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的写景手法鉴赏

2022-05-30朱东林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杨柳景色

朱东林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中的精品,由现代作家朱自清所作。作者通过描写夜间荷塘清幽宁静的景色,表达了内心深处对自由的热切期盼,以及难以达成心愿的矛盾情感。在作品中,为了更好地描写自然界中的景物,作者采用了多种手法。接下来,笔者就对其进行赏析。

一、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1. 对比

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先对荷塘周围的景色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写:“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作者先详细地描写了荷塘周围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与夜间景物的对比,展现了荷塘所在之地的僻静以及荷塘景色的清幽。白天人迹罕至,夜里更是空无一人。这一方小小的荷塘,已然成為作者一个人眼中的风景。对作者而言,因为心情抑郁,确实需要这样一方天地来宣泄心中的不甘与痛苦。“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夜晚的荷塘虽然足够宁静,但是如果“没有月光”,也不会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但妙就妙在“今晚的荷塘有一缕淡淡的月光”。“没有月光的晚上”与“有月光的晚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若“没有月光”,再美的风景也会显得“阴森森”的;有了这“月光”,哪怕月光只是“淡淡的”,也能给人以温暖、希望和力量。

2. 比喻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将清澈的月光比作流水,比作牛乳,比作轻纱,使得被月光笼罩的荷叶、荷花也如梦似幻,让人只敢远观。似乎任何不恰当的言行,都是对眼前美景的亵渎。月光、荷叶、荷花虽是实景,但作者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其 “虚化”,使月下荷塘具有了空灵飘缈的特点。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北宋诗人林甫曾在《山中小园》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然那时西洋油画尚未传入中国,但是古代文人们对“光”与“影”也已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朱自清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月光下的树影充满了诗意。

二、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荷塘清幽的景色使作者抑郁的心情渐渐得以平复。他也终于将目光投向眼前的这一方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由于无人前来打扰,荷塘中的荷花已经长得非常好了。作者以诗意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眼前的景象。荷塘美丽的景色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与动力,也使他的心渐渐变得安宁。不同于人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大自然的一切总是显得那样的美好,实在是令人陶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夜间安静的荷塘已经够美的了,但却缺少一丝生机。转瞬即逝的风却使得眼前的景象由静转动,变得更加摇曳多姿。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静景还是动景,都美到了极致。这也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独特追求。从表面上看,作者描写的是自己眼中所见之景,实际上呈现的却是他最向往的世界。他希望得到安宁,得到平静,得到自由,得到光明。但是现实的世界却是那样的浑浊不堪,充满了喧嚣,让作者感到不适。因此,他只能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一方小小的荷塘上,表达对现实的不满。静景与动景两相宜,展现了荷塘的风韵。安静的荷塘是典雅的,带着几分朦胧的睡意。花与叶似乎都静止不动,而当微风拂过之时,荷塘中的一切仿佛都活了过来,荷香、荷花、荷叶共同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画,令人为之倾心。

三、远近结合

对荷塘美景进行细致的描摹后,作者将笔触转向了荷塘的四周:“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作者并没有将荷塘与四周的景色分割开来,而是保证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远景与近景结合起来,使得景色的层次变得更加的丰富、立体。作者以“荷塘”为中心,不断朝着四周辐射,从地面一直写到高处,再写到空中,使得各种不同的事物在同一画面中和谐共处,营造出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荷塘虽然是作者要重点描写的对象,但荷塘四周的景色同样具有烘托、渲染的作用。描写远近不同的景色,不仅可以为荷塘增光添彩,而且能够让荷塘的景色变得更加醒目。荷塘四周朦胧隐晦的景物为月下荷塘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是整个画面的中心,也是最清晰的部分,而四周的树影是中景,仿佛是用淡墨染就的,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荷塘的静谧。而更远处的山已经全然看不清,只有浅浅的一道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在人们的印象中,满月朗照乾坤,似乎更合人的心意,但是对于作者而言,轻云蔽月更有韵味。无论是描写景物的视角,还是看待事物的目光,作者都与其他人完全不同,因此,他笔下之“月色”也全然有别于他人笔下之“月色”。在描写荷塘美景之时,作者并不局限于某一处,而是着眼于整体,按照恰当的比例将不同的事物置于同一场景中,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通过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细致描绘了月下荷塘优美的景色,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杨柳景色
《海那边的景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咦,春天!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杨柳 书法作品
风儿吹过杨柳湾
杨柳
荷塘月色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