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途径

2022-05-30杜百顺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深度思考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杜百顺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更是现代创新人才必备的高阶思维品质。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深度思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尤为突出和重要,也是科学教师应当重视、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思考;核心素养;小学科学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尤其突出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同时,人类头脑认知不断被刷新,知识数量迅速增长,结构形式和涉及领域不断交叉、融合,传播应用呈数字化、全球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创新的能力,还要具备核心素养强调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际问题解决等现代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高阶思维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结合“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开发、改进、构建出更多样、更实用、更高效的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深度思考是指思维的过程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螺旋深入、层层递进,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教师首先要自己会“剥洋葱”,让自己的思维有理性、有深度、有逻辑;然后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激活思维,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并努力使之思维可视化。

一、培养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要想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可以说是深度思考的“导火索”,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苹果落地”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可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几乎所有人都熟视无睹,而牛顿却能从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苹果向下落而不向上飞”。进一步思考后,他又提出“月亮为什么落不下来”的问题,才有了里程碑式的伟大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培养,更需要我们精心去维持、呵护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教师的问题或学生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或新的思考,而且是深度思考。

比如,在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不同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玩足球的?”然后,让学生尽量多地说出在生活中是“怎样玩足球”的,让他们充分回忆和想象,调动前概念,并且适时地再找学生到讲台前面演示。接着,教师再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你们能把足球的这些运动轨迹画出来吗?”这时,学生或凭观察到的、或凭生活经验、或凭自己体验到的去描画,基本都能完成。等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又提出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谁能画得更简单、更准确?”这个问题不同于前一个问题,不是通过简单画出来就能完成,而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怎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这就使学生随着问题不断进阶,思维也在不断深入。

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时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开始,经过探究解决之后又以产生新的问题为终止。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方法,不但渗透着科学无止境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当然,由于学生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民族差异、经济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等,造成其认知风格差异,所产生的问题自然也有差异,以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这样,科学教学的过程就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统一结果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

二、激发探究兴趣,驱动学生深度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和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刺激和驱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学生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动手去做,动脑思考。

比如,学习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蛋壳与薄壳结构”一课以及六年级上册“科技改变生活”单元之后,在工程设计与实践制作环节,各组设计制作建桥梁、建高塔、建房屋活动时,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积极投身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地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反复验证、解决问题。活动中,学生也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要求:轻便、坚固、结实、省材、实用、美观等。学生用矿泉水瓶、易拉罐,用沙、用水配重,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上细下粗、空心框架结构”等原理充分应用。随着挑战难度的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在无形地扩大,他们不断地思考、设计、检验、修正、再思考、再设计、再检验、再修正,使自身思维不断深化,综合素养不断增强。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提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的组织与教学要兼顾知识、社会、儿童三者的需求,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亲历探究过程,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就像科学家那样亲身观察、体验、感知、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课标》中提到了“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包括8个要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小学1~2年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要素的目标;小学3~4年级要求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各要素的目标;小学5~6年级要求学生自己能基于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完成各要素的目标。而每个要素的达成都要求学生整合所学、理性思维、逻辑思考,也是在师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中达成目標。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生通过经历各个环节,进行深度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比如,在“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和设计对比实验、搜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应用。学生要懂得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减小误差等。學生通过深度参与其中,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从中获得真实的体验,进行深入思考,掌握实验要领,提升科学素养。

四、设计结构性材料,助力学生深度思考

科学学习、科学探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而有结构、精雕细琢的材料会使科学探究事半功倍,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趋于“理性+证据”的逻辑思维。

比如,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教师把前几天放到水里下沉的土豆再放到水里时却浮在了水面上,提出问题:“为什么前几天还是下沉的土豆今天却上浮了?”学生全都静了下来,一时间无人回答,但却在头脑中回顾那天上课实验时土豆下沉的情景:当时往水里加盐并搅拌,然后其中一个土豆上浮了,另一个土豆下沉了。可今天的水里并没有加盐,那个下沉的土豆怎么就上浮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深度思维阶段。教师及时地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学生思维高速运转,积极思考,组织语言尝试解释:“土豆干巴了,变轻了”“土豆丢失水分,重量变小了”“水槽里的盐水水分蒸发了,盐分变大了”“水槽里盐水的浓度变大了,所以土豆上浮了”。学生的思维全部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寻找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的直线思维已经变成了发散思维,思维程度也由浅入深,趋于理性。

教师可围绕材料,提出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逻辑递进、深入发展。教师要巧妙设计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逻辑与证据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五、组织大单元教学,融合学生深度思考

大单元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发展趋势。个人单元整体备课、教研组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核心概念统领教学,是科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有了解了整个单元知识的横向结构和纵向联系,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科学概念、形成科学素养,才能避免“盲人摸大象”带来的知识与能力的割裂;同时促使思维连贯和深入发展,形成深度思考模式。

教师要基于大单元教学理论备课,从单元视角理解、设计每一课时教学;让整个单元的知识、能力以及目标的达成和思维的发展成体系、呈螺旋上升梯度;使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统筹兼容。这样,教师的问题构想、思维伸展都是成单元体系的,那么引导学生思考时也呈综合和纵深发展。另外,所有教同一年级的教师应进行单元集体备课,通过修正与互补,对整个单元的理解都达到一个高度,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思维水平均衡发展。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教师只有掌握科学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才能把准教育脉搏,握紧教学抓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并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首新,胡卫平.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科学高阶思维教学过程设计[J].中国科技教育,2021(9).

[2] 王红艳,胡卫平. 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科学概念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教育,2021(9).

[3] 刘其成.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J]. 新课程,2021(26).

[4] 李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深度思考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