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羌文化基地研学发展的必要性
2022-05-30张永宏
张永宏
摘 要: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宁强县羌族文化历经时代沧桑依旧焕发光彩,引发我们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因为文化保护依靠文化传承,而文化传承需要探索新模式。研学旅行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下产生的新模式,本文试从羌文化传承现状开展分析,讨论研学发展在羌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羌文化;研学;文化传承
一、问题的提出
羌族在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古代羌民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羌族文明,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无数有价值的文化瑰宝。汉中市宁强县自古就是羌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宁强原名“宁羌”,以“羌”命名的州、县,全国唯有宁羌。自夏商时期起,宁羌地区就是羌人繁衍生息的天然乐土,几千年来,羌族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文化闭圈。优渥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环境支持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文化包括但不限于羌族语言文化、羌族宗教信仰文化、羌族特色艺术。近几年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包括羌文化保护在内的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逐渐暴露在世人视野中。在保护羌文化的课题上,政府与社会都提出了可行性方案,例如保留羌族村寨生活方式,传承祭祀信仰文化,以羌族传统文化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将文化转变成为生产力。根据羌族聚居地自然环境优越,物质财富显著的特点,国家着力打造羌文化基地,建设多个自然保护区。宁强羌族聚集地的文化保护引用这一思路,建设羌族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开设宁强羌博园,以羌族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发展文旅兼备产品项目,是一次良好的文化保护实践。应当说,羌族文化基地中的文化保护是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的。但事物都有相对立的一面,羌文化基地文化保护正面临着多重考验,羌族地区正在经历剧烈的文化变迁,这是在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文化重建比物质重建更为重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研学旅行的概念逐渐明确,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研学旅行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而学校教育,是从根源上传承羌族文化最有力的举措。羌文化基地发展研学旅行,面向学生群体,使得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羌族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保护观念,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产教结合,顺应文旅结合新观念,加强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拓宽研学旅行产业面,创造全新经济价值;重视发展创新,要在学生心中播撒下创新的种子,结合现代需求,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让羌文化真正的“活起来”。
二、羌文化传承现状
(一)羌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
第一,羌文化缺乏完整的传承体系。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文化的语言文字、传统服饰、本土建筑、风俗习惯等流传至今。但历经历史变迁,羌族部落搬迁等因素影响,羌文化较难产生完整准确的传承体系,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羌族族人分布松散,受不同地域文化浸染,如羌族语言由于地理阻隔而有些许差别,同为羌族后裔的人们无法理解彼此语言的含义,最终导致难以实现文化认同。汉文化对于羌文化的影响也使得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羌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脱离最初的传统范式。羌历新年最初被视为羌族最隆重的节日,演变至今,其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羌历新年仍然存在,但因其被赋予的意义不同甚至过“新年”的时间在不同羌族地区都会有所差异,羌文化无法形成整个羌族适用的体系是羌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之一。
第二,羌文化面临现代观念的冲击,尤其是经济观念的冲击。羌族人民的生活与发展方式已渐渐被现代社会的金钱观、价值取向侵入。这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表现为羌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古老的羌族语言文字、传统乐器演奏、祭祀舞蹈等文化代表形式得不到年轻人传承,逐渐被年轻一代所遗忘。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比例逐年增加,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年轻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依然存在,但传承羌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却并不强烈。许多人表示,相比起居住在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身着传统服饰,更喜欢符合社会潮流的崭新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他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生活之后,也将以往的传统生活抛在了脑后。
学校教育是个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强有力地影响一个人文化知识、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如利用得当,能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十年羌汉两族交往愈加频繁,加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与普及,年轻一辈自幼学汉语、接受汉族文化。教育水平提升的同时,也给羌族本土语言文字发展带来不小冲击,羌文化聚集地纯粹使用羌语人口不到十分之一,并且日常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与汉族人无异。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了解羌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徑,但由于教学形式较为浅泛,并不能形成系统的文化教学体系。
(二)羌文化地区学校教育情况
由于羌文化地区学校教育呈现与内地同一化的趋势,导致了学校教育民族性和本土性的缺失。该地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并无区别。在课程开设方面,羌文化地区中小学与羌文化相关的课程开设缺乏,诸如音乐、美术此类能够展现羌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并未加入羌笛、羌族舞蹈、羌族刺绣等羌族艺术形式。局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或是教师并非本民族的缘故,也未曾有过羌文化艺术鉴赏类实践课程。学校会发放基于本土文化汇编而成的册子,但也仅作为课外拓展进行阅读,影响较小。此外,由于羌文化地区地处偏远,教育理念陈旧,教学质量较差,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在此获得重视,注重文化课成绩的应试教育理念被奉为宗旨;从教师到家长和学生都普遍认为,课本教材中的知识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往往被忽视,也因此羌文化地区学校教育中羌文化传承面临“中断”的处境。羌区的学校教育脱离羌族学生的生活,从而无法真实地获取羌族文化养料。羌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如若断了传承,将是世界民族文化传统的严重损失。然而因为种种现实因素,青年学生们日常已经不讲本民族的语言,对本民族的民歌和手工艺也不甚了解,造成羌文化传承受阻。
三、研学发展之必要性
(一)研学发展的概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研学旅行成为一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教育部等11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体现了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内研学旅行的实践和研究在不断深入。各地纷纷开展了研学旅行的试点和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6]研学旅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学基地通常设立在人文与自然资源都十分优越的地理区位,依照地方特点开设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北京海淀区打造的科教旅游线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学旅游产品框架,是中国首批研学旅行基地的典范;安徽黄山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所以地质景观游学与徽文化研学是其发展方向;绍兴市提出“跟着课本游绍兴”的特色研学旅行产品;曲阜市凭借儒家文化资源进行专项研学产品的开发。除了地域特色,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也可以主题类型为线索。《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将研学旅行产品分为知识科普型、体验考察型、自然观赏型、文化康乐型、励志拓展型。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地域实际进行考量。
(二)研学发展的意义
第一,研学发展优化了我国传统游学的学习理念。研学旅行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的相关机构在概念内涵、课程设计、经营模式、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基地建设、研学主体特征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推动了研学旅行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发展。但因研学尚未拥有足够多的实践样本,组织机构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羌文化基地的研学发展是羌族原有的落后教育发展的新契机,积极调动原有生产力,培育起文化传承的土壤。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环境下学校需要做到的要求。羌文化基地中的学校教育发展与学生素质拓展也需结合时代要求,要结合羌族地区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教学需求开展研学活动;要摆脱书面文字的束缚,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中感受羌文化魅力,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与自然亲切交流,在生动的文化展示中触摸历史文化精髓,以此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使命感。
第二,研学发展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短板。开设羌族文化特色研学课程,如传统羌语探源,羌绣技艺学习,羌笛制作与演奏;增设艺术鉴赏类课程,观看传统羌舞演出,了解原始宗教相关知识,均可在研学课程设计中得以实现。研学发展也有意识地培养了一批对羌族文化进行了深入认识与理解的教师队伍。教师首先充分浸润羌文化传统,继而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羌族文化,解决羌文化在新一代发生文化断层的问题。由于研学的特殊性质,羌族文化相关学者以及民间艺人得以被学生群体接触。民间艺人是羌族文化的“活化石”,学校聘请专业的学者与手艺人教授传统技艺与开展研学旅行,能达到民间艺术与学生群体的相互成就。
第三,研学发展顺应“发展性保护模式”。在文化已经进入高速变迁的当今,羌文化正受着各种外来文化更加强烈的冲击,经济社会功能的变化带来的是传统文化功能的转变。对于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将其保留;对于那些不再顺应现代生活方式,甚至起到阻碍作用的传统文化,并非要顽固死守。在经济社会超常态发展背景下,我们应树立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相统一的观念,常态下的“传统保护模式”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应当采取“发展性保护模式”。羌文化基地发展研学旅行,是将传统文化置于动态的“活”的体系中去,不断加强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借助学生这一良性导体,激发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使得羌文化在健全的优良体系中,通过“发展”而获得更有力的“保护”,将古老又鲜活的羌族记忆,刻在一代代羌族人民的心中。
(寧强县宣传文化中心)
参考文献
[1] 叶梓岚.浅谈当前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北川县禹里镇为例[J].现代交际,2018(8):95-96.
[2] 尚玲玲.关于羌区学校如何实现羌文化传承的思考:基于对某小学、某中学的调研[J].林区教学,2015(2):122-123.
[3] 王大悟.论羌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业灾后重建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1):57-60.
[4] 白珍.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教育为例[J].民族学刊,2015,6(6):68-73+113-114.
[5] 王春英,王文,徐锐.自然灾害与民族文化转型:以四川省汶川县羌族文化的地震灾后重建为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