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5新潮”后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研究
2022-05-30宋继平
摘 要:西方综合材料绘画源于西方,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国人视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国的土壤中得到了新的养分,开始朝着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前进。为了能使综合材料绘画得到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以中国“85新潮”后综合材料绘画发展至今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对综合材料绘画研究文本进行分析,探讨现有研究文本中的“洞见”与“不见”,力求建构更加立体、植根于当下中国文化建设语境和立足于学科问题意识的综合材料绘画研究体系。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85新潮”;材料;绘画体系
本文主要根据中国“85 新潮”后综合材料绘画的现有理论研究,对综合材料绘画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综合材料绘画既能反映社会生活形态的变化,又能传递艺术家内心丰富的情感,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目前,国内综合材料绘画相关研究表明,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者坚持以研究和发展中国文化为基本理念,以艺术创造与传承为宗旨,材料和物质在创作者的手中有了“诉说”的途径,具备文化和精神的双重象征。因此,对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研究的兴起及发展现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探索,用辩证思维为推动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研究的兴起
我国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受到了西方现代思潮的启示及改革开放的影响。1985年,劳森伯格在中国北京和拉萨举办了两次个展,特别是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给当时正酝酿革命的中国艺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直接推动了“85 新潮”的发展,他的许多装置都被奉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他成为对一代中国艺术家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总的来说,这种新的绘画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和审美精神的艺术表现载体。
综合材料绘画从1980年开始,在中国画坛慢慢活跃起来,出现了相关研究文献,到了1998年,文献逐渐增多,综合材料绘画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中国在“85新潮”之后开展了以综合材料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当时对材料的认识尚处于早期阶段,艺术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将新的综合材料运用在艺术形式的创新上。20世纪9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了综合材料绘画方向的课程。艺术家开始尝试综合材料绘画形式,并且理论与实践同步开展。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孕育,中国综合材料绘画近年来发展迅速。21世纪初,综合材料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一种研究对象,2010年,研究开始升温。2010年,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它顺应了社会和当代艺术发展的需要,成为中国美术架上艺术的创新平台;201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书画室等主办,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等承办的“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展”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2015年、2017年举办两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201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2017重庆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通过研讨,逐步明析新的学术定位、策展理念、形态划分和陈展方式,进一步确立综合材料绘画在业内的学术引领身份,在“架上艺术”概念的引领下,体现综合材料绘画的国际性、当下性以及在中国美术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特殊地位。
除了艺术实践之外,综合材料绘画在学术领域的成果也比较多。北京、山东、辽宁等成为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的主要阵地,充分反映了越来越多的绘画创作者开始进行综合材料绘画的研究与创作,综合材料绘画在我国的受众也变得越来越多。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和探索,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形成了更加规范明确的创作语言和学术理念,能使一代人形成更加宽广的格局和视野:一方面接受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转变;另一方面,主张中国艺术应向国际交流和平等对话的方向发展。综合材料绘画是21世纪的学术热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既包含时代需求,也反映了艺术家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综合材料绘画得以发展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以信息传播与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为特点的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综合材料绘画从国外传入中国,并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其次,目前中国的水墨艺术在世界艺术平台上很难让西方国家的人们理解。在跨文化语境下,综合材料绘画与书画艺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当代中國艺术精神的传播。最后,从美术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1985年之后,综合材料绘画进入国人的视野,经过不断的发展,拓宽了绘画的边界,在中国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材料绘画,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并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
综合材料绘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材质研究、绘画性与精神性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比、综合材料绘画教学几个部分,因此梳理这几部分的研究现状是首要的研究工作。本文以综合材料绘画研究的现有成果为基础,对综合材料绘画在中国发展的时代背景、状况、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从研究现状、研究态势等角度进行宏观概括,对当下综合材料绘画的相关研究进行反思,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盲点,并厘清目前研究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国内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
(一)综合材料绘画理论的发展情况
综合材料绘画理论著作从1998年开始出现。从2004年开始,平均每年都有著作出版,2014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后有下滑倾向。从2015年到2017年,几乎有27部与综合材料绘画的相关著作出现。到了2019年,最多时有45部综合材料绘画著作面世,可见此研究领域持续升温,综合材料绘画研究得到了国内艺术家的重视。
从目前已有的综合材料绘画著作来看,关于综合材料绘画的研究多为材料、技法、绘画表现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综合材料绘画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此领域的研究水平。综合材料绘画是一种正在发展的绘画艺术,2010年以后,综合材料绘画著作的内容更加倾向于作品集、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并且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中西方的绘画基础、现实语境不同,因此中国画家在学习并借鉴西方现代绘画的经验和理论基础时存在问题,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这并非中国走向现代艺术的道路。画家胡伟在《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确立学术形象》一文中提出了综合材料绘画目前存在的一些困境——如何看待西方的影响,如何处理继承、借鉴、拓展与融通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与中国的发展相匹配的当代中国美术格局。这些都是值得深入反思和剖析的问题。
(二)综合材料绘画专题研究
除了以著作的形式呈现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相关学术理论之外,很多研究者对综合材料绘画进行了专题研究,多以发表论文的形式展示其理论成果。根据检索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材料绘画专题研究论文从1992年就已开始出现,1998年之后,美术界研究者开始介入,部分先锋艺术家和评论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综合材料绘画领域开展了小心翼翼的探索和探讨,相应的研究论文也陆续发表。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美术界以极快的速度吸收了来自西方的理论,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材料绘画方式,越来越多的评论文章和研究论文得以发表。2008年之后,综合材料绘画研究论文逐渐增多,2010年以后,随着各种正式的综合材料绘画展、双年展、个人展等活动的积极开展,依托于各种本地作品的研究和评论激增,并在2010年、2014年、2019年前后达到小高峰,颇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感。这与综合材料绘画逐步在中国传播且影响力越来越大密不可分。同时,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综合材料绘画专业等,都对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三)综合材料绘画理论的基础考察
1928年,林风眠面对当时中国教育的现状和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宗旨,以中西绘画审美精神的调和,来创建中国绘画新的审美体系。林风眠希望打破传统画种的局限,通过综合运用各类媒介材料和多样性的艺术表现手段拓宽绘画领域,探索适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路。
1998年,黄申发在《积极探索综合材料绘画新样式》一文中指出:“我们放眼世界来考察和研究当今美术的发展,可以看到有两种新趋势:一是美术自身由单科而趋向综合的大美术,另一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美术和现代科技综合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美术出现了新的发展格局,在美术教育方面,一些艺术类院校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新的美术教育模式。
此外,《现代绘画材料技法全书》《综合材料入门表现技法》《绘画艺术工作室45 种综合材料与技法运用实例》等书籍介绍了材料发展的渊源、概念、性能、作画步骤,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传统到现代、从理念到技法进行分析,侧重于实践创作。
(四)综合材料绘画研究视角
画家胡伟提出了一个问题——持续几十年的艺术创作模式是不是需要在国际大美术的概念下调整和演进?随着国际美术格局的变革,各种传统画法之间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它们正在走向一条融合之路。胡伟曾说:“客观地讲,在近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中,西方在观念更新和材料技法的拓展上都显示出积极和开放的态势,两相比较,我们却经常陷入停顿和困惑的境地。我们总是担心失去传统,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从部分文献研究来看,综合材料绘画研究思路不只是停留在对材料或者传统画面的分析,而是对主题、文化、精神、价值的阐述和扩展。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的美术体系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尽管如此,从走向“综合”开始,当代艺术家在不断地检讨和探索过去与未来,试图打破一切壁垒,形成一个以中国本土文化和文明为基石、当代社会状态与社会价值观为辅助、体现创作者文化素养与内心情感的崭新体系。而这正是综合材料绘画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为什么诸多学者善于从文化、精神角度审视综合材料绘画的学理依据之一。很多研究者目前从自身对综合材料的理解角度出发,各抒己见,可见综合材料绘画研究有其合理性的学理依据和较大的学理价值。然而,形式丰富的美术作品是否真的蕴含当下多元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如何进行绘画语言的表达仍需进一步探讨。如果说综合材料研究是基于作品本身进行的实证研究及针对目前发展现状进行的宏观阐述,那么这种研究视角弱化了对内在实质问题的探析。
三、结语
“85新潮”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它打破了艺术的单一化,带来了崭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艺术的边界更加宽阔。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是这一思潮下的积极产物,它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85新潮”对中国艺术发展的深刻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综合材料绘画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它所体现的是时代的进步,驱动人们发展出新兴艺术表达手段,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艺术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综合材料绘画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见证。总的来说,综合材料绘画研究体现了全球文化多元互动关系中的新视角、新眼界、新路径、新思维,并促使中国艺术不断与全球艺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新苗.中国美术的现代语言与文化记忆再生产:从“综合材料绘画”新现象谈起[J].美术,2017(7):6-7.
[2]胡伟.综合材料绘画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西北美术,2018(2):38-48.
[3]赖特.绘画综合材料[M].薛林,杨丽杰,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
[4]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田伟.综合材料[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7]于波.材料语言研究与综合绘画当代艺术表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
[8]胡伟.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确立学术形象[J].美术,2014(11):50-52.
[9]胡伟.把古典带到今天[N].中国艺术报,2017-06-14(6).
[10]胡伟.未来能见度:全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J].当代美术家,2017(2):44-47.
[11]于波.当代综合材料绘画探微[J].美术观察,2019(6):69-70.
[12]于波.试谈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原生态”表述[J].美术,2019(9):136-137.
作者简介:
宋继平,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