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视角下海岛文旅发展研究
2022-05-30庄涵迪
摘 要:文旅融合是新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趋势,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舟山嵊泗列岛的花鸟岛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花鸟岛国际艺术节。艺术节联合国内外艺术家、高校、优秀艺术工作室等共同举办,其中艺术作品囊括架上绘画、公共装置、影像等,艺术节的举办为花鸟岛的旅游业增添了“文化气息”,为乡村海岛文旅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艺术的介入使得花鸟岛的旅游业逐渐转型升级为“文旅融合”。
关键词:艺术介入;海岛文旅;花鸟国际艺术节;乡村振兴
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四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渔业、旅游资源。嵊泗列岛位于舟山群岛的东北面,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花鸟岛属于嵊泗列岛的一部分,其位于嵊泗列岛的最北面,其形如展翅欲飞的海鸥,岛上花草丛生,林壑秀美,故得名花鸟岛。自2013以来年,嵊泗县委、县政府趁着乡村振兴、美丽海岛建设的热潮,加快了基建的修建速度,成立了专业的景区运营公司,并且推行了“定制旅游”的思路,在保持自然原生态的前提下,使花鸟岛获得崭新面貌。2017年,由于电视剧《欢乐颂2》的热播,其中电视剧片段取景于花鸟岛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使花鸟岛获得大量曝光,旅游人气上涨。如今,岛上有民宿60余家,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居民投资建设各占一半。近年来,花鸟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艺术介入指艺术家进驻特定的场所空间(如城乡社区、政府企业、车间厂房等)进行的创作活动。参与艺术介入的艺术家会以当地的文化资源、文化素材或者特殊的文化积淀进行艺术品的创作与生产,进而实现资源活化、审美教育和经济带动等不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1]。继2020年成功举办花鸟国际动画艺术节以来,2021年嵊泗列岛的花鸟岛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花鸟岛国际艺术节(下文统称为“花鸟岛艺术节”),花鸟岛艺术节由嵊泗县人民政府举办,并联合国内外艺术家、高校、优秀艺术工作室等共同举办的当代艺术节,其中艺术作品囊括架上绘画、公共装置、影像等,艺术节的举办为花鸟岛的旅游业增添了“文化气息”。
一、花鸟岛艺术节的现状分析
自2020年以来,为避免海岛旅游同质化,花鸟岛结合自身特点,让艺术介入自身的海岛文旅特色打造,着手创建具有差异化的“艺术花鸟”主题岛。在2020年花鸟岛国际动画艺术节做出成功尝试以后,第二届花鸟岛国际艺术节在艺术作品的展示类别与艺术节活动板块方面做了许多的衍生,使当代艺术对花鸟岛的介入程度逐渐加深。
(一)艺术节主题深化
2020年,首届花鸟岛动画展主要聚焦于生态和环境的议题,艺术家在花鸟岛上共同探索“栖息之所”的主题。在首届艺术节中艺术家创作了许多关于自然生态的艺术作品,如艺术家曹澍的作品——“悬崖上的模型”“行走的羊”等,其中“悬崖上的模型”,利用3D渲染影像与4K实拍影像结合一个连續长镜头,在废弃的海边房屋中穿梭,真实和虚拟之间交融,化为一片海边的瓦砾,此作品以艺术影像的方式记录花鸟岛的生态。还有艺术家李昂的作品“麻木”以一种百合花品种,与岛上拣取的枯死植物枝条结合。当花蕊坠落的时候和人类坠落过程形成自然与生命体本寓呼应的奇妙效果。由此可见,首届艺术节主题更多还是侧重于对人与自然、环境的思考。
随着艺术介入的加深,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的主题发生了变化,从起初仅仅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深化为关注花鸟岛内多元共生的艺术生态打造。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聚焦艺术与海岛的“在地连结”,首倡并强调以青年艺术家为主体,注重发展以艺术生态可持续、社区艺术合作以及多样化的在地艺术表达形式为内容的主要艺术节。如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艺术家Grace创作的《结绳记事》,她向渔民们学习他们的传统绳结,然后收集并利用花鸟岛当地随处可见的渔绳和鱼漂作为装置材料,将它们编织组合在一起,从传统生产生活和民俗文化等不同方面来探索当地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还如来自东京艺术大学的钟亮,他以岛上破败的老房子为艺术素材,探索人与海岛之间的关系,创作了《红骨头》这个户外艺术装置,启发人们思考房屋与土地、人与乡村之间情感连接的问题,装置整体融入自然,引人思考。艺术装置的介入,使得花鸟岛上的景观发生了变化,这些从天而降的“装饰品”,开始赋予花鸟岛崭新的地理面貌、文化景观。
为了顺应主题的深化,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在活动板块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吸收第一届艺术节的经验下重新整合,对原来的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单元、游戏单元和流动展映四个板块进行了整合创新,最后调整成三个板块——视觉艺术展览篇、参与式艺术活动篇以及国际艺术论坛篇。其中国际艺术论坛篇是全新的板块,研讨会的开展增加了花鸟岛艺术节的学术性。
(二)艺术介入广度增加
首先,从艺术品展出的空间来看,首届花鸟岛艺术节除了在花鸟岛美术馆进行展出外,还在海上会客厅、主商业区建筑外墙、游客服务中心一楼设置了艺术学院专场,参与院校包括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并于佛手石、灯塔、坑道美术馆、陆离民宿等公共区域安放了其他驻地艺术家的作品,由此可见在首届花鸟岛艺术节举办之时,艺术介入花鸟岛的范围就已经较广。而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则在第一届艺术节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了公共艺术装置展出的范围,自灯塔向西南延伸至在山丘上无人居住的老旧房屋,以及花鸟岛南岙沙滩等。
其次,从受邀艺术家与艺术形式来看,第一届花鸟岛艺术节的受邀参与者主要集中在国内的艺术家与艺术院校之间,而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则扩大了受邀艺术家的广度,展出了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从国内来看,视觉展览板块上除了有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展——“鲸落有生”以外,还有由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第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毛项杰院长发起,韩春阳策展的“美学海岸”项目,“美学海岸”于花鸟岛美术馆展出,其中包含了陈砚秋、康宝华、马海峰、牛蓉、沈云霞、王令杰、郝经芳、宣琛昊、詹丹馥等十位艺术家近期创作的艺术作品。从国外来看,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的艺术家为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视觉展览板块做出卓越贡献(如表1),同时于花鸟岛美术馆内还呈现了“巴塞罗那-研学之旅”的展览单元,其中伊玛·阿隆索的色彩鲜明的抽象绘画作品与米克尔·普拉纳斯·罗塞洛的陶瓷作品,形成了多语境的对话。从艺术作品分类上看,第二届艺术节展出的作品较上一届展出的作品增加了行为艺术、视觉艺术项目等艺术形式。
花鸟岛艺术节联合了国内外的艺术力量,在花鸟岛这座小小的海岛上打造了立体、多样的当代艺术体系,深化了艺术对花鸟岛文旅介入的广度。
(三)艺术项目多元化
花鸟岛艺术节主办方基于首届艺术节举办的经验与积累的艺术资源,在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中特邀著名策展人陆蓉之担任本次艺术节整策师。艺术节借助策展人的力量,整合优化了国内外优质艺术资源,邀请到了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巴塞罗那自治大学&EINA设计与艺术学院和巴塞罗那大学&ESCAC电影与视听学院、国潮车间以及高孝午工作室共同参与。
除此之外,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还致力于携手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首先,艺术节联合上海容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策划了国漫携手旅游景区:“鸟语花香,哪吒远航”——《我是哪吒2之大闹东海》发布,开启了动漫与文化相结合的艺术之旅。其次,本次花鸟岛艺术节还得到了线上平台得物APP与阿里拍卖的大力支持,2021年7月17日花鸟国际艺术节×得物“跨界艺术”线上专场将正式上线。此外,秉持艺术引领,设计赋能,数字振兴的理念,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阿里拍卖就“数字海岛”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嵊泗县人民政府和阿里拍卖就“数字花鸟岛”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并由九丸科技为这次战略合作提供全面技术服务,为花鸟岛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
在艺术介入下,花鸟岛艺术节几乎渗透到了整个岛屿的每个角落,为花鸟岛的文旅建设增加了全新的艺术内涵,为打造海岛文化旅游做出了思路上的贡献。
二、花鸟岛举办艺术节的优势
(一)岛屿人文地理环境
目前不少当代艺术家意识到,乡村有大量的土地可以供他们创作大体积的艺术作品,且相对于城市,乡村是一个更加自由的空间,艺术家基于对创作空间和对远离城市的创作氛围的向往,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前往乡村,乡村成为当代艺术保持其先锋性和对社会反思的重要实践对象[2]。花鸟岛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空间。
花鸟岛是舟山群岛1390座岛屿中的一座小岛,距离舟山市政府所在的舟山本岛距离较远,因其酷似海鸥的形状而闻名。花鸟岛旅游业开发时间较短,总体开发程度不高,自然生态与海洋景观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整体村落的原貌仍旧保留。目前岛上年轻人员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仍然留居的居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渔民,整体来讲地广人稀。且岛上到处留存了许多充满岁月痕迹的老旧房屋,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物理空间。
花鸟岛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花鸟灯塔,灯塔文化和海洋文化浸润花鸟乡的角角落落,对花鳥岛当地居民生活现状的观察、壮丽海洋景观的遐想与对灯塔历史故事的挖掘,为艺术家对花鸟岛进行艺术介入提供了广泛的思维想象空间。
(二)传统文化束缚弱
由于海岛大多远离大陆,交通不便、文化教育传播受到巨大阻碍,因此大多数的海岛都缺乏发源于海岛本地的深厚的人文资源。长期以来,海岛政府在开发海岛旅游业时,并没有把海岛文化旅游放在大文化中去研究,始终围绕海岛本身来研究海岛文化旅游,使得海岛文化的研究视野始终非常狭窄[3]。海岛的文化旅游成了纸上谈兵,花鸟岛的文旅建设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海岛虽然没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却可以汲取当下最活跃的文化艺术创造力量——当代艺术。甚至,正是因为没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束缚,当代艺术可以于海岛之中获得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与更小的阻力,当代艺术家凭着对海岛当地的景观、民风民俗、灯塔文化的感悟与思考,创作全新的当代艺术作品,赋予海岛一个崭新的文化定位,花鸟岛国际艺术节则在舟山花鸟岛应运而生。
三、现存问题分析
(一)艺术介入在地性依旧较弱
艺术介入在地化要求本地居民是参与者与受益者,要求艺术家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通过社区赋能教育培养村民的意识和能力[4]。但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第二届花鸟岛艺术节中不少作品从多层面、多角度去联结人与岛之间的关系,并增加了与花鸟岛当地居民、游客的互动活动。但针对于当地居民开展的艺术项目与活动只在全部内容中占了很小的比例,艺术介入的在地性总体还是较弱。
而且花鸟岛艺术节依靠当代艺术,差异化地发展海岛文化旅游固然是全新的尝试,但花鸟岛的原居民在长期劳作生活中,早以形成属于自己的乡土话语体系。如果花鸟岛艺术节只是在形式上注重艺术的介入,那么固然外来投资者与旅游休闲者可以获得受益,但本地村民却面临着社区文化的危机,花鸟岛的海岛文旅打造也就只能浮于表面。
公共艺术装置后期维护也将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无人打理,也许会对花鸟岛的自然生态产生破坏,这对花鸟岛文旅的发展全无好处。
(二)艺术介入的效果需要时间来证明
作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举办持续了整整十七年之久,却到近十年才获得收益,逐渐脱离政府的扶持,海岛乡村文旅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艺术介入文旅也同样需要时间的证明。
首先,艺术不一定能持续介入文旅,如2004年于浙江台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玉环海岛文化节举办后虽然获得了一定成功,但在2009年举办第二届之后,就再无后话,玉环岛海岛艺术节对玉环本地文旅发展的影响与意义也无法得到具体考证。其次,艺术的介入不一定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如碧山丰年庆中本地村民身着原始的稻草装演出本地的祭祀舞蹈,同时还展出了34项民间手工艺,这些文化艺术活动虽然在举办期间确实提高当地的曝光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人数,提高了原居民的收入,但艺术节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因此,目前看来,虽然第二届花鸟国际艺术节获得了不少的好评与肯定,增加了媒体的曝光,提升了旅游人数,但最终艺术介入文旅的效果如何依旧有待考证。
四、对策探讨
(一)打造艺术花鸟IP形象
嵊泗政府基于花鸟岛艺术节的举办,一直致力于打造“艺术花鸟”的文旅品牌,但“艺术花鸟”还缺少一个明确的艺术IP形象。文化IP特指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影响力、知名度的无形资产,具有明确的价值观、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等特征。一个良好的IP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如果花鸟岛艺术节可以设计一个明确的IP形象,可以帮助嵊泗政府更加明确未来“艺术花鸟”的发展定位,将当代艺术的元素更好地融合进花鸟岛“定制化文旅路线”的思路当中。而且,一个鲜明的艺术IP形象可以强化花鸟岛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印象,增加对“艺术花鸟”的品牌认知度。如北京大学乡创团队为白马花田设计的“花田小白”的艺术IP形象,其形象软萌可爱,不但展示了巴文化的巫术传统,还表达了土家族的通灵信仰,因此打造一个明确的艺术形象,不但可以表达当地的文化特色,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讲述当地的文化故事,给人以鲜明的记忆点。
目前“艺术花鸟”只有一个抽象的品牌标识。如果嵊泗政府希望“艺术花鸟”可以持续发展,花鸟国际艺术节能够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设计创作一个贴合花鸟岛本身海岛气质与海岛文化的艺术IP形象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拓展文創纪念品的广度
艺术介入海岛文旅的一个要点在于,要开发符合当地文旅气质的旅游文创产品,从而为文化旅游带来一定的创收。目前花鸟岛艺术节开发的旅游文创产品虽然设计精美,但种类少、实用性弱、价格高,总体游客消费热情不高。
花鸟岛艺术节的举办将大量优秀的国内外艺术家、艺术工作室召集到一个空间进行驻地创作,驻地艺术家可以利用自己长期积累的审美知识与创作经验进行创新,为花鸟岛的旅游文创产品拓展广度,纪念品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书签、徽章等物件,还可以拓展到首饰、日用品、室内摆件上,多样的文创纪念品可以吸引游客的目光,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从而提高创收。
(三)助力海洋灯塔文化
花鸟岛的文旅打造固然要有“艺术花鸟”的一席之地,但其实在花鸟岛长期的发展中,花鸟岛的灯塔文化更加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历史更加悠久。花鸟灯塔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是当时中国海关海务科筹建灯塔计划中的首批灯塔之一。花鸟灯塔不但是花鸟岛上沉默矗立的一本花鸟历史教科书,也是当年帝国主义侵略近代中国的见证者。现今花鸟灯塔仍然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它对来往于上海、宁波的船舶都有着重要的引航作用。
灯塔于花鸟岛而言更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文化象征,虽然在历届花鸟岛艺术节中,都不乏关于花鸟灯塔的作品,但大多流于表面,如果可以更深入的将花鸟灯塔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关于灯塔的新故事,通过画作、影像、文创产品等方式展现,突出灯塔文化在花鸟岛整个海洋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艺术真正介入到花鸟岛海岛文旅的文化建设中去,使花鸟岛的灯塔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就能为花鸟岛的文旅建设增添新的文化内涵。
五、结语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必然,是新时代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矛盾的有效路径选择,是新时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有力抓手,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艺术介入则是新时代乡村文旅建设的有效手段,艺术介入的力量将会给海岛文旅建设带来新的气象,海岛不再是被城市遗忘的的“故土”,也不再是远方游子用来兴叹的“乡愁”,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赶超”。随着艺术介入的不断尝试,花鸟岛的海岛文旅建设未来也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向勇.新发展阶段乡村文创的价值逻辑、行动框架和路径选择[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4):83-88.
[2]胡娜.从新时代艺术乡建的发展看艺术社会功能的实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4):96-102.
[3]刘宏明. 海岛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以嵊泗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4.
[4]王宝升,尹爱慕.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多个案比较研究[J].包装工程,2018(4):226-231.
作者简介:庄涵迪,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