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实践
2022-05-30牛晓白
牛晓白
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模式与理念亟须创新与转变。逆向教学设计是一项先进性的教学设计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的单元教学设计框架,从预订教学目标,再到设计评价标准,最后制订教学计划,将教学评价嵌入教学环节中,使教学过程均按照课程目标、评价标准施行。采用逆向教学设计模式,大大提高了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增强语文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与实践,特以语文大单元教学为出发点,提出单元逆向教学方案,推动教学方案落实,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与素质发展。本文从大单元的基本视域出发,以小学语文为例,提出单元教学的逆向设计方法,并促进逆向教学设计方案的落实,从而提升语文单元教学效果,为我国语文教育提供价值性参考。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置于教学活动之前的教育理念,该教学设计理念与我国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恰好相反,核心是按照“目標——表现(评价)——教学”的逆向思维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而言,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可见的学习”设计。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在其《可见的学习——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裴新宁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中指出:“如果教和学是可见的,那么我们学生就有很大可能性获得高水平成就”。逆向教学设计的可见学习,体现在“有目标的学习”,它强调学生从课堂中学到什么(学习目的);设法知道是否达成了所期望的学习(成功标准)。这种清晰且透明的学习路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投入学习环节,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的互相融合。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对事物的理解,所有学习结果都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关于理解,逆向教学设计者提出了“理解”的六个层面:1.能解释(说明):对于现象、事实、资料等提出有系统的叙述,做出有联系的分析,并提出阐明性的举例或例证。2.能阐明(诠释):讲述有意义的故事,对概念或事件能客观地揭示其意义。3.能应用:将所学应用于新的、真实的情境中,或未知的情境中。4.能洞察(有观点):提出对事件、主题或情境的个人看法,并做出分析与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能神入(有同理心):展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例如参与角色扮演、解读他人想法,以及分析、辩护他人行为等。6.能自知:自我反思与评价,以及阐述反思后的新认识,克服天真或有偏见的想法。
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实践方法
大单元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系统性,只有明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要素,将单元下各个独立课程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单元教学整体,才能推动单元教学内容的逐一落实。而大单元视域下,逆向教学设计就需要遵循“目标——表现(评价)——教学”这一基本框架。因此,本文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整体提出以下逆向教学设计方案。
(一)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单元教学要素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革命先辈”,整个单元下一共四篇课文,分别为《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外加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该单元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借助词句理解、体会课文意识,把握读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借助词句表达,在课文教学中,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因此,结合着单元“革命先烈”的语文教学主题,分别对四篇课文与一篇口语交际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其具体设计如下。
课文一(《八角楼上》):结合着插图体会词语意思,牢记课文中重点字词,如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3个字。初步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文二(《朱德的扁担》):学习“表示动作的词语+一种事物”的搭配并积累运用;抓关键词,想象情境,体会朱德“不怕困难、认真负责”的品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课文三(《难忘的泼水节》):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去记忆生字词,如认识“泼”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盛”,会写“泼、度”2个生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泼水节的热闹。向学生普及泼水节的来源历史,使学生了解泼水节的风俗习惯。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总理与傣家人心贴心的情感,借助插图,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
课文四(《刘胡兰》):带领学生认识生字词;通过课文朗读,指导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领悟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抗争、毫不屈服的精神,指导学生如何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话语内涵。
口语交际:搭建支架,借助不同形式去讲清楚图意;通过单元课后训练,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情境转移与拓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设定单元评价标准,明确单元教学主题
根据第六单元的“革命先烈”语文要素与主题,结合着单元下各个板块的教学目标,我们对每一个课程进行了评价标准建立,将教学评价置于教学活动前。通过单元各个板块教学评价的提前设立,明确好整个单元板块的教学主题与方向,推动下一个环节教学活动的落地。首先,本单元中的《八角楼上》单元评价标准,主要设置为:评价小学生对“腊、争”等10个生字的记忆与掌握情况;评价小学生能否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学生能否借助插图去理解关键词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毛泽东忘我的工作精神。其次,本单元中的《朱德的扁担》教学评价标准,主要设置为:评价学生能否流畅朗读课文;评价学生对“同志、队伍、敌人、扁担、山高路陡”等字词的记忆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思想的领悟能力。而《难忘的泼水节》中的评价目标主要设置为:评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具体事物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最后,单元板块《刘胡兰》的教学评价目标设定,主要依照教学目标去评价学生对重点生字词掌握度、对革命先烈的家国精神领悟度。并通过单元后口语交际的实施,来评价学生对单元后任务完成情况,整体了解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
(三)规划单元教学活动,落实单元教学任务
本文根据第六单元的课时任务量,进行具体的教学时间段划分,共将其分为五个课时。每个课时完成一篇课文传授。各个单元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1.单元板块:《八角楼上》教学活动
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制定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带领学生整体看图,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与结构。启发疑问,通过图片,询问学生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信息?提问:同学们,你知道插图中的人物是谁吗?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整个插图,带领学生了解毛泽东,并为学生讲述毛泽东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开辟新天地的伟大领袖。教师通过展示整个画面,带领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毛爷爷在做什么,他有什么动作?什么神态?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以此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带领学生初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指導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将不认识的生字词圈画出来。之后,教师解决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将课文中重点生字词板书,要求学生去记忆与朗读。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传授给学生正确朗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最后,将课文分段,分别带领学生详细剖析课文中的意思与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去联系插图,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与主旨,体会毛泽东艰苦斗争、日益操劳、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民族责任心。
2.单元板块:《朱德的扁担》教学活动
首先,在课文教学前,教师先通过教室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首“田田小歌队-朱德的扁担”mp3,让学生通过歌曲去识别歌曲中的人物,猜一猜歌曲中人物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课文学习兴趣,为后续课文教学开展留下悬念。该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围绕着之前设置好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文学习集中力。其次,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并将课文中的重点生词圈画出来,以板书形式呈现,带领学生掌握生字词。通过该环节,完成提前设置好的生字词掌握评价任务。然后,根据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课文朗读与指导教学中,带领学生认识朱德,通过课文去了解朱德一天的工作,体会朱德的“不怕困难”的品质。最后根据课文领读与讲解的进展,通过板书的形式,为学生画出一个形象的思维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架构与内容框架。
3.单元板块:《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傣族泼水节的视频、图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视频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呢?此时,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泼水”。然后,教师板书,将“难忘的泼水节”中的“泼水节”圈出来,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来历,使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一个大体了解。其次,教师这样讲述:周恩来总理当年去中国云南等地工作,也参加过泼水节这项民俗活动,并且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通过情感带入,教师带领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图片、课文内容带领学生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指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最后,教师将课文中的生字词整合,通过猜字谜的形式,带领学生记忆生字词,促进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与掌握。通过该方法,不仅实现了课文教学、生字词传授,更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对接,提高语文单元教学效果。
4.单元板块:《刘胡兰》教学活动
借助插图理解关键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刘胡兰不怕牺牲、毫不屈服的精神。借助插图,选用关键词句,讲述刘胡兰是怎样与敌人斗争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话语原义,培养学生民族情感、爱国精神、红色文化精神。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趣味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故事,回家后讲给身边的朋友、亲人听。通过该方法,实现了课程教学与提前制定好的教学评价(预期目标)对接,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同时,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与场景,使教学目标有效落实。
5.单元小结:口语交际教学
首先,趣味内容导入,引起学生共鸣。如创设讲故事的比赛情境,引入动画片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导入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做准备。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个与故事主题相关的漫画、图片,然后,宣读比赛规则形式,明确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学习目标。其次,搭建支架,讲清内容。通过整体看图,感知口语交际中的原文大意,明确按照顺序看图,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与思考。最后,合理想象,补白结尾。教师指导学生为展示出的漫画加一个有趣且合理的结尾。通过该方法,以期培养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开拓小学生的想象力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重点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框架,将评价置于教学活动前,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任务的具体施展。同时,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任务流程中,实时观察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把控,从而提高语文单元教学的针对性。对此,通过大单元教学、逆向教学设计的模式分析,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提出了以上的逆向教学方案。促进逆向教学方案的落地。该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与既往的教学效果相比,大大增强了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因此,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