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让语文课堂书香四溢
2022-05-30王敏
王敏
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让他们诵读经典、背诵美文,从而达到文化熏陶、培养人格的目的。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积极探讨经典诵读的有益做法,使学生在诵读经典、背诵美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一、高定位,未成曲调先有情
为了保证把经典美文呈现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语文教师要把好书目关,做到读有所依、读有所序、读有所据。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秉承人文性、艺术性、生活性的原则,与部分骨干教师一起精心筛选,编写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结合时令、重大节日、学生年龄等因素,确保教材更加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制作了文质兼美、实用性强的课件,与校本阅读教材配套。
有了“硬件”的配备,“软件”也不能忽略。我们充分发挥教师这一“软实力”,让教师引领学生诵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为此,对于一些特别优美的经典诗文,教师要在做好范读引领上下功夫。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充满韵味和韵律的范读,既能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又能帮助学生读好诗文,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知仁爱、懂礼节,在诵读经典中产生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感受和体会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1. 经典诗词
人教版教材中,收录古诗词共55首(不包括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词);部编版一、二年级教材中,收录古诗词共26首。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我们将《诗经》《汉乐府》《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的诗词引入教学。我县教研室多年来以“博乐诵读”为主题,精选课本外的古诗词经典,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分别制定背诵经典篇目和篇数,确保每位学生每年背诵30~60首课外古诗词。学生通过诵读,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等诗作中,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诵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王维的《杂诗》,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情;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们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让人为之动容;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词,皆是诗人为友人所作,抒发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通过诵读学习,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亲情教育和友情教育。
2. 经典名著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古代启蒙教育经典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作品。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和一年级下册《人之初》的选用,明确了儒家经典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二是诸子百家等经典作品。部编版教材语文园地中选用于《老子》《左传》《韩非子》《荀子》《论语》《孟子》《后汉书》《周易》《朱子语类》等名言警句。三是古典名著,主要指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目。部编版教材从四大名著中节选的文章有《景阳冈》《红楼春趣》《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等,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知识,重视道德修养教育,提倡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重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经典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库,它以优美的意境、琅琅上口的曲调,润泽着无数人的心田。因此,我们要重视经典诵读的过程建设,做到从关注课堂向关注生活转变;从注重知识积累,到注重人文素养和生活品位提升的质的飞跃。教师要积极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定期组织“小小朗诵家”朗诵比赛、“读经典、诵美文”比赛、“读好书、讲经典”比赛、精彩故事会、 “同读一本书”等系列活动;适时增加“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秀才”评选,做到时时有主题、有特色。经典诗文的诵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延续,也是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主要从对联、成语、歇后语三个方面入手。
1. 对联
对联通常采用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特有的一字一音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选用回文联和叠字联,第五单元语文园地选用名胜四联。部编版教材还选用了类似对联格式的《对韵歌》《古对今》《动物儿歌》等文字,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此外,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增加《笠翁对韵》、谜语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鉴赏能力,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
2. 成语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的一个定型词組或短句。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代表着一个故事或典故。部编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对成语进行了精选。语文教师在教授成语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阅读成语故事书,讲述成语故事,尤其是成语故事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
3. 歇后语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融机智与幽默于一体,寓意深刻,短短一句话凝聚智慧。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选用歇后语4句。
三、巧评价,千树万树梨花开
经典诵读是一项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从诵读量、诵读面及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热情和主动性,并及时了解诵读活动的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跟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鼓励性质应大于测试性质。例如,定期进行读书交流会,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让学生介绍近期的阅读情况,交流优美句段,并互相传阅读书笔记,引导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同时,组织家长进行测评,让学生定期向家长汇报自己诵读经典的收获,展示自己的诵读成果,家长给孩子写评语。在学生阅读了一定的经典书籍后,教师应对学生前期的阅读进行全面的、定量的、定性的评估,并对后期的阅读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诵读考级的方式,在给学生适当压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诵读内驱力,检测学生的诵读效果。
中华经典诗文历史悠久,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也是民族文化的典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大量名篇佳作的诵读中,体味经典诗文的音韵美和艺术感染力,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