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优化措施
2022-05-30顾春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开放、便捷,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性。基于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从传播学受众理论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例如教育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对大学生需求认知不足;教育者权威地位固化,大学生主体地位逐渐虚化;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备受局限,教育效果反馈薄弱等等。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高校应当在受众理论的指导下,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建设、注重思想教育的反馈机制。
传播技术的提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愈来愈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新时代下,高等院校如何根据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问题剖析和实际解决,不可否认成为时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在《新闻学简明词典》中,“传播”一词译为“与他人建立共同意识”,是一切社会信息交流的实质。[1]传播学是不同领域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是后者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学科属性和社会功能耦合的必然要求。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传播方式,其教育过程也是一个传播过程,它通过传递正确的政治理論和思想观念,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就本质而言,是研究如何对人传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过程,因而必须认识和研究传播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受众。受众理论在传播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早期的大众传播研究工作中,学者们并没有看到受众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受众就像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后来施拉姆指出,“接受者也不仅仅是靶子,而是这个过程中的平等的伙伴”,[2]即受众在大众传播面前并非处于被动地位的,而是能够主动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信息和内容。
(一)活动目的的同向性
传播学受众理论认为传播者利用某些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传者进行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行为,在现代社会活动中,个人或者组织往往会利用这一传播特性来影响他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规范。因此,传播活动和教育活动的目的具有同向性,都是企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实现对受者某种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二)传播过程的相关性
从一般传播过程来看,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效果。两者传播过程的组成要素彼此呼应,都是从传播者开始,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由此不难发现,两者的传播过程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其动态特性反映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信息的双向互动。
(三)活动结果的预期性
基于传播学受众理论下,预期受众,顾名思义,即预先设想的“收件人”,一般出现在活动尚未开始前,储存在传播者的潜意识中,影响和参与信息的全程编码和传播。“德育目标在设定之前,应该对影响其过程的诸要素进行预先的设想,从而全面和有前瞻性地规划整个活动。”[4]由此可见,无论是传播活动的预期受众,亦或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他们对于活动结果都具有一定的预判性,鉴于他们必须保障传播或者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那这就为活动结果的预期性提供了稳固的基石。
受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从传播学受众理论来看,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接受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5]从受众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教育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对大学生需求认知不足
虽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极力推崇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性,然而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大学本科课堂还是以单向灌输型为主,教师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理论性很强,如何将强理论性的知识趣味化、艺术化,对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此以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实践机会少,评价考核的方式较为简单,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从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来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需求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情感、安全、交往需求等新诉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尤其是00后逐渐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更加渴望张扬个性、彰显自我,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其部分思想观念和时代脱节,因此致使对于大学生的时代性和个体性需求认知不足,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克服弊端、与时俱进,就无法展现教育教学的先进性和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二)教育者权威地位固化,大学生主体地位逐渐虚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基于教育者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信息渠道,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极大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地位。教师是传播主体,学生是传播客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6]这种“一家之言”的教育理念以及固化的师生关系从本质上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地位关系的不平等,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主体地位逐渐虚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表现为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部分学生认为简单书写实践报告即可完成任务,这些观念上的不足和缺陷,不但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会抑制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7]
第二,承担的角色错位,由于传统教育以填鸭式灌输为主,学生过分依赖课本知识和教育者的布道,不敢轻易挑战教师的权威地位,这种情况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惯例,按照当下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当弱化自身的角色,在教育教学中充当激励者和引导者,不能过于强调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得师生关系发生错位。
(三)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备受局限,教育效果反馈薄弱
单向线性传播模式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拉斯韦尔的5W理论,简而言之,即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效果,相对应的就是传播者、媒介、受传者、讯息、效果,这种单向直线形态的传播过程,明显忽略了反馈环节。反馈对传播活动有着显著影响,一方面,通过反馈可以了解受众的反应,以此作为日后改进的依据;另一方面,受众要想准确真实进行反馈,就必须积极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和整理,总之,受众理论所包含的反馈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后遗症,因此造成教育教学效果反馈薄弱。
第一,大学生在信息交流反馈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从传播学来看,先有教师的传播行为,后有学生的反馈活动,教育者把控信息的流向,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占据优势,学生的反馈信息很容易被忽视。
第二,受教育者在反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上遠远不够,反馈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信息双向往返的互动关系,[8]大学生对高校教师输出的信息提出意见和观点,往往所回送的信息是少量的,其质量一般。
第三,大学生在信息反馈过程中的热情不高,在同辈压力和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不愿意提出与教师意见相左的看法,即便很想表达出来,但在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情况下,这些受众就会对此保持沉默,这就是传播学中常提到的“沉默的螺旋”。
借鉴受众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受众理论视域下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现诸多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亟待更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时代性、个体性、发展性等需求,需要做出以下改变。一方面,就传播者来看,根据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理论,高校教师必须树立良好信誉和自身形象,不断提高专业积累和综合能力;就传播内容而言,教师要以新颖独特的内容视角,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点进行引导和启发,这类选题内容一般为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社会或网络热议事件等等;就传播媒介来看,拒绝刻板生硬的理论灌输,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视频、音频、图片来辅助教学,借助智慧教室、多媒体技术实现翻转课堂互动,[9]通过开展主题讨论、观看纪录片、拍摄Vlog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受众理论视角来看,大学生的情感、安全和交往需要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在现代大学校园,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专门受众,其生理心理发展还不太成熟,他们渴望情感的共鸣和温暖的归属,迫切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挖掘其深层次的心理需求。鉴于专门受众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其中之一的学生群体,其所喜爱的事物涉猎广泛,在接受倾向上有着一定的相同点,因此要求教育者的思维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事物、新理念和新方法,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动机,以期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增强大学生主体性建设,发挥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第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看,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的、能动的、自觉自为的态势。”[10]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对于教育内容信息具有认识和辩证分析的能力,能够根据自身经验、立场和态度,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调整自我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当前,传统意义上师生权威对立的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因此,教师要改变视大学生为被动接受信息传递和改造客体对象的传统观念,[1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觉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受众,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接受客体,更是信息需求的活跃主体,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受众总是主动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那么就对大学生的主体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要求。具体而言,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包括政治教育接受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这也就意味着作为一名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面对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和文化价值观的强势输出,必须提高明辨是非和信息批判的综合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12]他们在非正式组织中居于引导位置,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通晓特定的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中有效发挥和利用意见领袖的作用,毋庸置疑,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善于寻找意见领袖,对其进行重点信息传播;另一方面注意保护和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避免和减少其消极作用。
(三)注重思想教育反馈机制,提升双向互动建设水平
第一,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在构建信息反馈系统过程中,必须在制度层面给予高度重视,没有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作为支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举步维艰,惟有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才能使得学生信息反馈行为合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所以,一方面要不断鼓励大学生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学校反馈,积极发表看法或提出建议,敢于说出不一样的观点,不当“沉默的螺旋”;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增强受众的反馈意识。
第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渠道。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习惯于把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负责传道授业,学生负责听课理解,这种单向、缺少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拓宽多种反馈渠道,达到育人育才的功效。其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借助其高效、便捷、即时等优势,便于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反馈、沟通交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二,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完善思想政治课程数据库等措施,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和资源,引导支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建设中来,这样有助于创造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3]
第三,加强后继信息反馈结果的机制建设。后继反馈作为整个反馈活动的最后一环,它针对的是已经产生的结果,既是一种事后调节,也能对下一轮反馈的进行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对于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讲,高校应该努力完善接受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反馈给教育者,同时接收到信息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深度加工,便于后继反馈的顺利展开。
綜上,从传播学受众理论视角来审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受教育者接受行为的研究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受众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的思想传播效度,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推进高校思政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家宏.新闻学简明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贺纬.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1):205-206.
[7]兰去非.高校大学生主体性思政教育实践问题研究[J].祖国,2020(03):107-108.
[8]董璐.受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9]王律.受众理论视域中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20(23):49-51.
[10]元林.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性因素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6).
[11]裴金涛.受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路径优化探析[J].高教论坛,2018(11):10-13.
[1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13]赵贵臣,张楚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结构解析及其反馈机制[J].现代教育科学,2020(05):90-95.
作者简介
顾春香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