自己,甘为人梯。

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历史重任,其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种自觉内化的高尚情操,學生也会受到启发。

二、精彩课堂,梦想绽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把,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余老师不但“站稳了”讲台,而且“站好了”讲台,在这里,让花儿纵情绽放,让桃李处处芬芳,让教师的生命熠熠闪光。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余老师始终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余老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在各种教研科研活动、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中,及时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精心施教形成“一实、二重、三提高”的教学特色,争当学校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在实践教学中,余老师积极探索以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核心,构建“自研·质疑·合作·展示·总结”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新模式,认真落实课前数学小游戏,坚持以数学思维提升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

比如,一节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经过余老师的创新、打磨、润色,再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创新的教学方法,环环紧扣的课堂设计,化艰涩为神奇的高超点化,教学生如何不喜爱它?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都大大得到提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刷新了我对数学课堂的理解,在2019年的某一天,新接手高一年级的余老师竟然在户外上数学课。可能也是因为没有走出去的原因,我顿时不明白学生慌里慌张到底在做什么,余老师带领学生又在做什么?怀着好奇的心,我走到余老师面前问:“余教授又在搞创新?”余老师微笑着跟我说他在开展“正余弦的应用”这个课程的实践课,将利用实际测量构建模型,测量无法直接测量的数据,比如,校内的最大木棉树的高度,教学主楼的高度等。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做了很多教师不敢做的事,将数学课堂走向户外,实现知识的应用,在体验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功能的同时,逆向促进数学课堂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倾心科研,梦想成真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提出“四有好老师”,勉励我们要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崇高师德师能的老师,就要率先垂范,敬业乐学,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去爱我们的学生,将精神文明之花火代代相传。

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仅要上完课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上好课以及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好的课程。余老师认为,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课就是好课,要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研究这些问题。经过了长时间的理论知识积累,余老师发表了《2020届大联考数学文化试题赏析与命题趋势思考》。

平时,余老师喜欢读书。有一次,我去数学组参加学科工作座谈,发现余老师居然在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会后与他交流,他说:“读到唯物辩证法时,我就在想能不能从教学中渗透这种思维,具体如何操作。在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功能,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行了系统性的回答。我们很多教师都在评价高考试题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学科知识的考查情况来进行分析的,很少从试题内的辩证思想上来进行分析,在注重知识性的基础上应该渗透马克思主义思想。”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角度,就开始对2020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从唯物辩证的角度进行试题剖析,发表了《辩证思维美学在高考数学试题中的渗透分析》,这次文章发表也促使余老师学会从多角度分析试题,并开始研究命题的手段,从知识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试题的价值。

在一次与余老师的闲聊中,我抱怨学生听课总是出现似懂非懂的现象。余老师表示:“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很多教师慢慢地不再注意什么叫要善于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说起来貌似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平时常态化的授课中真正实施起来是不容易的。碍于现实评价机制的影响,我们最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意知识的快速生成,很多时候极大地跳过了知识生成的步骤。这样的快讲、快练实际上是由教师代替了学生的建构、理解过程,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学生不能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就丧失了课堂的快乐。试想,没有快乐的课堂就是无味的课堂,就是不幸福的课堂,那么学习效率自然无从谈起。”余老师的发言今日回想起来依旧感觉深刻。

余老师认为,多观察、多读书、多思考是研究的出发点,写作的落脚点终究还是为了落实好的教学、传播好的方法,如果教育研究脱离了初衷,那么这样的研究也一定是行尸走肉,脱离了灵魂。绝不能为了写作而写作,而应让思如泉涌变成行云流水的文字,这样我们既有情怀又有实践,这或许才是理想的教书育人状态。

“潜心教育,止于至善。”这就要求我们要成为“四有”好老师,必须扎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淬炼师德师能,努力朝着求真、至善、达美的方向,高标准严要求,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且是一项事业—神圣而伟大。每当看到学生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勤奋学习时,每当看到学生求知若渴的双眼时,每当看到学生发来的节日祝福“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时,余老师表示,所有的倦怠都烟消云散,化作一股无穷动力,让我们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继续前行。

学海无边,教无止境。余老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与爱心去收获一个个香甜的果实,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辛勤耕耘。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余铁青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数学教师,广东省第二批STEM教改实验教师,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的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活动设计和实践研究”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二等奖。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