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价值与应用

2022-05-30经承凤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游戏幼儿

【摘要】本文在分析積极心理品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价值的基础上,论述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应用策略:教师应提高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与能力、关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有计划地开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游戏和指导家长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游戏 积极心理品质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147-04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其学习、生活及长远发展,还影响着家庭幸福甚至社会和谐。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内容。梁汀(2021)研究发现,26.77%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大、焦虑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除了进行补偿性教育,还应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追溯至幼儿阶段的不良个性因素。幼儿阶段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可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也是应对当前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预防性策略。游戏中的幼儿有着更积极的心理体验,他们与同伴的交往行为增多,在互动中更积极地表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价值与运用策略。

一、积极心理品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一词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人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增加个体的心理资源,帮助自己或他人更幸福地生活,并对挫折与失败起着缓冲器的作用,具有自我修复和康复的功能,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力武器。盖笑松(2013)提出,中国青少年的12种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独立自主、自我控制、挑战困难、积极乐观、稳重谨慎、乐群宜人、领袖品质、诚实正直、关爱他人、兴趣与好奇心、灵活创新、热爱学习。刘玉娟(2010)认为,在幼儿阶段应重点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坚持与自制、社交智慧、责任心、审美、希望和乐观这7种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涉及幼儿的认知、个性、情绪以及社会性发展,对幼儿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探究环境的主动性,拓宽幼儿的认知范围。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持久的适应功能,能为幼儿探索外部环境提供一个情感“安全岛”,使幼儿能更加安心地去探索事物,表现出更强的好奇心和灵活性。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会认识到事物的各种特点、属性,了解动作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其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发展。

其次,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幼儿在与他人交往时更主动,在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社交智慧,能够敏锐觉察他人的情绪和意愿,因而能更积极地与他人交往,更容易构建良好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最后,积极心理品质还可以提高幼儿对抗逆境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挫折、创伤以及其他重大压力时所表现出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心理复原能力。儿童的心理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与其挫折经验、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具有良好积极心理品质的幼儿在应对挫折或逆境时,通常能更快调节自身的消极情绪,愿意尝试不同方法去解决困难,并懂得利用人力资源协助自己去达到目的。而成功应对困境和挫折的经历会让幼儿感到愉悦与满足,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并成为幼儿之后解决问题和应对挫折时的心理资源。

二、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价值

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媒介。游戏中的幼儿往往情绪愉悦、自主性强,有较多与游戏材料或同伴互动的机会,乐于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游戏的自主自愿、轻松愉悦、想象创造等特征,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促进优势与价值。

(一)幼儿通过游戏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发散性思维

游戏能为幼儿提供多样化探究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其思维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因为游戏材料、场地或同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玩打仗游戏时枪支不够怎么办、怎样隐藏才能不被同伴发现等。游戏中的这些问题很考验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游戏情境、游戏同伴、游戏内容以及游戏材料不同,使得幼儿每次解决问题时都要积极动脑、思维灵活。加之是在游戏中尝试解决问题,幼儿试错代价较低,不会过度紧张、焦虑,心态较为放松,因而较容易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幼儿通过游戏能促进社会性发展,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幼儿养成坚持、自制、有责任心等积极心理品质。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同伴的参与,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方式。在与同伴开展互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社会交往问题,如怎样加入他人的游戏、如何解决同伴冲突等,有大量的机会去学习和实践不同的社会性交往技能,有助于幼儿理解社会交往规则,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促使幼儿规范社会行为。如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依连柯著名的“哨兵实验”,幼儿在游戏中对“哨兵”角色的模仿和练习,就能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责任心,有利于形成坚持与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

(三)幼儿通过游戏能提高审美能力,养成乐观的性格

游戏具有情感发展和情感恢复功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并让幼儿变得更加乐观。一方面,在游戏中幼儿会主动反映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尝试装饰和美化游戏环境和建筑物等,如建构游戏中幼儿会用不同的建构材料将自己搭建的“桥”变得稳固、对称和美观。可以说,游戏就是幼儿感知美、创造美的一种特殊审美活动。另一方面,游戏对幼儿具有情感恢复的功能,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对维护其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没法实现的想法和愿望都可以在游戏中得以满足,如“过家家”游戏中,幼儿往往以成人的角色自居,可以让幼儿体验不一样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幼儿乐观的心理品质。

三、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应用策略

游戏深受幼儿喜爱,同时也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和培养其良好的品质。因此,教师应重视游戏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活动中的独特价值。不管是幼儿的自主游戏、教师开展的教学游戏,还是家庭中开展的亲子游戏,只要科学规划、合理组织,都可以成为培养和发展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教师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与能力

在实践中,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发展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说,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根据张向葵(2014)的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教师缺乏发展幼儿积极品质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为幼儿教师搭建学习平台,邀请专家开展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训活动,为幼儿教师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此提高幼儿教师对积极心理品质内涵的认识很有必要。只有當教师认可积极心理品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才会认同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任务,进而在教育活动中去思考、去实践。

另外,幼儿园可以开展关乎游戏促进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讨活动,围绕游戏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游戏中如何关注和发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等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以结合个案开展研究,从教育实践角度加深教师对“运用游戏开展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认识与理解。

幼儿园也应关注幼儿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问题。教师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本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而且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更多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积极,能更合理地创设一日活动,在游戏中也能更主动地关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表现,并进行相应引导。

(二)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自主游戏是幼儿较为喜爱的游戏形式,这类游戏中往往蕴含着发展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开始前的环境创设、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指导、游戏总结环节的交流与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首先,在游戏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思考哪些材料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让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究更主动,增加幼儿与材料、同伴的互动等。幼儿游戏参与度越高,越沉浸于游戏过程,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就越明显,也就越有利于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其次,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持续关注幼儿的游戏状态,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积极心理品质,并进行必要的指导。例如,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到一名幼儿由于缺乏社交技巧,在娃娃家附近徘徊许久也没有开口,教师可采用非言语方式鼓励幼儿主动询问,也可以采用平行式交叉介入的方式,假装敲门说:“我是快递员,你们点的外卖到了。”为幼儿提供模仿的样本,引导幼儿尝试新的社交方法。同时,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时要注意介入的时机与方式,避免介入过多影响幼儿的游戏进程和对游戏的兴趣。

最后,在游戏结束的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对游戏过程进行“复盘”。游戏“复盘”的重点是巩固幼儿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游戏经验,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迁移游戏经验,使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游戏中幼儿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与幼儿进行讨论与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同伴的力量,引导幼儿通过同伴之间的观察、交流、模仿、练习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这样既能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又能促进幼儿社交智慧、责任心、创造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教师有计划地开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游戏

教学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借助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围绕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目标,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班级情况,有计划地开展系列主题教学游戏。在设计具体的游戏内容时,教师应明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适宜的游戏任务。例如,大班幼儿好问、喜欢探究,教师可以开展“吹泡泡”游戏,为幼儿提供吸管、勺子、树叶、钥匙扣等不同工具,鼓励幼儿用尽可能多的工具吹出泡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可以体验到动手探究、创新实践的乐趣,能够较好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热情,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考虑到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同伴探究的行为中获得启示,通过模仿、交流、协商、互助等方式增加社会性交往经验,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同种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游戏可以在不同年龄班开展,只要设计的游戏内容与形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需要即可。以培养幼儿好奇心、创造力为例,教师可组织小班幼儿开展“泡泡变变变”美术想象游戏,引导幼儿尝试创作一个泡泡(圆圈)。教师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游戏的目标设定应重点关注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厘清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与五大领域发展的区别;二是在组织开展教学游戏时,游戏的内容与情境设计应有趣、好玩,贴合幼儿生活,有利于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能够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教师指导家长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

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亲子游戏是家长与幼儿交往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亲子游戏能让幼儿真切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更容易让幼儿与父母建立亲密的情感,有利于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幼儿园应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教育过程评估的关键指标,要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但当前,家长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关注和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家长更新幼儿教育理念,了解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并认识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幼儿发展的长远意义。其次,通过开展家长学校、线上讲座或组织家园活动,使家长掌握开展亲子游戏的方法,提醒家长在游戏中应关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例如,家长与孩子在开展体育游戏时,注意观察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完成游戏任务。在亲子游戲中,家长也要注意营造民主的游戏氛围,引导孩子学习社会行为规范,让孩子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社交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游戏中家长应避免故意让着孩子或完全受孩子指挥,以免影响孩子积极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家庭情况定期对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性地解决家长在亲子游戏互动中的困惑,指导家长学会观察幼儿所表现出的心理品质,以强化家长对积极心理品质价值的认识。

积极的心理品质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关注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是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对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因而,教师应重视运用游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汀.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心理月刊,2021(23).

[2]乌阿茹娜,许双双,李丹.游戏性: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J].学前教育研究,2019(6).

[3]盖笑松.青少年积极品质的发展规律与发展途径[J].人民教育,2013(2).

[4]刘玉娟.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

[5]张继平.幼儿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39).

[6]刘焱.幼儿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张向葵,徐晓林.培养有意识的幼儿教师:幼儿积极品质发展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策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5).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路径研究”(2021A027)、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年度校级课堂革命专项研究项目“幼儿游戏课程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2021YZKTGM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经承凤(1986— ),广西全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