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的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2022-05-30陆冬梅
陆冬梅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带有极大心理引导作用的课程。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是检验语文教师教学习作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衡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综合反映。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基于文本的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教学,利用课堂阅读文本,借助文本阅读情境来赏析文本写作技巧并思考运用方法的教学模式在现代语文教学实践中效果显著。
一、重视积累和实践,表达真情与实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在谈论写作经验时也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读是写的基础。多读,可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从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读名家名作、摘录优美词句,建立起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对写作很有益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博览群书,在阅读中去感悟作者的用笔之妙,领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边读边想边记录,细细去品味,长此以往虽不能实现人人“笔落惊风雨”的目标,但是在学生的思想上或多或少会留下了文学的沉淀。“读”的内容,最直接的取材便是教学文本,基于文本的阅读是教育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利素材,需要教师合理利用,创新基于文本的教学方法。
写作能力由语言、思维想象能力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实践、反复练习。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关于写作中提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作文写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周国平谈教育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认识一个中学校长,他任职的学校是当地最好的中学,这所学校考上名校的学生很多。这是怎么做到的?全封闭管理,两周休息一天。在应试体制下,不这样做,他的学校就会出局。他见我的第一面就说,周老师,我们这些人都做错了。”这段文字让笔者感同身受,对教学模式法忧思更甚。按理说,学生考好了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校长应该引以为荣。但是,这位校长却认为自己做错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恐怕只有具有教育良知的人和真正关爱教育、懂得教育的人才会明白或者才会承认的错误。
在教学上,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推广实行模式教学:统一的教学思想、统一的教学流程、甚至统一的作业内容等。语文教学让教师教得索然寡味,让学生学得昏昏欲睡。回忆过去那个“没有系统性”的教学年代,语文教学反倒轻松愉快。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虽说语文教学有诉说不完的辛累,但更多的是享受不尽的欢欣。
记得某位高中语文教师给学生范读《背影》,读着读着,声音渐渐嘶哑,最后竟泣不成声,全班同学无一不是泪眼婆娑。教师对课文的解析倾注于情感的疏导与交流,不像现在这样每一篇都必做一番解剖。走上教育岗位后,一次又一次地教《背影》,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高中时候的情与景。语文课堂就像看电影、听音乐一般,随性、率真,语文以其艺术的经典性串连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并不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二、绽放语言之花,体味文本写作技巧
记得有一天去家访,一位学生的母亲一个劲地对我说“感谢”“感谢”“真是太感谢了”。我的印象中,好像并没有特殊关照过她的孩子,“感谢”从何而来呀?她问我:“还记得在我的孩子作文本上写过一句这样的话吗?你是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老师正笑盈盈地期待着你的美丽盛开”。这位母亲告诉我,就是这句话,让女儿像变了个人似的,一改玩世不恭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没有想到,一句不经意的话会对学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惊讶于语文的魔力,从此以后更加注重对学生使用“魔力语文”评阅作业,以期用语文的光芒,照亮学生心灵世界里那处亟待亮光的幽暗角落。语文教学完全融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做到了“生活即语文”。
一次给学生欣赏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学生猜诗人的年龄、性别,揣摩诗人写作时的心路历程,给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诗人写一句话。学生探幽时的兴奋、了解真相后的扼腕、欣赏诗句时的沉醉、拟写赠言时的沉重,以及精彩发言后的喜悦,让师生都深深陶醉。我们深刻感受到,语文就像春天里一束束盛开的鲜花,芬芳美丽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基于文本阅读后,学生在写作时脑海中会有相应的印象,随之应用到写作中,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热爱语文,但我讨厌将语文课上成生理解剖课,将课文做理性肢解,我认为那样的语文教学完全丧失了语文的灵性,味同嚼蜡。我相信每一个阅读《红楼梦》的人,感悟到的都会与众不同。同理,对每一篇课文的理解也应该如此。语文课上,我喜欢跟学生一道,骑上思想的野马,追逐着语文艺术的灵光,在思想的旷野上尽情驰骋。当语文学习与我们的心智成长合二为一时,才会真正感受到语文像阳光一样的温暖、雨露一样的甘甜和空气一样的清新。在对于语文文本的不同理解与分析中,师生体味到当中的写作技巧,思考如何将它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邹立志说过:语文教育任重道远,它的重要性不只是体现在高考加分的功利性追求上,而应真正使“利尽苍生是语文”。希望语文教学能够挣脱捆缚教师思想的枷锁,解放教师的手脚,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率性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沐浴到语文教学的艺术灵光。
在讲授课文《荷塘月色》时,直接由题目导入,分析“荷塘月色”的结构——并列,通过意象分析让同学们明白这是篇写景的散文。并用替换的方法,问“能不能把荷塘月色换成荷塘月光?”让学生们体会这个标题给人的感觉是朦胧。不仅有理性分析,也有感性认知。接下来,既然荷塘月色是写景的,写荷塘和月色,那就直接定位到文章中的写景段落。这一招真是打蛇打七寸,直接就抓到重点。让大家朗读,并请同学们谈谈读完的感受。感性认知结束后,再概括一下这描述的画面,命名“月下荷塘”,而这里命名也是为了之后和不同状态下的荷塘做对比。然后,笔者故意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从文本走到现实,说自己当初读完后很想欣赏这样的美景,于是去实地考察了一番,却觉得很失望并放白天清华园的照片,让同学们帮笔者分析下,为何感受会不同?概括描述,命名为“往日荷塘”。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說,是因为时间,文中是晚上的荷塘。笔者进一步引导,除了不同的时空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影响因素呢?比如同样写秋,不同作者笔下却有不同的景致。然后同学们意识到这和作者的心境也有关系,就像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就像荷塘有不同状态一样,由此发现了两个朱自清。对应着白日荷塘的,是白日里的朱自清,是有些不得不说的话,不得不做的事。但是在那月色下,朱自清非常自由,那一夜的荷塘月色只属于朱自清。既然提到了和作者的心境有关,就又再次回到原文,找出和作者心境有关的句子,体会心境。于是找到了关键甸“最近心隋颇不宁静”,去赏月下荷塘也是为了宁静心绪。这种设计就真的由情入境,并且非常合理。接着笔者又抛出问题,“赏了荷塘月色后,作者的心情真的宁静下来了吗?”既是挖掘主人公心路历程,也是推动对文章的理解。从原文中找到辅肋证据,证明是短暂的宁静,又被蛙声蝉鸣勾起了烦躁。短暂的宁静之后,作者又创造了一篇精神空间,西洲曲和其他文学作品里面的采荷场景。此时也可拓展描写荷花的诗词。同学们概括描述为“采莲荷塘”。朱自清沉浸在这想象中的采莲荷塘里,不知不觉就回到了门外。问:在回家的门外,是什么和什么的碰撞?答:理想和现实。这就是第一堂课的文本解读,第二堂课则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先讨论朱自清写景的顺序,视角转化,修辞手法,欣赏文章的逻辑美和语言美。然后再布置作业,让同学们选一处景,仿写写景段落。整个教学设计下来非常流畅。三个荷塘,两个朱自清,由景到情,再到情的变化,由不宁静转移到宁静再变化为不宁静,不仅学习了如何写景,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如何在不宁静的时候去排解自己,也是朱自清给大家做的示范。通过这堂课,从文本欣赏到写作技巧的借鉴,从而提升同学的写作技巧,达到高效的语文课堂学习。
结束语
在基于语文课堂的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赏析文本字句,掌握文本写作技巧,自主思考,将文本写作技巧融入日常写作中,构建高效语文写作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