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手·本手·妙手

2022-05-30李欣荣

语文建设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

李欣荣

【关键词】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知识,情境运用,思维品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明确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基础中的基础、核心中的核心,并被分解成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三个课程目标。对语言文字知识及其运用进行考查能直观地体现出学生是否达到该素养目标。但命题时要避免繁难偏旧、“以单纯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及形式固化导致新的应试模式,要做到在“可选择”的考查中体现学生个性,在“主观性、开放性”中展现学生智慧,突出问题解决中素养的多样化表现。命题难度着实不小。笔者借用2022 年全国新高考Ⅰ 卷作文材料中的“ 俗手、本手、妙手”,对2020~2022 年这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语言文字知识的考查加以评述。

一、俗手不庸俗:指向语言文字知识概念的准确认知与判断

围棋中的“俗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含有贬义的。高考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命题,最大的变化在于形式,即采取综合性测试形式,将词语辨析、病句辨析与修改、句式变换、句子衔接等知识或能力考点融入语段情境,随文设置一组题目。但如果将其中的一些题目单独拿出来看,会发现它们并没有与语境理解产生“化学反应”,也没有以情境、任务为考查载体,命题技巧与过去一个时期的高考如出一辙,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些题呢?它们是不是命题中的“俗手”?且看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和2022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中考查长句改短句的几道题: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2021 年新高考Ⅱ卷,第22 题)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第19 题)前者明确指出“ 画波浪线”的原句“ 是个长句”,后者虽以“画波浪线的部分”含糊指称,却不能改变其依然是长句这个事实。可以认定,这是“长句改短句”的单一知识或能力考查,复句与单句只是改换前后的呈现形式,是附着在认知长句、短句上的;同时,句式改换并不需要理解句子所处的语境,也不受前后语句内容、形式的制约。那么是否可以认定相比于过去一个时期高考中该知识的考查,此类题只是多设了阅读的语段,实质仍是无情境、无任务的纯考知识的旧题型呢?不妨将这类题先作一个变式来看: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二者语义相同,表达效果上哪个更好?

请作简要分析。

此变式告知了句式变换的结果,要求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特定句式的选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与原题相比,它的确将句子的内容与语境联系起来了,更强调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进行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更符合素养题、能力题的呈现形式。但从整张试卷的能力、素养布点去审视变式的合理性会发现,2022 年新高考Ⅰ卷第20 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21 年新高考Ⅱ卷第8 题“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已承担了该能力的考查任务,所以没必要叠床架屋。再来看两道“长句改短句”的题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必须准确认知句子的主谓宾这些主干成分,换句话说,如果连基本的主谓宾概念都不清楚的话,也就丧失了解题的前提;然后对短句间的逻辑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构成语序,如2021 年新高考Ⅱ卷第22 题需要学生判断空间内视线转移的顺序,2022年新高考Ⅰ 卷第19 题则考查句子间的解说关系。因此,这类题实质上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掌握句子主干这一必备知识和判断语句关系这一关键能力。

再来看一道考查修辞手法的题。修辞手法虽然一直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内容,却极易陷入命题形式和作答模式固化的窠臼:或者以客观题的方式考查对修辞的简单判断,或者以主观题的形式在文学鉴赏中考查修辞的特点。因此对修辞的考查越来越谨慎,相关试题也越来越少。直到近几年加大了特定文体与语境中修辞运用效果的考查,对修辞知识的考查才走上了新的层级。但是旧有形式似乎仍会不期然地回潮,请看下面这道题: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022 年全国甲卷,第21 题)

命题者非常体贴考生,不仅给所要判断的词语加点,而且错误选项加点词语用的是同一种修辞手法——借代,这意味着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此题。那么此题与机械考查修辞判断的客观题相比,有何不同呢?從形式和答案看,二者没什么两样,但就命题技巧而言,此题显示了随文命题的语境意识和可选择性。第一,原句“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指出了“象征”,这个概念属于表现手法范畴,如果对此认知不清,在解题时就会将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相混淆。第二,“槐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需要去辨别、判断它与其寓意“高官显贵”之间的关系,同时它和其他含“槐”字的词的寓意都在括号内显示,那么辨析括号的作用也可以作为此语段的考点,只不过在该试卷的上一语段中已有一道标点符号辨析题,所以此题就考查修辞辨析。

综上,在近三年出现的看似单纯考查知识、能力的题目,本身处于来自同一语境的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目中,它们大多可以改造成素养能力题,但为使整张试卷的素养、能力布点均衡,且协调整体难度,因而倾向于不复杂的知识、能力考查。命题虽不复杂,但其精密地指向考查学生是否对语言文字知识概念有准确的认知与判断。而且这些知识、能力可以考,也可以不考,一切由语段特点和试卷布点要求决定,试题的形式也就不会固化,体现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因此,这些题不能看作是“俗手”,它们应是试卷布局中该知识、能力点考查的最好选择。

二、本手重本分:强调在语言文字知识的运用中体现思维品质

“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借用到命题中,即指试题要符合课程标准,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典型任务为内容,强调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指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先来看近三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对修辞的考查: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2020 年,第19 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2021 年,第20 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

(2022 年,第20 题)修辞考查原在诗歌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形成了“修辞+作用”的考查模式。而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出现后,呈现出很多新的考查特质。第一,不仅告知具体的修辞,而且将该修辞的特性作为答题方向来命制题目,如判断比喻是否成立得看本体、喻体是否有相似性,对偶的结构最有特色,考查学生能否借助语料分析表达他们对修辞特性的理解。第二,强调基于文体和情境的功用表达,从考查这是什么修辞转向考查为什么运用这种修辞及其运用的效果。运用哪种修辞,受文体的约束,即使同一种修辞,运用在不同文体中,其目的和效果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就这三道题而言,其载体材料分别是散文、新闻宣传稿和人物传记,那么写给谁读和为什么这样写就形成了关系情境,考生要从写作意图出发辨别修辞的表达功用,思考表达效果。换句话说,所谓的表达效果一定符合这些修辞手法概念化的作用表述,如比喻、拟人、夸张一定是使表达生动形象,设问一定是在一问一答间突出内容、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对偶一定是使语句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排比一定增强语势,而最近几年的修辞题则注重考查学生对修辞在不同文体、情境下的表达功能的理解,没有一定的思维品质就把握不准这类题。

在运用中体现理解水平,在理解中有效运用,是最近几年语言文字运用题命制的原则和变化的趋势。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2020 年新高考Ⅰ卷,第20 题)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2021 年全国乙卷,第21 题)

前者考查相同语义成分在句子结构中不同位置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效果的差别,首先要理解句法成分的作用,状语的作用是修饰,而谓语中心语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所以位置不同,强调的重心也就不同。

接着要看不同的强调重心和语境表达的情韵是否贴合,从原文段揣摩,它展现了美食带给“我”的心境变化。最后,既然谈论的是表达效果,也要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思考。学生懂语法固然更好,但想不到通过语法分析来解题也无伤大雅,因为可以借助语感来理解。语感从哪里来?是从学生日常生活、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

此题激发学生从自己写作的实际出发,询问“如果写作者是自己,在收束本段时,会从这两种表达中选择哪一种”。写作者意识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浸”入文段语境,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分析表达效果。

后者考查概括文段的能力,但对表達中的句式加以限定。学生必须准确理解该句式的表达形式,然后从文段中获取符合该句式关系的文意信息,再作加工处理、组织整合。换句话说,句式要求提供了理解文段内容的途径,更在运用与理解中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没有在2022 年语文高考的四套全国卷中出现,却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正确方向,而且因其语段内容的生活性、时代性特点,可以根据试卷素养、能力的布局需要,转化成“运用文字里呈现出的观念、认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之类题。例如:“你有需要控糖的亲戚或朋友特别爱吃水果,请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含因果关系句子的话来劝说他/她,或给他/她建议。”[1]同时,2022 年语文高考的四套全国卷比往年更坚定不移地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与理解,具体表现在“一坚持”“一变化”。“一坚持”是指坚持补写语句不动摇: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字。而且在理解整段文字语义的基础上,越发重视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结构关系、句子间关系的把握,且看以下两个语段: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甚至比以前更胖。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 ,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 ,对视功能危害越大。

(2022 年全国乙卷)可以发现,新高考Ⅰ卷的语段中,两处空缺所在语句为递进关系,考查语义理解。全国乙卷考查的是对语段总分结构的把握,以及语义层次转换时过渡句的表述。

“一变化”是指放弃以客观题的形式考衔接,避免了考点重复,且将成语辨析、语病修改判断的客观题变换成考查成语运用和语病修改的主观题,这更能考查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考查形式的变化也使题目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答案变得不唯一,如2022 年全国甲卷第17题:“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除了“沉浸其中,确有一种的情趣”处填入“身临其境”是确定性答案,其他三处都可从不同的维度答题:

(1)“ 与过去相比,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如果客观地表现变化之大,可填“天翻地覆”;如果表现观者对变化之大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填“惊世骇目”也有依据。

(2)“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从时空限制产生的客观距离的角度,可填“遥不可及”;从因受限制而使主观意愿不能实现的角度,填“无能为力”也不无道理。

(3)“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此处填写的词要符合虚拟技术展现妇好墓葬全貌的文意,那么“尽收眼底”和“一览无余”都可以。

三、妙手频涌现:借情境生发对语言文字知识的独特理解

妙手”在对局中指可遇不可求的卓越的一手。之所以妙,是因为它超乎常识经验之外,因出人意料而具有隐蔽性,既不按套路出牌,又极符合棋理。之前的课程标准并没有对考试作出明确的指导,此项功能由《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即“考试大纲”)承担。而《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为知识导向,这也致使语言文字知识方面的命题“妙手”难得一遇,试题多聚焦于字音、字形、成语的种类,修辞的分类及其作用,语病修改、句式变换、句子衔接的判断方法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则强调知识的运用,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静态的,指向概念及其性质、特征、状态;后者是动态的,指向运用的方法、规则。而通过情境的设置,来考查学生基于规则运用语言文字,或者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生发对知识的独特理解,是新课标实施背景下语言文字知识考查的特点。先看以下三道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2021 年新高考Ⅰ卷,第8 题)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021 年新高考Ⅱ卷,第8 题)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 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2021 年新高考Ⅰ卷,第14 题)前两道题都构建了讲述者情境:王木匠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讲完?“我”描述放猖场面时为什么不把“跑”的内容合并起来,少用几个“跑”字?如果学生能从这方面切入,就能明白:《石门阵》中王木匠是“说书人(侃大山者)”的视角,他既要说清事情的经过,也要想办法吸引听众的注意;《放猖》中的“我”是儿童视角,儿童哪懂“放猖”这一民间习俗的文化内涵,各处乱“跑”就是“我”对“放猖”的有限认知,是“放猖”之所以吸引“我”的场景特点,而因儿童天性所表露出的对这个活动的情意态度也包含在这些“跑”字之中。如果脱离讲述者情境,仅从修辞的角度去思考,就背离了命题者意图。

后一道题要从通假字知识出发,理解君臣关系中“表动则景随”的含义,并借助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目的这一背景知识深化理解。

以上题目或可带给我们一些命题方面的感悟:情境是活的,时空不同、视角不同,情境也就不同,语言文字知识在情境中运用的意图也就不同,就会凸显出其个性的表达和特殊的作用、效果。

在2022 年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古诗文文本中,并没有发现考查在情境中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的类似题目,但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中则有一批这样的题目出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该板块的命题形式。且看以下几题: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有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 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 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 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第21 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

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2022 年全国乙卷,第18 题)“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2022 年全国乙卷,第20 题)前两道题围绕人称代词命制,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场“预谋”。而“預谋”得以实现的前提,则是“你”“我”在各类材料中被广泛运用。习以为常后,学生就不会去多问一句“ 为什么这么用”。而学生对人称代词运用的经验又来自文学类文本——第一人称有真实感,便于叙述或抒发情感;第二人称有亲切感,便于抒情并拉近与读者距离。这两道题完全针对学生的体验盲区命制,为学生设置了既熟悉又陌生的交际语境,让学生借由交际体验来判断人称代词的功能和运用效果。第一题文中画横线句是“生活中你会发现”,这是陈述句。该题的意图不是让学生死记“你”的含义(称说话的对方;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任何个体;泛指任何一个人;每人,人人),而是让学生能借助交际语境来判断“你”的功能的区别。很显然,横线句中的“你”是写作者假定的言说对象,只有C 选项中的“你”与之功能相同。

第二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是“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作者将其放入平时大大咧咧的孩子去照相馆照相的情境之中。考生只有对这样的交际语境进行想象,才会体验到第一处只用一个“我”,询问的节奏就显得快,如同是一个人在发问,且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发问,体现出大家对照相的重视、对颜容的在意;第二处用三个“你”指代群体中不同的人,一方面勾勒出当时男孩们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表现了互帮互助、友爱和谐的氛围。当然,情境也带来多元解读的可能,比如三个“你”是否是同伴的恶作剧或调侃? 其中也能表现出对照相的重视,以及和谐松弛的氛围、这就体现了命题要求的主观性、多元性。

后一道题以认识造词法来考查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文段中分别介绍了“中风”和“眼中风”的种类,借由二者的相似性构建“眼中风”命名的情境,学生不需要明确判断出“眼中风”的命名到底采用移就还是比喻的修辞,只需要明白“眼中风”是因为动/静脉阻遏而产生缺/出血症状这一与脑中风相似之处而命名,就可以通过寻找相似性来分析“打笔仗”的得名缘由,解释其含义了。这种造词法在新事物不断出现的当今被广泛运用,如“人脑—电脑”“船—宇宙飞船”等,属于“生活中的语文”,能促使学生对生活中该类或其他类命名方式进行观察与思考。

总体上说,近三年全国高考卷中语言文字知识运用方面的试题越来越摒弃考查单纯的知识或能力,不断强化学生在真实情境、关系语境中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观性得到加强,并显示出一定的开放度。可以想见,与生活联系紧密、综合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本手”题、“妙手”题一定会在今后的考查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
铸造思维品质 提升阅读能力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函数定义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听”的实践策略探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说解题后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