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地区花鼓戏班的现状分析
2022-05-30文芷菁
文芷菁
摘 要:湘潭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下的一个分支,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因其表演风格清新活泼,演唱方式重小调、善歌舞的特色,逐渐成为老湘潭人民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而湘潭花鼓戏发展到今天,已不见当日辉煌之姿,因此分析其戏班的历史和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今后湘潭花鼓戏的保护、发展、创新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湘潭花鼓戏;戏班;现状分析
花鼓戏是湖南省传统戏曲的瑰宝剧种之一,可根据舞台语言的不同将它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醴陵花鼓戏六大流派。其中,六大流派之首的长沙花鼓戏又能细分出多个“路子”,如湘潭路子、宁乡路子等。湘潭路子(湘潭花鼓戏)在长沙花鼓戏中影响较大,它以湘潭官话为舞台语言,从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中汲取养料发展起来,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经专家考察认为,在众多花鼓戏流派里,湘潭的花鼓戏在演出风格、个性特征上尤为独特。这是因为湘潭地处湖湘三苗区域,有着自古以来载歌载舞的民风,再加上受到地域文化(如湘剧、湘中山歌、湖南民间小調等)的熏陶,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艺术形式(如长沙花鼓、衡州花鼓等)的渗透,湘潭花鼓戏在表演风格、演唱方式上逐渐形成了其重小调、善歌舞、表演风格清新、活泼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个性特征。
一、湘潭花鼓戏班的过往历史
结合史料记载以及龙华先生的详细考证,[1]湘潭地区花鼓戏班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阶段。
(一)兴起完善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社会局面稳定,湘潭地区码头运输络绎不绝,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为花鼓戏的兴起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花鼓戏在自身的演变发展中,不断完善演出方式和艺术特征。从最初的一丑一旦发展到“三小”(小丑、小旦、小生),从2~3人的小体量发展到7~12人的戏班子,从田间地头表演的地花鼓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舞台表演,深受农民的欢迎喜爱。
(二)辉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花鼓戏迎来了它的“花期”。1950年,湘潭县文艺工作团的花鼓戏工作者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理了《刘海砍樵》《补锅》《小姑贤》等一类的传统经典剧目,同时上演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第一个大型现代戏创作剧目《柴山恨》。这部内容新颖、题材创新的现代花鼓戏受到了广泛欢迎,也大大促进了湘潭花鼓戏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变革与提高。1955年,湘潭市和湘乡县(今湘乡市)先后管理起民间花鼓戏剧团,将其改编成立市、县花鼓戏剧团。到了六十年代,全湖南省自营花鼓戏剧团多达三十多个,国营花鼓戏剧团5个,仅湘潭市就有1家国营花鼓戏剧团,14家自营花鼓戏剧团。在当时,湘潭稍大一点的乡镇都会有自己的剧场,可容纳约600-1000名观众。剧团在一个乡镇剧场的演出,常常是连演一二十天,每天演三四场,且场场满座。八十年代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李谷一老师与姜昆老师演唱的《刘海砍樵》更是让全国人民了解了花鼓戏的魅力。1983年,地、市花鼓戏剧团分别改为湘潭市花鼓戏一团、二团。1985年,市一团、二团合并为市花鼓戏剧团。至此,全市有花鼓戏剧团3个,共计250人。
(三)没落
无人预料到辉煌的背后是走向没落,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虽让花鼓戏唱响了大江南北,但其全新的娱乐生活方式也对地方戏曲这种需要现场观看、耗费时间的艺术造成了巨大冲击,从业者们被迫走上转行道路,整个行业被迫进行改革。至此,湘潭市的花鼓戏戏班和演出剧场关了一家又一家,失去了演出场地的花鼓戏剧团也只能接一些偏远地区的公益性演出活动,如今的湘潭人民想要在自家门口看一场花鼓戏可谓是难上加难。然而殊不知,越是如此,整个花鼓戏行业就越缺少观众;越缺少观众,花鼓戏就越不可能“东山再起”,陷入恶性循环。
二、湘潭花鼓戏班的现状
湘潭花鼓戏这一历史悠久且具有乡土风俗气息的地方剧种,两百多年以来深深扎根于湘潭这片热土,并于2011年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众的关注。
(一)现存的湘潭花鼓戏剧团
笔者走访了湘潭雨湖区的两家花鼓戏剧团,将其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前者由原湘潭市歌舞团、市花鼓团、市湘剧团合并重新组建而成的,也是湘潭市级唯一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湘潭市花鼓戏艺术剧院。剧院坐落在优美的雨湖公园后面,面朝湖水,环境优美。尽管剧院的整体设施和排练厅稍显陈旧,但随着笔者的多次到访和采访发现,剧院的管理井井有条,演员年轻、认真刻苦,团里的艺术氛围十分浓厚。而后者则是由民间退休老艺人自发成立的组织,例如红杜鹃花鼓戏剧团等。红杜鹃花鼓戏剧团的演员由一批55岁左右的退休花鼓戏演员和热爱花鼓戏、热爱歌舞的中老年人们组成,尽管年龄较大,但舞蹈演员、乐器伴奏者、歌唱演员“五脏俱全”。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排练厅是闲置的空租房,因没有签署正式租赁合同,电线都是由剧团自己从其他店里牵来的。像此类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花鼓戏剧团,湘潭市区内还有几家,但剧团规模、演出场次还是以红杜鹃花鼓戏剧团为优。
(二)遇到的问题
1.观众流失严重
正如上述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视频媒介的兴起,像花鼓戏这类起源于田间地头的艺术逐渐失去了原本的表演场所。花鼓戏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再不复以前随处可见花鼓戏、人人都爱看花鼓戏的盛况场景了。另外,花鼓戏语言的乡土性更是在现今不熟悉湘潭土话的年轻人中竖起一道无形的“语言高墙”,当下的年轻人耳熟能详的恐怕也只有《刘海砍樵》中的著名唱段了。
2.演出机会稀少,观看的渠道少
为了调查研究,笔者走进剧场亲身体验了一场花鼓戏演出,但了解后发现,艺术剧院几乎没有排场演出了,都是节日期间下乡去各大景点进行惠民演出。也就是说与现有的京剧园子、相声馆子不同,花鼓戏现已没有了自己的演出“根据地”,只是剧团收到某个景区的邀请,在路边搭个台子进行演出,就像舞者们呼吁观众进剧场去看舞剧一样。现今,整个湘潭市、长沙市加起来能真正去看花鼓戏的剧院只有一家——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更不用说这一家剧院只有节假日才会排场演出,而且只能现场购票,不利于吸引观众。
3.演出方式混杂
据笔者了解,湘潭市花鼓戏艺术剧院的惠民演出不单是演花鼓戏一种艺术,还兼演歌舞等,甚至就连惠民演出中的花鼓戏剧目也只是取整场戏中的一个小折来演,可以看出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纯粹的、大体量的花鼓戏不再能吸引观众驻足,只能被迫改变演出方式。
4.剧团人才缺失
在花鼓戏辉煌的60年代,全省的花鼓戏剧团多达三十多个,从事花鼓戏的演职人员更是数不胜数。在当时,湖南省艺校(现湖南省职业艺术学院)、各市级艺术学校都有开设专门的花鼓戏专业,为各地剧团输送人才。而在2021年招生计划中,湖南省职业艺术学校开设的戏剧系戏曲表演专业(花鼓戏方向)仅预计招收25人。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花鼓戏的岗位不再是以前的“香饽饽”。愿意沉下心来学习花鼓戏、从事花鼓戏相关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使花鼓戏剧团越来越缺少年轻的、新鲜的花鼓戏“血液”。
三、关于改变湘潭花鼓戏现状的一些建议
(一)网络媒介宣传——定位观众群体
既然当下的花鼓戏剧团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我们不如考虑一下更节约成本、节约时间的网络平台。理由有三点:第一,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将经典的花鼓戏片段进行剪辑、宣传,让大众可以在繁忙过后的片刻闲暇中都能看到花鼓戏;第二,比起喜爱看花鼓戏的老年观众,不如尝试让花鼓戏更贴合有消费能力的年轻观众,网络媒介正是一大宣传渠道;第三,在此之前,并非没有花鼓戏通过网络传播的优秀案例,早在2012年,廖佳琳就通过一首花鼓戏版的《Rolling in the deep》火遍大江南北,让大众了解到了花鼓戏唱腔的魅力。
(二)社会群体支持——花鼓戏进校园
社会就是一个个的人类小群体,将花鼓戏带进社会群体聚集的“组织”(如学校、企业等)也可以是吸引观众的一种途径。在中小学校设立相应选修课使花鼓戏进校园,在湖南高校开设舞蹈专业挖掘花鼓戏舞蹈素材也是一种好办法。[2]既对花鼓戏做到了普及,又给年轻孩子们灌输了花鼓戏的相关知识,在他们心中留下火种,鼓励他们学习传承花鼓戏这一宝贵的本土文化遗产。特别是花鼓戏中的舞蹈素材,我们可以借鉴我国许多民间民族舞蹈的保存方式,将其进行提炼整理为表演性舞蹈组合,也能为湖南地区的舞蹈增添一抹地方特色。
(三)作品站住脚跟——现代花鼓戏
笔者在与湘潭市花鼓戏剧团的团长聊天时发现,近年来剧团并没有停下创新发展的脚步。剧团在政府的支持下创作出了像《齐白石》《战地黄花》等大型蕴含湘潭本土文化底蕴的剧目,享誉全国。《齐白石》是以著名画家齐白石生平故事为题材,以湘潭特色花鼓戏为表现载体,结合湖湘地区本土民歌、乡谣以及现代时尚音乐等艺术元素,立意清晰、结构合理、雅俗共赏,充分彰显了湘潭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民风。《齐白石》也在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中荣获了湖南戏剧界的最高荣誉“田汉大奖”,这也是对湘潭地区现代花鼓戏创作的一种肯定。《战地黄花》更是在汲取《齊白石》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该剧从筹备初期就得到了湘潭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湘潭市委宣传部、湘潭市文体局牵头组织。该剧的创作团队也是群英荟萃,不仅有湘潭本土优秀艺术家,还请来了省内外著名的花鼓戏导演、演员,如国家一级导演童晓阳、国家一级演员李鸣等。《战地黄花》前后经过了两年多的精心推敲打磨,最终在第七届湖南艺术节上斩获田汉新创剧目奖、田汉编剧奖、田汉导演奖、田汉舞美奖、田汉表演奖五项大奖。
不管是民间自发团体,还是市级剧院,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将湘潭花鼓戏带进大众的视野。就连自发成立的红杜鹃花鼓戏艺术团,也在尝试自己写剧本,将花鼓戏与现代故事、现实题材相结合,谋求继续发展。笔者认为,要抓住现代花鼓戏改革趋势,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不断丰富花鼓戏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段,拓展演职人员的创作表达视野;要让大众关注到全新的、优秀的、高质量现代花鼓戏作品,花鼓戏一定会以全新的姿态重返“舞台”。
四、湘潭花鼓戏班的研究意义
首先,湘潭花鼓戏尽管有着百年历史,但关于它的研究还没有系统而完整的文献资料。因为它只是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长沙花鼓戏下的一种路子,所以有关它的记载只是在与长沙花鼓戏有关的文献中潦草而粗略地被提及过。并且湖南花鼓戏的构成要素非常多,如器乐、唱腔、舞蹈、念白等等,而戏班正是这些要素的集合体。研究戏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研究效果。
其次,湘潭花鼓戏现在的发展情况和境遇并不景气。它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观众的关注,更需要对症下药,从集演出、编排为一体的花鼓戏班入手,分析其现状并给出合理建议,以求湘潭花鼓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能站稳脚跟,得到发展。
另外,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尽管湘潭市仅存的戏班不多,前景不明朗,但他们对于花鼓戏的热爱、思考并没有因此消退。近年来,在湘潭市政府的支持下,花鼓戏又有了重新崛起之势。
最后,在采访中,两个剧团的负责人都在不断强调一个词:“现代花鼓戏”。笔者认为这个词可以这么解读——与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现代故事、现代人物碰撞产生的全新花鼓戏。花鼓戏是整个湖南人民的宝藏,是全中国的宝藏,是世界文化宝藏的一部分,谨以此文呼吁广大读者多了解花鼓戏,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熠熠生辉。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龙华.湖南戏曲史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何蛟龙,邹凌凤,刘梦雅,等.长沙花鼓戏保存、传承与创新的现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