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唐《万壑松风图轴》艺术欣赏

2022-05-30王宇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李唐

摘 要:李唐是我国“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山水画在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李唐的艺术成就对南宋宫廷画院山水绘画的影响极为深远。现以李唐的作品《万壑松风图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李唐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深入研究李唐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及他的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李唐;艺术欣赏;《万壑松风图轴》

李唐作为一位从北宋时期过渡到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在绘画艺术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的绘画作品为后人研究两宋山水画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李唐拥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并且经常亲近自然,深入了解山水景物。因此,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最为出众。其作品《万壑松风图轴》具有取景独特、用笔大胆、创造力丰富、气势磅礴等艺术特征,给南宋山水画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李唐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后期的大厦将倾、两宋交替之时的社会动荡,以及南宋初期国家重建等不同的阶段,所以其绘画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不仅有描绘完整景色的全景式北宋山水画,也有描绘边角景致的南宋山水画。《万壑松风图轴》是李唐山水画功力的重要体现,展现了李唐高超的山水画技巧,如今被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受到广大绘画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一、李唐《万壑松风图轴》艺术特征

(一)构图特色

李唐的早期绘画深受以荆浩、范宽、关仝等为代表人物的北派山水影响,往往以顶天立地的大山突出画面的雄伟壮观。而《万壑松风图轴》就是采用主峰正中对称,“上留天、下留地”的全景式构图,画面感很强。这幅画是绢本浅设色,重视笔墨的运用,长188.7cm,宽139.8cm,款识题于远峰上一行,“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可见,这幅画是在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创作的。因此,《万壑松风图轴》是他南渡之前的绘画作品,所以依旧坚守着北宋山水画全景式的构图方法,但是着重近景与局部的表现,通过对局部的描写来增强整体效果,这种构图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很深。李唐把作品中的画面拉近,用平常的视角重点展示中部景物,营造一种极易吸引欣赏者眼球的氛围感,让欣赏者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到回味无穷。

(二)大胆用笔

著名画家李思训擅长画青绿山水,他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用刚性的线条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再以青绿的颜色去表现山石的纹理。《万壑松风图轴》以前也许也是一幅青绿敷色的山水画,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图画上的颜色现在几乎看不见了,只是还留有一丝痕迹。李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了传统的绘画艺术,而是在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1]。李唐的绘画作品谨慎朴素,气质豪迈,带有明显的北派山水风格,但其构图和笔墨十分简单。他的笔墨锋锐,惜墨如金,即使是画面中墨色浓重的地方也不会是一片黑暗。他常用中锋绘制轮廓,衬托出墨水的浓厚感。《万壑松风图轴》是他山水画风格转型的开端。可以说,李唐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继承了北宋繪画成就的余韵,而且开创了南宋绘画的新风气,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万壑松风图轴》这幅画是李唐的山水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也是我国绘画创作史上展现北方美好山河的杰作。

(三)丰富的创造力

丰富的创造力是李唐创作山水画《万壑松风图轴》的源泉。创造力是人的一项特殊能力,也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人的创造力是一直存在的,能够运用材料,借助预想不到的办法进行创作[2]。南宋时期,绘画艺术在创作风格与创作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以李唐、马远、刘松年为主要代表的山水画作家,谱写了山水画创作的新篇章。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轴》在创作风格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对南宋画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笔墨方面,李唐用干笔浓墨刮擦后再用淡墨进行晕染,既不同于唐代画家惯于采用的谨慎勾勒的技法,也不同于北宋画家严谨沉厚的风格。在用笔方面,李唐改变了过去唐朝时期谨慎用笔的画法,阔长地用笔,一笔一画、简洁明了地表现了山石的造型结构。并且李唐很好地借助水与墨的调合,改变了北宋时期笔墨浓厚的画法,用简单的笔墨作画,使得画面效果概括而洗练,具有一定的整体美感。在构图上,李唐大胆裁剪、筛选,采用远景山水和突出山水局部的构图形式,概括了我国的大好河山。这种绘画形式对南宋时期的画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丁在他的作品《神曲》中写:“至高无上的光啊!你超出了人类思想之外,你把曾经启示我的,再赐一些在我的记忆里吧!你使我的舌头有足够的能力,至少传述你光荣的一粒火星,以之遗留后来的人吧。”这是他对上帝做的祈祷。在努力描写上帝的存在时,他祈祷能获得上帝的帮助,想从他那里借到足够的力量,给后人留下一粒圣灵的火星。能够把一种幻想转变为现实的优秀创作成果,并且让但丁把这粒火星传递给后人的,就是创造力本身。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轴》实际上是一种对以往绘画思想和绘画技法的解放,蕴含了一种“理”的精神,也凸显出了一种“意”的追求[1]。

(四)取景独特

《万壑松风图轴》这幅绘画作品所描绘的对象种类有限且单一,主要是石头、溪流、松树,再没有别的。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轴》不像画家范宽的作品《溪山行旅图》那样,有山峰、山谷、行人、造型多样的树木、被山石遮掩住的殿阁楼宇等。李唐的作品《万壑松风图轴》描绘对象是从自然环境中提炼出来的素材,所以比较单一,而且规模较小。因此,其在山水画结构的表现上也就较为单纯、简约。在画面中,顶端的大石头作为主峰是远景,中间与两边的石头以及石头上的松树是中景,而最底端的几块大石头与石头上笔直耸立的松树是近景。此外,画面左下方还有一条小溪缓缓而流,升起白色的浓雾,画家主要是用留白来对其进行处理。除了这些内容以外,画面没有再对其他对象进行描绘。简单的绘画结构与单一的描绘对象,使得这幅画符合小规模题材绘画的要求。这里的山石都是北方山石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太行山附近的山石结构与质地。山石的外轮廓线条十分锋锐且有力。由于皴法浓密,山石的外轮廓线显得不那么突出。画家采用的皴法应该是“斧劈皴”。提到“斧劈皴”,清代李渔在画传《芥子园》中有记载:“本自刘松年、李唐,唐寅学之,深得其奥。周东村、沈石田皆用之。”“斧劈皴”的技法源于李思训,其用笔极其遒劲有力,是北宗山水的典型代表,号称大李将军。在《中国绘画史》中,俞剑华在“青绿山水”部分讲到:“昭道画石用小斧劈皴。”从李唐的山水画来看,的确可以说“画山已有皴法”。确切来说,李唐是第一个利用“斧劈皴”来创作的画家,后来这种技法经过马远、夏圭、刘松年等一批山水画家的创造与发展,直至明朝的唐寅与周东村,才得到普遍的流传与充分的利用。“斧劈皴”其实就是形容笔形像斧头一样锋利、刚劲、有力,快下而慢提,侧锋出笔,呈斧劈状。由于“斧劈皴”方硬、刚强有力,其一旦下笔就难以变化。但在李唐的绘画作品《万壑松风图轴》中,画面变化多端、气象万千,用笔的粗细、浓淡、长短不一,十分灵活[2]。

(五)气势磅礴

从整幅画的结构布局来看,图画的中部描绘巍峨的山峰,上部描绘出天空,底端描绘地面,以彰显主峰的雄伟气势,营造一种磅礴的气势,让人仿佛有从山脚抬头仰望山顶之感,能够清晰感受那高远之势。远景中的山峰连绵分布,与主峰的距离非常近,呈众星捧月之势,山峰上白云缭绕,动静结合。山上的树木高低相间,十分茂盛,笔墨浓厚,是名副其實的全景式山水画构图。深山中安静幽僻的崖谷间,有不断奔涌的小溪与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衬托出山峰的高耸。那些松树紧紧相依,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紧密厚重,或两株或三株或四株地相互交叉着,排列得很有秩序,树根大多已露出石缝,树干用“鱼鳞皴”描绘,节疤明显。这种布局结构使得画面整体呈现出磅礴之势。

(六)明暗对比

《万壑松风图轴》中对山、水、树、石的画法进一步突出了阳面与阴面之间的反差,让山、水、树、石更具生命活力。画家在树木的阳面使用飞白,浅墨勾勒,而在阴面则用墨色进行晕染,并且通过墨色的厚薄变化来表现树木的远近。画面将前面十二棵树木分为两组,右边一组树木阳面的树干飞白自然,不论是树根、树枝,还是树干都有着鲜明的明暗对比;左边一组树木的树枝、树干、树根都属于明处,好像掉一根针在上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再看石头的明暗,明处的石头与暗处的石头相互映衬,充分地展现了暗处石头的深邃,从而更加突出了《万壑松风图轴》的雄健阳刚之气。从细节来看,《万壑松风图轴》对树木的画法更加创新独特。在以往的全景式山水画中,树木的比例都相对较小,而《万壑松风图轴》中树木的树干、枝叶都清晰可见,线条醒目有力。如松树的树干、树叶均以浓重的笔墨细致勾勒,再使用淡色来进行填色,浓淡对比强烈,进一步突出了线条的力度。松树叶则使用犹如钢针的坚硬线条加以勾勒后,再用青绿色加勾,显得丰富而有层次。

二、李唐《万壑松风图轴》艺术价值

(一)历史传承

山水画的创作历史,经历了五代、隋唐、两宋、元、明、清六个时期,一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坚守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这也赋予了山水画丰厚的历史底蕴与新的时代精神。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轴》也是一样。他是历史上一位在当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对后世造成了巨大影响的山水画家[3]。他在《万壑松风图轴》中运用的“斧劈皴”的绘画技法,是在宋朝范宽所创的绘画技法——“雨点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范宽创作的这种绘画技法在宋朝初期就开始兴起,但后面一直被冷落,没有在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没有受到皇帝的重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淀后,“雨点皴”在李唐的笔下又得到了发展。李唐在范宽所创作的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绘画技法——“斧劈皴”。范宽的“雨点皴”是直笔,而李唐的“斧劈皴”则是像用斧头砍柴一样,刚劲有力,又像狂风骤雨一般,具有爆发力[4]。搭配浓墨,可以用来描绘山石粗砺坚硬的岩面,这样绘制而成的山石纹理不但具有新意还十分有力度,正如古人所形容的“峭壁如削”“石如积铁”。由此,李唐创造的山水画风格便在南宋时期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和追捧,最后逐渐成为南宋的主流画风。观赏《万壑松风图轴》可以发现,其忠实描写自然之美。画家不断坚守自己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与向往,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绘画功底,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为画面增添了独特趣味。

(二)时代标尺

从南宋和北宋两个时期的绘画历史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宋徽宗统治期间,李唐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画院。那年他四十八岁,由此正式成为一位专业画家。不难想到,假如没有金人铁骑的入侵,李唐借助超强的绘画功底一定会受到皇帝的赞誉,并因此享受美好的生活。但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时局会变化得如此之快。没过多久,便爆发了“靖康之难”。在这一时期,以女真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国家金国侵略了北宋的都城汴京,还抢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以及很多北宋官员。李唐作为宫廷画家自然也难逃这一厄运。在这一阶段,李唐的艺术生涯步入低谷,但是这也是李唐在重获自由后产生强烈绘画激情的原因。李唐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5]。其中,《万壑松风图轴》可谓我国山水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该作品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是它的创作时间非常明确,是宋代时期少见的带有纪年信息的绘画作品。该作品对后人研究李唐创作风格的转型和北宋与南宋相交时期山水画创作的特点具有重大意义[6]。

三、结语

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山水画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画艺术。山水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起,发展至隋唐时期,诞生出水墨和青绿这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并于五代时期逐渐发展形成比较成熟的绘画体系。此后,我国画家对山水画的认识不再是对自然风景的再现和模仿,而开始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绘画观念,表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两宋时期是我国山水画创作风格转型的重要时期,而李唐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画家,在受到晋唐余韵影响的基础上,更具个性化的独特创造力与想法,使得自身的山水画成功实现转型与升华,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杜健.从《万壑松风图》管窥宋代山水风格之转变[J].今古文创,2020(44):68-69.

[2]杨子青,杨学是.《万壑松风图》与院画山水的同异及其寄寓[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150-153,155.

[3]张丽娜,张青青.论李唐《万壑松风图》的艺术特征与时代面貌[J].美术大观,2017(3):70-71.

[4]王育花.从《万壑松风图》看李唐绘画风格之流变[J].世纪桥,2008(4):80,87.

[5]吕静.摭谈李唐《万壑松风图》[J].美与时代(中),2017(2):40-41.

[6]康耀仁.夏圭《雪后观景图》探究:兼谈夏圭与范宽、李唐、孙君泽的承续关系[J].中国美术,2016(5):92-98.

作者简介:

王宇倩,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李唐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二)
李唐&萧照:徒儿,放下屠刀吧!
《热带》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庭院中的童年
我是这样“诞生”的
爱心义诊
宋代山水的转折
试论李唐设色山水画
李唐《采薇图》本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