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呈现女性化,原因何在?
2022-05-30小单
小单
近年来,有关校园女生暴力的新闻经常见诸网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反思女生暴力案件发生的原因并及早防范,应当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女生参与校园暴力的案件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校园暴力的显著特征之一
本刊今年第5期发表的《校园暴力屡禁不止,都是荷尔蒙惹的祸?》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家长致电编辑部,讲述自家孩子被同学欺凌的痛苦;也有家长表示,幸好自家孩子是女生,没有好勇斗狠的麻烦。
且慢!女生就没有暴力倾向吗?女生就不会成为校园暴力的加害人吗?否。女生参与的校园暴力案件不胜枚举,近两年影响较大的有:
2020年10月4日,網上出现一段视频,江西省萍乡市第七中学的1名女生,被多名男女学生轮流掌掴、脚踹。当地警方介入后,对5名加害人处以拘留5日的处罚。
2021年4月8日,福建省厦门市13岁女生小文遭到4名同龄女生长达10小时的残忍虐待。视频中,几名女生蜂拥而上,对小文拳打脚踢,揪耳朵、拽头发、狠狠扇耳光,甚至棍棒相加。她们还叫来了两名男生,把小文拖到露天草地上,扒光其衣服,命其做出各种屈辱动作,并拍下不雅视频,在网上肆意传播,公开售卖,甚至发给了小文的妈妈……
2021年8月14日,网上出现一段长达5分钟的视频,安徽省歙县多名女生在厕所殴打另一名女生,施暴的同时还命令受害人不许哭。其中一名女生怂恿其他女生动手,还扬言:“出事我扛着!”还有一名女生微笑着站在旁边拍摄。加害人全过程谈笑风生。
2022年4月2日,安徽省颍上县1名13岁女生被12名同班女生围在墙角轮番掌掴、揪头发。其间,还伴随着污言秽语的侮辱。就在短短15秒内,受害女生被连打50多个耳光。事后调查显示,暴力案件的起因仅仅是体育课上发生了小小的摩擦。
以上女生暴力案件仅仅是通过公开传播才为人所知的,没有被曝光的女生暴力案件还有多少?
女生参与校园暴力的案件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校园暴力的显著特征之一。由于加害人通常不满16周岁,加上大多数暴力并未造成受害人身体上的严重伤害,所以大部分的校园女生暴力案件被认定为治安案件。警方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采取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由加害人家长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从而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加害人本人则由其家长和学校进行批评教育。
一名受害人的父亲气愤地说:“警方依法执法,无可厚非,但多少有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嫌。不到16周岁的施暴者就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多次提醒家长,校园女生暴力伤害性可能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后果非常严重。
青春期是女性发育的特殊阶段,女生在这个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是导致暴力发生的内在原因
海南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柳伟认为,与发生在男生之间的暴力相比,校园女生暴力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起因通常是日常琐事,加害动机比较集中,主要是报复、嫉妒、排他。引发加害人恨意的行为主要有撒谎、不服从、争夺异性、高调张扬等。
第二,加害方式表现为聚众性、虐待性和持续性。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实施暴力行为时通常会聚集成一个群体,以多欺少、恃强凌弱,满足被人拥护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加害手段不具有太强的暴力攻击倾向,而是体现为长时间花样百出地虐待,尤其是拍摄裸照、对受害人做猥亵动作等性侮辱。
第三,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相较于简单粗暴的男生暴力,女生暴力的侮辱性更强,会对受害人的心理造成严重摧残,使受害人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沉默寡言、行为呆滞、焦虑易怒、学习效率低下等症状,最终不堪忍受而导致辍学、自残、自杀等后果。
珠海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雷云燕指出:“大量的案件表明,校园女生暴力多发生在初高中阶段,说明青春期女生更容易实施暴力。青春期是女性发育的特殊阶段,女生在这个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是导致暴力发生的内在原因。”
雷云燕认为,青春期女生基于生理上快速成熟和心理成熟速度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反感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另一方面又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为了反抗成人的干涉,她们多选择“抱团”。在校园女生暴力案件中,施暴者几乎都属于同一个关系密切的小团体。团体中有人产生了实施暴力的念头,其他成员便要以行动表示支持,否则便会遭到孤立,甚至可能成为施暴的对象。
雷云燕告诉笔者,12~14岁是女生情绪发展的困难时期,兴奋性和反应性的增强造成了她们特有的“心境剧烈更替”现象,这种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其学习状态和人际关系。“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加细腻的情感和易波动的情绪也使其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这正是校园女生暴力通常由日常琐事引发的原因。对于内心敏感、情绪波动强烈的青春期女生来说,一个不够善意的眼神、一句嘲笑讽刺的话语,都有可能使其产生无法释怀的痛苦,而在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排解这种负面情绪时,便有可能在冲动之下通过暴力手段来宣泄。”
武汉女性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沈静菊认为,研究校园女生暴力,不能忽略性心理的发展:“初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却难以理性地控制这种情感。许多校园女生暴力都由女生和异性之间的情感纠纷所引发。另一方面则是青春期女生开始对性充满好奇和冲动。暴力行为通常伴随着性侮辱,就是由女生性机能发育成熟,而性道德观念尚未形成所导致的。”
沈静菊强调,我国对中小学生的性教育严重缺失,是女生校园暴力频发的深层原因:“性教育缺失,导致青春期少女的性心理发展得不到正确指导,性力量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从而以实施暴力、虐待同学的变态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对女生校园暴力要标本兼治,必须补上性教育这一课。”
校园女生暴力案件增多,暴力影视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陈庆国教授指出,尽管女生暴力大多发生在校园,但不能忽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传统观念中,花季少女是柔弱的、羞涩的,为什么会成为暴力案件的主角?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去女性化教育导致的。”
陈教授告诉笔者,一些家长认为,女性相对于男性天生具有劣势,只有进行“去女性化”的教育才能增强女性的社会竞争力。在这种偏激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对于青春期女生所特有的敏感和情绪化等特质不仅不予以重视和理解,反而责备女生不够沉稳和坚强,甚至对女生生理和体能上的劣势也要求其克服。
“去女性化”教育使部分女生怀有强烈的脱离女性这个“弱势群体”的愿望,其中有女生為了使自己变得强势而实施抽烟、喝酒、暴力等常见于男生身上的不良行为。
“另外,与‘去女性化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宠溺型教育,同样是诱发女生暴力的教育误区。”陈教授强调,“父母一味宠溺女孩,容易使其养成唯我独尊的个性,无法容忍优于自己或者顶撞自己的人,可能由于无法缓解强烈的嫉妒和愤怒而实施暴力行为。”
上海心理咨询师宋晓林认为:“孩子并非生来就具有攻击倾向,是通过学习而具有的,而学习的方式就是模仿。除了家庭和周围环境,暴力影视是女孩的重要模仿源。”
宋晓林告诉笔者,10年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元素会更多地影响青春期男生;女生基于其性格偏好,很少会主动接触暴力游戏、黑帮电影,以及其他含有暴力元素的影视作品。但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暴力元素开始慢慢增多。
宋晓林解释,展示暴力的影视作品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直接传授攻击行为的方式;改变对攻击行为的抑制观念;使人们对暴力行为失去敏感性而变得习以为常;提供现实生活的形象,使受众以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暴力。
“近年在我国集中出现的部分宫斗题材影视作品,就是专属于女性的暴力文化。”宋晓林举例分析,“与男性暴力影视多以武打、枪战为主不同,宫斗剧的女性暴力多体现为阴谋算计、凌辱虐待,令对手尊严扫地、生不如死。你看,这与网上视频中的女生施暴方法是不是很像?”
兰州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胡秋杨认为,除了影视作品,现实社会中的女性暴力案件也是一些网络媒体追逐的热点,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女孩的视听:“比如,一些网络媒体热衷报道‘妻子扒光小三衣服‘妻子带人围殴小三等新闻,很容易成为女孩宣泄愤怒的模仿样板。校园女生暴力的行为方式与上述网络媒体所提供的女性暴力模仿源密切相关。所以,净化网络环境是当务之急。”
家长如何应对女生校园暴力?
宋晓林认为,如果发现女儿有暴力倾向,家长应该多加关注,给女儿更多的理解和温暖:“一定要多与女儿谈心,了解女儿的心理动态,将女儿的暴力倾向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还要积极向女儿普法,让女儿知道伤害他人的严重后果,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发现女儿被同学欺负,家长不可隐忍,要坚定地站在女儿身边,维护女儿的合法权益。”
宋晓林认为,家长应该向女儿传授自我保护的技巧,培养女儿不被欺负的能力——
首先,锻炼身体,增强体能。调查显示,被欺负的女生大多瘦小、体弱、胆小,给施暴者以“好欺负”的印象。如果女生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能大大降低被欺负的风险。
其次,多交朋友,结伴出行。调查显示,女生被欺负,大多是在落单的时候。既然施暴者拉帮结派,孤单的女生身体再强壮也不是对手,那就让女儿多交朋友,用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这样受伤害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受伤害的程度也会降低。
最后,适时呼救,事后报警。如果孩子一个人面对众多施暴者,千万不要逞强反抗,设法脱身呼救是首选。事后,一定要告诉老师、家长,必要时要报警,寻求法律的保护,让施暴者付出代价,不要害怕报复。要知道,施暴者都喜欢反复欺负胆小怕事的人,因为不会被制裁。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