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2022-05-30麻海丰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中职教学生命教育

麻海丰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相对缺失的问题,阐述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度挖掘教材与生活素材、丰富教学手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途径渗透生命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 生命教育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0-0007-03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提出,将哲学与人生课程纳入中职德育必修课,利用哲学的思想引导中职学生思考人生,帮助中职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在青少年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使中职学生对生命知识存在“盲区”和误区,自杀呈低龄化趋势,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命、热爱生命,中职学校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哲学与人生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哲学思想思考生命规律、了解生命意义,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

一、深度挖掘素材,打造生命教育课堂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的教育,是实现生命真、善、美的教育,受教育者不仅学会珍爱生命,而且能够积极地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和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要发掘学科中蕴涵的生命教育元素,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律动,如将生命意识、社会意识、防欺凌、性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纳入生命教育单元教学,进一步落实生命教育。

(一)梳理教材,挖掘生命教育资源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哲学是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可以用哲学的观点探讨生命的规律。比如,在教学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的“正确选择人生道路”这一知识点时,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处于十五六岁的年纪,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应对挫折与压力的有效方法,容易陷入迷茫困境,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残、自杀等逃避现实。教师可以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自身面临的客观实际问题,从而了解和认识自己,学会珍爱生命,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专业技能,以便从容地应对压力与挑战。又如,教学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中“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认识到人不能孤立封闭地存在,任何个人都处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中,如果没有国家的守护、父母的养育、教师的教导、伙伴的陪伴和他人的关爱,我们就无法生存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怀有感恩之心,学会感恩生命,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会感恩父母、师长、同伴的真切关爱与付出,从而珍惜个人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坚决反对践踏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行为,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二)立足生活,开发生命教育资源

生活是教育的最佳素材,也是教育的灵魂,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教师要以哲学与人生教学为契机,立足学生的生活,开发生命教育资源,促使学生从中感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021年7月,河南省多地出现罕见强降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人民群众生命危急的关键时刻,洪水中的消防员、武警官兵和解放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冒着生命危险伸出救援之手;酷暑中身着防护服却依然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郑州地铁5号线内,当被困群众被水漫过胸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仍不忘相互安抚、照顾,救援人员到来时,大家没有你争我抢,而是安排老人、孕妇和孩子先走。对此,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哲学与人生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及时将防疫、抗洪精神转化为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感人至深的抗洪、抗疫故事,让学生明白在无情的灾难面前,要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同进退,把困难当作磨砺,感受“生命”二字的温暖与幸福,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大课题。这样教学渗透了鲜活、生动的生命教育素材,让学生从中深刻地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丰富教学形式,升华生命认知

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课堂上每一名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阅历。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特点,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内涵和生命发展。

(一)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历史发展结合起来,透过现象认识和发现规律,实现人生目标,在面对困难时不会失去信心,而是勇敢地前进。在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主要形式是以案例教学激起学生的兴趣,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可以案例为载体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刻理解生命的内涵。

以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材第四单元《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为例,结合党史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是落实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目标的重要举措。自古以来,人们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想的人生规划。因为有了理想信念,人生才更有意义,生命才更加丰富多彩,而实现理想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红军长征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红军将士翻越五嶺山脉,渡过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穿过雪山草地等,正是在坚定的革命理想支撑下,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生命,一往无前,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这样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领悟到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阻碍,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从而深刻地领会生命的价值。

(二)议题教学,引导学生领悟生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需要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从而正确地对待生命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境遇。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的观点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具有争议性、有一定讨论价值的生命教育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剖析问题,在思辨过程中领悟生命哲学的内涵。

以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五单元《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的教学为例,从个体本质上看,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共存,也可能相互转化。我们常感于诸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行为的崇高,然而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会选择牺牲自己救助他人吗?当利己和利他发生矛盾时,又该如何抉择呢?对此,笔者立足于生命教育,以“利己(利他)是更好的生存策略”为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利己和利他行为。全班学生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正方认为,人性更多的是利己,利己是更好的生存策略;反方认为,利他是更好的生存策略,因为人不可能脱离周围的事物和人际关系而生存,利己策略是以个人利益为主的生存方式,而利他则是以他人利益、群体利益为主的生存方式,利他比利己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深刻地了解利己和利他的概念和内涵,进一步掌握利己和利他不同的生存策略和技巧,在潜移默化中体悟生命教育的意涵。

三、依托第二课堂,践行生命教育理念

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还要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第二课堂是课内教学在课外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从哲学的视角理解和践行生命教育理念。

(一)开展研究性活动,运用哲学的方法思考人生价值

研究性活动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积极体验,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产生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教师可以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方法思考人生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关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间节点。为此,在教学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材第四单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内容时,笔者依托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以“当代青少年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有的学生在学习成果报告中提出:“个人梦与中国梦是个体与总体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每个人只有为实现自己心中的个人梦想而奋斗,才能将梦想汇聚成中国梦长河;只有中国梦实现了,才能为个人实现梦想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平台。大部分同学对中国梦了解甚浅,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青年学生如何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呢?我们只有学会独立思考、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敢于担当,才能成为‘我自己,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焕发独特的光彩。”这样通过研究性學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方法辩证地看待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于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生命高度。

(二)开展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完整的生命是“身”“心”和“灵”的统一,心智成长则为“开花”,灵性修养则为“结果”。个人只有融入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才能构建完整的生命,延伸生命的宽度与厚度。人生最为宝贵的是生命,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与大自然接触,实现知行合一,生命自然变得顺畅而自在。

生命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融入社会,开启正向积极的人生。在教学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材第三单元《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课中,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真知、在实践中快乐成长。为此,笔者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托第二课堂开展了以“生命敏感度训练”为主题的项目实践活动,通过邀请心理咨询师、社区义工和志愿者等社会群体,创新采取“团队拓展+团体心理辅导+个案跟踪辅导”的模式,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会退缩,有的学生特别投入,有的学生表现冷漠,游离于集体之外。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时难免产生冲突与矛盾,笔者和心理咨询师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自然暴露出的问题,然后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制订不同的生命教育方案,并开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主要教授学生一些重要的生存技巧、社交技巧,促进学生掌握交通、消防、心理健康等安全知识,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重塑生命价值,崇尚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命教育并不局限于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师应立足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生命的价值,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候小英.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2]潘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9).

[3]刘育杰.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哲学与人生中职教学生命教育
论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案例
充分利用手机功能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效率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中职篮球教学中的快乐教学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