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探索
2022-05-30王委委
摘 要:本文基于“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所用教材内容和课程特色,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灾害救援为案例,从预期学习成果、取得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估及学习成果使用等四方面重构课堂,具体探讨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医学英语教学的途径,促进“医学英语听说”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目标相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英语听说;OBE;教学案例;应急素养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医学英语是学生了解世界医学界前沿科研成果的重要手段,英语还是在国际专业会议及相关场合进行口头交际的主要语言。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医学院校应将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纳入課程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医学英语听说”是我校医学各专业学生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程,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本课程在思政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首先,课程教学中育人理念融入不全面。目前,教学目标仍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将口语、听力能力作为交际的首要目标,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深入、不全面。其次,教材中的思政内容挖掘不深入。虽然目前教师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但是仍没做到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全面、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润如细无声地走入课堂。再次,教师本身的思政素养有待提高。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教师是思政元素的挖掘者和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执行者,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对思政融入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本课程的授课教师虽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但是仍需要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思政素养,强化育人意识。
面对我校“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根据《指导纲要》和医学人才培养特点,本文将深入探索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OBE教学模式,从预期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使用四个方面来探索思政元素融入医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将语言技能与文化育人充分融合,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研究现状
高校教育应该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的,课程思政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目前,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高德毅提出,应充分挖掘人文社科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课堂的每一环节; 刘晓阳、吴文娟指出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必要性,认为英语课程的育人意义将持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将思政元如融入英语课堂,对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优秀文化素养的双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文秋芳从教师视角分析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理论框架。在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王健以2018-2020年间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15篇有关医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发现当前有关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主要从课程思政的内涵、融入路径、课程设计等方面展开。
全国各高校积极主动探索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积极实施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教育部确立了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700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近700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系统讨论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首都医科大学着力打造一批包括药学专业课在内的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努力探索医科大学课程育人的新途径;中国药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等多所院校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教,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课程设计
(一)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根据《指导纲要》,对医学英语课程而言,课程思政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其一,课程教学中融入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医务工作者;其二,医学英语课程中融入应急语言服务教学,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指导纲要》指出,医学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还应提升学生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危急时刻能够提供优质的应急服务。根据医学英语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挖掘“医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职业道德。医学生面对的对象是患者,除了高超的医术,更需要有较高的医德、社会责任感。在挖掘思政元素时,本课程坚持授课目标具体化,将医德医风教育融入每一堂课中,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贯穿于课堂内外。
2.坚持个人理想,厚植爱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家国情怀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治病救人,更要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恪守医生的职业操守,秉承医者大爱无疆的信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3.融入应急语言教学,综合提高应急素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生的应急素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已掌握一定应急医学知识,但是应急语言沟通能力也是应对突发情况时不可缺少的能力。本课程将根据学生的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融入应急语言服务教学,借助合适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应急素养。
(二)教学理念与方法
本课程引入了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即成果导向教育。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对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有着准确清晰的构想,并且以这个目标为指导,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及教学评价体系。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学习方式更重要。除此之外,OBE教学理念还强调教学成果应细化到每一个教学单元和教学环节,持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按照OBE实施的四步骤———预期学习成果、取得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及使用学习成果,进行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四、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Unit12 “Responding to Natural Disasters ”为例
医学院校应注重医学人才的应急能力和应急素养培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护人员往往要冲在第一线,救死扶伤,这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应急素养和应急能力,其中包括应急语言沟通能力。因此,笔者选取“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所用教材中的Unit12为例,将学生的应急语言沟通能力纳入授课目标,培养实战型人才。本单元主题为“ Responding to Natural Disasters”,共设计四个任务,任务1 为不同灾害类型的陈述,任务2为灾害的危害,任务3为孩子、老人面对灾害的反应,任务4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笔者将按照OBE实施的四步骤,进行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计划用2个学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
(一)预期思政学习成果
预期学习成果也就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从以下两方面来设定本单元的课程思政学习目标:一是知识目标,主要是通过完成各项听力口语任务,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医学术语表达,提高语言交际沟通能力,特别是应急救援英语的表达方式,包括词汇、重点句型,掌握应急情况下的语言服务沟通方式和技巧;二是能力目标,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结合近十年来中外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让学会少年宫分组讨论在海外救援中,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需要注意的文化、风俗差异及应具备的应急心理知识等,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爱国情怀,以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素养与应急能力。
(二)取得思政学习成果
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有助于取得课程思政学习成果。笔者结合教材,收集相关教学案例、资源,建立以单元为基础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库,主要包括近年来国内外海外救援、支援的案例、新闻、微课资源等,围绕职业道德、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应急能力等思政元素点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将进一步推动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在传统的课堂上言传身教,还将线上云课堂与线下课堂紧密结合,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在本案例中,笔者共进行了三次思政教育。
1.人道主义精神融入课程导入环节。本单元引入的案例为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我国的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迅速集结,赶往灾区救援。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医务工作者在救援中所展现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对该案例的讨论,引发学生对灾难救援的关注,意识到目前在重大灾难面前,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教师借此融入医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融入大爱无疆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课程导入环节后,进入课程的听说训练,过渡到任务1 和任务2。听力材料主要是围绕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以及人们面对灾害的反应。听完材料完成相应听力练习后,将进入口语练习中。学生分组讨论近现代中国所面对的自然灾害。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无情以及中华民族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从而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3.培养应急能力和应急素养。在完成任务3和任务4的练习后,学生将观看一则关于“汕大医一附院援加纳医疗队”的新闻,学生将模拟海外救援的情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技能,使其掌握相应的应急语言表达,也可以结合所学模拟急救,综合提高学生的应急素养。情景模拟结束后,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医护人员在救援特别是海外救援中所需要的應急救援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
(三)课程思政学习成果评估
学习成果评估是OBE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本堂课拟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要围绕学习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课前预习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评,是否达成预期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如观看相关微课视频,并交流感悟,查阅相关资料反馈给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通过听力材料的信息输入进行信息理解与重构,之后按照要求进行小组情景模拟,学生根据相互评价、分析的结果,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改进,使学习活动有效开展发展,以形成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教师评价要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等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实施综合性评价。
(四)使用学习成果
教师对课程思政学习成果的使用,对于改善之后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都非常有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课上互动,通过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及作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思维认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措施,让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例如,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应用应急救援语言知识,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学生在应急场景下因语言文化差异、沟通不畅而影响救援,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微课视频等改进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应急语言表达。另外,一些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汇报时,参与度不高,教师可以进行观察、交谈了解原因,利用评价机制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此外,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评估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改善,还是教师提高自身思政素养的重要依据。教学督导部门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在线课程的数据,把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和深度,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支撑。
五、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英语教学中,对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不可少的。本文探索“医学英语听说”课程思政的构建路径,以OBE理念为指导,依托课程案例,将课本中的思政元素与课堂授课深度融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同时,学生通过听说练习、情景模拟,进一步自主探索、思考总结,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5):126-128.
[3]吴文娟.探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体系构建[J].智库时代,2018(27):154-155.
[4]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2):47-52.
作者简介:王委委(1989.09-),女,山东沂南人,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服务、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