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2022-05-30陈智峰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赤壁赋流行语圆形

陈智峰

问题1:《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哪一篇写得更早?根据什么来判断? (温州二外  汪书羽)

答: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颇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回归文本,从词和赋中寻找答案。《前赤壁赋》的写作时间是很明确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即元丰五年(1082)的农历七月十六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则没有明确的时间提示。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子借“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形象,与“早生华发”的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战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情场(小乔初嫁了)、官场(前部大都督)场场得意的青年儒将,一个是遭受了“乌台诗案”、堕入仕途和人生低谷的年近半百、鬓发已苍的落魄文人,于是有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和“人生如梦”(另一版本为“人间如梦”)的感慨。此词中饱含着苏轼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但他将这种悲哀融会在壮阔的江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久远的历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使人读之产生一种苍凉悲壮的崇高之感,正是在这种超越古今的巨大时空背景的映衬下,“小我”的忧患显得有些无足轻重。只有江月才是永恒的存在,词人举杯祝月(一尊还酹江月),且领受这夜静时分的江畔美景。

《前赤壁赋》里,苏子借“客”之口,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发出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抒发了“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凡人“小我”之悲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如此短暂,生命如此渺小,于是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而苏子则从“变与不变”的视角来开解“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引入了道家《庄子·齐物论》的观点,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的生死正如昼夜的变化,乃是自然的规律,人应当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无数的“变”组成了“不变”,无数的“瞬间”组成了“永恒”。人与自然合一,在江山风月中逍遥适意,也就达到了“瞬间”与“永恒”合一的境界。于是,苏子接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另一版本为‘共食)。”一番话使“客”豁然开朗,“喜而笑……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整篇赋从赏游之乐,到人生不永之悲,再到旷达解脱之乐,正是苏子逐步从苦难和困厄中突围、达成自我消解和生命圆融的心路历程之真实写照。此时的苏子,已达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

综上,根据苏轼的情感变化与思想境界来推断,《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时间应当比《前赤壁赋》略早一些。《苏诗总案》认为此词写作于元丰四年(1081);也有认为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但时间比《前赤壁赋》要早,比如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而王水照、崔铭的《苏轼传》中则直接点明此词写于元丰五年的暮春四月,而《前赤壁赋》写作于“壬戌之秋”,两者之间相差了一个夏天。这些说法都比较合理。

《这些,你一定知道》本期答案

1. A

尚书省是唐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户、刑、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兵部。

2. B

润笔,原指拿毛笔泡水这个动作,使用毛笔时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后来“润笔”泛指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比如鲁迅作品《彷徨·幸福的家庭》中有一句:“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3. B

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4. C

《六国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政论文代表作品。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和北宋苏洵的《六国论》,堪称史论双璧。

问题2:小说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如何判断?是不是圆形人物就比扁平人物更好? (泰顺中学  陈诺)

答: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来自英国作家、评论家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一书,此书是根据福斯特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几次讲座内容辑录的。

扁平人物在17世纪被称为“谐趣人物”,有时也被称为类型化人物或漫画式人物。扁平人物是围绕着单独一个思想或特质来塑造的,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勾勒出来,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之“仁”、曹操之“奸”、诸葛亮之“智”、关羽之“义”等;又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太太,她的形象可以用“我是绝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的”来勾勒,《老人与海(节选)》中的圣地亚哥可以用“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来勾勒。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面、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福斯特说:“圆形人物变化莫测,如同生活一样叫人难以预料。”比如《红楼梦》中的宝黛钗、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等;又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中,《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大卫·科波菲尔,《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絲洛娃,《百年孤独》中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丽贝卡等;又比如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既有“忍”的一面,也有“狠”的一面,因而他属于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他们对于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圆形人物”的复杂多变使小说更加真实,也使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而“扁平人物”则具有高度的浓缩概括性,往往能让人过目不忘,同时也可以从侧面推动“圆形人物”形象的呈现。一部原本就很复杂的小说,常常既需要圆形人物,也需要扁平人物。

问题3:每年年底都会有“十大网络流行语”的盘点,我们该怎样看待和运用这些流行语呢?   (永嘉上塘中学  王峰)

答:我们的语言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一直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每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生活画面跃然纸上。近年来,一些网络流行语如“草根”“给力”“裸考”“悲催”“暖男”“炫富”“颜值”还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说明网络流行语正逐渐被人们接纳和承认。

显然,我们积累网络流行语最佳的途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它们。以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觉醒年代;YYDS(永远的神);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为例,我们可以创设如下的情境来运用它们。

一、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的两个(或以上)谈谈你对某门学科(或老师)的印象,100字左右。

二、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的三个(或以上)评点你的2021年,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

三、假如你是《现代汉语词典(第8版)》的编辑,拟在“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收录三个,你会选择哪三个?请说说理由。

这三个学习任务,难度呈逐步递增趋势,如果你能“通关”,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理解、掌握并会运用这些网络流行语了。

问题4:我的语文老师常说我的作文素材陈旧,请问该如何有效积累时事素材呢? (温州二高  王欣怡)

答:作为21世纪的“主人翁”,我们积累时事素材,不仅是写作之需,也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必要。如何掌握时事素材呢?我们可以多方积累,循序渐进。

首先,你可以尝试写一写新闻事件概述。即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其压缩至100字左右。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有学生概述为:“2022年2月4日,正值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正式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由张艺谋导演团队策划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式的浪漫。”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威尔·史密斯掌掴事件,有学生概述道:“2022年3月28日,第4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当众调侃威尔·史密斯的妻子贾达就像《魔鬼女大兵2》里的一个光头。威尔·史密斯听后生气地冲上台一巴掌打在了主持人的脸上。主持人猝不及防,被打了一个趔趄。”时事概述写多了,你可以一箭双雕,既积累了时事素材,又训练了梳理与归纳能力。

其次,你可以尝试给新闻人物作简要评述。这个训练的难度较之于新闻概述要大一些。评述一个人物,除了要了解新闻事件本身之外,还要全面了解这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贡献。比如演员吴孟达逝世后,有学生作了这样的评述:“吴孟达作为‘无厘头喜剧电影的中流砥柱,他的作品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他曾被誉为周星驰的‘黄金配角,但在我看来,他一直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他和周星驰两人一唱一和,惺惺相惜,默契的配合和灵动的表演,使他俩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他的身体倒下了,但他的人格却永远地屹立着。”今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有学生如此评述屠呦呦:“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先生,摒弃功利与浮躁,在研发抗疟药物的过程中,默默耕耘,从数百种中草药中层层筛选,历经数百次失败以及自身人体试验,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功研发出惠及天下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人类抗疟史上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正因为此,她入选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这个荣誉于她而言可谓实至名归。”经过这样的训练,你就不愁写作时没有鲜活的人物素材了。

再次,你可以和小伙伴们利用周末的时间一起练一练新闻评论。先建好一个交流新闻的专用微信群或钉钉群,每人周末放学之后各自浏览一周的时事新闻,然后每人在群里推荐一则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并以100字左右概括新闻事件(最好辅之以图片,有图有真相);接着由大家投票决定本周新闻评论的共同话题,确定话题之后每人就此话题各自写作一篇评论(不少于300字,上不封顶);写完之后发到群里与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不仅你的论述文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升,而且你的视野会变得很开阔,你将成为一个“百事通”:政治、科技、军事、教育、娱乐、体育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辨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每周收集新闻并发表评论,你将摆脱原来面对新闻事件时的被动输入状态,而变成一种主动获取和思索的状态,有效地训练你的批判性思维。从而,你看问题将不再像之前的那般主观、片面和绝对,而会变得客观、立体与公允。经过一段时间新闻评论的训练,我的一位学生总结道:“对于一则新闻,以往的我往往会被标题或他人评论所影响,而且只会单方面地去否定或肯定。现在的我已逐漸形成了一种客观辩证的看法,我想这也是一个高中生应当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你也不妨试一试。

猜你喜欢

赤壁赋流行语圆形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苏东坡《前赤壁赋》
巧借 流行语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