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 陪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2022-05-30王思静
王思静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始建于1964年,原名犀牛路小学,1983年改名为农林下路小学。学校一直秉承“享受成长,体验快乐”的办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各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双减”政策到了这样一所学校,会带来什么变化?
“‘双减的到来证明了我们一直坚持做的教育是对的,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 吴海华曾在广州市越秀区的多所学校任职过,2021年8月调入农林下路小学任校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她颇有感触地说:“这所学校的学生真的很优秀,也真的很快乐。”
深化项目式学习,提高课堂质量
2011年,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农林下路小学开始项目式学习的综合改革,以国家课程为主干,以学生学习的真实问题为主线,推动实现跨学科教学的常规开展。经过10年研究,学校已逐步形成了模式、内容、策略、评价、跨地域教研五个内容构成的项目式学习全学科、常态化实施体系。
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下进行项目式学习课程,可能存在一些困难,例如探究活动时空受到限制、学习资源内容不够丰富、教学管理与评价效果不佳、学习方式单一、师生间缺乏交流协作等。为此,农林下路小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特别是智慧学习环境的优势,创设真实的任务和问题情境,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多元评价及作品创作等,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开发了网上项目式课程。该课程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同时结合“全民抗疫”这一主题选取相关话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思考社会问题。如五年级的数学项目式课程《图解疫情》,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没有按时回校开学,我们什么时候能返校?”作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作出合理的预测。与此同时,教师在学习平台上推送了微课和学习单等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探究的问题有选择地打开资料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项目开展的全过程中,教师积极支持学生创作和展示作品,从而体现学生探究之所得。比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完语文项目《汉字的魅力》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本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主题,从汉字的谐音、字谜、歇后语和对联等多方面搜集、整理资料,最终形成一份关于自己姓氏的调研报告。
值得介绍的是,学校项目式课程的评价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的,分别是关键能力發展水平、学科知识整合应用水平、项目学习过程及成效。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评价工具,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等,全面地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科能力、跨学科能力的发展情况,打破“唯分数论”。
“双减”背景下,农林下路小学加快以项目式课程为载体,深入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变革,让课堂真正由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由被动地吸收变为主动地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实现了“赋能不增负”式的课程改革。
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负担
“在区庄地铁站,只要你看见拎着小袋子、没有背书包的小学生,那肯定就是我们学校的。”吴海华笑着说。农林下路小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以开展项目活动、完成项目作品的形式达成学习目标,作业设计趋向多样性、探究性、分层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许多学生在校内便能完成作业,而且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储物柜,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早已习惯不背书包上下学。吴海华介绍,学校也很早就设立了“无作业日”,一般都是在周五,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度过愉快的假日。
与此同时,学校作业管理实行“学校—年级(学科)—班级— 个人”四级管理制度,对作业总量严格把关。学生每天上报完成作业时间,每班每天进行作业公示,年级行政每天抽检班级作业量均衡情况,学科每周进行作业质量的设计督导,教导处每月进行作业质与量检查,学校每学期进行全员作业专项问卷调查。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更高的要求,有的教师可能会不知所措,有的教师可能感觉压力骤增。农林下路小学在2021年9月开学伊始就做好规划,分阶段、有针对性地面向学校管理层、中层干部、教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会,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解读,落实具体工作部署。
通过努力,学校平稳、有序、高效地度过了“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在学期末进行的全员作业专项问卷调查中,99%以上的学生认为,这学期学业负担减轻,校园生活质量提高了。
“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寒假,农林下路小学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个性化的“五育”作业超市,学生可按个人需求自主选择,自己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作业清单,实现“我的作业我做主”。
此外,学校还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生自身优势。今年,计划开展“五育并举”展示会,设置才艺区、易物区、文创区等区域,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假期成果。“比如有的学生假期学习了如何制作香囊,那他就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香囊拿出来义卖,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可以帮助别人。”吴海华说,“以前,我们也一直举办红领巾义卖活动,但大部分义卖物品都是家委会购买的成品。这一次,我们将义卖活动与学生作业展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们喜欢的方式,展示他们自主选择的假期作业。”
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共育
多年来,农林下路小学一直没有提供课后服务和午托服务。2021年,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学校从9月1日开始同步推行这两项服务。
短短时间内,学校如何选择合适而优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据悉,越秀区教育局明确要求,关键选择权应在家长。为此,农林下路小学从每个年级挑选一个家长代表,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兴趣或专长,从而能够帮助学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真正让广大家长放心、安心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确定家长代表之后,学校开展大量调查,为家长代表们提供机构覆盖面、口碑等信息,并请他们广泛了解情况。最后,学校邀请了三个机构到校进行宣讲,家长代表及学校代表现场投票、现场开票、现场决定。
选择好机构,家长并未退场,这只是家长真正参与管理的开始。学校成立“双减”工作专班,设立“双减”校长信箱,及时、迅速地处理和协调在“双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家委会的支持下,成立多个关联“双减”工作的家长专责工作委员会,如午餐服务专责委员会、课后服务专责委员会、班级问题专责解决委员会等,打造家校协作、多方育人的新格局。
广州天气太热,有家长提出,希望午餐可以多点汤水。通过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及服务机构代表三方沟通,初步确定一周里提供一次汤、一次牛奶、一次糖水,或者提供三次牛奶等方式,午餐费用根据不同方式适当增加。随后,学校给全体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家长意见,一周提供一次汤、一次牛奶、一次糖水,午餐费用增加1元的方案,获得90%以上的家长的同意,最终落地实施。
“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不是自己关起门来做的,必須要开放。家长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能够提供不同的角度,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虽然过程可能会复杂一些,但是也的确弥补了学校考虑不够周全的一些方面。”吴海华表示。
在课后服务课程方面,学校也积极挖掘校内资源,提前摸底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全程参与和指导第三方机构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建构,确保基本托管课程能照顾到各年级有需求的“三困生”(学困、管困、接困),素养提升课程能涵盖时政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艺美素养、新劳动素养等方面,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双减”政策实施的第一个学期,课后服务时段,农林下路小学所有场室和场地都能开尽开,每周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课程达117班次,每周有3765人次参加课后服务,平均每天753人次。2021年寒假校内托管服务,报名参与人数高达1200多人次,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8%。有家长说:“学校寒假素养提升班最受欢迎的是体育类和科技类的课程,报名基本靠‘抢。”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农林下路小学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不断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努力达成“学校尽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终极奋斗目标。吴海华说:“在农林下路小学,我们关注学生的不同状态,接受学生的不同花期,我们愿意陪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本栏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