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归因与化解
2022-05-30张浩然
摘要 长久以来,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备受关注,“出口成脏”已经成为部分小学生的生活常态,该现象不仅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污染校园风气,限制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削弱学校教育效果。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并非一日而成,因此需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维度深入探讨其成因,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四个视角分析纾困之道,为多角度解决此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 键 词 小学生 语言习惯 不文明用语 偏差行为
引用格式 张浩然.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归因与化解[J].教学与管理,2022(23):27-29.
当前,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日益普遍且有着快速发展的趋势,此现象的突出表现为小学生说脏话。小学生不文明用语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而且严重阻碍家庭长远发展与文明社会建设,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不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立德树人都是教育领域中不可动摇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也理应成为该领域中的首要命题。面对小學生不文明用语现象依旧存在且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文明用语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必答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探究纾困之道已刻不容缓。
一、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的归因
1.内生性原因
首先,不良标签促使小学生内化糟糕的自我概念。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认为,在初级偏差行为发展到次级偏差行为的过程中,社会判定(贴“标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诱因[1]。当儿童因不文明用语而被贴上“不文明用语的问题儿童”标签后,会逐渐接受周围人的差评,逐渐认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进而做出更多的次级越轨行为。
其次,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较差。受自身认知水平及个体生活经历限制,小学生自身道德标准尚未建构完成,其自身道德判断力不足,且对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了解少、认可度低,当遇到不文明用语现象时,他们的道德判断时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行为主体为榜样或偶像时,部分小学生道德判断产生错误,认为其榜样或偶像的不文明用语行为无伤大雅并对其行为进行模仿。同时,部分小学生对于某些情境中的不文明用语行为道德判断不准。在某些情境中,当包含不文明用语的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或传达的态度较为积极时,往往导致小学生认为不文明用语行为可以产生不错的结果或传递积极的态度,进而模仿该行为。
再次,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儿童的情绪调节可分为支持性调节、参与性调节和独立运用调节。学步期和学龄前期,主要依靠照料者提供的支持性的情绪调节[2]。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情绪管理能力较差,且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加之教养者心理疏导失位、失恰,当遇到引起情绪剧烈波动的事情(尤其是使其愤怒的事情)时,小学生往往缺少得当的方法来发泄情绪。不文明用语行为因其释放情绪快、道德成本低且常被他人用于发泄情绪的特点而被部分小学生采用。
最后,基尔曼与基特曼的生活模式理论认为,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解释来反映这一环境。每个人的主观想法都不一样,在对外界环境感受体验、解释时,内在认知模式也不尽相同,进而形成的心理环境也有很大差异[3]。同样是面对不文明用语现象,成人可能会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理性看待,而小学生可能抱着猎奇的心态看待此现象,甚至会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去模仿。
2.外生性原因
(1)不文明用语具有社会生存空间
当前生活节奏加快,个体生活成本提高,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不文明用语因其快速发泄情绪、行为成本较小等特点而得到传播发展。
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体搜集、筛选、传播信息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也给不文明用语传播带来了可乘之机。不文明用语现象在手机游戏、聊天平台等互联网产物中均有出现。《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最常见的是网上讽刺或谩骂等,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4]。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较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5]。小学生网民规模较大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使得小学生接触不文明用语的渠道不断拓宽、机会不断增加,直接导致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日益普遍。
(2)学校部分功能缺失
学校作为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与生活场所,对其身心发展影响极大。学校部分功能缺失会直接导致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的出现与发展。首先,学校监管失位。部分学校对于《小学生行为规范》与《小学生守则》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只挂不用,只用不管”的现象,此举无疑为不文明用语提供了宽松的生存环境,变相助长该现象在校园内的产生与发展。其次,管理方式失恰。当学生出现不文明用语行为时,部分老师会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地管教,这些失恰措施甚至会使该现象持续加剧。再次,校园文化建设流于表面。校园内主流文化氛围较差,缺少强有力的优秀文化来对抗不良文化,使得不文明用语在校园中有了较大的生存及传播空间;同时,不少学校为了赶进度、追成绩,将德育课程作为语数外的加时课,减少其课时,甚至直接砍掉,导致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缺乏直接联系,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时,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较低,其不良行为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最后,心理辅导课程缺乏。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健全,他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遇到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时,他们会选择不文明用语来表达情绪。
(3)家庭中的消极影响
家庭是儿童启蒙的课堂,是孩童人格养成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主要场所,对儿童影响颇深。其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当下,许多家长都有着不文明用语的习惯或者有过不文明用语行为,这大大增加了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接触不文明用语现象的可能性与频率,导致儿童对不文明用语行为产生错误认知,为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出现此行为埋下伏笔。同时,部分家庭的教养方式失恰,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对待不文明用语行为的态度也会影响儿童行为,让儿童对不文明用语行为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
二、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现象的化解
1.加强文明用语引导
道德判斷能力是小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基础,家、校、社会都应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判断能力,强化“凡是脏话,一律有害”的价值判断标准,并提高小学生的应用能力,确保这一理念用得上、用得好。儿童一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价值标准,就具备了养成合理行为与矫正错误行为的基础。发泄情绪或表达情感是导致小学生使用不文明用语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帮助小学生正确发泄情绪,教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健康的情绪发泄方式。此外,及时适当地使用强化手段是预防、禁止、更正儿童不文明用语行为的重要举措,给予不同情况的儿童不同的强化措施,辅助其形成正确的用语习惯。当小学生不文明用语行为发生时,应给予其及时的、明确的、恰当的惩罚,让他意识到不文明用语是错误的、不被社会认可的,并且应当给予正在改正或已改正不文明用语习惯的小学生精神奖励。
2.强化社会主体责任
儿童是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社会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应建设良好的制度体系来肃清劣质的社会文化,完善健康有序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青少年抵御不良社会文化的诱惑。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坚决取缔不良文化产品、产业,遏制不文明用语泛滥;积极培育优良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改造或取缔消极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不文明用语的发展与传播,尽力阻断不文明用语与小学生的接触;社会文化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向小学生输出优质的文化资源;加强与家庭、学校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发挥学校各类职能
学校应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监督执纪不能缺位、空位、失位,依托《小学生行为规范》与《小学生守则》,完善校内或班内的行为公约,并辅以监督,切实做到违约必究,努力以外塑推动内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结合校园实际情况,以每个学生为起点,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以中华经典诗词、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等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为着力点,搭建校园文化主阵地;重视德育课程,保证课时,为教师与学生创造道德实践条件,将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充分地了解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关注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仅关注小学生不文明用语的表征现象,更应当关注、挖掘隐藏在该行为背后的因素,正本清源,努力从起点遏制该现象。
此外,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个人素质,坚决避免不文明用语,同时提高业务能力,耐心纠正小学生使用不文明用语的行为。不预设消极标签,在辅导过程中避免自身刻板印象,拒绝对学生的偏差行为下定论、下死论的行为,通过谈话法、讨论法、情感陶冶等方法感化学生。做好心理辅导,以心理课程为主、心理辅导为辅,帮助学生解决情绪与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合理发泄。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其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引导其正确认识越轨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学生被他人贴标签的可能性。
4.强化家庭教养功能
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展示文明用语的魅力,帮助他们形成文明用语的习惯。其次,面对小学生使用不文明用语的行为,家长应保持耐心,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偏差行为,避免以沉默代替保护、以责罚代替教育,综合采取多种方法,让他们意识到不文明用语是不被欢迎的,逐渐帮助他们改掉这一陋习。当他们的不文明用语习惯逐渐得到更正时,家长应持续关注小学生的用语习惯,严防该行为反复。再次,家庭文化氛围是小学生用语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培养基,良好的家庭文化对良好的语言习惯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养者应致力于家庭文化建设,营造文明的家庭环境,涵养良好家风,降低小学生与不良文化接触的可能性,通过优良的家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用语习惯。最后,家长应与学校保持长期的、稳定的联系,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在校生活,与学校高效联动,共同应对小学生的不文明用语行为。
参考文献
[1] 孔祥渊.需要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贴标签”[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105.
[2] 陆芳,陈国鹏.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05):928-929.
[3] 宋怡凡.儿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对策及治疗——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0):7-8.
[4]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J].青年记者,2020(16):73.
[5] 《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04):13.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