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 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分析
2022-05-30王顺
王顺
[摘 要]企业的经营模拟实训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自身能够具备扎实的企业经营专业知识基础,也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只有如此,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之中才能够更好地承担其自身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在未来走向社会之后成为出色的企业管理者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了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政教育以及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融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企业经营模拟实训;思政元素;敬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7-0076-04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思政元素之一,也符合课程建设需要,课程思政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内容,教育学生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相结合,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如何将具体的内容联系思政元素,每个专业课的情况不同,本文以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为例,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有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对该课程的思政建设有所帮助。
一、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特点
第一,企业经营注重经营规则,侧重专业能力和知识。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研发中心、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均要依托相对应的经营规则,学生要非常了解企业运营规则,并将规则实践应用,完成课程既定的目标,如不熟悉相关规则,将难以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时理解和掌握能力,因此,熟悉规则、运用规则是学生实践的前提。
第二,需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训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对比传统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亲自运营一家公司,如何经营好一家公司?经营公司需要哪些准备?公司内部有哪些岗位?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管理?都将是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
第三,离不开团队合作是该课程的特点之一。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没有有效的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很难在实际课程中与对手一决高下,这就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为实际经营注入源源动力。
二、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效对接
在将课程思政元素引入专业课实践中时,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也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考虑到学生成长的规律,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融入过程中,要做到融入自然,强行将一些思政元素接入专业课程中容易造成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内容相脱离,效果会适得其反。要做到严谨贴切,对于理论一定要吃透拿准,不懂可以向思政专业课教师请教。把握课程中的思政点数量,在课程中加入多少思政元素,什么时候加入思政元素,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政元素要适当融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在生活中,道德规范、做人道理无处不在,要注意运用得当,使用适当,以达到点睛作用,使教学妙趣横生。
结合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三个要点,经营规则、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从中可以看出可以挖掘的思政内容特点,思政观点要贴近生活实践,彰显价值观、奋斗精神、敬业精神等,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人生追求,外化于学生自身的实际行动。
如下图所示:
经营规则要求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构建自我认知体系,形成自我管理意识,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合理的分配时间和进行任务分解,突破自我;同时,学生在校学有所成之后,要回归社会,职业素养就可以发挥应有作用。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较多,比如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技能等,作为运行企业的课程,可以与职业素养对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毕业之后回馈社会,助力职场上取得成功,因此,可以对这两点进行适当挖掘。
三、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和敬业精神元素
(一)课程中嵌入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不仅是一门经营课程,也是一门培养用人眼光的课程,在课程中每个学生要匹配不同的岗位角色,每个岗位对应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工作内容又需要对接不同的性格特征,这时候一个学生适不适合这个岗位、能否满足岗位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课程中嵌入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能够让学生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规避一些影响团队进步的缺点,更好地认清自己特点,找对自己的方位,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
团队特征评价进行过程中,需要學生具备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在开始组建课程团队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后,团队成员之间会彼此了解。在磨合一段时间之后,每位同学画一个九宫格,找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同学,九宫格中间空格写自己认为对方最显著的优点,然后在周围逐一发散该同学的不同优点,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前完成九宫格。当然,九宫格不用全部写满,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和分析这个同学的特点,培养自己“看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改,最终形成一个标准图形。
本元素重点在于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认知能力进行补充和修正,寻找他人身上的优秀特征,如果能够接受这个优点,可以在今后把该优点作为自己的目标去重点培养,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识人水平,又可以相互借鉴,不断完善自己。通过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的加入,使学生明白怎么看人,怎么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促进人格发展。
九宫格如下表所示:
在之前的课程中,对于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曾经通过班级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分为2个:第一个问题是你对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有没有兴趣;第二个问题为你有没有想培养自己看人的水平。
如表所示:
通过调查问卷,对于问题一,有86%的学生认为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很有意义,对其感兴趣,愿意完成九宫格;有14%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从数据中和学生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在课程中加入该元素,借此充实课程内容;少部分学生跟随教师安排,对内容没有兴趣,完成任务即可。
对于问题2,有73%的学生想通过该环节试一试自己的水平;有27%的学生不太愿意去做该项目,认为评价同学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伤害同学感情等。
综上所述,对于嵌入学生团队成员特征评价元素,整体效果比较好,植入潜层意识,能够让学生发现他人和自身的优点,不断进行自我优化,达到育人目的。在实际过程中,也许需要注意尺度,不能让学生将感知对象的缺点列出,本末倒置,就失去了思政意义,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矛盾。
(二)课程中突显敬业精神元素
在课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在经营过程中自我放弃的时刻,在企业运营前期没有筹划、前期准备不足、对工作任务不熟悉、不能理解生产产品周期等,导致企业在过程中运营困难、面临破产等,这时候该如何面对,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支持和鼓励,更多要依靠小组自身的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不然,同样的错误还可能第二次出现。
因此,在课程中要凸显敬业精神元素,如何凸显?就是要学会PDCA循环,不断进行微调整训练,寻求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PDCA循环,P代表计划,D代表执行、C代表检查、A代表处理。这是必备的职业技能,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不断的循环,找出最佳工作的方法,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企业经营模拟实训,有六个年度的经营时间,每个年度承接上一年,对接下一年,相互之间彼此独立又彼此联系。在每年结束之时,需要每个小组进行PDCA循环,找出适合该小组的经营方式,将PDCA循环分解到个人,再由个人上升到团队。每一年都要对标一次循环,不断地微调,找出个人最佳状态和团队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不断自我优化,彰显敬业精神。
将该方式应用到实际课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第一,小组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PDCA循环,不知该如何计划,如何调整;第二,积极性不高,每一年经营结束,成绩良好的队伍会更加激进,成绩差的队伍积极性严重下降,导致无法有效地工作;第三,团队成员之间配合度略低,小组骨干成员包揽所有工作,相对处于边缘的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小组,进而导致团队不能够达成一致意见。
因此,在课程当中,要积极处理以上情况,第一,要明确PDCA循环的含义,讲清楚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做有组织、有纪律、有效果的计划工作。该如何计划、如何实施、如何检查、如何纠错,要深入细化到每一个细节,每一年要派专人检查小组循环情况;第二,重点关注经营结果较差的小组,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成员承担工作责任,不能半途而废;第三,选出团队核心人员,比如CEO,由核心小组成员带领小组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纠错,关注每一位小组成员的情况,使之全部参与到小组经营任务中。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也同样记录了学生通过PDCA循环有没有收获,在调查问卷中一共有三个问题:第一,对于PDCA循环有没有充分利用?第二,PDCA循环有没有对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第三,对敬业精神有没有新的理解?
如上表所示:对于整个课程,通过小组团队代表发言统计,对于第一个问题,由70%的小组充分利用了PDCA循环进行企业经营,并从中调整了经营策略,规避了一些风险;由于30%的小组没有充分利用,团队意见不一致,导致工作效率较低。从中可以看出,对于PDCA循环学生有较高的接受度,起到了一定的思政效果,可以放在教学设计中,不断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个问题,同样通过小组团队代表发言统计,有70%的小组相信通过此次培训,能夠将此方法带入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30%的小组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该循环,对该方法的体验感不强,不过也表示会在今后的实践中审视此次课程中的不足,吸取经验教训。第三个问题,有80%的学生对职业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敬业精神,对工作要端正态度,不断进步,从课堂中的模拟实践到今后工作中的职业生涯,会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有20%的学生则表示,认知感不强,没有参与到团队中,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感悟总结写到实训报告中,反思自己。
找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学科育德、育人的功能,是每一位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全学科专业教学背景下,在构建“三全育人”体系过程中,全员、全程、全方位贯穿始终,达到全方位协同育人的目的。
本文是从对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几点思考出发,从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的特征入手,到其与思政元素的联系,再到具体的思政元素,把人格发展和敬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
人格发展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极为重要,工作伙伴是否拥有耐心、是否认真负责、是否能够做到见贤思齐以诚待人,都会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敬业是一种奉献精神,它是平凡的,也是具体的,以一种特有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敬业思维,审视工作中的得与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搞好现有的工作,不管出现什么困难,也不轻言放弃。将两者融入课程当中,可以有效对接课程内容。
在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盲目扩建生产线、没有节制的生产产品、不懂得计划、不懂得计算生产周期、盲目抢市场老大地位等导致第二年经营业绩不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两种思政元素去解决,让学生能够懂得计划的重要性,合理规划产品生产线,按照需求生产产品,详细计算生产周期,为第二年经营做好准备等。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丹.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关键知识点及教学改革设计方案研究[J].知识经济,2020(16):104-106.
[2]周玲,楊秀娟,曹依叶.基于能力需求的大学生ERP沙盘模拟经营职业规划发展探析[J].当代经济,2020(3):102-105.
[3]胡晓娜,俞芬.高职院校物流沙盘模拟经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20,39(3):149-152.
[4]陈亮,林徐润,刘顺姬.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基于课程思政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22(6):29-32.
(责任编辑:刘洁)
Practical Analy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
Wang Shun
(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 not only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go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moral literacy, only in this way can enterprises better assume their ow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inclu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to have correct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and to become excellent business managers towards society in the futu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path of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
Key words: enterprise oper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