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篱笆三个桩”

2022-05-30石帅

共产党员·下 2022年7期
关键词:草菇镇党委羊肚

石帅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凌源市宋杖子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充分验证了这句谚语。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农企推广,为宋杖子镇农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宋杖子镇党委致力于推动科技、人才资源向乡村集聚,协调农业科技院所带来新品种、新技术,扶持农业企业带农致富,引领广大农民拓宽致富渠道,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置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姜杰在镇党委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成功引进“螺丝椒”“羊肚菌”、草菇保鲜贮藏深加工等10余项新品种、新技术,有效带动周边3省(区)3县7个乡镇的农民增收,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下乡的导航员”。

“资源+人才+技术”

优化改良育新品

通过多年的农产品经营,姜杰发现,青椒、黄瓜作为宋杖子镇主打农产品,种植规模、产量以及销售渠道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市场竞争力不强。只有引进先进技术、改种优良农产品、提升其经济价值,才能带领农户在致富路上行稳致远。宋杖子镇党委了解到姜杰的想法后,积极与凌源市科技局、蔬菜花卉局等部门协调,最终帮助姜杰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成功对接,引进该所新培育的辣椒品种“螺丝椒”。在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姜杰试种的两棚“螺丝椒”无论是口感还是辣度都优于传统辣椒品种,一进入北京市场就受到广泛欢迎,为农民种植“螺丝椒”开了个好头。在宋杖子镇党委的大力推动下,“螺丝椒”种植面积5年内发展到700亩,比原来的辣椒和黄瓜品种每亩增收5000元和8000元,菜农的收益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凌源市被誉为“中国百合第一县”,但还存在价格波动幅度大等潜在风险,不少农户承担不起风险带来的损失。为帮助花农抵御风险,宋杖子镇党委选派以姜杰为首的农业技术骨干团队,多次到辽宁省农科院交流学习,力求引进花卉新品种。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建议下,2021年,宋杖子镇农业技术骨干团队10次前往全国花卉产业重镇——山东青州,将13万株“香雪兰”引入姜杰的花卉基地试种,当年每亩收入超过9万元。姜杰高兴地说:“今年年初,我们与省农科院达成协议,合作繁育‘香雪兰种球。有镇党委和农科专家的大力支持,‘香雪兰必将在凌源得到大面积种植推广。”

“产业+院所+公司”

拓宽渠道以“菌”致富

姜杰有一次在外地考察时,了解到食用菌项目有市场、有利润,于是产生了建立新品种食用菌开发基地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门路。在宋杖子镇党委的牵线搭桥下,姜杰到辽宁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参观学习,最终决定与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开发“羊肚菌”项目,由研究所提供技术,姜杰提供种植基地。

食用菌研究所專家团队先后7次到“羊肚菌”开发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姜杰组织员工和农民26人跟班学习。在食用菌生长的关键阶段,专家们吃住在大棚里,彻夜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菌种载体上冒出一层层菌苗,项目取得了成功。此后,姜杰与鞍山的一家农业公司达成协议,该公司以每公斤200元左右的价格回收产品,“羊肚菌”种植面积在宋杖子镇迅速扩大。

在辽宁省农科院和宋杖子镇党委的支持下,姜杰将“羊肚菌”生产基地扩大到500多亩。为引领群众走上食用菌种植致富道路,姜杰免费为棚户提供技术资料和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重点帮助等多种形式让“羊肚菌”栽培户掌握实用技术。2018年3月,姜杰与470户农民签订了“羊肚菌”开发合同,把基地拓展到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观的经济效益,让跟姜杰一起开发食用菌新品种的农民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说:“跟姜杰创业,我们心里很踏实。”而姜杰则深有感触地表示:“只有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具备起飞的本领。”他打算建立北方最大规模的“羊肚菌”开发基地,预计到2022年年末,基地总产值可实现6000万元。

“菌菜轮作”

破题解困谋发展

凌源的设施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蔬菜生产,大棚土壤问题日益凸显。而要想生产出优质农产品,优良的土壤是基础和先决条件。2018年,凌源市实施“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市人才办、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单位大力推动校地、校企合作成果落实转化。宋杖子镇党委乘势而上,进一步深化与辽宁省农科院的对接合作,在姜杰的公司成功推广了“菌菜轮作”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不仅能够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更具有重要作用。省农科院选派研究员多次来到宋杖子镇,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菌菜轮作”。

宋杖子镇方兴未艾的食用菌产业,在“菌菜轮作”中补齐了产业短板:“羊肚菌”的生长季节正是北方大棚蔬菜生长的最佳时期,不适合与蔬菜倒茬轮作。在省农科院下属的微生物科学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宋杖子镇引进了倒茬食用菌品种草菇。草菇的生长季节在七八月份,正是北方蔬菜大棚休闲期,当地菜农通常利用这个时间段采用“高温闷棚”的办法消灭土传病害,而草菇需要的生长环境恰好与“高温闷棚”的环境相吻合。用草菇进行“菌菜轮作”,不但解决了菌菜争茬问题,而且每亩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在广大棚户中得到广泛认可。2022年,签约实行“菌菜轮作”种植模式的棚户达到150多户,总面积200多亩,预计产草菇600吨,总计可增收580余万元。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麻纱扯脱难。”在发展农业产业的道路上,有党委把舵扬帆、指引航向,有农技专家提供指导、倾心助农,有农业企业试水先行、带农致富,宋杖子镇的乡村振兴工作一路春色、一路花开。

猜你喜欢

草菇镇党委羊肚
羊肚菌“飞天记”
农业废弃物在草菇栽培上的应用
草菇增产有三法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怀柔区雁栖镇党委:发展党员严格落实提前预审和前置考察制度
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