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街道家具对城市居民关系的影响分析

2022-05-30欧阳雪珂张健健

美与时代·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城市景观

欧阳雪珂 张健健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具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具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城市街道和家具的融合构成了城市街道内涵的完整性。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索城市街道家具对城市居民关系的影响,通过对影响现代城市居民关系因素的分析,探索城市街道家具对改善城市居民关系的积极作用,总结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城市街道家具;城市居民关系;城市景观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哈普林曾说:“一个都市对其都市景观的重视与否,可从它所设置的街道桌椅的品质和数量上体现出来。”对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要从理解城市街道家具的概念开始,城市街道家具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满足城市居民各方面需求的公共家具,它服务于城市街道及城市居民。由城市街道家具组成的公共空间具有包容性、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安全性。

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所需要研究的元素比室内家具设计元素更多,如安全、地域文化、情感性、色彩、环保可持续、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特别是在城市街道美观、和谐,及城市街道家具与城市居民使用中的实用性,互动性指人与城市街道家具的“交流”,比一般的室内家具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更复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街道与城市家具的关系、城市街道家具与城市居民的关系、城市街道家具如何与城市居民“互动”,以及城市街道家具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等方面深入研究、了解城市居民实际需要的城市街道家具。因此需要深入探索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行为交互体验模式等。

一、影响现代城市居民关系因素

社会互动主要是指社会中个人、群体、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社交活动。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应基于城市居民实际需求进行,为了了解城市居民需求,应从影响现代城市居民关系因素入手,笔者总结了影响城市居民关系的三大因素。

首先,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使其很难抽出多余的时间结交社区的朋友。其次,互联网的便捷使人们面对面的沟通减少,形成了“宅”的潮流风气,很多人周末休息更愿意宅在家中网上冲浪,不愿出门到户外活动,导致城市居民之间缺乏交流。结合现状来看,在现代城市街道社区中,有些社区街道建设较早,没有预留合理的公共空间,致使城市居民闭不出户,居民之间交流互动受到局限。而社区街道中组织的互动交流活动较少也是居民之间互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导致居民游离于社区互动之外,人际关系不断疏离。最后,由于住房模式和居住环境的不断变化,社区人口流动大,外来租户的不断变动,造成了居民之间的信任度降低。

二、城市街道家具使用人群分析

城市居民之间良好的关系是促成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联系对于人们分享感情、归属感和社会团结至关重要。社会关系较强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因此在现代城市中,治理“城市病”,改善城市居民关系显得尤其重要。改善城市街道环境,丰富城市街道生活内容、促进城市居民交流,增强居民城市意象的重要途径。对于城市家具的设计,我们要对城市街道家具的使用人群进行分析。

(一)社区居民

城市社区居民是城市街道家具的主要使用人群,受生活节奏影响,现代城市人需要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流和相处时间减少,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集体活动、休闲娱乐、观光交流的最佳场所。公共空间中对城市街道家具的设置使用可以改善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问题,他们可以在此休憩交谈,增进彼此的理解,提升信任度。社区可以在此空間中举办各种活动,互相结交新的朋友,拓宽交流圈,加强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具有科普意义的城市街道家具还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传达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增强人民的公共意识。尤其是伴随着良好的城市绿地环境,让人心态变得平和,从而实现更加融洽的相处。

(二)家庭亲子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抽身出来,注重亲子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其中亲子关系的组合一般是以父母与孩子为主。而以互动为核心的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是亲子之间进行交流活动的不二选择,维护好良好的亲子关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城市街道家具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促进亲子互动的要素,其中以儿童公园中的城市家具为例,应设计富有童趣色彩、造型,大小不同的城市家具,满足大人和儿童共同互动的需求,加深亲子之间的交流。现在有很多儿童公园设计的家具只供儿童使用,成人在空间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起到监护作用。这样一来,极易引起监护人的分心,致使安全性大打折扣,这样的空间就变成了单向娱乐场所。儿童空间中的城市家具应该是可以供大人和儿童同时使用的,大人教小孩怎么玩,大人和小孩一起玩,实现亲子之间多方位的照顾、娱乐、教育、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亲子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三)外地游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方式之一,旅游市场逐渐壮大。游客从自己的城市到陌生城市旅游,人们的认知建立在对实体事物的认知与了解的基础上,游客在城市旅游的过程中,对一座城市的情感建立基于城市的“温度”“包容度”“新鲜度”,其中包含了城市街道家具赋予的包容感和归属感。公共空间中随处可见的休息座椅,富有地域特色和趣味性的城市街道家具能加强游客对旅游城市的好感,优秀的城市街道家具是吸引游客对城市产生认知和了解的重要因素。例如,普通具有普遍实用性的路灯、座椅、喷泉、路滑等,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将它们的局部“独特化”,因为独特的物品总是比重复叠加的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城市街道家具设计原则

(一)艺术性与功能性统一原则

城市街道家具的形式感是城市居民在感知体验中最先引发关注的。设计师在设计家具造型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居民使用目的,有机地结合地域文化的素材和元素符号,融合现代艺术形式,对城市街道家具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以此创建出一套符合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家具设计体系,满足其形式上接近城市居民的审美,又能让外地游客通过城市街道家具感受到城市文化底蕴。如图1中的街道公共座椅是以当地居民的生活文化为背景,使用瓷砖拼贴的技艺覆盖由水泥堆砌起来的座椅,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空间,并达到有效传播文化的目的。

如今,许多艺术对象是为装饰目的生产或服务的,人们的行为需求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城市街道家具的需求趋于多元化,设计师在满足艺术造型现代化,符合人们审美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城市家具功能多样性,其中主要以导向、休息、安全为主,提高人文关怀,让城市居民在使用时感受到城市街道家具带来的“温度”。

受城市共享经济的影响,随处可见移动共享充电宝,但是这些共享充电宝的设备往往放置在室内空间中,人们在户外行走时很难借到移动电源。PENSA工作室的Street Charge太阳能手机充电站(如图2)或许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它是一个太阳能路灯下的共享充电站设备,顶部的太阳能不仅可以为路灯提供电量,也能为城市中行走的路人提供充电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的充电之需,强化了城市街道家具的功能属性。

(二)“人-城市街道家具”互动原则

学者们认为社会互动是公共空间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杨·盖尔在《Life Between Buildings》一书中,一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组织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探讨了人们的持续存在与公共生活和社会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社会互动视为一个重要特征,主要原因是社会互动与人们对社会环境的归属感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是在私密还是公共空间中,社会化进程是通过每个社区环境的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及与他人有效互动实现的。因此,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改善个人交流和发展社会互动的平台应从社交性的角度来考虑。

人们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互动,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与同一空间内同时存在的其他人有关。通过日常活动把人聚集起来,对激情和活动的观察是活动的动力。城市街道家具所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社交性,可以把人们相互看到、听到和遇见的人聚集到一起,这是城市街道家具空间的最重要特征。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分享丰富的经验,或者耸人听闻的故事,这个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特殊质量且有力量的环境。城市街道的吸引力不仅取决于它周围的建筑,或是组成外部空间环境的街道家具设施,也取决于城市居民的存在和在空间区域内发生的人类事件。

城市街道家具和特殊设施的利用包括城市空间中的社会文化事件导致行为模式的形成,以促进公民之间的社会互动。对于城市街道家具的互动性,要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考虑,满足城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总结出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原则,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实施。首先,城市居民对街道生活的变化是充满好奇心的,富有互动性的城市街道家具可以更好地引起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居民可以以家庭为单位互动,也可以以社区为单位进行互动。好奇心激起陌生人之间的交谈,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信任,改善街道社区居民的关系。城市街道家具重视交互体验,也能增强人与人、人与城市街道家具,以及人与居住环境的交互体验。

(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原则

城市街道家具设计作为家具设计的分支,也在丰富人们的社会活动。例如,在城市生活空间中,城市街道家具既是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从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该城市街道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城市街道家具设计可以提升街道环境的美好品质,提升城市居民的认可度。在保持城市街道家具艺术性、文化性内涵,保证人与城市街道家具形成良好互动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城市街道家具材料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基于对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和运用,在材料的选择及设计的细节处理上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理念。让城市街道家具在美观实用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生态价值,让城市居民在游憩的同时不忘爱护环境,在强调体验的同时也注重绿色、生态。尽量尊重原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并将原材料本土化,建立绿色生态的消费观,在提升家具地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城市街道家具的交互功能,注重人们情感、精神、习惯的准则的可持续发展。除了材料生态,城市家具的生态方向还应落实到人类的视觉生态感受,注意城市街道家具的造型、色彩、大小比例与整体空间的和谐相处,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空间效果,可持续保留。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设计的城市街道家具,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艺术能力,增加城市居民对街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赋予地域文化和城市文脉的街道家具,能够增强城市居民的城市意象。比如,城市街道中具有艺术性和故事性的休息座椅,不仅可以激起城市居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该休息座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容易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使人在离开城市后依然能够想起这个城市中的这个休闲座椅。而由艺术化城市街道家具组成的特色区域空间,是包容和联系城市居民关系的重要载体。

四、结语

创造和提供好的城市家具会给城市居民创造一种“领土感”,同时也会影响城市街道家具使用者之间的社会行为。在城市主要地标附近或者城市街道内创造由城市街道家具组成的公共焦点空间,如小尺度城市休闲广场、喷泉等,都会引导人们参与这些空间的社会互动。比如流浪歌手、行为艺术家的存在会刺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也会影响观众的吸引力、空间的活力。结合城市居民的需求,丰富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城市街道空间的活力。

事实上,人类的行为是基于环境影响。社会互动对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建筑环境,也影响街道环境的质量。因此,如果这些影响是积极的,并给予人们精神和身体安慰,可以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如果这些积极的社会规范可以促进城市空间内的社会良性互动,我们将在未来拥有一个集社交、活泼、动态和安全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波.基于未来智慧城市愿景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9.

[2]林海,文剑钢.论城市景观的公共家具设计原则[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4):77-80.

[3]陈雅丹,王丹.交互式设计在儿童家具中的运用与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5):78-79.

[4]李江晓.基于情感交互的“适老家具”设计研究[J].工業设计,2019(11):99-100.

[5]方凯伦.基于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现代城市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9(4):291-295.

[6]佟雅囡,黄会玲,杜秀秀.城市居民小区人际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9):189-190.

作者简介:

欧阳雪珂,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健健,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城市景观
九江植物季相效果应用研究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装置艺术之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对现代城市景观的影响
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