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让数学学习更深入
2022-05-30石教柱
石教柱
以富有探究价值,触及学生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实现深度学习。
一、创设情境,触发问题探究
创设有价值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积极思考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引导学生透过情境思考数学本质问题。
如《小数加减法》的例1,教材通过创设学生到书店购买书籍的情境呈现学习内容,把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融入购书过程中。笔者通过实际教学,发现这个情境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本课是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如果在情境创设上不能让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就可能打折扣。基于此,笔者重新处理教材情境,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出新课。具体地讲,笔者设计了“微信红包”的情境,把计算抢到的红包中的钱数问题贯穿小数加减计算教学的全过程,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强化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同时,笔者在练习中设计了用红包中的钱购书等问题,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问题驱动,促进深度探究
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思考价值,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影响着数学活动的成效。以问题驱动学习的关键在于借助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交流,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首先,好问题要能充分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路径。以《数据收集整理》例1教学为例。笔者先结合时事热点,播放“省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片段,引出学校要定制拉拉队服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红、黄、紫、白四种颜色的队服,选哪种颜色合适?有什么好办法辅助决策?学生表示要选择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颜色。笔者引导:要解决“拉拉队服选哪种颜色最合适”的问题,要先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后提出诸多问题,如“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大家的喜好”“调查后怎样才能知道结果”等。接着,笔者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最多?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设想用举手、排队、投票等方法。以上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了“拉拉队服选哪种颜色最合适”的核心问题。在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又提出一系列解决这个问题前要明确的基础问题。這样教学,既让数学问题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断发酵,也让学生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次,好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思维潜能。教师应该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把零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通过分析教材明确了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明确等底等高条件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忽略“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从而给学习带来困难。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这样的关系呢?笔者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在交流过程中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如何求圆锥形谷堆的体积?然后利用4个子问题拆解学习难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解决问题:①你觉得圆锥体积可能和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②既然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关,是不是随便一个圆柱都与圆锥的体积有关?③回想一下,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④我们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圆柱和圆锥的哪些构成要素上?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是基于核心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形成的逻辑提出来的,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
三、问题探究,激发持续思考
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常见的问题解决方式有教师讲解、学生独立解决、学生合作解决、师生共同解决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问题的难度和思维价值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探究问题。
对于《圆锥的体积》,教材给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型,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得出“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的结论。为了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笔者准备了圆柱、圆锥的实物教具,并把圆锥套在透明的圆柱里面,让学生猜想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课堂上,笔者首先提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关,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那么从底面积和高的关系来讲,任意一个圆柱和任意一个圆锥会存在哪些关系呢?学生说出以下几种情况: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也不等底。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相应情况下的4组圆柱和圆锥,并追问:你觉得所有的情况都有必要研究吗?学生思考后回答: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也不等底的情况没有可比性,没有必要进行研究。学生把焦点放在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这个最有价值的问题上。接着,笔者为每个小组提供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学具,以及水、沙等实验材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无论如何认真地操作实验,都不可能每次都准确地得到“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的结论,进而体会到实验有误差。这种误差甚至会影响部分学生对结论的认同。如何解决呢?笔者让学生多次操作实验,在交流讨论中自主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回顾反思,积累问题解决经验
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了有价值的数学结论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如在《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回顾与反思环节,笔者引导:回顾刚才的探究之旅,我们把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过程整理在了表格中,请你说一说,根据行驶里程,出租车计费问题可以分为几类?学生观察表格后提出,出租车计费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行驶里程3千米以内的;二是行驶里程超过3千米的。笔者追问:具体怎样计费?学生回答:行驶里程3千米以内的,收起步价7元;行驶里程超过3千米的,要分段计算,用“起步价+后段价=总价”计算车费。笔者引导:当行驶里程是超过3千米的小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要先用“进一法”把里程数取整,再计算。随后,笔者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填写出租车价格表,观察出租车费随行驶里程变化的规律。一名学生发现:3千米以内,行驶路程不同,车费相同;超过3千米,行驶路程越远,车费越多。另一名学生补充:3千米以内都收7元;超过3千米,每增加1千米,车费多1.5元。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应用出租车价格表解决问题:王叔叔乘坐出租车,付了16元车费,他最多乘坐了多少千米?最少呢?笔者还引导学生延伸思考“行驶里程为100千米时,我们还坐出租车吗”的问题。学生在回顾过程中,既归纳了分段计费问题的规律,又拓展思考了新问题。
(作者单位: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华道完全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