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留得住”
2022-05-30孔露冯江英何等红
孔露 冯江英 何等红
【摘要】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殊的办学性质和地理环境导致其教师流失比较严重,但始终有部分教师克服艰苦条件,毅然选择留守农村,成为振兴农村民办学前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本研究通过对3位长期扎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与质性分析,考察其“愿意留、情愿守、甘愿教”的真实动因。结果发现:家乡情结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留教农村的文化维持,职业认同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坚守农村的内源动力,教育情怀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扎根农村的精神支撑,外部支持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奉献农村的环境保障。为了进一步稳定、激励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明确教师身份地位;强化职前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认同度;提升园长领导素养,打造稳固教师团队;胸怀理想,追求生命本体的自我超越。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民办幼儿园;坚守岗位;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2)07/08-0040-05
【作者简介】孔露(1987-),男,河南商丘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讲师;冯江英(1977-),女,四川西充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何等红(1998-),男,甘肃定西人,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本科生。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和保障,教师则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心和关键。近年来,国家在颁布的文件中频繁打出“组合拳”,大力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确保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計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从待遇、编制、职称、培训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1]。2020年8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着重从厚植教育情怀、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拓展职业成长通道、关心教师工作生活等方面强化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2]。国家和社会对农村教师生存现状和发展环境的持续改善,促使广大农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不断攀升。《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基于全国19个省份的调研数据分析指出,83.46%的农村教师愿意继续留任农村学校任教[3]。目前我国有290余万教师常年坚守农村[4],是他们在努力推动着农村教育负重前行,是他们在用爱托举着农村儿童最后的希望。然而,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却把教师分割为“城里教师”和“农村教师”两大群体,“苦”与“累”仍然是描述农村教师的经纬[5]。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是什么让他们投身农村教育事业?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定和执着?
截至2020年,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人数为161.88万人[6],占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人数的55.56%,民办学前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型群体。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仍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瓶颈[7],是新时代振兴农村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流失问题的探讨,教师流失的原因固然值得探究,但教师坚守的动因更值得深思。因此,为了更好地揭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扎根乡土背后的深层缘由,本研究选择了3位教龄均在5年以上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以访谈和观察方法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一手资料进行质性分析与研究,以期对破解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难题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和立意抽样非概率抽取研究样本,在X乡镇M幼儿园和Y乡镇N幼儿园共抽取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两所幼儿园的办园规模中等,所在乡镇均距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良好。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前期筛查选取时,首先明确其必须为5年以上的骨干教师,其次确定其没有辞职或跳槽的想法。3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教师,分别编码为A、B、C,其中,A教师32岁,高专学历,教龄为6年;B教师43岁,中专学历,教龄为12年;C教师35岁,中专学历,教龄为8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根据研究需求并参照已有研究资料,精心设计访谈目标,制订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乡土文化归属、职业认同、兴趣爱好和社会支持等一级维度,并在一级维度下又细设了附属维度,如社会支持包含政策、园所、家长等内容。在访谈实施中,研究者通过积极营造融洽的访谈气氛,采取主动追问和巧妙引导的方式,试图全面了解影响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留教农村的因素。在正式访谈开始前,研究者首先进行了模拟试谈,以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随后在与访谈对象约定访谈时间及地点后,研究者分别对3名教师进行了60分钟左右的正式访谈。正式访谈全程采用录音笔进行录音。
(三)数据处理
研究者在访谈结束后第一时间对录音文件进行文本转换,使文稿在符合文字表达规则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原音重现,经过反复核查修订,最终得到文本资料约2.4万字。本研究借助Nvivo11.0分析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简单编码、归类分析,在整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最终构建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坚守岗位的动因理论框架,进而形成书面研究成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对3名研究对象的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后发现,影响她们留教农村的因素既有兴趣、认同、教育情怀等内在驱动,也有社会环境、园所文化、家庭氛围等外部支持。随着文化适应、职业认同、工作稳定、教龄增长、条件改善等多元因素的交互作用,她们留教农村的意愿逐渐变得更加稳固和坚定。
(一)家乡情结:民办幼儿园教师留教农村的文化维持
乡土社会是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还乡。不但每个人不常背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8]。中国特殊的乡土文化吸引着地方精英的精神归属,即地方外流人员总会对故乡产生一种眷恋之情,这种眷恋之情最终会上升为回报故乡、建设故乡的一种实际推动力。无论是中国古代诗词里透露出的他乡思亲之情还是传统文化中“叶落归根”的习俗,地方文化总是以特有的精神维系着地方人才的平衡。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教师,他们能够适应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很快和本地人融在一起,不仅能很快适应当地的教学工作,还能较长时期安心在农村从教[9]。访谈中,A教师谈及:“因为哥哥家庭的原因,毕业后我在福建工作了四年,始终感觉融不到当地文化圈中。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与家长采取各种方法沟通交流,但是总感觉得不到家长内心的认可;哪怕对孩子再好,家长总觉得我是外地人,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这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工作困境,直接影响了A教师的工作态度,使A教师产生了对职业的困惑与迷茫,最终导致A教师选择离开福建回到家乡任教。B教师表示:“我非常熟悉这边的环境,出门招生时家长都跟我打招呼,非常信任我,也愿意把孩子交给我。”当问到有没有离开的想法时,B教师回答:“我没有换工作或者跳槽的想法,如果跳槽,又要重新开始,认识和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及同事关系。”对乡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和依恋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是不愿背井离乡的,他们选择守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积极加入改造农村、振兴农村的队伍中。
(二)职业认同:民办幼儿园教师坚守农村的内源动力
教师对职业的深度认同,可以使教师产生对工作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高低,对其是否能积极认知职业角色,用积极的态度克服工作中的不利条件和自身心理调适有着重要的影响[10]。幼儿园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和认同农村民办学前教育事业,明确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值,不断追求自身专业的持续发展。B教师谈及:“在我们当时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时候,当地对学前教育的认可度较低,所以经常听到一些对学前职业的议论和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当地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近几年来,虽然个别民办幼儿园因虐童、小学化倾向等问题影响了社会对民办教育质量的整体评价。但我始终认为,民办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民办教育的支持,相信国家未来肯定会对农村民办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可见,B教师不仅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还对职业未来发展充满自信和期待。正是B教师对农村民办幼儿教育事业的认同,催生了B教师在农村的归宿和坚守。在访谈中,C教师深情表示:“我在工作期间,时常遇到各种难题,因课件制作而发愁过,因教学设计而通宵达旦过,因教学成果而开心过,也因为专业困惑而迟疑过,一路支撑我走过来的确实是我对幼儿的热爱和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忠诚。”当谈到工作中的困难时,C教师激动地说:“教育不应止于农村,作为学前教育的践行者,我们应该树立为学前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信念,积极为农村学前教育振兴贡献力量。”认同感不仅是农村教师留下来的前提,而且是他们职业坚守的内在动力。认同感能促进农村教师对教育的忠诚,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充实他们的教育智慧[11]。教师只有对职业保持高度认同,坚定对职业及专业发展的信念,进而上升到对学前教育的信仰,才能在社会的各种舆论中坚守初心、保持本色。
(三)教育情怀:民办幼儿园教师扎根农村的精神支撑
教育情怀是教师内心执念于教书育人的精神叙事,是教师执念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和坚守育人职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12]。因此,坚守农村的教师除了运用深层表演策略缓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外,还应具有超越专业伦理的教育情怀坚固其内心[13]。教师对职业的执着和坚守,也是其对职业身份的认同、育人情怀的践行以及人生价值的追求的集中体现,拥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在农村教育中更富有坚韧性和持久性。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或儿童),教育情怀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心境,即教师对学生的接受性[14]。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爱教育是教师持续坚守工作的动力来源。如A教师在该园已有6年的工作经验,在谈及选择幼教事业的原因时,A教师表示:“我从小就喜欢孩子,孩子的童真天性会深刻影响我的情绪,比如生活中遇到一些烦心事,当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烦恼立刻就没有了。跟孩子们在一起,还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动,有次我身体不舒服,有个孩子就跑过来安慰我。”在问及B教师坚守12年之久的原因时,她表示:“因为我喜欢这个职业,也很喜欢孩子,所以一干就是这么多年;与成人世界相比,幼儿的世界单纯丰富,与孩子在一起待久了,我的性格也变得比较乐观向上。”C教师则表示:“我兄弟姐妹比较多,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所以长大后也喜欢和孩子一起玩;再加上在长期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与情感,这使我愿意留教农村。”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以及教育事业的情感直接影响其教育行为,心系幼儿、怀着振兴农村教育之宏愿,才能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农村民办幼教事业的建设中。
(四)外部支持:民办幼儿园教师奉献农村的环境保障
科布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在的社会网络中感受到的來自其他成员的关心和尊重[15]。社会支持包括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政策倾斜、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信任、园所对幼儿园教师的权益保障等因素。社会支持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观点和职业选择,是教师职业坚守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量出台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地位、培训机会等逐渐得到保障。正如A教师所说:“现在民办园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我们幼儿园与市机关幼儿园结成一对一帮扶,我也有很多外出培训的机会,这些都让我对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C教师表示:“我的待遇比前几年好多了,现在一个月差不多五千,幼儿园还给买了社保。”另外,家长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B教师能够留教农村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深受家长的影响。B教师居住在本镇,除了正常工作中与家长的交集外,在生活中与家长接触的机会也较多,这样一种由地域而引发的日常交往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家园合作的有效性。B教师谈及:“有些幼儿在园里表现较好,但是在家里就比较淘气,比如有的幼儿生病期间,在家里不喜欢吃药,家长就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监督孩子吃药。”可见,家长对教师的认可、尊重和信任,让教师深刻体会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促进其奉献农村、坚持工作的助推器。园所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地点,幼儿园环境时刻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尤其是精神环境也是教师安心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园所给予教师较多的机会和福利,秉持人文化管理理念,赋予教师更多的参与权,能为教师安心从教营造氛围、创造条件。B教师表示:“园长对我们挺好的,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大家经常一起吃饭、唱歌、聊天,其乐融融,像一家人;还让我担任小班年级组组长,给了我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我还是比较感谢幼儿园的,再加上家是本地的,也没想过辞职或者跳槽。”在外部环境中,园所文化是留住教师非常重要的因素[16]。一个富有现代化管理理念,能给教师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的园所,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也更容易留住教师。
四、思考与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要素。如何让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如何让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幼儿园及教师的相互配合,需要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推进,需要外部推动与内部自发协同用力。
(一)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明确教师身份地位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学前教育即将迈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新时代。为了完善学前教育制度体系,我国亟须制定出台全国性的学前教育专项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民办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保、住房公积金、职称评定和培训等方面有更加详尽的规定和指导意见,确保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平等的权利,不断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例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17]
(二)强化职前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认同度
在大学学习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境遇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和理想状态,在学生入园实习归来后,很多去了条件较差、质量不高的幼儿园的学生对专业很容易出现动摇和彷徨。高校教师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者和人生发展的引领人,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认同形成方面应该给予积极的教育引领。一方面,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不在于知识的简单传递,而在于职业理念和职业情感的养成[18]。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前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设计合理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怀,积极投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上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农村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全面了解,增强职业认同和信心。
(三)提升园长领导素养,打造稳固教师团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19]。幼教事业发展更需要教育家型园长,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园长以其十足的人格魅力成为团队凝聚的灵魂,一大批有为的教师紧紧团结在园长的周围,稳固而持久[20]。为确保农村民办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水平,首先要严把入口端,对申请主持办园的管理者进行严格考评,加强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其次针对在岗的农村民办园园长,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园长培训制度,为农村民办幼儿园园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照顾。
(四)胸怀理想,追求生命本体的自我超越
如果说人是教育世界关照的根本和核心,那么教育应该理所当然地关照人的生命;回归生命、直面生命、珍视生命是教育的一种天职、一种本义,更是教育的一种追求[21]。受教育者如此,教育者亦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也要不断追求生命意义的彰显。首先,广大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要拥有家国情怀和扎根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教育信仰,追寻崇高而伟大的思想境界[22],为振兴农村民办教育事业而奋斗。其次,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实现生命的超越。教师从事职业活动“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23]。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思想自由,规避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善于学习和反思,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在追寻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2015-06-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 cn/srcsite/A10/s3735/202009/t20200903_484941.html.2020-08-28.
[3] 高影.《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 悦纳农村儿童、农村教师成为农村教育新起点[N].中国教师报, 2019-01-16(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共有乡村教师290余万人[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6/ content_5368694.htm.2019-02-26.
[5] 邓晖,练玉春,晋浩天,等.乡村教师,拿什么让你扎根坚守[N].光明日报,2015-09-10(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560/2020/ quanguo/202108/t20210831_556423.html.2021-08-27.
[7] 孔露,李仕芳.乡镇民办幼儿教师流失问题的质性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21(1):48.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9.
[9] 刘小强.改革开放40年农村教师配置制度变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6):60.
[10] 罗杰,周瑗,陈维,等.教师职业认同与情感承诺的关系: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 322-328.
[11] 朱興国.认同感:农村教师职业坚守的内力[J].教育评论,2016(4):13.
[12] 韩延伦,刘若谷.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J].教育研究,2018,39(5):85-94.
[13] 沈伟,王娟,孙天慈.逆境中的坚守:农村教师身份建构中的情感劳动与教育情怀[J].教育发展研究,2020(15-16):60.
[14] 王萍.教师的教育情怀及其养成——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0(9):18-23.
[15] 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76(3):300-314.
[16] 杨川,鄢超云.缘何坚守:乡村幼儿教师坚守动因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19(11):24.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 htm.2018-01-20.
[18] 杨晓岚,周欣,李传红.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离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毕业流失问题的背后[J].高校教育管理, 2017(1):2-6.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 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0-07-29.
[20] 孔露,徐晓燕,张思正.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现状、困境及突破——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6):53.
[21]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38.
[22] 孔露,李长青.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失落与回归——基于人性假设理论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2):56.
[23] 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J].教师教育研究, 2006(5):39.
本文系202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的动因与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JF20089)、2021年四川省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项目“乡村幼儿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实证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项目编号:NYJ20210611)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孔露,konglu02@163.com
(責任编辑 王平平 王 伟)