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责任素养视角下两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2022-05-30叶德伟陆叶丰肖龙海

化学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叶德伟 陆叶丰 肖龙海

摘要: 社会责任素养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基于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从责任对象和综合表现两个维度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比较,厘清两版课程标准中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同点,为教师依托新课程标准培育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2)07008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中国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责任担当素养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社会责任是责任担当素养的三大要点之一。作为责任担当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是关乎学生核心素养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展的关键问题。

课程标准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202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简称“2022版课标”)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化学课程特点以及化学课程育人价值提炼了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可见,社会责任素养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旧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2011版课标”)虽未直接提出社会责任素养的概念,但也处处隐含着对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我们对两版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厘清两版课程标准中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同点,并为教师依托新课程标准培育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提供有效建议。

1 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基于国际社会责任素养内涵的比较,社会责任素养可以看作社会个体在对家庭、集体、国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时所体现的认知、情感和能力的综合表现[2]。具体到化学课程,化学课程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就是社会责任素养与化学相互作用的结果,指社会个体借助化学对特定责任对象承担责任时所体现的个人综合表现。

分解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我们发现化学课程中的社会责任素养主要由责任对象和综合表现两个要素构成。关于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责任对象,叶依丛等[3]认为应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建构社会责任素养,江强等[4]认为应从对自我他人的责任、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责任三个方面建构社会责任素养。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化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显然,对环境资源的责任是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责任对象之一。因此,本文从对自我他人的责任、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和对环境资源的责任三个方面分析两版课程标准社会责任素养的责任对象。关于化学课程中社会责任素养的综合表现,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责任的心理结构层面展开探讨。顾建辛[5]、韩梅等[6]、叶依丛等[7]均采用心理过程的认知表现、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分析社会责任素养的综合表现,并且这三个方面也能够反映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所有表现,因此本文从认知表现、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分析两版课程标准社会责任素养的综合表现。责任对象和综合表现维度的具体编码规则如表1所示。

2 指向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课程目标比较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方向标,是化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022版课标”课程目标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凝练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并围绕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确定具体目标要求。同样,对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目标要求也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具体如表2所示。

根据表2,“2022版课标”对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目标要求既有细化也有新增,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三点细化包括用行为动词“讨论并作出价值判断”代替“关注”,使得学生参加社会热点问题决策的目标要求更加具体化,将“增强安全意识”细化为事前“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与观念”和事后“应对意外伤害事故的意识”两方面,把模糊的“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显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学习化学的志向和责任担当”,细化了学生对特定责任对象承担社会责任时的综合表现。三点新增包括要求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开展化学研究时遵守道德和法律、保护自然环境,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2011版课标”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学生对社会集体和环境资源的责任。

3 指向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课程内容比较

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修订最为实质的问题[10]。初步翻阅两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部分,我们发现两版课程标准各主题虽都渗透着培养社会责任素养的内容要求,但前四个主题均主要以化学学习方法和化学学科知识内容为主,每个主题仅有少部分内容要求涉及社会责任素养,例如“2011版课标”主题二在学习有关金属的学科知识后,要求学生“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2022版课标”主题四在学习有關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学科知识后,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认识合理利用、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关注产品需求和成本核算,初步树立资源循环使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等。而“2011版课标”主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与“2022版课标”主题五“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大多数内容都渗透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要求。因此,我们以两版课程标准主题五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版课程标准的社会责任内容。

课程标准精选特定价值取向的课程内容,通过特定逻辑方式编排,并通过特定体例体现课程内容部分的功能。因此,我们从课程内容体例、课程内容编排、课程内容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两版课程标准进行比较。

3.1 课程内容体例

体例体现了课程内容部分的功能。两版课程标准主题五的体例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图1和图2可知,“2022版课标”主题五在“2011版课标”的基础上,增加学业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社会责任内容后所应达成的素养水平,为开展日常教学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将活动与探究建议和学习情景素材整合成为教学提示,更新部分符合时代特征、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并在教学提示中增加教学策略建议,对教师“如何教”社会责任内容提供指导;增加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内容,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发展社会责任素养提供参考。

3.2 课程内容编排

编排方式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两版课程标准主题五的课程内容编排如表3所示。

由表4可知,“2011版课标”依托四个二级主题(单元)下的标准描绘学生学习社会责任内容后所应达成的要求;而“2022版课标”则将“2011版课标”中的要求划分到“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这一主题内容下,增加“化学、技术、工程融合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和“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挑战”这两个有关承担社会责任基本思路与方法和重要态度的主题内容,并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概念统领社会责任内容学习,加入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发展所应经历的跨学科实践活动,高屋建瓴地为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提供指导。

3.3 课程内容价值取向

责任对象和综合表现两个维度体现了社会责任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从责任对象和综合表现两个维度,对两版课程标准主题五中社会责任内容的“最小内容要求”进行编码,定量分析两版课程标准的社会责任内容。例如,“2022版课标”中“知道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内容要求,我们将其拆分为“知道资源开发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知道能源利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和“知道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產生影响”三个“最小内容要求”,并根据“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一关键词将这三个“最小内容要求”的责任对象编为“对环境资源的责任”,根据“知道”这一行为动词将这三个“最小内容要求”的综合表现编为“认知表现”。依据以上方法进行编码,得到表4。

根据表3可知,“2022版课标”的“最小内容要求”数量略多于“2011版课标”。从责任对象维度上看,“2022版课标”主题五大大降低对自我他人的责任内容要求比例,这可能是由于“2022版课标”主题一已经提出学生在实验室中应承担维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责任,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合理应对突发事件,因此主题五不再提及该内容,避免内容要求重复;适当降低对环境资源的责任内容要求比例,大大增加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内容要求比例,使得对社会集体的责任成为主要责任对象,这表明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承担起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重要责任。从综合表现维度上看,两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均以认知表现为主,但“2022版课标”适当降低认知表现内容要求比例,提高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内容要求比例,对学生社会责任综合表现要求逐渐走向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统一。

4 指向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教学建议

对两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发现: 相较于“2011版课标”,“2022版课标”细化、新增了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目标要求;主题五增加了社会责任内容要求数量,责任对象以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和对环境资源的责任为主,减少对自我他人的责任内容要求,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综合表现以认知表现为主,但逐渐走向认知表现、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统一。基于以上比较结果,对教师开展指向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教学提供以下建议。

4.1 深入理解课标,重视社会责任素养

“2022版课标”增加了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目标要求以及内容要求数量,这表明在新课程标准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得到重视。相应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对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要求,而非将社会责任教学内容作为日常教学的零星点缀。具体看,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与内容要求,明晰具体教学内容指向的责任对象和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时所应达成的综合表现,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发展。例如,以“汽车限行的合理性”课题为例,可将“能积极参加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目标要求与“知道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会引起与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等相关的问题”内容要求结合起来引领指向社会责任素养发展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认知上理解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行为上学会探讨、判断与科学技术相关政策的合理性,情感上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发展运用化学学习成果解决化学问题的担当与能力。

4.2 更新教学情境,丰富社会责任对象

“2022版课标”细化、新增了指向社会责任素养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扩展学生所应承担的责任范围。教学情境内含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责任对象,课程标准也更新了教学情境素材,既包括“均衡膳食结构图”等体现对自我他人的责任,也包括“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事迹”等体现对社会集体的责任,还包括“太阳能、氢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体现对环境资源的责任,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情境素材,结合学生日常经验、所处社会环境等因素,合理开发与学生学情相匹配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理解对不同责任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推动化学学习过程与学习情境的融合。

4.3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社会责任表现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提升了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的比例,但还是以认知表现为主。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的社会责任表现,传统的讲授、问答式教学方法,往往只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表现,唯有用更加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认知表现、情感表现和行为表现的全面提升。学习活动是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2011版课标”已经编入了许多活动与探究建议,“2022版课标”将“2011版课标”的活动与探究建议类型归纳为实验探究活动、调查与交流活动两类,在此基础上增加项目化学习活动、跨学科实践活动,并在内容要求中增加蕴含着议题中心教学法的“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合理应对”内容要求,大大丰富了发展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方法体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学习内容特点、可用教学资源、教学时间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认知上丰富承担社会责任的知识、情感上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行为上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交融、螺旋上升,最终达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0): 1~3.

[2]黄四林, 林崇德. 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与结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27~33.

[3][7]叶依丛, 顾建辛. 发展社会责任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以“科学防疫”主题单元教学为例[J]. 化学教学, 2022, (4): 50~55.

[4]江强, 万莉. 高中必修教材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容编写特点研究——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J]. 化学教学, 2022, (4): 28~33.

[5]顾建辛. 关于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微观思考——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涵及目标指向的意义教学情境素材选择与结构化组织[J]. 化学教学, 2021, (4): 3~7.

[6]韩梅, 秦冰. 高中化学学科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内涵及课程内容指向探析——以必修课程为例[J]. 化学教学, 2020, (2): 9~13.

[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7, 8.

[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6~7, 10~11.

[10]吴刚平. 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新动向[EB/OL]. (20220421)[20220423]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382/zjwz/202204/t20220421_620107.html.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