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合力,共绘劳动教育“同心圆”

2022-05-30刘涛王静郭新秀

新校园 2022年7期
关键词:同心圆劳动技能

刘涛 王静 郭新秀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近年来,我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厚植劳动教育文化沃土,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以课程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以评价为牵引,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实践中,以劳树德,以劳促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厚植劳动教育文化沃土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我校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价值观导向,精心设计学校劳动文化形态,将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的培养融入学校文化建设。

把劳动文化“种”进校园。建立学校劳动文化长廊,分层设计内容,将节气知识与农耕文化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认识农耕农具,了解节气与农事的关系;将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与学校劳动榜样结合,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利用学校地域特点,将临淄的地方工艺、劳动特色等进行展示,如手绣蹴鞠、临淄花边等非遗传承项目,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开辟劳动文化主题墙,发动学生设计、动手绘制,以连环画、彩绘的形式将勤俭节约、文明校园、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最真切的劳动教育。设立班级文化园,将学生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体验感悟等,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呈现出来,图文并茂,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将劳动理念“植”于心灵。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营造崇尚劳动、鼓励奉献的校园氛围;聘请劳动模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加深学生对劳动精神的感悟;设立劳动周,制订劳动公约,设计劳动文化标识,引导学生主动加入校园志愿者,参与学校校园、餐厅、实践基地的管理等,发挥其聪明才智,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浸润文化、濡染精神、滋养心灵,校园文化于润物无声处育人,于潜移默化中推动劳动理念落地生根。

二、创建“一体、四翼、三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立足劳动教育课堂主阵地,落实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积极构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校+”劳动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充分挖掘和盘活家庭、社区的劳动教育资源,搭建起“学校+班级”日常劳动、家庭日常劳动、社区实践劳动、劳动实践基地“四翼”平台,将劳动教育落实于日常,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生态。

学校重视班级日常劳动的细化管理,充分挖掘校园内的劳动岗位,实行“一人一岗”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岗位服务中学会劳动。学生每天在自己的岗位辛勤忙碌,或擦拭,或打扫,或浇灌,或整理,为校园整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一人一岗”管理制度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在劳动中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学校从家校共育维度推出“生活技能我达标”家庭日常劳动达标活动。分年级、学期段为学生制订劳动技能达标指南,让学生通过长期、循序渐进的学习训练,逐步了解生活常识,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技能我达标”活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定制,从低年级的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到中年级的洗衣、择菜、做饭,到高年级的分类收纳、照顾家人、招待客人等,随着年龄的递增劳动难度呈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劳动素养,养成勤劳动的好习惯。

在学校与家庭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社区实践劳动增强学生劳动的责任意识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校所在地——齐国故都临淄,是齐文化发祥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蘊,学校深入挖掘地域特色,依托“队旗飘扬在社区”社区课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上进一步拓展,通过“我是社区志愿者”“我是齐文化讲解员”等志愿服务,以及系列齐文化研学课程,让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体验、感悟,积累劳动经验。

学校还积极开拓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校内成立“三园、一场、五基”农研院,即韶耕劳作园、中草药实践园、开心果园、窗台探究场、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从教室走向田地,学做小农夫,按节气、农时种植瓜果蔬菜,亲历劳动实践过程,种植、采摘、炒制、记录,实现各项劳动项目巧妙联结,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需求及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地域特点,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三个领域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进行了课程一体化设计。

学校课程让劳动融入生活。将每周一节的劳动课作为基础性课程,与学生生活链接,让学生在多维化的劳动课程中认知、体验、探究、创造,学习基本劳动技能;将劳动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组织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性劳动实践活动,让劳动融入日常校园生活。充分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开发出手绣蹴鞠、临淄花边、齐文化版画、齐文化拓印、手工编织、茶艺、扎染等十五类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类特色劳动课程。课程打破班级和年级的界限,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课,每周五下午进行“走班”学习,由学校聘请的非遗传承人、优秀家长、“五老”志愿者为学生授课,将临淄劳动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不同形式融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工匠故事,感受精湛技艺,进行自主创作,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劳动之美、创造之美。

家庭课程让劳动成为生活。家长变身生活指导师,根据学校“生活技能我达标”要求,指导孩子在家庭中学会整理、收纳、打扫、清洗、烹饪等生活劳动技能;周末,家长作为伙伴与孩子一起制订劳动计划,开展整理房间、居家美化、垃圾分类、种植养殖等亲子劳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假期,跟孩子进行角色互换,让孩子或参与设计家庭事务,或自主规划一周家庭生活,或策划家庭旅行活动等,激发孩子的劳动潜能,培养善劳动的能力。

社区课程让劳动服务生活。学校与社区联动,聘请专门的社区指导老师,利用学校周边的学农实践基地以及齐文化博物馆、管仲纪念馆、巧媳妇酱油厂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利用周末节假日,带领学生开展社区卫生劳动、环保爱心服务;每年9月“国际齐文化节”,带领学生做“齐文化讲解员”“我是齐文化代言人”等。学生在劳动中奉献他人、奉献社会,体验劳动的幸福、奉献的快乐。

多元化、多样态、一体化的劳动课程,提供了劳动教育的“学习场”“实践场”,不仅让学生提升了劳动技能,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中解锁了劳动密码,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四、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主题活动,助推劳动教育走向深入。主题活动以课程为落脚点,以体验为切入点,以实践探究为突破点,激活学生的生长点,让劳动教育彰显新时代育人价值。

学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设置主题活动,实现劳动教育的系列化、整体化、特色化。有根据节气特点开展的农耕节、丰收节主题活动;有根据劳动节、植树节、学雷锋日、志愿者日开展的节日活动;有根据学校劳动一体化课程开展的不同形式、不同系列、不同层面的主题活动,如“理出新天地”的整理收纳活动、“秀出色香味”的厨艺烘焙活动、“分出新时尚”的环保服务活动、“种出新希望”的园艺种植活动、“行出万里路”的研学实践活动等。从个人劳动技能的学习到小组劳动智慧的呈现,从劳动能力的提高到时间的高效利用,从校园劳动实践到未来的职业规划,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劳动知识、积累劳动经验、掌握劳动本领、涵养劳动情怀。

劳动已不僅仅是技能的学习,而是有思考、有合作、有反思的创造性学习、体验过程。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劳动中逐步形成认真负责、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培养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劳动品质。

五、建立多元长效的劳动评价体系

积极高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构建多元化劳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劳动品质进行评价。一方面,注重常态化、过程性评价。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劳动习惯小目标养成法,分项目、分周次跟踪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提升,将劳动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分年级设立劳动小目标,结合学生每天表现,对学生的劳动习惯表现进行评定,每日进行劳动实践,每周进行讲评反馈,每月进行汇总评选表彰。另一方面,注重多元化、综合性评定。采用“劳动技能达标评价手册”,分年级、分学期进行综合评估,由校内劳动、家庭劳动、校外劳动三级指标组成,从劳动观念与认识、劳动情感与态度、劳动能力与习惯三个维度进行评定,充分联动学生、教师、家长、社区,针对劳动开展情况收集劳动信息,进行自评、互评、他评等多元评价,并以学分的形式计入“综合素质报告册”,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标准可视的评价体系,既关注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过程的参与,又关注了劳动实践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劳动习惯,在目标达成中享受劳动乐趣,在亲历过程中提升劳动技能。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今天,劳动教育是助力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学校、家庭、社区要协同联动,创设更多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使之以劳动感受幸福,用双手创造幸福,将劳动内化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让劳动之花绽放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

责任编辑:闵 婕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21YB099 )“四位一体劳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同心圆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同心圆梦再出发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同心圆梦再出发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同心圆变变变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