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真先生
2022-05-30刘道玉
刘道玉
我国汉语言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六书”为其特点,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虽然汉字有难认、难写、难记的不便,但它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生生不息和历久弥新的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文字有时一词多义,与此同时,也有多词一意的,这就使得我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例如,先生、教师和老师,都是用于对人的尊称,但它们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法。这就要求使用者视其不同的语境,把这些词语用得恰如其分。在这三个词语中,“先生”一词出现得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生就成了人际关系的称谓,一般指父兄、有学问的长辈、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后来,逐渐延伸到对长者的尊称,包括医生,看风水、算命或占卜、管账等方面的男性,都称为先生。在我国古代,称他人为先生,有向人学习之意。这就是“达者为先,师者之意”也。
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先生》一书,后拍制成10集电视纪录片,国内一时轰动。纪录片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十位先生,他们是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胡适、陈寅恪、梁漱溟、竺可桢、马相伯、陶行知、晏阳初等。此片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以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他们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欢乐等点点滴滴渐次呈现,充分体现了他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观众走近他们,走近那个时代。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但是,“先生”一词并不限于男性,对有高深学养的女性,也有称其为先生的,如冰心、杨绛、资中筠等。
“老师”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是对年长且受尊敬者的称谓,一般是指教书的人。在广义上,泛指传授技艺的人,学徒也有把师傅称为老师的。老师与教师虽然经常混用,但也有区别。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随着学校的诞生而出现的。教师在很多场合,可以用老师、先生代替,但老师和先生是不可以用教师代替的。
至于提到“真先生”一词,可能不少人感到陌生,怎么会有真先生呢?真与假是对应的,既然有真先生,那当然就有假先生了。显而易见,一些学养低劣,以教书混饭吃,表示“絕不做蜡烛照亮了别人而燃烧了自己”的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假先生。那些沽名钓誉、抄袭剽窃以及动辄打骂和体罚学生的教师,更应当属于假先生之列。从广义上说,凡是挚爱教育、学养高深、锐意改革、教学得法、因材施教、视生如子的教师,都是真先生。
在北宋仁宗嘉祐年间出现了“四真”,即富弼真宰相,欧阳修真翰林学士,包拯真中丞,胡瑗真先生;而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胡瑗是北宋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自幼天资过人,13岁通晓“五经”,左右乡邻视他为奇才,其父胡讷身为官吏,评价胡瑗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可是,胡瑗7次应考不中,这也说明考试无常的现象,科举考试结果并不能完全与学术水平画等号。
嘉祐元年(1056年),64岁的胡瑗升为太子中舍暨天章阁侍讲,成为当朝太子的导师,同时兼在太学协助博士的考教训导与执掌学规。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始终保持师生平等,常与学生切磋交流,形成了一种“沈潜、笃实、醇厚、和易”的学风。当时,受教育者包括皇室储君、众多知名学者及礼部中的近半数官员,故他深受学生及朝中上下的敬重,被视为一代宗师。他把毕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改革学制,首创“苏湖教法”,创立安定学派,实行寄宿制等。因此,神宗称他为真先生,并在《御题胡安定先生》中赞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师运而尊,如泰山特屹立于诸峰……倡明正道,开来学之颛蒙。载瞻载仰,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真先生胡瑗应当成为我国所有教师的楷模。我们受社会之托付,履行教化学子的任务,这是我们的使命之所在。每一名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做一个真先生为自己的崇高目标。那么,怎样成为真先生呢?我以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既当经师又当人师,身教重于言教。《资治通鉴》中有一句名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是说,以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他人并不难,而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去教化他人就不是很容易的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求真和做真人,都是人师所应履行的职责。在当前,我们不缺专业的老师,但许多老师往往只限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基本上没有指导学生品行的养成,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陈垣先生是我国教育界的奇迹。他从教70余载,先后任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46年,不仅精通史学、宗教史学、教育学,而且学术论著等身。他教授过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十门课程,讲授了近万节课,直接受益于他的学生达上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都从事教育工作,薪火相传。他展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是经师与人师的完整统一,是我们所有教师的楷模。
第二,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喜见后生超先生。有一则谜语:眉(眉毛)先生,胡(胡须)后生,后生长于先生。(打一成语)不难猜出,答案是后生可畏。由这个谜语,我想到了孔子拜师的故事。据记载,孔子拜的师不仅有年长于他、学问高于他的老子,而且还有一个神童项橐,他聪明过人,据说是项羽的祖先。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项橐在路边玩耍,便下车考了他一系列问题,而项橐能言善辩,对答如流,让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然后项橐反问孔子几个问题,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后生可畏。”孔子遂拜项橐为师。故事真伪无可考,但这与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是一致的。
韩愈在《师说》中也说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就说明,人无常师,能者为师,这是自然规律。一个开明的教师不能总抱着“师道尊严”不放,要心甘情愿地向后生学习,这才是我们应当倡导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神。
第三,既教又不教,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教育观点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他本人只有中学文凭,他是完全靠自学和文学创作而获得成功的。在“五四运动”期间,叶圣陶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加入了教育改革的行列,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他认为:“教育要引导每个学习者,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结果。让学生学会终身自学、疑难自决、是非自辩、高精自探、创新实践,成为求真求善求美的昂首前进的新人!”
在抗日战争期间,武汉大学曾经西迁至四川乐山,聘任了叶圣陶先生为其文学院教授,他当是武汉大学的杰出校友。1983年5月,我曾经专门到北京拜访这位文坛大师,他那文雅、和蔼的仪态和渊博的学识给我留下了终身的记忆。在亲切的交谈中,我向他汇报了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例如学分制、提倡自学和允许学生转学自选专业等。听后,叶先生表示完全赞同,他也强调自学是十分重要的,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不习惯,但一旦入了门,他们就会感到如鱼得水。这次拜访,我受益匪浅,也增添了我推行教育改革的动力。
法国一位教育家说过,21世纪教育改革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让教师上课时闭上嘴。这个观点与叶圣陶先生的见解不谋而合。他们的意思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讲或不讲,把阅读权、提问权和独立思考权交给学生。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国际教育界的一个共识,只不过我国“满堂灌”的情况更严重罢了。
在教学中,讲与不讲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而且也是互相转化的。传统的教学法,都是教师讲说章句、照本宣科,学生听讲、记笔记,这是机械的灌输。讲或不讲都只是手段,目的在于让学习者获得真知灼见。我国史学大师陈寅恪,他讲课的原则是,凡是书上有的他不讲,别人讲过的他不讲,他自己讲过的也不讲。也就是说,他只讲授最新的知识、理论。这是一种极高的标准,今天大学中可能几乎无人能够做得到。我国现在少有世界顶尖的人才,更遑论全才,也是因为没有像陈寅恪这样的大师级教授了。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各级各类受教育者有2.9亿多人,但我国并不是教育强国。为了提高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质量,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注重大学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真先生。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属于未来的事业,“今日桃李,明日栋梁”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国大学教育必须有长期的学术积累,任何急功近利都是有害的。现在,由于各个大学互相攀比的歪风作祟,致使教授、博导人数暴增,而学术水平却急剧下降。为此,必须对现在的大学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和培训,宁缺毋滥,树立良好的学风。只有严肃做人、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经过持久的努力,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批堪为真先生的教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