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70年
2022-05-30张永和
张永和
最近,北京曲剧上演了一出新戏《无处不在》,是描写12345热线电话在社区的故事,情节非常幽默,且跌宕曲折。同时舞台呈现,又是用轻喜剧的形式表现的。不但有传统的曲剧音乐,同时又大胆地引入了舞蹈、轻歌剧的一些因素。加上戏是喜剧题材,内容和形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和谐、恰切,剧场里常常爆发一阵阵笑声。大伙说这个戏很及时,很接地气,很有温度,用北京曲剧这种形式表演是非常合适的。
当下人们常说北京曲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诞生的一个崭新的剧种,也是北京市唯一的一个地方戲。他的历史和共和国基本同龄,70年的历史,它演出了很多在戏曲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剧目。这个剧种到底有什么特色呢?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因为我曾在北京曲剧团工作过,因此不少人就这个问题来问我,现在就借杂志一角回答这个问题。
曲剧诞生
北京曲剧是地地道道的、包蕴着北京地域特色的剧种,为什么这样说?这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有充分的依据:建国初期,北京一批曲艺说唱演员在北京前门箭楼上,前面唱单弦、京韵大鼓、北京琴书等北京鼓曲,后面用单弦曲牌为基本腔调表演他们自己创作的歌颂新中国新生活的小戏。这里要特别强调单弦这种演唱形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是满族的八旗子弟自娱自乐的一种曲调,是以京音京韵演唱的,讲究的是一个京味儿。建国初期这种以单弦曲牌为主要曲调的小戏曲,演员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曲艺剧”。
由于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很受观众欢迎,于是被一贯致力于北京文化耕耘、十分热爱北京曲艺的老舍先生知道了,就在1951年夏天,年届五旬的老舍,也即舒舍予先生,铆足了劲,登上了箭楼子去看曲艺剧。他觉得这种形式,曲调通俗悦耳,内容鲜活新颖,充满生活气息,很有生命力,可以再丰富,再发展完善后就是一个新剧种。于是他就建议不要叫“曲艺剧”就叫“曲剧”,大家一致赞成。老舍先生还表示这曲剧的第一个剧本由他来写。不久,果然送来了一个剧本《柳树井》。这是写北京郊区刚刚进行完土地改革后,一个农村年轻寡妇李招弟婚姻恋爱的故事剧。大家看了挺喜欢,于是立即排了、演了,观众很点头,又很上座,总是客满,接着曲剧就诞生了。后来由于曲剧排演的剧目,多是说老北京的事,演的又都是老北京的人,同时还要与“河南曲剧”有所区别,所以就定名为“北京曲剧”。
《烟壶》
《骆驼祥子》
《王致和》
剧若繁星
从1952年至今,整整70年了,北京曲剧伴随着新中国一日千里的脚步而发展壮大,成为当今京都剧坛上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这个新兴剧种的年龄虽然仅仅还是两位数字,但它演出的大小剧目遑论三位数字!亲们请注意,这些剧目都是新创剧目,因为它没有箱底儿,更没有传统戏,都是“平地抠饼”,白手起家,这就不能不令人对演出北京曲剧的北京曲剧团领导和从业人员致以崇高的敬礼。他们要比家底雄厚的传统大剧种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才能生存,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在众多的北京曲剧剧目中,有古代历史剧,也有现当代戏,还有革命历史剧,以及近代历史剧,等等。这么多的剧目,在当时呈现于舞台时,也曾拥有一定的观众,受到媒体的褒扬,然而毋庸讳言,今天翻回头来一个“韩信大点兵”,检点一下这些剧目,流失的居多,保留的还是那些百看不厌久演不衰的剧目,道理何在?探索一下其深层的原因,大概不是没有意义的。
先把北京曲剧分成几个时期,在“文革”前应属于创业时期,十四五年中,推上舞台的剧目不少,但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清朝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根据张恨水著名同名小说改编的《啼笑姻缘》的民国戏,还有根据老舍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骆驼祥子》等。“文革”十年,曲剧沉沦,销声匿迹,几乎夭折。“文革”结束以后 ,曲剧复苏,以空前旺盛的激情,在 20世纪80年代,创作演出的新剧目不计其数,但细细追溯起来,只有少数剧目,甚有影响并保留下来的,都是清宫戏,曲剧《珍妃泪》《少年天子》傲然挺立于京城戏曲舞台上。然而一度因创作新剧目方向不明,选材不再重视突出京味,不再量体裁衣,而是采取广种博收的态势,结果后几年的演岀,每况愈下,演出场次逐年下降,几乎出现难以维系下去的局面。然而情况常有突变,往往艰难困顿之时,便是转折奋发之日,北京市曲剧团在新的领导班子率领下,全体人员奋发图强,全力以赴,出现了一派崭新面貌。从1995年至今又一个25年,北京市曲剧团又有了大发展,创演新戏,大演好戏,圈内外人士有口皆碑,刮目相视,应该说北京曲剧从此进入了成熟期。
这一时期可以说产生了一批经典剧目,一批在北京曲剧历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的剧目,《烟壶》《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等。近年来他们又复排或移植老舍先生的名著:《北京人》《离婚》等。还有配合北京市中轴线的申遗,下大力气排演了以腐乳驰名海内外的京华老字号《王致和》以及清宫戏《林则徐在北京》等,也都受到新老曲剧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外又有了一批描写现实题材、突出革命文化的新剧目,如《歌唱》《B超神探》《光明行》以及文章一开始写到的《无处不在》,等等。这些剧目无论是清代戏、民国戏、现当代戏,都拥有广大的曲剧观众。考量起原因,当然各有不同的赢人的因素,但这些剧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优秀剧目,通身贯穿着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
曲剧之魂
笑话,哪个剧目不含文化?笔者指出的是贯穿这些剧目的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北京文化,北京文化是北京曲剧之灵魂。笔者认为,北京文化主要包含4种文化:即“皇城文化”,也可称为紫禁城文化;“平民文化”或称胡同文化;“民族文化”,包括北京城里城外特有的时令节令、婚丧嫁娶;“边缘文化”,这包括很多,有饮食、消闲、京剧、曲艺、中医医药、书画工艺、会馆庙宇,以及文玩收藏等等,这些都属于北京文化的范畴。观众除了新老北京人,也包括外地的观众爷们儿,也就是喜欢这些散发着无限情趣的北京文化的广大观众,构成了北京曲剧的基本观众。《杨乃武与小白菜》《珍妃泪》《少年天子》《林则徐在北京》等,充盈着皇城文化;《烟壶》《正红旗下》,彰显着没落八旗子弟和胡同中的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龙须沟》《茶馆》以及《啼笑姻缘》《骆驼祥子》《北京人》《离婚》等等则揭示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建国前后老北京人的理想、追求、奋斗、沉沦,新生、破灭,以及婚姻恋爱、兴衰沉浮等等生活画卷,形象地放在观众面前,唱起一曲又一曲北京人喜怒哀乐忧恐思的情歌,展开一幅又一幅的北京人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国画。
如果再说得透彻一点,广大观众从这些保留剧目中,看到了新老北京人,不管是名人,还是那些不太有名的平头老百姓;听到了新老北京的故事,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抑或平凡到了极点的生活小事;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故事,北京曲剧都会让您领略北京人的性格核心。他们:感恩满足、淡定幽默,同时也懒散、忍耐,得过且过,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
广大北京曲剧的观众们,他们将从这些极富北京人文特色、地域特色的剧目中,饱尝到北京故事的有益并好玩;欣赏到富有北京文化传统的民族音乐的通俗和好听。他们会从这些剧目中,追踪那些尘封的往事,得到怀旧的快乐;他们更会喜爱今日首都北京发生的那些日新月异感人肺腑的新事,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那些平凡二三事和你、我、他,从而得到接地气有筋骨的激动。但不管是大人物,还是一般人,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千万不要忘记:那股浓郁的如影随形、趋之不散、青春亮丽的京味儿,那种既充足又高雅,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京味儿,这正是其他剧种其他剧目所难以具备也不要求具备的独特魅力。正是这种魅力引起观众层面的共鸣,从而使北京曲剧以北京文化为依托的文化品格,审美取向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爱和认知,并且将继续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肯定,拥有更多心仪北京文化人的关注。
文末,我要再说一些本不爱说的话,因为这些话可能要得罪人。检点过去一些不受欢迎的北京曲剧剧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就是没有了解北京曲剧的基本属性。没有认识到北京曲剧这个剧种,离开北京这块土地、离开这些生活在北京的新老北京人,不管是历史剧还是现当代剧,你投资再大,花的钱再多,服装做得再漂亮,观众也不会买账,演不过三场就得“捐”起来。这是因为离开了生成这个剧种的土壤,你想让它生存,浇再多的水,上再多的肥,它也不会根深叶茂,只能蔫头耷了脑,枝残叶落。再漂亮的服装也只能装在剧团的服装箱子里,占一些宝贵的地方。因为你不仅仅失去了北京文化这个最重要的依托。还有在舞台呈现上,你也不能发挥演员的所长。不能扬长避短,而是避长扬短,因为这些演员从来学的演的唱的都是浓郁的京味儿戏。所以千万别再做这种违背规律的傻事儿。
作者说
我从4岁看京剧,看了快80年,我爱她的高雅隽永、我爱她的京腔京韵,因此我参加京剧团、北京曲剧团、新剧本杂志,弄剧本、写文章、出著作,一個目的,为了让传统戏曲有更多的人喜欢她,愿她长寿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