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逻辑理路

2022-05-30齐发安坤伟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齐发 安坤伟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入挖掘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生成逻辑,找准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逻辑,并以党员教育、发展党员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积极探寻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实践逻辑,对巩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地位、完善社会基层治理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校级专项科研课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公安工作中的实践研究”(ZX2020001)。

作者简介:齐发,曹妃甸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河北唐山063200);安坤伟,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7-0009-07

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目的就是要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回应人民期盼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

一、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生成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遵循,其蕴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不仅源于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大势的精准把握,还源于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理论积淀的总结、继承和创新发展。

(一)采撷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人民、君主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关注的重点,由此而产生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历朝历代的兴起和衰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撷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遵循。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认识论。《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重视人民、亲近人民,才能使国家安定。在中国古代社会,尽管君主始终是国家统治的中心,但“重民”思想的形成和逐步完善,明确了人民在国家政权中的定位问题,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制定国家政策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其实质是君主有效统治国家的一种手段,是站在君主立场上形成的民本思想。在当今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汲取了古代“重民”思想的精华,树立了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回应人民期盼,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关系论。《荀子·哀公》中记载:“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把人民群众比作水,君主则是水上之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无论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是荀子的“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抑或董仲舒的“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等,均显示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已意识到民心向背的力量,要求上位者关注民生。然而,此种君民关系思想的形成依旧没能脱离封建君主专制的框架,将人民作为一种管制对象的存在,其功能和目的仍然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君主的统治。在当今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突破了原有封建框架的束缚,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明确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3.“治政之要,在于安民”的实践论。《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中记载:“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使人民安居乐业,而要使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百姓疾苦。在中国古代社会,众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了维持君主对国家政权的长久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举措用以劝谏君主要重视民生。民生思想的成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民生思想的弊端在于依赖贤明君主的自我约束,缺乏制度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原则,突出体现在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同时,监督问责机制的完善有效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延伸,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为人民主体地位提供制度保障。

(二)熔铸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站在人民主体的立场上,系统阐释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來源和发展目标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供了重要遵循。

1.提升党的建设质量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人是历史存在的前提,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1]519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13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人民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即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石。

2.提升党的建设质量要依靠人民力量。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指出,“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忽视那应该鼓励他们在解放斗争中坚定地并肩作战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受到惩罚”[3]14。无产阶级要取得社会生产力,只能联合起来,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并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4]137这一科学论述进一步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即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依靠。中国共产党通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凝聚在一起,成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3.提升党的建设质量要实现人的发展。共产主义最终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光明前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53这一社会构想成为无数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和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围绕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9,深刻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4]135。中国共产党执政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自身组织体系的不断优化和组织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实现人民幸福为己任,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指明了方向。

(三)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积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使之能够适应中国实际,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积淀,是无数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

1.关于人民与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依靠谁、发动谁、团结谁成为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6]3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实践中,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定了党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创新和发展,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基,强调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4]135。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要始终明确依靠谁、发动谁和团结谁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2.关于人民与政党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人民群众为什么愿意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切实实地解决了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全国各族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习近平把握大势、着眼长远,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4]48。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解决党的执政考验和风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是有力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核心所在,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之间的鱼水关系。

3.关于人民与发展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作出了科学解答:“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7]128这一论述明确了“发展为了人民”这一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人民”和“发展”这两大重心,中国共产党提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4]133。共享发展理念可谓以人民为中心的充分体现。习近平指出:“树立共享發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136这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理论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目标、动力和标准,即为了谁、依靠谁和由谁检验的问题。新时代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是为了人民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4]137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紧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站稳人民立场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与提升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质量是呈正向相关的。习近平指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4]136基层党组织的地位、职责和使命任务决定了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交往最为密切,是上级党组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有利于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提升服务质量,团结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同时,组织体系的优化畅通了各级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有效传达落实到基层,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来自党中央的关怀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领导基层治理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基层党组织以提升自身建设质量为抓手,领导社会基层治理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也成为基层党组织提升自身建设质量的科学指南。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强化对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和监督,有利于推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基层治理格局,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解各类纠纷矛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具有重大意义。

3.筑牢安全防线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基层党组织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二条规定,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权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考验,实现了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安全相统一。在党和国家历史上,越是国家和民族处于重大关头,就越需要发挥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强化对党员的思想引领,增强其开展政治工作的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有效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帮助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凝聚伟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要依靠人民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9]52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始终把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听取人民意见、汇集人民智慧、接受人民批评,把人民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1.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依靠人民。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50多名;经历百年奋斗,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其中有众多拥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青年的加入,这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关键在于党员的发展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二条规定,基层党组织要“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不断在人民群众中发展、接纳和吸收新党员,有利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员结构的持续优化,培养一支能够充分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党员队伍,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

2.增强党外监督力度要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要依靠人民的重要体现,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的勇气,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隐藏在基层党组织内部的突出问题,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引领党建发展方向要依靠人民。习近平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4]142。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建设质量的方向和目标。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基层党组织通过广开言路,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针对性地确定加强自身建设重点和工作改进方向,有利于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基层党建质量由人民进行检验

习近平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4]142。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其质量高低由人民进行检验,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高低,思想引领是否有力,以及能否有效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社会基层治理。

1.组织公信力标准。《现代汉语词典》对公信力的解释为: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主要是指,基层党组织通过有效履行职责从而获得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服力和认同感的一种能力。习近平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9]63基层党组织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圆满完成组织上赋予的各项任务,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认同,树立党在人民群众的光辉形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其工作开展的评价,更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当前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是衡量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要方面。基层党建质量由人民进行检验,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放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和指导,这也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2.思想引领力标准。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主要是指,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人民群众的引领和导向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浪潮中,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理论陷阱和错误思潮的冲击,基层党组织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衡量基层党建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具有显现对象化的特点,是通过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显现出来的。基层党组织通过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自身建设质量,有助全体党员能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围绕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坚持把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作为检验基层党建质量的重要方面。

3.社会号召力标准。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主要是指,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层面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组织体系,提升组织动员能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基层治理,为有效宣传、号召、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基层党建质量要由人民进行检验,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否能够积极响应基层党组织的号召,配合基层党组织的决定安排,以及能否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基层治理格局中充分发挥作用。

三、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实践逻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必然选择。基层党组织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的“末端”组织,其建设质量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基层党组织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自身建设,就要立足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由人民检验的着力点,关键在于党员教育、发展党员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

(一)提高党员教育质量

广大党员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为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前提和基础。

首先,端正教育理念。针对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党员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基层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党员教育在塑造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重视程度,端正教育理念。要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新一代年轻党员的特点和兴趣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党员的实际需求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要坚持实事求是,将教育实效性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其次,规划教育内容。党员教育是一項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和科学筹划,这是保证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规划和确定教育内容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全面考虑工作实际、党员现状和时代需求,以此来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延续性和系统性。要围绕工作实际确定教育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荣誉感,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感,将党员教育的实效转化为工作效率的提升。再次,创新教育形式。教育形式是影响党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红色旅游、演讲比赛等。要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突破教育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扩展教育广度和深度。要坚持思想教育与心理服务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当融入心理训练,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以此来促进和保证广大党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就是要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力量之源,通过坚持政治标准、程序标准和能力标准等不断在人民群众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源源不断地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首先,坚持政治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五条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发展对象的政治考察,制定科学合理的考察方案,通过日常观察、走访调查和谈心谈话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全面了解其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是否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培训方式,加强对党员发展对象的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基层党组织要具备坚持政治标准的底线意识,严把党员“入口关”,对政治标准不合格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其次,符合程序标准。《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其他党内法规条例对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树立程序意识,通过深入学习相关法规条例,全面熟悉工作流程,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依照程序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考察,使之接受党组织的层层考验,真正选拔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合格党员,优化党员队伍。要全面掌握发展党员的整个过程,加强监督指导,及时发现程序不规范、不合理之处并予以纠正,对严重违反法规程序的行为要立即制止,严肃处理相关人员,保证发展党员的公平公正。再次,突出能力标准。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广大党员的实践活动,党员的工作能力是影响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能力标准成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基层党组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力考核方案,针对党员发展对象的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评。在坚持政治标准基础上,选拔出具有高昂工作热情、严谨工作作风和较强工作能力人员。同时,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立足于工作实际的需要,充分利用培训教育机会,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三)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基层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自身建设质量,要将制度建设作为关键环节,立足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广泛收集民意来接受人民评价。

首先,健全调研制度。调查研究能力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必备能力,能否有效开展调查研究关系基层党组织是否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社会基层现状以及人民群众的诉求。这取决于调研制度的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明确调研目标、规范调研程序、严格调研要求、合理调研标准,提升基层党组织调研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工作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制度要求,定期、规范、务实地开展调研工作,及时收集和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10]。其次,健全监督制度。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11]。健全完善监督制度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延伸的重要举措。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自身建设,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功能,健全监督制度,畅通党外监督渠道。要明确监督原则,对人民群众的监督行为和基层党组织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开展进行指导和限定,避免走入误区,脱离既定目标。要规定监督内容,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进行合理区分,对确实需要公开的,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丰富监督方式,基层党组织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利用多种形式不断拓宽民众参与和监督渠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最后,健全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充分认识到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其工作开展指引方向、明确目标。新时代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要把健全评价制度作为其关键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将党建工作实效及目标完成质量作为评价的重点,切实改变过去以查阅档案和台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要推动评价量化,赋予党建工作的任务、要求、程序等一定分值,使最终评价结果可视化、精细化和数据化,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方向和参考。要完善奖惩机制,將其作为评价制度的有力支撑,通过树立标杆和鼓励先进,充分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N].人民日报,2020-10-11(1).

[1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N].人民日报,2022-01-19(1).

责任编辑:钟雪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高校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及创新维度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及举措
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国有石油企业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